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标体系论文,广东论文,综合评价论文,竞争力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0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249(2003)06-0033-04
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是十六大报告基于对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客观分析和基本实现工业化目标提出的任务。工业产业担负着实现工业化的重任。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其竞争力状况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广东工业产业竞争力是广东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广东工业产业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广东实现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广东经济的发展是与广东工业的发展及其在全国地位的上升相关联的。在国家部署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转折点上,如何科学的重新审视和准确估计广东工业产业的竞争力,已成为推进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去年,我们组建了课题组,对广东工业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估,现将设计的评估指标体系的部分研究情况简述如下。
一、关于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及意义
对产业竞争力内涵的不同理解给评价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如果没有统一明确的理解,评价就无从谈起。首先,我们从“产业竞争力”和“工业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研究上取得较为一致的看法。我们认为:
(一)竞争力的含义
在现代经济竞争中,竞争力就是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获取资源、市场的能力。竞争力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国家、地区、产业、企业等,因而有国家竞争力、区域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等不同层次的概念。
(二)“国际竞争力”研究的主体和前提
关于“国际竞争力”的具体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目前理论界还在探讨之中,但研究主体和设定的前提很明确,必须是国家。WEF (世界经济论坛)认为,“国际竞争力通常指一个国家实现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能力”。IMD(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认为, “是一国创造增加价值,从而增加国民财富的能力。”产业竞争力,指的是一国或地区某一产业整体的竞争力,即该产业以相对于他国或区域产业以更高生产力创造价值,使社会财富不断增殖的能力。产业竞争力有两个层面,国际竞争力和国内竞争力,当一个国家处于开放的经济体系中,不存在贸易障碍的自由贸易条件下,国内每个地区、产业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两个层面的竞争力合为一体统称产业竞争力。
(三)“工业产业竞争力”的内涵
从中外学者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来看,虽然他们在确定评价要素及评价指标方面不是很一致,但是大同小异,各自确定的要素和指标体系与工业产业竞争力有密切的关系,十分重视对工业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实质上就是工业产业竞争力的评价要素或指标。当今世界经济仍处于工业社会,决定一个地区或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是这个地区或国家的产业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际竞争力实质上主要指工业产业竞争力。工业产业竞争力其包含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实际上是工业各个系统的合力,从客观角度看,是一国或一地区工业产业整体的竞争力。主要有:总量竞争力、产业机构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涉外竞争力、技术竞争力、企业竞争力、集中度竞争力和支撑产业竞争力。
(四)产业竞争力的地位和作用
竞争力理论的创始人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竞争力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产业竞争力决定产业兴衰并从根本上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主导产业、关键产业是否有竞争力相应决定着其经济在国际或国内的地位。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差异的直接体现就是其主导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因为各种资源最终必须配置到各个产业部门,由此形成了强弱不同的产业整体竞争力,进而决定其创造财富能力的大小。我国学者认为,竞争力的核心就是比较生产力,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的实质就是比较生产力的竞争。因此,产业竞争力越强,该地区或国家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就越强,工业化进程就越快。
二、分析范式和选定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分析范式
工业产业竞争力是一个集合概念,其竞争力必定是在不同地域间的比较,因此,产业竞争力必然首先体现为不同区域或不同国家内同产业的各自相对竞争优势,即比较优势。但现实生活中,国际交换活动是按照比较优势规律进行的,当比较优势相近的同一产业比较时,竞争力就不仅取决于比较优势,而是绝对竞争优势,所以,产业竞争力主要研究属地产业在国内具有何种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以及强度如何,这是产业能否具有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提,其次才有可能讨论与别国同一产业比较所具有的优势。所以,本研究采取这种论证方式。产业竞争力是一个产业自组织的循环系统,是按照自身一定方式运行的合力,其测定方法由一系列指标组成,本研究从实证出发,从总量竞争力、产业结构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涉外竞争力、技术创新竞争力、集中度竞争力、企业竞争力、支撑产业竞争力八大类指标考察广东工业产业竞争力状况。
