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复权前景与两岸关系发展分析_两岸关系论文

民进党复权前景与两岸关系发展分析_两岸关系论文

民进党重返执政与两岸关系发展前景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岸关系论文,民进党论文,发展前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683(2016)02-0034-10

      在2016年台湾地区大选中,在野的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不仅以大比分之优势战胜国民党候选人朱立伦,从而使在野八年的民进党重返执政,而且在民意代表选举中取得了席次过半的绝对优势,民进党有史以来第一次迎来了全面执政的时代。由于民进党取得了全面执政的政治优势,无疑会对台湾岛内的政治生态产生极大的影响,特别是民进党至今仍然未放弃分离主义的政治意识形态,民进党的上台无疑会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带来重大的挑战和隐患。未来两岸关系何去何从无疑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一、民进党重返执政的原因探究

      在2016年年初举行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民进党参选人蔡英文获得了689万多张选票,得票率为56.1%,国民党候选人朱立伦获得了381万多张选票,得票率为31%。蓝绿两党的得票差距多达300多万,开创了台湾开放选举以来两党得票差距最大的历史纪录。而在同一时间举行的台湾地区民意代表选举中,民进党也大获全胜,以68席远远领先国民党的35席,这也使民进党首次在台湾地区立法机构中拥有超过半数以上席次的优势。在野的民进党以绝对优势战胜执政的国民党,不但实现了台湾地区的第三次政党轮替,而且也是民进党自创党以来的首次完全执政。民进党在短短八年的时间里就能够起死回生,并取得了全面执政的历史新突破,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岛内层面的因素

      最终导致国民党惨败、民进党大赢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台湾岛内民意的变化。在这次选举中,造成岛内民意大翻转的原因固然也不少,但主要与国民党执政当局在改善民生、发展经济方面的进展不大有直接关系。

      首先,国民党执政当局的执政绩效表现不佳,从而使不少台湾民众对马英九执政团队无感,加上执政党在诸如油电双涨、征证所税、取消退休军公教年终慰问金等方面的作为触发了社会较大的反弹,引发了很大的民怨和情绪反弹,这些政策非但没有获得台湾社会大众的热烈掌声,反而造成蓝营基本盘的大量流失,这应是国民党大败的重要因素。因此,这次选举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应是选民对国民党执政表现的极度不满以及全盘性的否定。①

      其次,国民党自身内部问题丛生也是此次选举大败的重要原因。国民党在2014年九合一选举大败后,整个党显然并未完全走出衰败的局面。特别是国民党在处理2016年参选人问题上出现了“换柱风波”等折腾事件,无疑让声势本来就非常低迷的国民党再遭重创。此外,国民党过去几年缺乏改革和创新,没有适应台湾社会变迁及世代交替的新趋势,自然也使国民党这个百年老店在争取年轻人支持方面大幅度落后于对手民进党。老态龙钟的国民党之问题非常多,不但与台湾社会发展的脉络有所脱节,而且其人才断层也非常严重。特别是在针对台湾40岁以下世代的支持度方面,国民党完全不敌民进党,这也为民进党最终翻转执政奠定胜利基础。

      最后,过去几年台湾岛内频频爆发的社会运动对国民党的伤害很大,而政治对手民进党则有效利用和结合社会运动,对国民党进行了全方位的围攻与施压。从洪仲丘事件、苗栗大浦事件到反服贸运动,国民党一直被各类社会运动及抗争事件所压制,所拖累,陷入始终无法脱身的困境,其原因除了国民党对社会运动发展的脉络把握不准以及关注不够之外,也与民进党进行某种政治操作有直接关系。

      (二)两岸层面的因素

      在台湾这次选举中,两岸议题并未成为选战的主轴,从这次选举结果来观察,台湾民众更关心的是社会及经贸议题,无疑使国民党的两岸牌优势效应在选举中无法充分发挥出正面效应。而过去八年两岸关系的快速发展,岛内“独”派势力显然并不甘心,甚至利用执政党国民党在施政过程中的一些失误与过错,利用媒体刻意加以夸大和歪曲,使执政的国民党陷入非常被动的境地。同时,由于“太阳花”反服贸等社会运动所涉及的议题关连到两岸,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台湾社会的反中氛围有所增强,特别是“独”派势力进行大肆负面宣传,刻意对马英九当局所推行的两岸政策进行污名化诋毁,造成两岸和平的红利被操作成“两岸买办的特权利益,基层民众未蒙两岸和平发展之利”,②这些不实之论调也对国民党的选情有一定的伤害。

