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青年校长校本培养的新形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校本论文,校长论文,新形式论文,青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场深刻变革,建设一支高质量教师和校长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据我区干部培训部门统计,卢湾区中小学校长2005年退休校长占校长总人数65%,中小学校长年龄趋于老化,目前我区青年校长的比例约50%以上,今后5~10年内将会出现校长队伍青黄不接的断层现象。卢湾区教育局面对新世纪教育人才资源开发的严峻挑战,启动名师、名校长、名校“三名”工程,以五个工作室的形式探索优秀教师、优秀校长培养的规律。面对“程华工作室”的授牌,辉映着的是沉沉的使命和责任。
青年校长的成长,应有其自身的规律,长期沿袭的“师傅带徒弟”、“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培训方式,易脱离实际,随意性强,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在有关领导、专家的启发指导下,我们对工作室的定位及工作室的运行的机制,进行了理性思考和探索实践。
我们提出工作室的指导思想是:改变“师傅带徒弟”作坊式的培养定势,克服“理论到理论”学院式培训方法,从青年校长成长规律出发,总结出学校特色的办学经验和管理案例,并转化为科学的可操作的青年校长培养的新模式;让被带教的青年校长带着管理中的问题,通过看、听、做、思等形式,在观察体验、角色诊断、参与研究、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过程中不断提高,不断成长。
一年来工作室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一是案例研究,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有意义,能反映教育规律的具体事件,汇编成案例。有一事一例,以小见大,短中见巧;也有以专题形式反映学校某一领域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力求客观、典型、主题鲜明,以帮助青年校长多角度、多层次的学习和思考。二是青年校长现状研究与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实地观察等形式,对青年校长的管理行为进行研究;并通过对青年校长的访谈,了解其成长历程,探讨并交换意见。这样从各个侧面了解青年校长管理状况,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三,带教了本区、本市和外省市的后备干部及本校副校长等,带教中初步积累了以工作室形式培养青年校长的经验。带教过程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一、观察体验
观察学习是一个经验的获得及行为变化的过程,是学习者结合自己原有的教育管理观念和实践,通过观察体验,逐步整理及形成自己的教育管理思想和策略的过程,这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观察学习的内容和对象,不仅包括结构性知识,还包括大量非结构性的经验。“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要引导青年校长善于观察,主动捕捉新思想、新动态,不断地进行分析判断,提高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
工作室把观察学习具体分解为四看:一看报刊资料,将一周教改焦点、热点、动态及有启示的教育课题汇集成信息资料,在政治学习中有选择地介绍给老师,起学习表率作用。二看管理专著,将理论学习与学校教改实践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针对学校管理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有观点有分析地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做好学校管理札记。三看课堂教学,对课堂教育全过程实录、写出评课意见。四看教育活动全过程,观摩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写出活动点评。
带教中要求青年校长体验“校长角色”特点,思考自己的思想、行为。为了让青年校长能在实践中迅速提高实务管理能力,我们提出了“角色体验”的要求,包括五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每天抽1小时时间到图书馆进行学习,了解国内外教育信息,做信息卡片。
(二)每天到教室、操场走一走、看一看,接触教师、学生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可在上课前、午饭时、放学后多交流,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三)参加每月的校长接待工作日,听取来自家长、教师各方面的意见。
(四)处理各办公室的半年度教工意见表:了解教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对下阶段学校工作重点提出建议;或提出学校应优先考虑的重要问题。处理家长来信,及时了解分析反馈意见和建议,提出采纳或整改措施。
(五)与校长共同制订每周工作计划,接受并完成一些有一定难度的工作任务。我们设计了:指导教学能力训练(主要训练听课能力、评课能力、指导教师能力、组织教研活动能力等),学校管理能力训练(确定学校发展目标、制订学校管理规划、落实各项活动实施途径、写明完成管理工作具体措施等)。
在青年校长观察体验的过程中,我注意利用一些典型实例,引导他们观察并发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上课时间推迟一刻钟”的措施,在我校率先实行,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这一决定出台前后,经历了“一看二慢三决定”的过程。一“看”,指发现问题,找到改革的切入口。
每天早上二千多名学生进校,有的学生边吃早饭边赶路,一付匆忙样;有的学生睡意尚在,一副懒散状。针对这现象,我与青年校长一起从学校管理角度寻找原因。分析原因后,决策则要慎重,即要“慢”。是否要推迟上学时间,为此我们对家长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85%表示赞成,8%表示无所谓,7%表示反对。反对的理由有三:一是早睡早起身体好,二是推迟上课,家长要早上班,孩子怎么办,三是上课时间推迟了,中午放学也晚了,影响孩子午餐。对家长的意见我逐一给予了解答,根据有关儿童生物钟的研究,上午的高潮在9~10点,早睡早起不是身体好的必要条件,二是推迟上课,但开校门时间不推迟,早到的孩子仍然能得到照顾,三是经过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中午吃饭时间基本照旧,让7%的家长也放心。三决定,指决定后,再搞一阶段试点,在试点中不断进行微调。由于坚持“一看二慢三决定”,推迟一刻钟上课的决定,得到了学生、家长、教师的认同,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通过“上课推迟一刻钟”、“长作业”、“考试不限时”等一些教改实例,青年校长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校长,要善于从日常的教育工作和情境中发现问题,还要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或方法。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这些事例认识到,改革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只有先具备改革的意识,才会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才会不断取得教改的成果。
