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人们越来越重视园林工程,对园林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园林工程建设质量将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因此为保证园林工程建设质量,需加强对绿化苗木种植和养护技术的研究,保证绿化苗木健康生长,充分发挥其美化、净化环境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养护技术
引言
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内容,有效改善城市区域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整体美感度。在进行园林绿化过程中,苗木栽植和养护作为整个园林工程重点,在实际实践期间必须从全局出发,在保障园林绿化质量和美观度能够完全达到预期效果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苗木生长习性及周边具体自然条件来做相应栽植养护工作,有效提升我国园林绿化施工及管理水平,能够高效、稳定、快速地发展我国园林绿化工程行业。
1 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作用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很多地区高度重视城市文化的选择,以此来提升城市的内涵,改善发展环境。城市地区园林绿化工程能够改善城区的空气质量,吸收空气中的各种有害物质以及噪音,降低污染物含量,很多绿色植物还具有较强的观赏性,解决城市中高楼大厦过于单调的问题。当前,各地区的城市用地日趋紧张,绿化面积逐步减少,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合理规划,加强对园林的管理,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水平。
2园林绿化苗木栽植技术
2.1控制苗木的质量
苗木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其生长,甚至会影响它们的存活,要提升苗木的成活率,首先就需要确保苗木的质量,在采购中需要认真把控苗木的质量,要让苗木能和当地的环境相适应;还需要确保苗木保持良好的状态,符合栽种的标准。需要选择较近的地点购买苗木,这样能减少在运输中产生的损失。一般质量较好的苗木也具有一些特征,这主要体现在苗木茁壮且笔直、根系发达。另外,在进行栽种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处理以及合理修剪。
2.2苗木的运输和移植
苗木在运输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出现死亡,为避免出现这类问题,需要在运输前进行水分喷洒,如果运输距离比较远,在途中也需要喷洒水分,同时注意避免出现碰撞或磕伤。种植苗木的关键环节是移植苗木,使苗木能够形成比价发达的根系。苗木移植的方法包括缝植法、穴植法、沟植法。在移植的过程中需要与实际种植数量衔接妥善,保证随时运输到位随时进行移植,保证同一区域内苗木的整齐。一年生的阔叶树苗在移植之前需要裁减根系,使其树干笔直。修剪根系时应当重点剪去已经发生劈裂的根,操作时应当裹泥浆,使用生根粉、生长素等药剂养护根系,保证移植的效果。在移植之前需要设置排水设施,清理场地,合理安排苗床,方便苗木接受阳光,按照株距定点放样处理。为保证根系的吸收能力,通常随起随栽。根据苗木的具体质量分床移植,一些特殊的苗木可以携带一定量的土球进行移植。在移植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处理好裸根小苗的起苗,在距离根部10cm左右的位置挖出苗沟,切断苗根以及侧根,取出苗木放入苗筐。根据苗木的具体尺寸确定土球大小,在外围的位置安排操作沟。起苗后放置在阴凉位置,不同等级的苗木分区进行栽植。合理进行包装,保证土球不出现散球。栽植时应当将苗木扶正,根系通常在地面的3cm以下,向上提苗。使细土能够与根系充分结合。踩实土壤后进行二次填土操作,用松土覆盖表面,保证土壤整体的透气和透水性。
2.3按照苗木生产规律栽植
每种类型的苗木的生长规律都是不同的,比如有些苗木喜阴,而有些苗木则喜阳。另外,这还和种植地方的群落和气候等情况有差异,不同的树木对栽种的时间和季节的要求存在差异,这就需要结合苗木的生长规律合理进行栽种,促进苗木成活率的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园林绿化苗木的养护技术