      此外,过去八年两岸关系的极大发展,特别是两岸之间签署了20多项合作协议,两岸和平发展进程的快速推进,客观上对台湾社会产生了很大的震撼力,如果从两岸关系的长程发展历程来看,这也是两岸最终走向融合的必然阶段,但毕竟两岸社会之间的互信程度仍然很低,特别是两岸现阶段在政治、安全及意识形态等领域内仍然存在重大的差异性,这些都使台湾社会对两岸之间的快速接近产生一定的顾虑,自然使部分台湾民众对未来两岸关系的走向多少有一些担忧的情绪存在。而在两岸现实制度存在重大差异的状况下,大陆本身也无法开展有效地说服与争取工作,这些都使台湾社会对两岸关系的快速发展有一定程度的抗拒心理,自然也会对国民党的选情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国际层面的因素

      台湾问题至今无法彻底解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国际因素介入与牵制,特别是美国等境外势力介入其中。虽然美国在这次选举中没有公开表态要支持蓝绿阵营任何一位候选人,但在中国大陆快速崛起,综合实力大为增强的背景下,中美的战略角逐态势早已拉开。美国从维护其全球霸主与战略优势地位之角度,近年来积极推动重返亚太与再平衡战略,美国这些动作的主要对象当然是中国大陆。此外,中日两国因钓鱼岛主权争议问题而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对立与外交攻防,两国之间的对抗与较量情绪不断上升。对于长期与台湾互动关系非常密切的美日而言,台湾无疑是他们牵制中国大陆的重要棋子,他们当然不希望两岸关系走得太近,特别是不愿意看到两岸走上最终统一的不归路,而以民进党为首的台湾本土政治力量过去一直与美日等国的右翼势力有较多的互动,在这种情势下,台湾社会对民进党重返执政的顾虑情绪大为降低,当然会冲击国民党的选情。

      二、民进党重返执政对岛内政局发展的影响

      首先,2016年台湾地区的大选结果不但使过去八年以来岛内所形成的政治生态发生显著的变化,而且也使台湾岛内的政治权力结构进入新的重大调整与重组时期。中国国民党在2008年台湾地区选举中重返执政,实现了台湾地区的第二次政党轮替,过去八年,国民党及其泛蓝阵营在台湾地区处于全面执政的局面,而民进党及其泛绿阵营处于在野地位。随着蔡英文在2016年选举中的大获全胜,民进党不但实现了台湾地区的第三次政党轮替,而且还赢得了台湾立法机构的绝对多数席次。这对于台湾地区的政治生态和政局走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选举的投票结果来观察,国民党在其传统的优势选区全面崩盘,在2014年“九合一”地区选举中,国民党也只是从西部败退到“后山”,但2016年选举结果却使蓝军连花莲、台东等地区也皆失守,仅仅剩下金门、马祖两个离岛,客家的新竹、苗栗及南投勉强支撑,这将是一个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政治版图。③国民党在全台特别是传统优势选区的大溃败,不但使国民党对台湾政局的影响力大幅削弱,而且也使民进党和绿营政治势力大为上升,台湾地区的政治权力结构进入新的重大高速与重组时期。

      从过去二十多年台湾政治生态发展来观察,民进党始终未能掌握台湾立法机构过半席次,这也是不少绿营人士将之视为是陈水扁执政时期施政过程处处受到掣肘的重要原因。而民进党在2016年选举中取得了行政及立法的绝对优势,形成全面执政之局面,当然使民进党未来的执政能够摆脱上一次执政经历中的“朝小野大”之困境,客观上有利于民进党的施政与作为。

      其次,台湾地区2016年选举结果无疑使台湾社会的本土化意识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台湾社会中的极端本土化与“去中国化”思潮等政治意识形态有可能大为膨胀。国民党在2016年台湾地区选举中之所以大败,其原因除了国民党自身的原因之外,也与近年来台湾社会中的极端本土化意识增强有一定的关联性。特别是在“反服贸运动”、“反课纲运动”中,台湾社会的“主体意识”一次又一次被强化,特别是在“独”派政治势力的操作下,台湾社会运动中的这种“主体意识”与“大中国”意识似乎越来越呈现出对立的态势,甚至连极具敏感与争议的“修宪”议题也在台湾社会重新被提起,显示出台湾社会的极端本土化与民主化转型运动再次有所启动。④随着民进党重返执政以及绿营政治势力在台湾政治生态中的政治优势地位之确立,绿营特别是“独”派政治势力在台湾社会强化本土意识形态的氛围更为有利,而且可以运用的政治、经济等资源也较为充足。这些都可能使台湾社会的分离主义政治意识形态进一步增强,台湾社会中“统独”意识的对立有可能不断加剧。

