探讨房屋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控制论文_郑培文

探讨房屋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控制论文_郑培文

广西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541003

摘要:房屋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控制,需要通过整个施工团队的相互协调配合方能实现,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做好相关安全施工措施,使得成品能够满足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和设计施工图纸等标准要求;需要各位同仁在日后具体施工当中,不断完善主体结构的施工控制,从而确保房屋建筑的品质。

关键词: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控制

1 关于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

1.1 关于防水工程的施工技术

在现实情况中,防水工程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要注意对阴阳角等一些比较薄弱的地方进行防水处理。在进行大面积施工之前,还应该先做好附加层。同时,在绑扎底板钢筋时,为了能够避免钢筋碰掉周边的砂浆保护层,或者是划掉四周墙里面的防水层,在绑扎钢筋之前,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在其内侧布设一些临时用的纤维板,用来保护防水层,采用“随浇混凝土、随拆纤维板”的方式来开展工作。等到外模拆除之后,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外墙防水工作,这项工作需要按照外墙内贴法的操作工艺来进行,将墙底部的压顶保护砖拆除之后,还需要认真、仔细地做好防水接头。另外,针对于地下室的水平施工缝缝隙,则应该利用厚约2mm的钢板止水带来进行接缝,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地梁而导致钢板止水带不能顺利通过,则应该在梁头进行绕行,确保钢板止水带搭接接头处的立缝和水平缝都能够满焊,不留缝隙。

1.2 关于钢筋工程的施工技术

在建筑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钢筋工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工序。在开始绑扎钢筋之前,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根据施工图纸的设计要求和相关的规定确定最合理的绑丝规格以及绑扎的形式。而且,为了保证钢筋绑扎的质量,在绑扎顶板、梁等水平构件钢筋时,还应该提前铺设木板当做行人通道,等到绑扎工作完成之后,及时检验绑扎效果,并且还需要及时办理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手续,做好相应的挂牌标识。另外,有关钢筋绑扎的交叉点,应该全部采用铁丝来进行绑扎,而双向受力的钢筋网,也需要进行全部绑扎,并且还需要保证铁丝呈八角形的样式。除此之外,在绑扎一些结构、形式比较复杂的结构部位时,相关的工作人员还应该逐个研究和探索钢筋穿插、就位的正确顺序,并且积极地与模板工人进行交流,共同探讨支模以及钢筋绑扎的具体顺序,以避免在之后绑扎的过程中出现某些质量问题。

1.3 关于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充分地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搅拌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关于混凝土的强度、粗集料的粒径、外加剂的品种等各种指标也需要进行明确。其中,混凝土工程在开始施工之前还需要进行预拌混凝土的强度试验,在试验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是双向控制的标准,也就是说,供方和需方,都需要按照相应的标准来进行取样试验。而且,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不管是地下工程,还是地上工程,都采用的是泵送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关于混凝土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3.1 关于底板混凝土的浇筑

在这里,如果底板铺设了混凝土管道,那么在现实情况中一般采用边浇筑边拆管的方式来进行的。而且,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一般会采用自流斜面分层一次到顶的方法来进行。其中,每一个作业面,都需要分前、中、后三排来对混凝土进行振捣,边浇筑混凝土,边将地板的表面抹平。针对于实际的标高、厚度等数据,还需要利用水准仪来进行定点测平,确保数据合理、准确。并且,在实际工作当中,还需要利用小白线来控制板面的标高,确保表面平整。

1.3.2 关于墙体混凝土的浇筑

在浇筑墙体混凝土的过程中,一般都需要从墙体的其中一端开始,采用循环浇筑的方式来进行。而且,关于每一次的混凝土浇筑高度,还应该保持在1200mm及以下。只有等到上一次浇筑的混凝土停止流动时,才能够再次进行浇筑。而且,在混凝土终凝之前,还应该将混凝土的顶部进行拉线抹平,确保没有松散的混凝土。针对某些粘附在钢筋或者是模板上的混凝土浆,需要及时清理干净。