3.1灌溉施肥
工作人员需依据绿化苗木的种类、种植时间,并且依据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灌溉、施肥时间及施肥量。在灌溉树木时,需尽量选用河水和井水等水资源。针对部分刚完成栽植施工的苗木,需在清晨、傍晚时间浇灌苗木,其对提升苗木成活率具有重要意义。为减少苗木叶面水分蒸发量,需及时向苗木叶面喷洒水分。由于高大乔木根系较深,其对肥料需求较少,若工作人员发现高达乔木长势减弱则需进行开穴施肥。针对小型树木则需采用松土施加液肥方式进行施肥。在为苗木施加有机肥前,需保证有机肥腐熟程度符合施肥要求,之后需利用水将其稀释之后才可用于施肥。若在干旱天气施肥需浇灌苗木,如此才可保证苗木充分吸收肥料。
3.2施肥
施肥是为了让树木更好的生长,施肥分为底肥、追肥两个时期。底肥在种植时添加;追肥的量要根据树木的生长的状况、以及气候的条件。在生命周期中,追肥一般在开春天气转暖,园林植物生长高峰到来之前使用和秋季根系生长高峰前施入;以观花为主的园林植物,可在开花前和开花后施肥。春肥以氮肥为主,以促枝叶生长;接近花芽分化,以磷、钾肥为主。
3.3松土、除草
在杉木造林完成后,应该综合考虑杉木生长实际情况,在前3年做好除草工作,在除草过程中,尽量避免对杉木根部造成损坏,提升除草的准确性。另外,还应该做好套种除草工作,进而改善林区土壤环境,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杉木稳定生长。除此以外,在除草方式的应用方面,需联合应用人工除草、机械除草、化学除草方式,并无害化处理杂草,严格控制地表植物数量,避免林地发生滑坡现象。
3.4做好病虫害防护
病虫害是影响植物成活率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注重加强病虫害防护。当前在预防病虫害中,一般是以预防为主,加上后期的治疗。第一,在种植植物时需要了解其一定会出现的病虫害,进而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比如,有些病虫害是在植物的根部滋生的,在种植时就可以使用药物对根部进行防护。在植物出现病虫害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而最方便和有效的方式就是喷药。通常植物病虫害是在冬季进行预防,对病虫害的生长时间进行预测,进而定期给植物进行喷药,预防出现病虫害问题,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3.5整形修剪
需要定期给树木进行修剪,这样能让其外观更具观赏性,提升园林绿化的整体效果。对生长期中的树木的修剪通常采取的是自然式修剪,依据树木的自然生长趋势将树冠修剪成不同的形状,如塔形、锥形以及圆形等;如果树木没有显著的主干就可以将其修剪成杯形以及丛球形等,这样树木本身就有自然特色,经过人工修剪之后,其也具备人工特色;一些较为特殊的绿化需要,就需要使用人工整形修剪的方式对树木的形态进行雕塑。
3.6防冻
由于新移植的苗木枝梢和根系萌发较晚,缺少养分,致使其受温度影响较大,因此需采取有效防冻措施,如此才可保证苗木成活率。在冬季之前,需使用稻草将新移植苗木主干部位包裹起来,如此才可减少苗木水分流失量,同时还可避免冷空气冻伤苗木;此外,可使用塑料大棚、屏障等将苗木保护在其中。在秋季,工作人员需严格控制氮肥施加时间及量,提高钾肥、磷肥施加量,保证苗木日照时间充足,如此才可提高苗木抗旱能力,提升其成活率。
结语
综上所述,主要对杉木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以及抚育管理要点进行了详细探究,在杉木栽培中,应该选择饱满种子,加强杉苗培育以及栽培管理,在抚育管理方面,不仅需要注意林地松土、除草,而且还应该做好施肥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并注意合理间伐,才能够推动杉木速生林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元波.王文静.周卡雷.基于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的技术现状和发展探索[J].科技经济导刊,2016,(8):58.
[2]聂传胜.园林绿化苗木栽植与养护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2019(8):31-32.
论文作者:丁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苗木论文; 根系论文; 病虫害论文; 生长论文; 园林论文; 树木论文; 杉木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