      从目前来看,重返执政的民进党上台后,有可能通过政治的手法来处理国民党的党产问题,这些政治性的动作必然会强化台湾社会的蓝绿对决之气氛,甚至有可能会使蓝军快速凝聚团结力,强化与民进党的政治对决态势。

      再次,台湾地区2016年选举结果对台湾政治生态结构中的蓝绿政治板块有很大的影响和冲击,但台湾政治中的蓝绿基本盘并未解体。在2016年1月台湾地区的选举中,尽管蔡英文大赢朱立伦300多万票,蓝军在很多传统优势选区遭遇大崩盘,蓝绿结构也有很大的松动,但这次选举的投票率并不高,总投票率仅66.27%,创下了台湾开放选举以来的最低投票纪录,这表示绿营并没有扩张到预期的程度。⑤

      分析蓝绿两大阵营的得票情况,蔡英文历经四年蛰伏,最终拿下689万多张选票票,只比她在2012年选举中的总得票数多出80万票,并未打破马英九在2008年及2012年两次选举中的得票数。这说明蔡英文和民进党背后所代表的绿营基本盘在过去四年里并没有很大的增长。而反观国民党方面,朱立伦在这次选举中的得票数不但比马英九在2012年选举中的得票少了300多万,而且也比2014年“九合一选举”中国民党的总得票数少掉118万票。从国民党选票的流失来看,蓝军士气涣散、不愿意出门投票才是国民党败选的主因所在。因此,蔡英文成长的80万张选票,其实多数是来自年轻人或不满马英九执政表现的一些选票,而国民党的传统选票仍被蓝军所控制,并未出现大面积反向投票现象。从这个层面分析,此次选举并没有使蓝绿结构大崩解,台湾政治生态中的蓝绿结构仍然存在,只是继续朝蓝消绿长的态势在发展。此外,在这次选举中,亲民党的宋楚瑜拿到158万票,较四年前多了120万票,显示蓝军过去在选举中的“弃保效应”并未发酵,这在一程度上或许也可以说明,台湾社会确实出现了某种希望裂解蓝绿的政治力量,而且这股力量正在隐隐骚动,其未来发展前景还需要观察。特别是在此次选举中,台湾不少年轻人开始提出了“世代正义”诉求,用世代的框架来替代蓝绿的思维,以此决定投票取向。但是在过去几次选举中,这个群体的数量仍比较小,影响力还不够大。但是在今天,台湾社会20—40岁的台湾青年总数已经有720万人,其对政治版图的影响力不容小视。⑥这股力量的未来发展趋势恐还需要持续观察。

      最后,台湾地区2016年选举中以时代力量为代表的第三势力兴起,无疑会对未来台湾政治生态及政局走向产生影响。在2016年台湾大选中,第三势力成为一股不容小觑的政治力量。依据台湾地区“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之规定,在本次选举中政党得票率达到3.5%的政党,都可以获得每年每票50万新台币的补助,而在此次选举中,除了民进党和国民党两大政党外还有包括时代力量、新党、亲民党等三个小党均跨越3.5%补助款门槛。⑦也就是说,在未来四年,这三个小党每年都将会得到一笔数额不菲的选举补助款,不但有助于保障这些小党维持党务运作的基本开销,而且也有助于台湾政治中的第三势力为争夺下次选举进行全面布局。

      第三势力在这次选举中的窜起,特别是时代力量等小党的政党票能够跨越5%门槛,其对台湾政治生态的影响相当大。以时代力量为例,不但提名的黄国昌、林昶佐及洪慈庸在所在选区都顺利当选,而且时代力量在其他选区的很多提名人选虽然最终没有当选,但其得票数几乎都冲破了1万,代表第三势力很有可能在未来能够杀出蓝绿之外的第三条路。以台北市为例,第三势力在台北市各选区几乎都拿下超过一万票门槛的成绩,这说明选民对原本的立法机构和政治生态不够满意,选民期待能够有不同的多元的声音。此外,也说明台湾选民对传统蓝绿两大政党盘根错节的政商关系有一定的反感。⑧

      随着第三势力对政治的影响加强,未来无疑会对民进党执政有所牵制,台湾立法机构中的政治纷争无疑会进一步加剧。

      当然,台湾政治生态中的第三势力未来是否能够真正崛起,恐怕还不宜过早下结论,特别是还需要在下一次的选举中的表现加以验证,特别是毕竟包括以时代力量为例,它在意识形态领域还是属于绿营,从选举结果来观察,它在此次选举中只是取代了台联,特别是在民进党的强势执政下,时代力量未来如何与民进党互动还需要持续观察。

