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对于建筑的舒适性,便捷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计算机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的运用,智能建筑的整体性能显著的提高,可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的需要。其中,智能化技术具有运用范围广,综合性良好等优势,今后必然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建筑中运用智能化技术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安防系统;应用
一、智能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意义
智能化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作为基础,具有处理信息数据的能力,将其运用于建筑中可以有效的保障建筑内部的安全性。比如,通过安防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连接,确保在建筑内部发生入侵时可以及时的发出警报,并与视频监控系统进行联动,实现对入侵地点的监控及时了解实时信息。除此之外,在建筑内部及外部设置视频监控,可以实现对整个建筑内部及周边的实时监测,第一时间的发现异常,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排查工作,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防。对重要设备房间设置门禁系统,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房间,保障房间内设备的安全运行。建筑内部的各种设备是保障建筑系统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然而,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时常难以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通过在建筑内部及周围设置安防系统,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从而为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供重要保障。
二、智能化建筑的电气安装技术手段
(一)视频监控系统
在对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当中,需要对建筑楼宇的各个楼层、经常出入场所、停车场、机械设备等进行重点监控,在这些区域内装设监控设备,并对监控图像展开实时记录,用于后续查阅使用。其次,需要在公共大厅中装设监控器,提高公共大厅的安防监控质量和效率。在电梯内部也要装设监控器,可以监测电梯内部实际情况,避免出现监控盲区。在每个楼宇楼层通道也要安装监控点。为了避免出现明显的死角,需要在楼梯连接点上设置监控器,减少监控盲点,提高安防监控效率。最后,为了提高智能楼宇的安全性,需要在电气设备间、空调间设置监控点,这样可以减少意外事故发生几率,特别是火灾问题,保证楼宇运行的平稳性。在整体设计完成之后,需要安防人员在平台上进行视频图像查阅,确定没有过大的盲点,针对性地选择监控信息,确保楼宇处在安全监控范围下。
(二)报警系统
实现智能楼宇最为明显的功能就是自动安全报警。对于报警系统来说,其最为重要的就是及时性,如果事情发生了一段时间再报警极易造成损失。基于此,可以通过系统软件中的警报订阅分发策略实现。该策略主要让相应的区域分别接受报警订阅信息。如果前置设备发出了警报,可以传输相应的警报信息到系统平台中,相关信息由报警系统自动管理。结合报警系统所传递的系统信息,用户在终端操作系统中就可以查询相关信息;如果用户并没有在线,则可以暂时存储到子系统中,在检测到用户上线时即会重新发送信息。
(三)门禁系统
门禁系统是一种出入口门禁管理系统,是一种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具体涉及了光学、结构设计、生物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种技术的结合。在有人通过重要通道时,提供适当级别的权限鉴定,以判断是否能通过的一种安全管理手段,是现代社会办公场所和家庭住宅门禁安全管理的基本工具和发展方向。
门禁系统的核心技术就是信息识别技术。信息识别技术是将信息提前录入到数据库中,在信息数据库中查找与给定权限相匹配的信息数据,从而达到辨别身份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信息识别系统包括信息采集、信息验证、信息删除、获取信息数据等组成部分。
(四)通信网络系统
智能建筑电气安装过程中,其通信网络系统主要包含建筑物内语音、图像和数据的传输等内容,因此通信网络系统的安装,能够实现内部和外部之间的通信网络系统,将电话网、互联网、卫星通信网以及数字网等业务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它们能够连城一体,从而更好地开展信息通信工作,实现不同区域内的信息共享。近年来,智能电网建设技术的实施越来越多,因此智能建筑控制系统技术也变得逐渐成熟起来。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会经BAS系统而被分散,网络传递的主要内容为管理信息,使得系统集成变得越来越重要。此外,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计算机等先进技术被应用到了信息系统当中,并取得了一定的程度,但是只能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面临着智能化问题,严重的影响了通信网络的运行。总之,通信网络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建筑电气安装的智能化程度,所以目前我国建筑电气安装设计的重点内容在于通信网络的设计。
三、智能建筑电气安装质量控制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智能建筑如今结合我国现代的电脑通讯技术以及控制技术而逐渐活跃起来,电气安装作为智能建筑中一个重要的施工步骤,其安装质量对智能建筑的质量具有很大的意义,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工期以及预期效果等等。
(一)主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明确好工程项目中的重要环节。在电气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必须明确好管线预埋,线缆敷设以及设备安装等这三个环节的重点设备的交接工作,明确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和相关制定措施,并严格按照相关的控制要求进行规范性的监控,从而实现电气工程质量控制的目标。严格控制电气工程基础工作的施工质量,带动整个电气系统的质量控制。同时,技术人员必须做好电气工程与土建工程之间的项目配合,确保土建浇筑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技巧以及施工质量,否则将会电气的安装工作带来不良的影响,甚至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在场监督和看守,避免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而损坏配管而导致工程的施工进度受到影响。
(二)基础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开始进行基础工作的施工过程中应积极做好强电和弱电的审查工作,并做好电缆的穿墙和水挡板的预埋工作。这一环节的施工必须在土建做墙体防水处理完成之前竣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电气在施工过程中破坏防水层而造成墙体出现渗水漏水的现象。其次,需要做好相关铁件吊卡、木砖以及吊杆的基础螺旋的预埋工作。总而言之,电气施工人员必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避免在电气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慎而导致防水层出现渗水漏水现象,从而影响电气工程的后期使用性能。
四、结束语
有针对性地选择好施工技术措施对于智能建筑电气安装工作高效准确地开展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为了确保整体结构的实用性和整体性,电线配管、桥架线路和设备安装的施工技术措施选择也至关重要。施工人员科学合理地选择好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能够极大程度地体现出建筑的实用性的高低和使用性能的优劣。在智能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领域,其涵盖的环节非常广泛,工作人员只有认真对待负责好每一个环节,才能提升电气工程的质量。只有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才能为后续智能系统的调试及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体现其实用价值,并为整个建筑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维龙.建筑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30):184.
[2]顾视江.智能楼宇电气安装问题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7(19):18.
[3]马冰.浅谈智能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J].建筑设计管理,2017,34(04):83-84+87.
[4]陆宜荣.论智能建筑消防电气的安装及维护[J].科技视界,2017(11):207-208+230.
[5]卢高飞.试论智能建筑中的电气安装技术[J].科技经济导刊,2017(05):89-90.
论文作者:黄守丰,赫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信息论文; 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系统论文; 电气论文; 智能论文; 建筑电气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