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对于工程的造价管理是控制工程建筑施工成本的重要措施,实现造价的有效管理与控制能够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在工程的施工阶段由于涉及到较多的施工内容因此给工程的造价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再加上工程施工现场情况复杂多变,常常会发生工程施工方案的变更,从而使得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难以有效的实现。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措施
1工程造价管理概述
1.1工程造价管理定义
建筑施工工程造价,可理解为工程的建造价格,通常指某项建筑工程建设预计开支或实际开支所有的固定资产投资费用,相当于通过某项建筑工程的建设所形成对应的固定及无形资产所需投入的一次性费用的总和,也包括工程投资。在实际工程造价工作中,也可理解为特定建筑工程在土地市场、建材设备市场、技术市场以及承包市场等业务活动中预计或实际产生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或建筑工程总费用。
1.2工程造价管理内容
建筑工程造价,通常由建筑设备采购费用、建筑工程安装费、其他费用等内容构成,具体如下:一是建筑设备采购费用:基于建筑工程设计需求,施工机构采购或者自制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生产机械设备,或者建筑工程项目扩建配置所需的首套工程设备或工具所产生的工程费用。二是建筑工程安装费用:建筑工程施工机构需要投资相应的资金在建筑工程安装方面,主要包括建筑工程费用以及建筑工程安装费用两方面。三是建筑工程其他费用除了以上所陈述的两项建筑工程费用以外,还包括依据建筑工程设计资料以及国家所规定的标准,为了确保建筑工程顺利开展以及完工后正常使用而产生的相关费用。
2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问题
2.1管理理念的落后及政府干预过多
建筑工程企业在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中,管理理念较为落后,没有立足于全局的角度来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把握,没有随着市场经济形势格局的变化而及时做出调整策略。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成型,政府早已不再直接插手材料市场的定价工作,材料价格基本上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控制。而材料市场对材料价格的调控是呈动态状的,在价格的制定上也要充分跟结合各地的具体物价水平。然而市场调节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政府的调控手段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政府的调控作用跟计划经济时期的调控又是有区别的,不可能将价格管“死”,而是要因势利导,以“疏”为主,“疏”“堵”结合。通过对建筑工程造价的一定干预,来避免工程造价出现混乱。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受计划经济传统观念的影响,盲目迷信行政干预手段,导致材料市场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
2.2对质量成本管控不够重视
在过去的很长一个时期内,不少施工企业都陷入了只重视工程质量而忽视工程成本的误区。这导致了企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管控方面不够重视。虽然工程质量或许过关,然而因质量成本的可控性不够,却造成了质量成本过高,最终影响了企业的施工收益,使企业无法满足预期的资本积累量。项目经理部只重视经济收益而忽视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尽管某一项工程的利润指数能够达标,然而由于工程质量不佳,造成不必要的额外质量成本,不仅使企业的工程造价不划算,而且还有可能损害企业的社会信誉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计价方式落后
在我国现阶段的建设工程招投标来说,我国大部分采用的工程造价计算模式依旧是按照定额计划为主的计划经济模式。虽然定额的面向范围很广,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内容未涉及到,再加上现阶段的社会发展形势十分迅速,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中,建筑行业对于定额的要求也在不断升高,但定额的编制还是很难达到社会对于该项内容的要求。时间上的滞后性给相关造价人员在进行定额使用的过程中造成了两难的情况,另外由于我国的定额内容是根据我国的社会平均水平进行编制,这种定额内容大部分都是社会平均水平的价格,这种平均性的数据只能作为市场竞争模式中的参考价格,这样的价格对竞争企业的实际消耗情况以及技术管理内容并没有大程度的展现,这种数据的缺失给企业今后的竞争带来了很大程度的阻。
3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3.1严格遵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
对于建筑工程的基本建设而言,其基本程序不能脱离建筑工程所赖以依靠的各方面规律。它对于确保建筑工程的高效性、优质性和经济性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工程建设项目来说,由于建设所需的时间较长,需要解决许多技术难题,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其风险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相关人员有必要反复进行计价,对不同阶段的造价都进行合理安排,使建筑工程项目充分符合程序化的原则。
3.2增强质量成本的可控性
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产生的各方面的成本,和未达到质量标准称为质量成本。它由控制成本与质量成本两大体系组成。其中,控制成本属于质量保障成本,由预防成本与鉴定成本构成。它同质量水准之间是成正比的。而故障成本则为损失性成本,则由内、外两部分故障成本组成,它同质量成本之间是成反比的。应当重点在减少故障成本上下功夫。对此要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施工企业的工程质量水准。
3.3改革现行的工程计价方式,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
在改进现行的工程造价计价方式,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的过程中,第一应该对整个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内容进行细化,并对自身的计价模式有进一步的人事,在这样的计价方式实施之后,工程造价也应该使用这样的全新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内容的调整;然后,加强企业自主报价的能力,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企业定额内容,在进行综合单价的编制过程中,建立自主性的企业定额体系;最后,还应该对工程量实施方法进行管理内容的一致性规划,按照全新的计价方式配合相关的合同管理内容,让建筑工程在进行招投标的过程中就能够确定工程合同价,并在实施阶段对合同价进行正面性的履行。
3.4加强现场造价管理
工程现场造价管理工作极为重要,应当首先减少索赔费用,这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及造价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对于合同中与索赔有关的条款进行反复的研究,从专业角度尽量降低索赔费用,从而减少工程费用的支出。其次,应当平衡工程质量、进度与费用之间的关系,通过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避免出现赶工现象,同时还要确保施工质量,避免出现因质量问题而返工的现象。还要控制材料成本,尽量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从而降低直接成本。
3.5规范工程变更
严禁出现随意进行工程变更的情况,如非必要,尽量减少工程变更。进行工程变更时应当经过科学的计算和严谨的评估,减少因工程变更带来的损失。这就要求建立规范的变更制度,控制临时签证情况,并在合同中予以体现,为工程索赔提供依据。
结语
我国进行造价管理的相关研究和应用时间相对较短,在很长一段时间使用概预算定额进行建设工程的造价管理方式,但目前这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行业的发展要求。目前在建设工程中多采用工程量清单的造价管理方式,这种造价管理方式较为便捷,可靠性高。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与改进,作为造价管理人员应该结合市场情况,对管理工作给予适当的创新与调整,对合同条款、设计变更、现场管理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工程造价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萍.现阶段建设项目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2018(23):86-87.
[2]魏束强,方向阳.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8(S1):73-74+99.
[3]马欣,王海,解新宇.浅谈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4):29-30.
论文作者:祁文格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成本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费用论文; 定额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