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脆利落处 余音绕梁时——特级教师张齐华《分数的意义》教学片段赏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余音绕梁论文,干脆利落论文,片段论文,分数论文,意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多次听特级教师张齐华老师的数学课,总是被他那干脆利落、幽默诙谐的教学风格所吸引。他那循循善诱、朴实本真的课堂,宛如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下面就前不久在江苏省淮安市举行的“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教学观摩研讨会”上听到的《分数的意义》一课谈谈感受,诠释大师的教学智慧。
【片段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师:(神气地往学生面前一站)认识吗?张老师能用自然数来表示吗?
生:用“1”表示。(板书“1”)
师:除了我,还有什么也可以用“1”来表示呢?
生:一群人。
师:一出口就有那么大的内涵。一张纸可不可以用“1”表示?一支笔?一块蛋糕?可他一下子就说一群人也可以用“1”表示,可以吗?
生:可以。
师:真了不起!那这20个人可以用“1”表示吗?
生:我认为20个人能用“1”来表示。可以把20个人看作一群人。一群人是一个集体,可以用“1”表示。
师:掌声,等什么!送给他!
师:还有什么可以用“1”来表示?
生:电线。
师:那么,一根长的电线可以用“1”来表示吗?
生:能!
师:还有呢?
生:一把筷子。
师:一把筷子若干根能用“1”来表示吗?
生:能。
师:看来这小小的“1”无所不包呀?这时候的“1”和我们一年级的“1”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哪儿不一样?
生:一年级的“1”表示的是年级顺序,现在的1可以表示一个集体。
师:对,“1”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赏析一】张老师神气地“一站”、风趣地“一问”,拉开了一节课的序幕。这样的开门见山和稍快的语速,足以显示他干脆利落、风趣幽默的魅力,也无形中感染了学生。学生的答案却超乎了张老师的预设,在座的刚要为出现的状况捏把汗,张老师却灵机一动,捕捉了课堂上的生成资源,夸此学生“一出口就有那么大的内涵”,展示了大师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五年级学生还学习“1”?一定有玄机!不仅给学生留下了悬念,在座听课的老师也伸长了脖子想看个究竟。原来,“1”不再只表示一个物体,同时一个整体、一条线段都可以用“1”来表示,巧妙引出不同寻常的“1”——单位“1”。
【片段二】巧用纽带,诠释过程
教师分步出示题目,学生集体回答。最后出示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3份的图。(如图1)
图1
师:这个数是几?
生:。
师:先不管这个数是多少,对照前面的3个,想说点什么?
生:因为最后一个不够一份的。
师:也就是不够一个单位“1”。
生:把这块月饼平均分成了四份,取了其中的三份,所以就是了。
师:通过观察不难发现,满单位“1”,有几个单位“1”就用整数几表示,不满单位“1”就用分数表示。接着依次出示课件(如图2),每出示一步就问:“现在?”“嘘——”每个学生都在跃跃欲试。
图2
师: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填上合适的数。
师:光这样写一写还是不够的,还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仔细观察这4幅图,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最后一个都是。
(出示课件,如图3)
图3
师:奇怪了,这四个都是,它们的单位“1”是一样的吗?
生:(异口同声)一样。
生:(又疑惑地摇头)不一样。
师:分别说说每幅图的单位“1”是什么?(生答)
师:原来单位“1”不同!那为什么都可以用表示呢?
生:都是把单位“1”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
师:你是不是忘了一个词没有说?该怎样分?
生:(大声地)平均分。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所以都是。
师:一个分数是多少看来跟单位“1”是什么有关系吗?
生:没有。
师:虽然单位“1”不同,但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4份,表示了这样的3份。能不能用表示,和这个单位“1”是什么有没有关系?
生:没有关系。
【赏析二】《数学课程标准》对学习的“过程”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含义,明确了“过程”的定位: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课程目标,即首先必须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去“经历……过程”。在展开阶段,教者巧用“1”作桥梁,形象地展示了由“1”想到“几”。疏理了“1”和整数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又从“1”自然过渡到分数——即“如果不满单位‘1’就用分数来表示”。这样巧妙地处理,使这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抽象分数,在形成过程中形象地展现在眼前,顺利地突破难点。由于新知形成的切入点找得准,没有热热闹闹的动手操作,没有生动有趣的情境渲染,只用会意的心灵对话,顺学而导,同样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演绎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了教者干脆利落的教学风格。正如张齐华老师所言:“数学文化,原来也可以很朴素!”
【片段三】峰回路转,殊途同归
师:(出示)认识吗?
生:认识。
师:到底表示什么含义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其他同学表示这些分数的作品,请边看作品边思考这样的问题:把( )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 )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 )份,是。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学生分小组讨论)
师:哪些同学的作品是可以用表示的,请举起手。(教师在学生中收集)
【赏析四】这一习题的设计体现了大师登高望远的独到之处。藏在海面下面的哪是冰山?那是学生浓浓的学习热情和无穷智慧。让学生猜想,激发了学生探根求源的欲望,再现了抽象数学神奇的魅力。得到答案,老师却又来一句追问,使“分数的认识”向“分数计算”处自然延伸,不仅深化了对单位“1”的认识,也为后续学习作了孕伏。享受着张老师精彩纷呈、妙趣横生的课堂,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张老师的课真是“干脆利落处,余音绕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