      三、民进党重返执政与未来两岸关系发展前景观察

      (一)民进党重返执政对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挑战

      首先,民进党过去长期坚持的分离主义政治意识形态是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隐患。民进党至今并未放弃分离主义的政治意识形态,这是影响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最大隐患和挑战。随着民进党在2016年台湾地区大选中获胜,重返执政的民进党未来如何处理两岸关系议题无疑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但从过去的经验来看,民进党未来处理两岸关系的前景并不乐观。目前民进党的党纲还是“台独党纲”,这表明民进党并未放弃“台独”分离主义的政治意识形态之坚持,这无疑与中国大陆长期坚持的追求国家最终统一的政治坚持相对立,由于领土完整与主权统一关乎国家核心利益与中华民族最高利益,因此,分裂与统一是一对完全不可能有任何调和空间的矛盾关系。随着民进党在这次选举中大胜,绿营“独”派政治势力追求“台独”的企图心必然会随之增长,不排除未来有膨胀的可能性,这些都会对两岸关系带来非常严重的冲击与挑战。事实上,发生这种情形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无法排除。以两岸政策主张为例,尽管蔡英文强调未来其两岸政策要超越政党的主张,⑨但由于民进党本身意识形态的坚持,特别是绿营内部“独”派势力的反弹,都有可能会极大地限制民进党执政后的两岸政策调整,不排除民进党未来两岸政策走向更为保守的方向上去。

      其次,民进党执政后在诸如南海、东海等事关整个中国主权议题的表态及具体政策都会对两岸关系发展带来很大的变数。民进党执政后在诸如南海、东海等事关整个中国传统主权及领土等问题上的表态也将是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大变数。以南海为例,尽管民进党领袖蔡英文尚未就南海主权提出清晰的主张,但她和民进党对维护南海主权的消极态度还是非常明显。特别是近年来民进党内部尤其是部分绿营政治精英出现了要公开放弃南海主权的论调。⑩事实上,民进党在过去几年对南海问题的主张多强调透过多边对话机制,这不但与大陆长期坚持的主张双边对话机制相对立,而且民进党一直回避对南海主权“断续线”的表态。目前大陆和国民党对南海的主权坚持存在很大的共通性,就是双方对南海主权最主要的依据是历史,因为中国政府最先发现、经营和管理了南海,这一点民进党从未提及过。其原因主要是民进党基于分离主义的意识形态,不愿意承认台湾与大陆的某种连接。蔡英文提出的“南海航行自由”等南海政策主张在总体上具有非常强的对抗大陆、配合美国南海政策主张的特性。(11)在当前中国大陆崛起的背景下,特别是中国大陆在与美日就中国海洋主权争议日益加剧的情势下,民进党的南海及东海等主张如果背离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当然会加剧大陆对蔡英文和民进党的不信任程度,也会对两岸关系发展带来重大的冲击和挑战。

      再次,民进党对九二共识这一两岸政治基础的基本态度与立场是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变数。“九二共识”的核心价值并不在这具体的四个字上,而是其背后的政治意涵,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政治共识。1992年海峡两岸两会“海协会”与“海基会”在新加坡进行会谈,最终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一个中国”的意涵。这是海峡两岸在两岸同属“一个中国”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也就是说海峡两岸当时就“一个中国”的内涵是达成了共识的,并非如民进党领导人蔡英文所讲的双方只是求同存异。(12)蔡英文未来如果能够就九二共识的核心内涵进行正面表态与公开接受,大陆方面当然会愿意与其交往。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两岸领导人会面上的场合公开表示,台湾无论哪个党派、团体,无论其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大陆都愿意同其交往。(13)但如果蔡英文仍然在“九二共识”问题上还是绕圈子,始终不肯回到两岸同属一中的框架上来,大陆当然不会与民进党执政当局进行任何交往与接触。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必然遭到重大的挑战。蔡英文一直宣称想建构一个有坚实民意基础,以“维持现状”的台湾共识为核心,遵循“中华民国”宪政体制,并在二十多年两岸协商和交流互动的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新互动架构。(14)但必须看到,蔡英文对“九二共识”的表态仍然模糊,特别是她对两岸关系的核心和本质这个问题还是持回避的立场,即两岸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是一国关系还是两国关系?蔡英文仍然在打迷糊仗,还是不愿意说清楚讲明白。蔡英文所谓的“既有政治基础”只有与“九二共识”相衔接,只有体现出“两岸同属一中”的内涵,才能维系好两岸关系的和平与稳定。(15)因此,蔡英文当前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治基础的表态至关重要。