二、角色诊断
角色诊断是针对校长这一角色所特有的角色意识、角色行为进行甄别、分析和判断的过程。需要根据青年校长学习要求及对其培训的目标,针对学校管理问题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现状进行思辨性角色剖析。角色诊断提供的不是抽象的管理理论和放之四海皆准的原则,而是具体、复杂的学校管理问题为背景,鼓励青年校长有针对性的进行思考,并通过讨论、分析和研究,设计解决问题的管理方案。诊断过程既有“启发性诊断”,也有“自我诊断”,针对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与青年校长一起“会诊”,帮助他们提高处理学校事务的能力和教育管理水平。如职称评定、突发性伤害事故是学校经常遇到的头痛的问题,由于目前还没有比较适用的具体法规,学校在处理问题时就没有操作的规范,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因此,效果有天壤之别,成功的,有关各方通过协商,达到共识;不成功的,学生哭,家长吵。通过对一些伤害事故处理过程的分析和总结,我归纳出事故处理的四步操作程序:
1.治疗到位。立即通知家长,及时送最好医院,找最好医生。
2.关心到位。学生、老师、领导到医院慰问,送教上门承诺伤愈后给孩子补课等等。
3.分清责任。以事故为依据,民主协商,分清责任。
4.进行赔偿。按责任大小,依照有关条例,确定赔偿金额。
如果1、2步做得好,孩子恢复快,3、两步问题不大。反之,则造成家长之间争执,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对立。
我在带教中经常提醒青年校长,最高明的是第一线老师,办法在他们手中,校长的责任是发现问题,分析、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学校管理必须强调操作的规范性,学校无小事,许多事情涉及到学生、家长的利益,只有明确操作步骤,规范操作才能事半功倍。事实也证明,这套四步解决法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三、参与研究
今天的校长要成为一名科研型校长,只有通过参与科研实践,才能有明确的科研意识,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科研管理能力。
“构建一中心小学学校课程体系的研究”是一项市级课题。结合工作室培养目标,我要求几位实习校长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一起做课题,边学边干,充分发挥各自的创造才能。实习的青年校长每人负责一项分课题的研究。
邓老师负责拓展性教材,如语文学科增加中外名著、古诗的份额,数学学科加强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童老师负责拓展性课程,主要有学科综合课程、技能兴趣课程、社会实践课程、情感教育课程。
让青年校长实实在在跟着一起做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学习研究的方法。从子课题选题立项、设计方案、组织实施到结题鉴定,我与青年校长一起经历了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青年校长在科研实践中增强了对教育科研的认识,悟出了规律性的东西,切实提高了研究能力和思想水平。
四、几点思考
1.资源共享,形成合力
总结前一阶段工作,深深感到工作室在青年校长培养中,让年轻的校长充分去“经历”是非常重要的。“经历”是一种过程,是沉淀和积累,能培养人的管理技能,反思自我能力,许多品质也是在经历中形成的。经历既有实践操作,也有理论学习,青年校长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全方位塑造学校管理人才的立体工程;我们在立足学校开发校本培训的同时,将与区教育局党校、区进修学院干训部一起,充分发挥多元化培训力量优势互补的功效。资源共享,形成合力,全面提高培训质量。
2.加强工作室自身建设
区教育局加强对工作室投入力度,创设良好的环境,为工作室集中精力做好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新世纪面临新要求,工作室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确立现代教育管理理念,不断提升研究水平,并拓展新的领域。本工作室计划与优秀语文、数学教师合作,开展“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规律的研究”,致力于将学校教改、管理、发展的实践与教育理论、管理理论融为一体,并用于指导青年校长的培训,让教育科学研究真正为教育管理服务,为青年校长培养服务。
3.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
新一轮培训中,工作室将尝试运用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有青年校长到工作室参加培训,也有走出工作室到带教校长所在学校实地指导;有课堂式问题研讨,也有现场进行案例诊断;有工作室以主课题形式在教育科研中进行带教,也有青年校长立足本校开展研究。形式为内容服务,工作室通过了解青年校长培训需求,探求青年校长发展轨迹,研究青年校长成长规律,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有针对性地为青年校长创设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磨练,在实践中提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用工作室的形式培训、培养青年校长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我们将努力为青年校长搭建广阔的舞台,创设良好的实践沃土。工作室在坚持自身研究的基础上,做到带教环节、程序、规范“三落实”,使培养工作收到实际效果,逐步形成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青年校长队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以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