(二)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根据课题的研究目的,我们构建的指标体系大致遵循以下原则:
1.针对性
本研究是在本国本省进行工业竞争力研究,选取的评价指标体系,尽量能客观地反映广东工业产业竞争力的现状与差异,因此,构建的评价指标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广东特色。
2.因果性
工业产业竞争力的强弱,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结果和原因,由此,分析工业产业竞争力设立了两种指标,一种是显示性指标,它说明竞争力的结果,反映竞争力已经得到显示或表现,即直接竞争力;另一种是分析性指标,它解释为什么具有竞争力的原因和作用,即间接竞争力。本报告设计的总量竞争力、产业结构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涉外竞争力、技术创新竞争力、集中度竞争力、企业竞争力、支撑产业竞争力八大类指标,从八个方面对广东工业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其中,总量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涉外竞争力属于直接竞争力,说明广东工业竞争力的表现或结果,科技竞争力、产业结构竞争力、支撑产业竞争力、集中度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属于间接竞争力,它表明或解释广东工业产业竞争力某方面强弱的原因。
3.系统性
本研究从直接竞争力和间接竞争力两个方面出发,在选定评价指标体系时,注意这两方面之间的系统平衡和八个竞争力自身内部的系统结构,尽力做到评价指标体系在逻辑与评价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和系统性。
4.层次性
运用层次分析法将评价指标体系分解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一级指标,即八大竞争力因素;第二层次为二级指标,即将八大竞争力因素细划为3、3、2、2、4、3、2、2等共21个二级指标;第三层次为三级指标,即将第二层次的指标进一步分解,共69个指标。
5.量化与非量化分析法
根据分析的对象,区分量化与非量化分析法。量化,根据若干时期经济时期指标的数据资料进行考察、统计;非量化分析法,对不可计量因素进行分析比较,即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本文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八大竞争力因素,共69项具体评价指标、详见下页表。
四、指标辨识
指标体系主要从八个方面设置,下面将逐个方面的系统分解做介绍:
(一)总量竞争力
它是衡量过去工业产业竞争力成果积淀、工业产业竞争力现状和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内容。它一方面表明现有工业产业竞争力总体发展已达到的水平层次;另一方面又表现为未来发展的平台基础。此项研究从工业经济规模与总量、经济效益、生产能力优势三方面对广东工业竞争力的总量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经济规模与总量指标由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近5年在全国的位次、 工业产品产量在全国的位次及比重两个指标构成;经济效益指标由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效益指数、工业利润总额、工业销售收入、九大产业经济效益状况五个三级指标构成。生产能力优势由新兴支柱产业和传统支柱产业二个指标构成,包括了广东电子信息、机械、家电、石化、建材、纺织服装和食品饮料七个主体行业。
工业经济结构不断扩张,工业结构必然不断变化,工业增长的过程与产业结构是相对应的,由此第二个指标为工业产业结构竞争力。
(二)工业产业结构竞争力
工业产业结构竞争力的强弱决定了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合理的产业结构能使资源配置达到有效、高效,从而使创造价值的能力达到最大化。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增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既可保证现时竞争力,又可保证产业未来的竞争力。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遵循不断合理化、高级化的渐进过程。产业结构合理化要求根据消费需求、资源条件进行合理配置,有效利用,理顺结构。产业结构高级化要求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不断突破原有界限,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此研究设置三个二级指标:产业结构转换升级能力、产业结构调整能力及效应、轻重工业的比重。产业结构转换升级能力显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能力如何,下设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产值;传统产业比重、产值二个指标。产业结构调整类别及效应表明调整的效果,下设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区域结构四个指标。轻重工业比重表明整体结构状况,设轻重工业增加值构成比、轻重工业品销售收入构成比、轻重工业利润构成比、工业总产值指数和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等五个三级指标。
(三)市场竞争力
市场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开拓市场的能力和产品竞争力上,本研究以此作为二级指标。开拓市场能力是指企业具备的使其产品获得市场认同的现实和潜在的能力,它是企业经营最终目的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宏观上讲,市场开拓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为了衡量市场开拓能力的水平,我们用工业各行业的市场占有率、行业销售收入两个三级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产品竞争力下设名牌数量和产品质量两个三级指标。
(四)涉外竞争力
它是指广东工业在全球大区域中的对外市场竞争力。它是广东工业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竞争力强弱对广东工业发展意义重大,实际上是其国际产品竞争力、国际资本竞争力和经济外向度的综合表现。此研究报告主要从外向度、外资利用能力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外向度即是特定经济体参与国际经济分工的广度与深度,外向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水平。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经济背景下,提高经济发展的外向度,尤其是提高对外贸易水平是特定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也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外向度越高,工业产业涉外竞争力越强,区域涉外竞争力也就越强,因此,外向度是检验广东工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外向度下设外贸依存度、对外贸易规模、出口产品结构、出口区域结构四个三级指标。利用外资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国外资源占有和利用的能力。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国外资源的占用和利用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外资在广东经济发展中已经产生了很重要的作用,这种局面将长期存在。利用外资能力从对外国资金利用的规模、三资企业数量、三资企业经济效益及利用外资结构四个方面(三级指标)分析。
