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策略
一、现场施工技术现场管理的意义以及作用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管理是指针对建筑项目中的所有环节所运用的技术进行科学管理,使其在满足建筑工程相关规范的条件下发挥出自己的价值。提升施工质量,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变动建筑工程项目,以期加强施工安全性,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否科学关系到施工效率,而且良好的管理方案有助于提升员工素质,激发工作积极性,甚至能够事先发现施工缺陷,进而制定出针对性措施来及时解决,将缺陷遏制在萌芽时期,保证施工的有序性。
二、钢结构厂房施工技术应用
新时期为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各地区正在投资地面建筑设施改造活动,对原有地面建筑实施功能性整改以营造和谐环境。由于大部分工民建筑隶属于政府部门投资,且关系着地区社会环境生态化改造的成效,严格控制工程质量是项目实施的核心要求。
2.1吊装前准备工作。安装前应对基础轴线和标高,预埋板位置进行检查、检测和办理交接手续。钢构件连接处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预埋件的轴线标志和标高基准点准确、齐全,顶面预埋钢板做为梁的支承面,其支承面、预埋板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准备好所需的吊具、吊索、钢丝绳、电焊机及劳保用品,为调整构件的标高准备好各种规格的铁垫片、钢楔。吊车指挥员应用对讲机及手势进行指挥吊装。
2.2钢结构吊装。建筑物的柱轴线和柱顶标高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到钢结构质量,预埋螺栓定位应朝着厂房伸缩方向进行。利用土建木模板,装上专用的夹具(专用夹具及定位的加工件由项目组现场加工制作)。按施工图纸的尺寸及已确定的中心基准点固定牢固,接着把预埋螺栓依次穿入定位板中,用水准仪测量每根螺栓的标高,用经纬仪复测纵、横轴线符合设计要求,无误后即可予以固定,则定位完毕。
2.3主体钢结构安装。起吊时吊机将绑扎好的柱子缓缓吊起离地20cm后暂定,检查吊索牢固和吊车稳定,同时打开回转刹车,然后将钢柱下放到离安装面40-100mm,对准基准线,指挥吊车下降,把柱子插入锚固螺栓临时固定,钢柱经初校正后,待垂直度偏差控制在20mm以内方可使起重机脱钩,钢柱的垂直度用经纬仪检验,如有偏差立即进行校正,在校正过程中随时观察底部和标高控制块扎之间是否脱空,以防校正过程中造成水平标高误差。
2.4柱的校正。柱的中心线与杯口中心线先对齐后,再校正柱的垂直度。柱子的垂直校正,测量用两台经纬仪安置在纵横轴线上,先对准柱底垂直翼缘板或中线,再渐渐仰视到柱顶,如中线偏离视线,表示柱子不垂直,可指挥调节拉绳或支撑,可用敲打等方法使柱子垂直。在吊装屋架时或安装竖向构件时,还须对钢柱进行复核校正。用缆风绳校正柱的垂直度时,松紧铁楔应与松紧缆风绳同步进行,两侧铁楔也应同时松些才能校正,校正后再收紧缆风绳。
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项目管理
3.1实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信息化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新的社会经济形式中,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多。项目管理是一项新的管理方法,在我国的很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项目管理过程中,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建筑企业需要实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信息化管理。建筑工程项目涉及到的很多方面的利益,例如地方政府、工程建设单位、监管单位和设计单位等企业的利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包括合同管理、财务管理、施工管理、机械材料管理和预算管理等不同的管理层面。所以,在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中,建筑企业应该实现对施工现场的信息化管理,对相关单位的功能需求和利益进行综合考虑,构建一个涵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实践、知识管理、远程监控和情报管理以及工程协调管理等多个功能模块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建筑工程相关信息资源的综合管理。
例如,某建筑工程在施工现场的项目管理过程中,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所有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保证了分析成果的准确性,为建筑工程的施工提供了良好的指导。因为,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遇到了雨雪天气,导致建筑工程进度延误,增加了建筑工程的建设成本,使得建筑工程的实际建设成本超出了预期成本。在应用了信息化系统之后,可以准确的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避免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损失。
3.2实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机械化管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为了提高施工现场的项目管理水平,可以实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机械管理。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施工技术的机械管理,建筑企业需要构建科学完整的机械操作管理制度。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施工技术的机械管理工作中,一项关键的工作环节就是对设备作业人员的挑选。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用到的机械设备种类比较多,而且机械设备的结构比较复杂。如果出现机械设备的操作错误的话,不仅会对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还会威胁到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项目管理中做好机械化管理工作,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某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机械管理的效果,定期的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行了培训,而且为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制定了考核制度,只有通过之后,才能上岗工作。
四、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措施
4.1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
在建筑工程开始前,设计人员要结合施工现场及周遭环境,设计出符合整体施工的图纸信息,结合现场实地勘测调查,完成相应的施工编制计划,要注意在施工设计期间,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充分发挥施工设计的作用。另外,在编制计划书期间,还要注意详细介绍工程情况,各施工环节计划、周计划、月计划等,并指明施工重点。
4.2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针对上述施工人员不服从管理及安全意识差等问题,在实际施工管理期间,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通过观看录像影音等方式,让施工人员了解安全施工的意义,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另外,在不断培训中,还要强化施工人员技能,提高施工人员整体的职责意识、安全意识,如此才能确保施工的安全稳定进行。
4.3建立奖惩及责任机制
在施工期间,为了确保各项职责的有效落实,可以建立相应的责任机制,做好每个施工环节的职责划分,确保每一位施工人员都有自己的职责,有利于施工安全问题的合理化处理。另外,针对施工安全意识较高的、施工表现较好的人员,施工单位可以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给予适当的施工奖励,相反针对不遵守施工规定与要求的,则要进行适当的惩罚,做好后期的教育批评工作,让施工人员认识到违反施工规定的危害。
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种类较多,而其与现场管理相辅相成,二者的良好搭配可以有效提升项目质量。希望通过本文相关探讨,能够给予相关学者一些思考。
参考文献:
[1]陈坤.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江西建材,2017(24):267+272.
[2]吴克勋.建筑工程中现场施工方面的技术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7(52):139-140.
[3]张文祥.浅析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问题[J].江西建材,2018(01):212-213.
论文作者:陈磊鑫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标高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过程中论文; 现场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