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1995——1996音乐年中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年中论文,音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6年上半年的乐坛可以说是1995年乐坛的一种延续。尽管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但那更多的是1995年问题的外化与强化。
演出市场:严肃与流行
1996年是从30余场交响音乐会拥抱新年开始的。接着,一批世界知名的交响乐团相继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大型的交响音乐会。能容纳一万人的人民大会堂一次又一次的满座向人们证实严肃音乐是今年上半年最为流行的演出品种。与严肃音乐的流行呈极大反差的是流行音乐演出市场近一步萎缩。继首体成为演出陷阱后,工体馆、北展剧场也相继出现票房危机。在能容纳上万人的体育馆,卖出的门票往往只有一千张。特别是今年年初,在首体的一次大型演出中,歌手竟然得到的是一张张空白支票,这一切均使得流行音乐演出市场的现状成为一个严肃的问题。
唱片制作:公司与个人
1994年,一系列以“签约”、“包装”为特色的新唱片公司曾经红极一时,一大批新歌手被这些公司推出。“95新生代”取代了歌坛老将并横扫歌坛,不与唱片公司签约的歌手根本难以进入唱片市场。1996年,唱片公司垄断唱片制作的格局被打破。正大、影音、汉唐、字母等唱片公司上半年未出一张自己制作的唱片,而一批老歌手和大牌歌星纷纷放弃与唱片公司合作,他们自己筹措资金,自己创作或自己寻找歌曲作者、乐手及制作人,自己制作唱片。歌手们选择这种个人制作方式大多出于无奈。首先,唱片公司由于1995年的萧条,在资金上难以满足这些歌手的要求;其次,与唱片公司签约在权利与义务上有种种矛盾。一些曾与唱片公司签约的歌手深感合作的艰难,干脆自己做主。从今年上半年看,选择此种方式的歌手有臧天朔、何静、郭峰、屠洪纲、解晓东、谢东、毛宁等。一位制作人称歌手自己制作和唱片公司制作在程序上基本上是一致的,今后会有更多的歌手选择这种方式。不过,歌手个人制作毕竟使歌手个人承担了经济上、音乐上、制作上、推广上发行上的种种压力。不少歌手还是希望有一家满意的唱片公司,但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唱片制作公司的实力难以令这些歌手接受。个人制作一方面令唱片公司的问题暴露得更为明显,一方面也丰富了音乐制作的方式与途径。
音乐风格:主流与另类
1996年上半年没有一首极具流行性的歌曲。在音乐风格上。由于主流失势,以致于一些唱片公司与制作人开始以另类音乐冲击歌坛,甚至希望另类音乐能冲入主流音乐之中成为新的音乐潮流。但是,从上半年情况看,一些另类色彩很浓的唱片并未获得良好的销量与反响。一方面,另类音乐缺乏更广泛的接受者,在市场上表现平平,另一方面,在喜爱另类音乐的歌迷面前,现在另类音乐的模仿性和缺乏个性同样遭到冷落。它既不能满足最高水平的歌迷,也不能为一般水平的歌迷所立即接受,另类音乐在乐坛上可以说处于“越位”的位置上。一批乐评人批评现有的另类音乐是毫无独立性的露骨模仿,而另外一些乐评人认为,另类音乐毕竟丰富了现有音乐风格。不管对另类音乐持何种看法,在下半年我们仍将看到不少另类音乐专辑上市,如魔岩的周韧专辑及字母公司的《另类流行》等。
乐评影响:愤怒与冷淡
1996年上半年,以往引人注目的歌手与公司的冲突极少,取而代之的是歌手、公司与乐评人的冲突加剧。一些被称为“愤怒乐评人”的批评者对唱片公司和歌手进行了更为直接与严厉的批评,从而导致了这些唱片公司与歌手极为激烈的愤怒反击。这一状况反应了唱片公司、歌手在接受批评上的承受力太差,流行乐坛缺乏一种良好的批评空气。不过与这种不良的情绪相比,乐评人面临着更大的危机,这种危机便是乐评对歌迷缺乏影响力。乐评纷纷批评的专辑未必受到歌迷的冷落,而乐评纷纷推荐的专辑也未必受到歌迷的喜爱。乐评人在1996年上半年处于小圈子的激烈冲突与广大歌迷极度冷淡的双重危机之中。
市场走势:原创与海外
1996年上半年,唱片市场上的大致格局仍是内地原创音乐与海外版争夺市场。与1995年的原创专辑相比,1996年上半年的原创专辑尽管在销量上仍然不见起色,但在音乐制作却有不小的进步。一方面,歌手、特别是老歌手的敬业与认真精神开始对流行乐坛产生影响,浮躁气氛得到一定的转变;另一方面,歌手、公司、制作人都开始关注音乐制作,从音乐风格上,从音乐制作水平上都比以往有不小的提高。特别是天蝎唱片公司推出的姜昕专辑《花开不败》、红星生产社推出的田震专辑《野花》和C·Z音乐制作推出的金得哲专辑《梦幻田园》。在海外引进版方面,尽管港台音乐近年因创作欠佳也陷入不景气,但它仍在内地拥有庞大的市场。从今年初起,欧美音乐异军突起,京文音像公司推出的玛丽亚·凯丽及’96葛莱美的喝彩成为极好的畅销带,就连毫无名气的欧美新人专辑也获得良好销量。今年5月,一批国内唱片发行公司纷纷赴香港与世界五大唱片公司接洽,据华纳公司的负责人介绍,与他接洽的内地公司要的几乎都是欧美版。在一次国内唱片订货会上,欧美引进版急剧增加。下半年,京文公司将陆续推出乔治·迈克尔及向鲍勃·迪伦致敬的双盒磁带,欧美引进版将进一步引人注目。
版权意识:争执与拍卖
今年上半年,有关版权的话题颇为热闹。在其中,有关《刘三姐》版权的争论与围绕《梁祝》拍卖的话题最为突出。《刘三姐》涉及历史上一些问题对版权的影响。《梁祝》拍卖则涉及音乐人如何出卖音乐版权的现实问题。不过,采取拍卖形式未必是一个好的方式,这一点不少音乐界人士都持一致意见。一家不相干的企业、公司或个人拥有《梁祝》版权是不是一种可笑的事呢?从惯例上,音乐人应该向音乐公司出卖版权。比如,叶小钢目前就签约一家德国唱片公司。面向全社会拍卖音乐版权使得本应是音乐界的事扩大为社会事件,此种方式绝非良策。
1996年下半年,10年回顾演唱会将重建流行音乐演出信心,在唱片市场,魔岩与红星将以摇滚乐专辑带动市场、制造潮流。流行音乐将凭借自身的努力从萧条中缓慢走向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