(五)技术创新能力
它是产业竞争决胜的关键、工业产业竞争力的核心,也是我们衡量一个地区工业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技术创新是指与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其商业化应用有关的经济技术活动,是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估应当从投入(包括人力、财力)到产出(包括直接产出、间接产出)进行整体的、综合的评价。技术创新能力可以从技术创新队伍、技术创新经费投入、技术创新成果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四个方面,即四个二级指标进行评价,这是一个从投入到产出过程的整体的、综合的评价。技术创新队伍由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总数和平均每万人科学家、工程师人数两个三级指标构成;技术创新经费投入,由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包括工业R&D)经费支出总数和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两个三级指标构成;技术创新成果,由专利受理量和专利授权量两个指标构成;高新技术产业化由新产品产值率(新技术转化率)、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指数和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比重三个三级指标构成。
(六)企业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密切相关,企业的竞争力决定了产业的竞争力。产业发展的历史也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一产业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这一产业中的众多企业;知名企业的竞争力造就了所属产业在国际上强大的竞争力。工业企业是工业产业竞争力的载体,工业企业竞争力支撑着工业产业的竞争力;研究工业产业的竞争力必须研究工业企业的竞争力。本文从企业规模竞争力、企业经营竞争力、企业创新竞争力三个方面,对广东工业企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企业规模竞争力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大中型企业数量和全国500 强企业数量三个指标反映;企业经营竞争力用工业增加值率、总资产贡献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率等七个指标反映;企业创新能力,从专利申请数量、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产品销售收入、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指数、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R&D经费与GDP比例的比重、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指数等六个指标分析;同时,还与沿海八省市进行比较,因为这沿海八省市都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工业竞争力相对较强,与之比较,能体现出指标的价值。
(七)集中度竞争力
它是衡量产业竞争性和垄断性的常用指标,集中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科技进步的客观趋势。此研究中集中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业集中度;它是决定特定产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之一,指特定产业的生产经营集中程度。之所以选择这一指标,是因为它集中反映着该产业市场垄断程度的高低,而垄断程度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该产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或垄断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二是生产区域集中度(产业集群);产业群,也称众业群、企业集群或簇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选择这一指标,是因为这一现象反映了特定产业在一定区域内的集中程度,往往代表着该地区在特定产业中的地区垄断程度和市场地位及其核心竞争力。产业集中度和生产区域集中度为二级指标;产业集中度指标下设集中度较高行业、集中度较低行业两个三级指标,区域集中度下设产业集群数量、产业关联度、专业化水平及配套能力、产业群内技术创新四个三级指标。
(八)支撑工业产业竞争力
它是一个含义较为广泛的概念,包括对工业产业的宏观管理能力、工业发展的制度等正式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等非正式制度环境。这些因素对工业产业竞争力影响很大,它是工业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现时的竞争力,也影响今后的竞争力,即可持续发展能力。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和不断实践,广东在改善和优化工业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工业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提高。此项研究从正式制度环境和非正式制度环境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正式制度环境下设政府支持、中介组织、制度创新三个指标;非正式制度环境下设人文环境、环境保护两个指标。
五、本指标体系的主要特点及缺陷
我们设计的指标体系主要特点是:
1.本指标体系的设置较为客观,根据已公布的统计数据评估,排除了主观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干扰,基本上能客观地反映广东工业增长的概况。
2.可操作性强,只要根据设置的各级指标进行评估,就能测算出相关的结果。
3.逻辑上简单明了,指标逐层递进,关联性大,易于接受,便于分析。
4.综合性强。从多指标、多角度反映了工业产业的整体情况。
5.直观。所有的指标体系都可以用数据直接描述。
6.准确性较强。数据采用标准化处理。
本指标体系也有明显的缺陷:
1.指标涉及的面较宽,需要收集庞大的统计数据。
2.定性指标在数据和逻辑整合上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