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官僚主义论文,形式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前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实现“十五”计划的目标,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关键在党。因此,要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进一步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才能肩负起这一历史重任。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坚决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良作风,坚持重实践、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动员和带领人民群众将十五届五中全会的精神落到实处。
危害极大的“孪生儿”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工作作风,是我们党的一大祸害,两者都是以唯心主义和个人主义作为思想基础,受个人名利思想和“官本位”意识的驱动;都是以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为共同特征,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我们党的优良作风。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之间有着很强的“共生性”。
首先,官僚主义是形式主义的保护伞和催生剂。官僚主义领导作风使形式主义非但得不到有效揭露和制止,反而纠而复生,甚至滋生蔓延。一些地方和部门形式主义猖獗,与某些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官僚主义作风有直接关系。有的领导机关好大喜功,提出不切实际的高指标、高速度,盲目攀比;有的领导干部检查工作、考察干部,只听唱功,不看做功,只图形式,不求效果。一些地方发生的形式主义的典型案例说明,“形式主义是专门用来骗官僚主义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的领导甘心被骗,不仅自己装糊涂,还拿着骗人骗己的东西继续往上骗。这些有官僚主义毛病的人“只听喜,不听忧”,甚至“报喜得喜,报忧得忧”,造成一些基层干部投其所好,欺上瞒下,玩弄数字游戏、文字游戏,粉饰太平,掩盖矛盾,回避问题,助长了形式主义的泛滥。
其次,形式主义是官僚主义的表现形式之一。例如,有的干部热衷于评比、检查、表彰和达标工程等工作方式,而不愿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有的干部,不顾客观条件限制,刻意追求“轰动效应”,虚报浮夸,哗众取宠,表面流光溢彩,实则劳民伤财;还有的干部,急功近利,杀鸡取卵,为求得眼前一时之效而不惜损害长远和全局利益,等等。所有这些表现不仅仅是形式主义的问题,更带有官僚主义的性质。人民群众对我们党内一些干部在工作作风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屡禁不止的现象深恶痛绝,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不良作风造成了一些干部严重地脱离群众,损害了党的形象,影响了党的事业。
治本须施猛药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多次开展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斗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十分重视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把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斗争提高到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使我们党承担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使命的高度来认识。但是,由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滋生和存在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不可能轻易地从党内清除干净。在新形势下,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仍然会以新的形式继续腐蚀党的肌体,损害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对此,必须高度重视,施以猛药,从根本上加以克服。我认为,应从四个方面提高认识,采取措施:
一、增强党性观念。正确的工作作风的确立来源于正确的思想作风。我们党的干部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对主观主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诚心诚意实践共产党员的理想,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革命气节。在过去革命战争年代,我们的前辈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在今天和平建设环境和改革开放条件下,我们同样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和面临着各种现实考验。例如,怎样正确对待名利、权力、地位,正确对待顺利与困难、成功与挫折、表扬与批评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党性锻炼,将国家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真正做到淡泊名利,不计得失。作为党的干部,对待党内和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不能明哲保身、随波逐流,而要勇于坚持党性原则,扶正祛邪,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做事,堂堂正正做人,体现出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二、坚持走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是我党的基本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江泽民同志说,什么叫政治?从根本上说,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自觉坚持和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思想,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虚心向群众学习,了解群众意愿,反映群众呼声,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调查研究作为走群众路线的一种工作方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但是,有的领导到基层搞调研就像“葫芦掉进水井”,浮在“下面的上面”,造成信息扭曲。不接触基层的干部群众和基层的实际情况,必然造成对基层情况若明若暗,偏听偏信,先入为主,甚至“情况不明决心大”,往往作出片面决策,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作为领导者,必须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调研手段,尽量多了解基层情况,倾听群众呼声。不仅要改进调查研究的手段和方法,更要注重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和效果,以利于更好地指导全局工作。只要我们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能一扫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歪风。
三、倡导求真务实作风。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是新形势下党风建设的迫切要求。党政领导机关和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当身体力行,积极发挥表率作用。在实现“十五”计划的宏伟目标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树立开拓创新的精神,发扬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作风,积极进取,励精图治,作出艰苦细致的努力。抓好典型,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有效工作方法,对于总结经验,指导和推动面上的工作,具有很大作用。我们在培养、推广典型经验工作中,应当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错误倾向。不能将抓典型变成搞盆景,更不能将“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变成“以点代面”。我们还应该将上级精神与本单位、本地区工作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重视抓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更有效地指导基层干部群众解决困难,打开工作局面。
四、加强党组织的制度建设和群众的监督。完善和健全各项制度,是有利群众监督、加强党内民主、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巩固“三讲”教育成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从制度建设入手,克服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必须防止单纯追求规章制度的数量,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然而却忽视制度的执行的做法。坚决纠正责任不明确,措施不落实,监督不到位的现象,使党内规章制度对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违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让各级领导干部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批评。干部孰优孰劣,让群众来甄别;工作孰虚孰实,让群众来评判。谁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就让群众来揭露和批评;领导干部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创造的政绩,要让群众来监督和检验;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典型经验,应让群众来推举和认可。必须造成一个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社会氛围,以有效地遏制新形势下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滋生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