      最后,民进党执政后所推行的对外政策特别是其亲美日远大陆之战略也将会影响两岸互动的总体氛围,给两岸关系发展造成重大的伤害。长期以来,民进党的对外政策思维往往受制于其“台独”意识形态之束缚。民进党政治精英在潜意识里常常将拉拢美日等境外强权势力作为抗拒两岸未来走向统一的重要筹码。亲近美日、疏远大陆是绿营政治人物心目中普遍存在的逻辑。重返执政的蔡英文基本上也在重复民进党的传统逻辑。例如,蔡英文在选前大阵仗率团赴美日等国接受“面试”,不但与这些国家的政要进行密切交流与互动,而且选择在美国将其“维持两岸现状”主张进行阐述,选后也派出重量级亲信赴美进行沟通。同时,蔡英文针对两岸经贸关系日前密切的现状,也提出了未来要开展“新南向”及加入美国主导的TPP(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简称“TPP”)等政策主张。特别是民进党希望透过参与TPP,建立与美国经济上的战略伙伴关系,并减少台湾对于中国大陆市场的依赖(16)。特别是当前美国重返亚太的动作正牵动亚太区域新情势。民进党未来如果认为台湾在美国眼中的角色愈来重要,甚至不惜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推行“再平衡战略”的棋子,则可能会产生难以预料的政治后果。毕竟民进党和北京原本就缺乏互信基础,台美关系之深化也可能招致北京更多的猜疑及反制,更可能会使蔡英文将面临更为严峻更为复杂的两岸新情势。(17)事实上,当民进党胜选后,绿营内部有不少学者认为,蔡英文执政上台后应该让两岸经贸先冷却下来,并加强与欧美美等国家贸易关系。纵观目前岛内政治生态发展,特别是绿营不但掌握行政大权,而且也完全主导立法机构,不排除绿营会对中断过去八年马英九执政当局所推行的两岸政策路线(18)这些当然都会对两岸关系发展有负面影响。

      (二)民进党尚未完全准备好处理两岸问题的能力

      民进党领袖蔡英文在选前曾表示,未来处理两岸关系的基本原则,就是维持两岸现状,也就是维系台海和平及持续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的现状。(19)但从目前情势来观察,民进党尚未完全准备好处理两岸问题的能力,这对于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仍然是一个极大的隐患。

      首先,民进党党内高层与中国大陆之间缺乏互动,双方的互信基础非常缺乏,这是影响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从目前民进党的政治领袖群来观察,民进党政治领袖与北京的互动非常不足。例如,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只到过大陆一次,还是在1998年的事情了。而苏贞昌、游锡堃等人更是没有到过大陆,虽然谢长廷2012年以来加强了与大陆的互动,但也被党内的“台独”基本教义派所不容。因此,民进党最大的问题就是政治领袖对与大陆互动的意愿不足,他们对大陆缺乏了解,未来有可能会从自己的长期认知与主动情绪来看待两岸交流,其思维当然不符合两岸交流的现状,这对于两岸关系的负面影响相当严重。

      其次,民进党内部对大陆政策存在重大的分歧与对立,这也是未来民进党执政后对两岸关系的重大挑战所在。长期以来,民进党内部对两岸关系关系发展存在诸多的分歧与对立。党内就两岸关系发展而言,既存在务实派、交流派,“冻独”派,也存在“台独”基本派。即使是民进党当前最大的派系新潮流系,其内部在两岸政策议题上也存在重大的分歧。既有一些两岸交流的务实派,但也有一些“台独”基本教义派。民进党内部长期对两岸政策所出现的分歧与对立,也使民进党的政治领袖始终无法进行整合,无法使民进党彻底走出被“台独”基本派所绑架的窘境。这是民进党未来最大的问题。尽管蔡英文强化她执政后所推动的大陆政策将不会是民进党的政策,但如果未来蔡英文施政不顺,特别是民调支持度下滑,则很容易被基本教义派所绑架。因此,民进党内部在两岸政策上的严重分歧将是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变数。

      最后,民进党的“台独”本质并没有真正改变。民进党在2012年败选后,虽然基于重返执政之需要,也对其两岸政策进行了务实的调整,包括蔡英文提出了不同于民进党以往传统基调的维持现状之论述。而在整个台海情势的大转变下,民进党对中共的冷战思维必须改变,蔡英文在2012年败选后的谈话中也曾表示,民进党必须要有一定的行为准则与互动结构,因为“统战无所不在,如何与中国大陆打交道是非常难的过程,但也是民进党必须走的一条路”。(20)但事实上,民进党目前党内的政治意识形态并未发生重大的调整,特别是民进党的“台独”本质并非改变。民进党的政治意识形态仍然是坚持分离主义的逻辑思维,这也是未来民进党与北京之间开展互动的最大隐患。

