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对颈动脉斑块形态及狭窄程度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论文_马桂珍,王丽娟

马桂珍 王丽娟

(宁夏省吴忠市人民医院 宁夏吴忠 751100)

【摘要】通过彩超检查研究颈动脉狭窄程度和斑块形态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之间于我院治疗的脑卒中20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于我院行体检、常规超声及心电图检查且结果均正常的健康者200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行彩超检查,观察并评价颈动脉狭窄程度与斑块形态。结果:观察组中颈动脉狭窄程度≥50%者所占比例为73.0%,高于对照组(3.5%),颈动脉板块形态不规则者所占比例为86.0%,高于对照组(10.5%),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健康者相比,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较为狭窄,且多存在不规则斑块,通过彩超可清晰观察到,有助于做出临床诊断和实施治疗。

【关键词】脑卒中;颈动脉斑块形态;彩超;狭窄程度;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8-0051-02

目前有许多方面的因素都可能诱发脑卒中,而且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治疗难度大。脑卒中以意识模糊、肢体麻木、头晕等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开始发病时具有隐蔽性,不易发觉,但病情进展快,疾病预后与治疗时机有直接关系[1]。相关报道显示,颈动脉斑块的形态与狭窄程度可作为诊治脑卒中的临床依据,笔者探讨了其和脑卒中的相关性,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之间于我院治疗的脑卒中200例,设为观察组,均与有关诊断标准相符合,并接受彩超检查,包括男性111例,女性89例;年龄42~68岁,平均(56.8±1.3)岁;病程2~7个月,平均(4.1±1.4)个月。另外选择同期于我院行体检、常规超声及心电图检查且结果均正常的健康者200例,设为对照组,包括男性115例,女性85例;年龄43~69岁,平均(56.5±1.5)岁。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在两组间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

1.2 检查方法与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接受彩超检查。本次研究中采用的仪器为西门子S2000或PHILIPS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观察并评价双侧颈动脉的狭窄程度与板块形态。颈动脉板块呈不规则型(包括溃疡型斑块)与规则型两种形态:前者指内部回声不均匀与表面无连续纤维帽结构的斑块;后者指内部回声均匀与表面有完整纤维帽结构的斑块;而溃疡型斑块作为不规则型斑块的一种,指表面纤维帽结构被破坏并且有弹坑状凹陷形成的斑块。参考相关的诊断标准将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50%与≥50%。观察两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形态与狭窄程度[2]。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分析及处理相关数据,计量数据与计数数据的组间比较则分别用t与χ2进行检验。如果P<0.05,表示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观察和分析,观察组中颈动脉狭窄程度≥50%者所占比例为73.0%,高于对照组(3.5%),颈动脉板块形态不规则者所占比例为86.0%,高于对照组(10.5%),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彩超检查结果对比 [例(%)]

3.讨论

当人体脑部组织局部血流量完全中断或突然减少,导致脑组织处于缺氧缺血状态,且造成神经细胞损伤的疾病就是脑卒中,在广大老年人群中,其发病率达80%左右。目前临床上对于脑卒中尚无有效诊治方法,具有较高的误诊率与漏诊率,而治疗的关键就是尽早确诊并采取处理措施。脑卒中的发生及发展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有着密切关系,二者间的作用机制可能包括如下两点:其一。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后,有较多脱落的斑块,导致栓子形成,进而导致颅内动脉受到堵塞。其二,远端脑血流因狭窄而进行低灌注,若患者的斑块规则,那么通常不会形成栓子,但斑块不规则者容易发生血流冲击,造成栓塞性梗死,一旦治疗不及时,使得病情恶化发展,就会使死亡率提高[3]。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中颈动脉狭窄程度≥50%者所占比例为73.0%,高于对照组(3.5%),颈动脉板块形态不规则者所占比例为86.0%,高于对照组(10.5%),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中大多存在不均质性、不规则回声斑块,一旦没有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病情,很容易发生溃疡,导致脑卒中发生率增强。实施彩超检查可以清楚看到患者颈动脉内斑块的病灶类型、范围与位置。相关报道显示,当颈动脉狭窄程度与不规则斑块不低于50%时,脑卒中的发生率与复发率就会增加。彩超检查结果可以指导医护人员做出临床诊断与制定治疗方案,同时在治疗期间还能动态监测患者的病情,对斑块稳定性以及脑卒中发生率加以预测。

总而言之,脑卒中在中老年人群中是一种常见疾病,病情严重,发病机制复杂,通过彩超可清晰观察到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高于健康者,不规则斑块较多,有助于做出临床诊断和实施治疗。

【参考文献】

[1]陈建国,单诗山,许丽梅,等. 颈动脉彩超在脑卒中筛查及防控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学装备,2013,(09):23-26.

[2]丁作鹏,何年安,赵志宏,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IMT及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分析[J].安徽医药,2013,(10):1697-1699.

[3]郑玉飞,朱丽丽,王卓群,等.颈动脉斑块CT血管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4,(11):1018-1021.

论文作者:马桂珍,王丽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1

标签:;  ;  ;  ;  ;  ;  ;  ;  

彩超对颈动脉斑块形态及狭窄程度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论文_马桂珍,王丽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