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路与桥梁建设工程在城市市政工程、高速公路以及其他等级的公路乃至是铁路中均有着广泛的应用。而现浇混凝土作为道路与桥梁建设过程中应用比重较大的施工材料,研究其浇筑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通病便可在很大一定程度上保证道路与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文章总结了现浇混凝土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并针对其产生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施工处理措施,以期减少道路与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提高施工质量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
引言
目前城市建设的速度也在进一步的加快之中,道路桥梁的建设也赢来了新的篇章,相应的施工单位要针对施工过程之中运用的设备、工艺以及材料等等都得要实施严格化的控制。在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之中,现浇混凝土是其中关键的材料,对于整个道路桥梁质量的影响尤为关键,针对现浇混凝土施工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来实施必要的分析,相应的事故的单位要实施重点管理。
1道路与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解析
1.1现浇混凝土实体形成表面蜂窝现象
蜂窝现象是现浇混凝土中最为常见质量通病,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影响道路与桥梁的整体美观性。在道路与桥梁的建设过程中,现浇混凝土实体的表面蜂窝一般表现为混凝土结构局部酥松、无强度,混凝土实体的砂石材料中间不完整,形成蜂窝状孔洞。一般情况下,造成其出现蜂窝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混凝土配比不当。水、骨料、水泥是现浇混凝土中必不可少的三类原材料,道路与桥梁施工中,水泥、水、砂等的添加量有明确的比例要求,一旦未能精准控制比例,就容易造成混凝土过于黏稠或是黏稠度达不到要求,最终影响现浇混凝土的成型;二是脱模剂的使用不当。现今的脱模剂市场中脱模剂种类繁杂、质量不一,一旦现浇混凝土的施工中选用的脱模剂类型不能满足道路与桥梁实际施工的需求,就容易使混凝土结构面层出现不同状态;三是现浇混凝土浇筑施工操作不当。规范的现浇混凝土浇筑施工是确保道路与桥梁建设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无论是浇筑中的搅拌时间、搅拌力度还是振捣时长、强度都会影响混凝土成型,从而形成表面蜂窝现象。
1.2现浇混凝土的实体强度不足
现浇混凝土实体强度作为保证道路与桥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其抗压强度达不到工程设计图强度要求的现象称之为现浇混凝土的实体强度不足。造成其强度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混凝土的原材料比例不合理。在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若是由于施工人员本身技术不过关、粗心大意或是其它因素而导致水、水泥、砂石等骨料、其它外加剂的添加量严重超标或不足都会降低混凝土的质量,继而降低混凝土实体的强度。二是混凝土原材料本身的质量问题。水、水泥、骨料这三者中无论哪一类原材料的杂质过多均会严重影响现浇混凝土的质量。而在这三者中,一旦水泥的使用日期超过使用期或是由于雨水而受潮导致不可用,但仍然投入使用的话,便会直接降低现浇混凝土的质量。比方说,水泥的强度、稳定性不达标但却仍然投入配制,这便会降低混凝土的实体强度。三是浇筑完成后养护工作不到位。在现浇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过早拆模、拆模前未能控制好其温度、湿度,会使其实体强度达不到预定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现混凝土实体强度不够
保障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就在于混凝土的强度,其直接性的关系到安全稳定性,假使混凝土施工材料发生严重的质量通病,在保存的时候还发生了雨水浸泡、质量不规范、杂物过多以及材料过期等等现象,都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受损,一旦出现任何的与相应标准不符的材料,那么在具体搅拌配置的时候,混凝土的强度也会大打折扣,假使在混凝土材料的配比之上出现缺失,最终成型的混凝土也不达标。
2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工艺的关键点
在施工环节,由于混凝土的物理性特征,极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进而出现结构问题,这种问题持续的时间越长所造成的影响越大。因此,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工程效率。就要对这个问题进行重点关注。要从影响因素上进行排查,充分的考虑和研究。监督管理部门要强化对整个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以确保整个工程建设在规范的程序下进行。
2.1混凝土水热化严重影响建筑施工
混凝土材料由于受到温度的影响较大,在温度变化强烈的情况下会出现裂缝。其发生机理是由于受到温度而产生的热胀冷缩。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就要从水泥和骨料的配比上进行控制。在混凝土水热化问题上要进行严格的防范。在搅拌阶段,要时刻对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进行掌控,确保其不会产生大量的温度散发现象。为了将裂缝的情况降到最低,就要严格对混凝土浇筑结构的内部与外部的温差进行合理的控制,在外界的温度很低时要适当的减少混凝土中水分的含量,从而确保外部温度与内部温度差别不大。
2.2表面蜂窝的防治
首先,全方位的分析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依据相应的标准来科学、合理化的配置混凝土的比例。严格控制砂砾、水泥、水量,精准的掌控好搅拌的时间与力度,确保搅拌的均匀性。其次,依据相应的施工规范来控制每一层混凝土的厚度,确保混凝土现浇流程可以和相应的标准基本保持一致。在诸大部分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之中,一般都会将厚度控制在20cm。在混凝土搅拌完成之后,可以立即的实施相应的浇筑工作,另外浇筑倾落要合理的控制在2m。混凝土浇筑倾落高度太大,就会导致其发生离析的现象。再者,针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之中振捣的具体时间要严格的控制好,要确保其可以相应的标准基本保持一致,进而可以更好的保障其均匀充分的振捣,每一个振捣点控制在要比15s多。另外,针对现浇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来实施必要的检查工作,关注模板支撑以及密实度来进行检查。假使出现任何的问题,都得要及时的处理,确保现浇混凝土的品质,从根本之上来加大道路桥梁自身结构的安全稳稳定性。最后,针对麻面病害务必要确保模板表面的干净,浇水量要充分。
2.3混凝土实体的棱角损坏的预防手段
道路与桥梁的棱角一旦遭受损坏便会影响其美观性,更甚者还会导致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采取一定的预防处理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通过培训等方式来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保证他们在施工中的操作和养护规范。在混凝土施工前,通过按时按量洒水的方式保证其湿润度,避免混凝土结构开裂而出现棱角损坏,避免由于拆模不当和施工不当所形成的棱角损坏。其次,在运输现浇混凝土成品时,严格管控,避免碰撞,保证其完整性。
结束语
目前,在我们国家经济水平逐步提升的形势下,道路桥梁范围与数量也在逐步的攀升之中,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之中,建设道路桥梁可以有效的推动社会经济水平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水平。针对目前已经建成的道路桥梁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来分析,找出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的类型,来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进行防治,在最大限度之上来确保混道路桥梁的质量,进而有效的促进我们国家道路桥梁工程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由此可见,本文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的有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凯,郭永伟.道路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及处理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2):163-164.
[2]李阳坡.道路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及处理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3):144.
[3]朱荣华.浅析道路与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及解决措施[J].四川水泥,2017(03):42.
[4]薛昱杉.道路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及处理分析[J].智能城市,2017,3(01):188+214.
[5]袁秋菊.道路与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5(Z1):78-79.
论文作者:苗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混凝土论文; 桥梁论文; 现浇论文; 道路论文; 质量论文; 通病论文; 强度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