      (三)民进党全面执政下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景观察

      首先,民进党全面执政后两岸关系在总体上将会陷入冷和平的状态。民进党全面执政后,虽然海峡两岸在民间交流方面皆有现实需求,两岸民间交流部分不容易断绝,但由于民共两党在意识形态上的长期对立,尤其是双方在政治互信方面严重缺乏,这无疑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有极大的牵制与负面冲击。蔡英文过去多声称两岸关系不是国共关系,在处理两岸关系上,“名词”或者是“标签化”的处理,其实都不是有利于两岸关系朝有效、好的方向。两岸关系应朝着重在实质的层次上。(21)蔡英文的这些话其实是为其未来不接受“九二共识”进行某种铺垫。特别是民进党的政治意识形态里面仍然有着分离主义的基因,这将是阻碍民共双方增进互信的根本障碍。未来如果民进党不能公开放弃分离主义意识形态,不能接受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之政治基础,则过去八年所形成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局面很难维系,不但主管两岸之间主管两岸事务的国台办与陆委会机构之间的交流机制难以为继,而且连两岸两会海协会与海基之间的协商都很难有效运作,即便是过去八年中大陆不少省市推动的对台高访团交流活动也无法继续下去。这当然有可能会使两岸关系在总体上陷入冷和平的状态之中。

      其次,民进党全面执政后两岸互动的主要形式应以民间交流为主。从总体情势来分析,民进党未来执政后,海峡两岸在官方层面的接触日渐冷却应是某种必然,但两岸民间交流的部分基本上还是能够维系。因为两岸民间交流的最大动力并非来自官方,而在于两岸民间的内在强大需求。事实上,民进党全面执政后也需要一个稳定的两岸关系,而中国大陆也希望看到两岸民间往来关系完全中止,在两岸利益高度密集与高度融合的今天,两岸完全断绝民间交流已几成不可能之任务。即便是两岸民间经贸交流也仍然会持续进行。尽管民进党领袖蔡英文多次强调台湾未来发展的一个思路就是要透过贸易多元化的手段,保护台湾经济的自主性。(22)但毕竟两岸民间的经贸交流关系已持续数十年,两岸经贸走到今日紧密之程度,不是一句“马政府倾中”可以解释的,其实主要是内在经济驱动力。如果民进党未来反其道而行之,则可能让台湾开拓新天地难成,又失去原有江山,此将置台湾经济于灾难中。(23)因此,未来在民共政治对立的情势下,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性无疑更为突显,两岸民间互动或许将成为两岸关系发展中的重要特色和主要方面。

      再次,民进党全面执政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更为复杂。民进党全面执政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无疑将进入一个更为复杂也更为险峻的状况。在台湾岛内,至今仍然没有完全放弃分离主义意识形态的民进党上台执政后,无疑会在台湾岛内进一步强化其分离的政治、经济、社会等话语及论述,两岸的对抗性有可能大为增强。在这种情势下,随着两岸关系陷入长时期的冷和平、不发展之状态,必然会进一步对两岸的民间往来关系发展造成负面的牵制与影响。除此以外,民进党上台后基于分离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利益考量,必然会更为配合亲美日之战略,包括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某种程度的配合,以及对日本对抗中国战略的配合,绿营的这些动作又会进一步强化两岸的不信任情绪,当然会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面临更为复杂的环境。

      最后,民进党全面执政后两岸关系的稳定度会大为降低。2008年以来,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开展合作,不断降低了两岸关系的紧张度,而且也使两岸关系的稳定度大为提升。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处长梅健华在台湾大选后接受媒体专访时特别强调,过去几年两岸讨论的基础是以“九二共识”,不但在两岸,在整个区域的交流,都因此而增加了。特别是使两岸的紧张局势降低了,也带来了很多的机会。(24)他还表示,美台关系改善的重要原因是双方都同意采取“零意外”的做法,频繁、明确的沟通。(25)但由于民共之间长期以来就缺乏最为基本的互信,民进党执政后,海峡两岸双方基于历史互动经验及现实利益折冲等等因素,无疑会使两岸关系的稳定度大不如从前,特别是两岸之间的一些偶发危机事件有可能会冲击两岸关系,从而为两岸关系发展带来极大的风险和挑战。例如,未来围绕台湾的国际参与方面很有可能会成为两岸冲突的爆炸点。民进党执政后基于分离主义意识之作祟,必然会积极拓展其“国际空间”,(26)这些动作都会极大破坏两岸关系的稳定度。

      四、民进党重返执政与大陆方面的应对之策

      从两岸关系的总体发展来看,民进党执政后的两岸关系气氛较国民党执政有很大的差异,两岸关系面临的环境将更趋复杂,但大陆仍然掌控着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导权。事实上,从民进党大陆政策论述的发展逻辑来看,特别是1991年民进党“台独党纲”颁行20多年以来,“台独”市场却在买卖双方皆已出现重大的变化与退化,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27)因此,大陆对民进党重返执政不必悲观。

