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楚州中医院肿瘤科 江苏淮安 223200
【摘 要】目的:对胃癌化疗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措施的实施对患者焦虑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56例从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胃癌化疗患者参与本研究,同意接受一般性护理措施干预的28例患者为对照组,另外28例同意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的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后对患者焦虑情绪产生的影响。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胃癌化疗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能够稳定患者治疗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焦虑情绪的出现概率。
【关键词】胃癌;化疗患者;针对性护理;焦虑情绪;效果
胃癌是指发病部位在人体消化道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疾病的发病率中,胃癌的发病率高居首位,同时也是一种病死率较高的疾病。化疗、放疗、手术治疗等方法都是对胃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其中化疗方法可以通过化学疗法,对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进行有效的杀除,因此在胃癌患者中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方法[1-2]。但是由于化疗所用化学药物容易给患者造成严重的毒副反应,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所以大部分患者容易在治疗期间出现焦虑、抑郁等悲观情绪,进而对后续治疗进程产生不良影响。故本次研究中对胃癌手术患者实施了针对性护理干预,本文探究了这一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焦虑情绪产生的影响,现总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56例从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胃癌化疗患者参与本研究,患者均无化疗禁忌,且与我院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同意接受一般性护理措施干预的28例患者为对照组,另外28例同意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的患者为研究组。患者胃癌类型:21例胃体癌患者,24例胃窦癌患者,11例贲门癌患者。其中研究组男女患者比例16:12,年龄41~74岁,平均年龄(63.22±2.46)岁;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15:13,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62.47±2.32)岁。本组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性良好。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28例患者接受常规性护理干预,包括进行基本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化疗的基本原理和疗程,患者化疗期间多多对其给予鼓励,以确保护患关系的和谐。
研究组:28例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为:(1)心理护理:化疗结果的不确定性以及化疗对患者带来的严重不良反应等都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使其出现焦虑等负面情绪。此时,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者沟通对其不良情绪进行疏导。胃癌化疗患者在主观认知中往往会夸大疾病的严重性,因此容易出现悲观情绪,护理人员要通过举例或者是让其他患者现身说法的方式,改变患者不正确的认知观念,帮助其重建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要与患者家属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关怀。(2)饮食和药物护理:为避免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加剧,化疗期间应该指导患者尽量多食用少油,清淡的食物,避免食用盐分含量较高,对人体刺激性较大的食物。此外,可以根据患者个人喜好,多多食用患者喜欢的饮食。药物方面,在为患者设置静脉输液通道时,应该选取位置合理,弹性较好的上肢血管,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化疗期间做好对患者静脉的消毒和保护工作,避免炎症的发生。(3)并发症护理:恶心呕吐是化疗期间的常见症,化疗前,要及时向患者告知情况,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并及时为患者给予止呕药物进行预防。(4)音乐疗法:舒缓的音乐能够起到稳定情绪,缓解焦虑的作用。可在患者化疗疗程中向患者开展音乐疗法。音乐在选取方面应该尽量以患者个人喜好为主。
1.3 观察指标
焦虑观察指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护理前、护理后(护理5天后、10天后、15天后)的焦虑状况进行评估。评分越低,表明精神状态越好,焦虑症状越轻,负面情绪越少[3]。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用Epidata3.0软件,统计学计算采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用t检验,两组间的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如表1。
3讨论
通过对胃癌患者临床调查发现,患者在化疗期间普遍存在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是一种对疾病治疗不确定性和恐惧感所产生的过度应激反应,这种不良情绪的产生会进一步造成患者生理方面产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化疗后续治疗的进程甚至是化疗的效果。所以对胃癌化疗患者而言,解除其焦虑情绪,稳定患者心理状态也是提高护理治疗效果的关键[4]。
我院对胃癌化疗患者给予了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患者化疗期间出现的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行了重点护理。通过寻求患者家属的支持,借助其他成功治疗患者进行现身说法,以及借助音乐疗法等多种方式,有效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了缓解。此外,还注重患者对疾病不正确认知观念的改变,从患者内心深处找到焦虑的成因,进行了针对性缓解,因此也就有效稳定了患者的治疗情绪。
总之,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胃癌化疗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最大程度的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其焦虑程度,从而为后续治疗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程园,王桂香.框架式优质心理护理模式对胃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27(7):104-106.
[2]林萍,马凯伶.以整体护理为基础的个体化护理在胃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3):88-90.
[3]严芳,张莉,艾春波.胃癌化疗患者希望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7,38(18):57-61.
[4]常洁,张向阳,李小蓉.针对性护理对胃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52(15):129-130.
论文作者:常玉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3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患者论文; 胃癌论文; 焦虑论文; 情绪论文; 针对性论文; 措施论文; 疾病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3月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