1.3.3 关于顶板混凝土的浇筑

与墙体混凝土的浇筑工序一样,顶板混凝土的浇筑也需要从其中一端开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在浇筑顶板混凝土的过程中,还需要振捣和抹平,采用“赶浆法”的方式来进行浇筑。

2房屋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控制

2.1施工质量控制

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是钢筋与混凝土的混合体,并需要大量使用、翻新模板,为了能够在施工质量上得到有效控制,应当做好这些质量控制流程当中的一些常见却容易忽略部位的重点控制。

2.1.1钢筋方面应当在钢筋底部以及临近模板一侧使用高一标号的预制混凝土垫块进行铺底以保护钢筋,避免在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振捣过度,导致钢筋受到冲击而形成露筋等不良情况。

2.1.2模板内混凝土面应当适当凿毛,并将模板内部杂物清理干净,拆模时间不宜过早,避免出现少角缺块;模板翻新时,应当凿除残留的混凝土块并重新打磨上脱模油,并适当修复变形或损坏的模板。

2.1.3选择混凝土供应单位,应当优先就近选择合适的单位,并采用汽车泵或地泵进行浇筑,高层主体结构则采用塔吊吊装漏斗进行浇筑,除了配备专业技术的操作人员外,还应当有专人进行现场指挥。浇筑大面积面板,需要人工进行振捣,振捣过程应当尽量避免踩踏钢筋,使得钢筋出现变形、位移;对于无法振捣到位的区域,建议施工作业人员铺垫湿润木板进行振捣,施工完毕后进行抹面处理。

模板支护应按照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要求进行质量控制。二次灌浆时,模板与设备底座周边的水平距离为100mm;模板顶部标高应高于设备底座上表面50mm。在混凝土结构改造加固时,在模板支护上应留有足够的排气孔和灌浆孔用于灌浆施工,灌浆孔的孔径应大于50mm,间距应小于800mm,灌浆孔与排气孔不应低于孔洞最高点50mm。

浇筑顶板的过程中,墙体两侧10 厘米内的混凝土应进行搓平与压光处理。浇筑墙体混凝土时,先铺10 厘米厚与混凝土配比中水泥砂浆相同的砂浆具体支模时,需要提前利用砂浆来对模板根部的缝隙进行密封处理,以此来保证剪力墙根部不会出现漏浆和烂根的情况。

2.1.4在施工现场应当配备足够的浇筑设备,避免在浇筑阶段设备出现问题时,不能够持续浇筑;还应当注意雨季施工,特别暴雨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做好相关时间段的重点养护工作,可采用遮雨布进行覆盖,并做好相关防排水工作。

2.2施工安全控制

施工安全将直接影响到施工进度,为此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当中,应当加强施工安全的控制。施工全过程都应当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的全面安全检测,确保施工设备的正常使用,避免由于施工设备会对施工作业人员造成意外伤害。在主体结构模板施工阶段,要确保承重支架和加固支撑的落脚牢固,从而确保结构整体安全牢固,特别是大型模板的浇筑以及拆除阶段,同时需要对施工区域周边做好临时的防护以及警戒,尤其是高层建筑施工当中,需要做好防止高空坠物对下方人员造成的意外伤害。

结束语

现阶段的房屋建筑工程,一般是兼容居民居住、企业办公、店铺商用等多功能用途的综合体。主体结构是作为房屋建筑施工的关键部位,特别是目前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层出不穷,都以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以及两种结构相互结合的情况居多,并在具体的工程实践当中得到不断的提升、发展。这就要求在房屋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控制上,逐渐兼顾好质量、及安全的控制,并将三者进行融合使得在房建主体结构的施工控制上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波.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探讨[J].珠江水运,2018(14):59-60.

[2]陈卫锋.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质量通病及防治对策[J].低碳世界,2018(04):161-162.

[3]胡宝梅.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质量问题及防治策略分析[J].河南建材,2018(01):149-150.

[4]凌遗华.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质量问题及防治策略分析[J].居舍,2018(02):177.

论文作者:郑培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探讨房屋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控制论文_郑培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