      (一)预防激进“台独”势力冒进,加大“反独促统”工作力度将是大陆未来对台工作的重要任务

      随着中国大陆综合实力的快速增强,两岸关系的快速发展,“台独”的前景越来越暗淡,正如民进党重要政治人物谢长廷所言“民进党过去两岸政策失败”。绿营学者姚人多也曾称“说服台湾大多数人民相信独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些言论似乎都认为“台独”在台湾已无市场。但必须要看到,政治市场始终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有荣枯也有消长,“台独”市场在台湾当然不可能完全消失。(28)特别是在民进党全面执政后,加上民进党尚未完全放弃其分离主义的政治意识形态,民进党作为一个有分离主义论述的政党,其政治论述不但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也有不可小视的政治动员力,特别是全面执政的民进党,未来将有更多的行政资源与经济资源来推动本土化运动,甚至扶持分离主义运动的酝酿和发展,这是大陆方面需要警惕之处。面对民进党将重返执政的现实,大陆方面未来应高举反独促统的大旗,特别是要预防激进“台独”势力的冒进行为。

      (二)积极推动两岸之间各项交流,是促进海峡两岸人民增进互信、提升认同的重要方式

      依循社会学中的交往理论来分析两岸关系,没有交流便没有接触,更无法提升两岸之间的认同。在民进党全面执政的情势下,大陆应继续推动两岸交流的持续开展,使两岸社会完全交流与融合一起,从而夯实两岸社会的民意基础与物质基础。两岸交流是维持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所在,相较于朝鲜半岛朝韩之间双方周期性的剑拔弩张,军事高度对峙之局势,两岸关系虽然不时也有风吹草动之状况,但总体上还是呈现朝缓和的方向发展,其原因主要还是海峡两岸民间利益的高度连接,特别是两岸民间交流的蓬勃发展,是一股推动两岸关系行稳致远的重要力量。在民进党全面执政之后,大陆方面仍然要以推动两岸民间交流为重要抓手,推动两岸社会的全方面融合,拉进两岸同胞的心理距离,透过两岸之间的大交流来逐渐化解两岸之间的纷争与矛盾。

      (三)预防外部势力介入台湾问题仍将是工作的重点所在

      长期以来,外部势力都一直介入到台湾问题之中,而民进党重返执政后有可能会加快与境外势力特别是美日等国家的互动与合作,以对抗来自大陆方面反独促统的压力,甚至有可能加速推动台湾问题国际化。中国大陆预防外部势力介入台湾问题的主要思路包括:一是要继续在国际社会强化“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的话语论述权,明确反对外部势力对台湾问题的干预和介入;二是要继续在国际社会营造“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国际舆论氛围,不给任何势力创造出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机会;三是我方要高度关注美日等国家与台湾在政治、军事及安全等领域的互动状况,对于任何有损于两岸统一的行为都要作出强硬的回应与有效的反制。

      (四)积极推动民进党“去独化”之转型

      正如上文所论述,民进党两岸政策的最大困境就在于,无法提出能与“九二共识”等量齐观的“替代物”(29)。民进党至今仍然不愿意接受“九二共识”,主要还是没有甩掉“台独”的包袱,其原因主要还是民进党政治人物缺乏魄力,或者要对其支持者作出主张“台独”姿态。(30)因此,冻结“台独党纲”或许可以是民进党转型两岸政策的一个选项。(31)对于大陆而言,民进党如果能够去除“台独”论述,排除其政治论述中分离主义之DNA,当然有助于民共之间的互动,也有利于两岸关系的改善。事实上,对于民进党而言,如果现阶段无法废除“台独”党纲,但如果能够冻结“台独党纲”,也是对发展两岸关系的善意展现。当然对于改善民共关系有正面的帮助。大陆未来应该给予民进党更大的压力,促使民进党正视并修正其过时的分离主义意识形态,努力推动民进党积极朝去独化方向转型。

      2016年台湾地区的选举结果以国民党惨败、民进党大赢告终,也使两岸关系发展面临重大的挑战,主要是民进党至今尚未接受“九二共识”等过去八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无疑使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大为增加,两岸关系未来何去何从,将端视民进党上台后的大陆政策之作为。事实上,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大势早已底定,特别是在中国大陆快速崛起及两岸不断融合的情势下,“台独”已无任何政治上的空间。因此,牢牢掌控两岸关系发展主导权的中国大陆对于民进党重返执政一事理应保持平常的心态,始终坚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底线原则,并严格管控好影响未来两岸关系的重大危机,从而将民进党全面执政对两岸关系的冲击和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①宣平伟:《国民党大崩盘》,台湾《观察》2016年2月,总第30期,第6—7页。

      ②宣平伟:《国民党大崩盘》,台湾《观察》2016年2月,总第30期,第7页。

      ③《年轻世代主导台湾新政治》,台湾《中国时报》2016年1月17日,A2版。

      ④胡凌炜:《两岸关系发展:新特点与新挑战》,《中国评论》2015年11月号,第17页。

      ⑤《赖怡忠:投票率不高绿军没有扩张到预期程度》,“中国评论网”2016年1月18日http://zhgpl.com/doc/1040/9/0/3/104090313.html?coluid=142&kindid=0&docid=104090313&mdate=0118004227。

      ⑥《专家解读台湾选举:国民党败在青年》,中国新闻网2016年1月18日,http://www.chinanews.com/tw/2016/01-18/7720664.shtml。

      ⑦依据此法规,未来四年平均每年民进党有26854万新台币,国民党有16404万新台币,亲民党有3974万新台币,时代力量有3721万新台币,新党有2550万新台币的补助款项。

      ⑧《第三势力窜起选民的新选择》,台湾《中国时报》2016年1月17日,A14版。

      ⑨蔡英文著:《英派:点亮台湾的最后一里路》,台湾圆神出版社有限公司2015年10月版,第206页。

      ⑩2014年民进党秘书长吴钊燮曾撰写称台湾在南海仅应主张目前占领的太平岛领土主权,南海U型线欠缺合法性。2014年9月14日陈水扁执政时期的“国安会”副秘书长张旭成在参加学术研讨会时对记者表示,“民进党若重新执政,台湾会放弃南海的主权主张”;民进党籍前“国安会”副秘书长和“国防部副部长”柯承亨也在同一场合表示,“民进党正在思考是否要放弃台湾当局以现有的断续线为界线对南海主权的主张。”

      (11)张华:《蔡英文的南海政策及其影响》,中国评论月刊2015年10月号。

      (12)陈先才:《蔡英文两岸论述大陆观点—善意表态进步但不够》,台湾《中国时报》,时论广场2016年1月24日。

      (13)《习近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未分裂》,人民网2015年11月8日

      (14)张瀞文著:《蔡英文:从谈判桌到“总统府”》,台湾城邦商业周刊2015年11月版,第129页。

      (15)《陈先才:善意表态进步但不够》,台湾《中国时报》2015年1月24日,A12版。

      (16)蔡英文著:《英派:点亮台湾的最后一里路》,台湾圆神出版社有限公司2015年10月,第204页。

      (17)张瀞文著:《蔡英文:从谈判桌到“总统府”》,台湾城邦商业周刊2015年11月版,第138页。

      (18)《倾中踩刹车降低依赖中国》,台湾《自由时报》2016年1月17日,A17版。

      (19)张瀞文著:《蔡英文:从谈判桌到“总统府”》,台湾城邦商业周刊2015年11月版,第115页。

      (20)江素惠:《两岸三地情:民进党面临转型》,香港《东方日报》2012年2月28日,A32版。

      (21)张瀞文著:《蔡英文:从谈判桌到“总统府”》,台湾城邦商业周刊2015年11月版,第115页

      (22)蔡英文著:《英派:点亮台湾的最后一里路》,台湾圆神出版社有限公司2015年10月版,第199页。

      (23)“社论:两岸经贸前景传警讯”,台湾《中国时报》2015年1月24日,A12版。

      (24)《九二共识美不抱持任何立场》,台湾《自由时报》2016年1月25日,A2版。

      (25)《九二共识美不抱持任何立场》,台湾《自由时报》2016年1月25日,A2版。

      (26)蔡英文著:《英派:点亮台湾的最后一里路》,台湾圆神出版社有限公司2015年10月版,第191页。

      (27)黄年著:《蔡英文绕不绕得过“中华民国”》,台湾远见天下文化2015年7月版,第90页。

      (28)黄年著:《蔡英文绕不绕得过“中华民国”》,台湾远见天下文化2015年7月版,第90页。

      (29)黄年著:《蔡英文绕不绕得过“中华民国”》,台湾远见天下文化2015年7月版,第91页。

      (30)黄年著:《蔡英文绕不绕得过“中华民国”》,台湾远见天下文化2015年7月版,第163页。

      (31)黄年著:《蔡英文绕不绕得过“中华民国”》,台湾远见天下文化2015年7月版,第167页。

标签:;  ;  ;  ;  ;  ;  ;  ;  ;  ;  ;  ;  ;  ;  

民进党复权前景与两岸关系发展分析_两岸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