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水利电力工程处 530023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水利工程施工要求和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水利工程中,灌浆技术是进行地基处理中比较常用而且十分重要的工程措施,广泛地应用于大坝坝体的加固处理与防渗工程中。作为一项复杂、系统而繁琐的施工技术,灌浆施工过程中应根据自然环境、建筑材料、工程标准、地质条件等因素科学、合理地选择灌浆施工方法。本文在此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对水利水电工程中灌浆施工技术的几个具体应用做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水利水电;灌浆;施工技术;应用
前言
灌浆施工技术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地基承载能力,加强地基的防水性,满足水利工程必须具有良好的防渗透性和强度的性能指标,通过采用合适的灌浆施工技术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在实际中,该技术的操作有些难度,由于各地的气候或地理条件都各不相同,加上现场施工时的技术参数等很多因素也有差异,因此,施工技术人员需对整个工程有全面、正确的了解,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佳选择。
一、水利水电工程中灌浆技术概述
灌浆,就是由灌浆机产生一定的压力,把配合好的浆液灌进土层或建筑物中的空隙、裂隙及孔穴,以达到防止渗水和固结作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将这部分灌浆材料注入空隙裂缝中,通过固化反应,能够有效改善与加强水利工程地基强度,封堵渗漏通道以防止水库产生坝基或绕坝渗漏。与常规施工作业技术相比,灌浆工艺技术的优势体现在变形小、无毒害、耐老化等多个方面。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特别是水利工程地基处理和渗漏处理施工当中,灌浆工艺技术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面对施工任务很重的情况,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以及进度的前提下要更好的灵活利用灌浆技术,特别是要根据不同的地质形态以及不同的环境因素进行合理的选用灌浆技术,在保证水利工程质量的同时在工期内更好的完成水利工程的施工工作,从而发挥其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几个具体应用
1、在岩溶地区的应用
在岩溶地域完成工作有两种分别,一个是岩溶不存在填充物完成的工作,另一个是具备填充物,这两类工作通常如果有填充物的地方,技术性的需求更强。
使用高压灌浆技术对岩溶地区实施基础灌浆。如果填充物想达到最好效果,通常在此特征的地方会特殊强调选择高压水泥灌浆,能够达到更稳定,更防水的效果,此外,高压灌浆办法水泥进入到土结构时的形状通常是条形的,而在进入到土地之后,水泥逐渐相互结合,变成能够相互扶持的网的状态,所以,这种办法下的地基更能抗击劈裂,这样一来土的稳定性得到很好提升。
使用高压旋喷灌浆技术对岩溶地区实施基础灌浆。高压旋喷灌浆技术是依靠机械钻机能深入地下的特点,在钻机的头部安装特殊的喷嘴,利用高压泵将水泥浆从钻机头部的特殊喷嘴喷射出去,在喷射水泥浆的过程中对原有的土层进行了破坏,与此同时,高压钻机的头部一边向上提出,一边高速旋转,使得喷射出的水泥浆能与被破坏的土层形成混合搅拌物,待水泥搅拌物凝固了之后就会在岩溶地区形成一个比较结实的柱体,从而加固了工程的地基。
使用基础灌浆技术对浅层含岩溶地区实施基础灌浆。浅层地区的岩溶水平程度也不算太深,要把沙土清理之后,用水泥砂浆完成从前地区的回灌工作,使灌注达到相应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在严重漏水的情况下使用
在做水利工程的施工中,产生漏水的原因主要是水利工程建设选点在建设在可溶性岩石地区,在这种情况下,会造成常规的灌浆技术消耗成本比较大,而且收益也小,所以只有采用采用模袋灌浆的处理方法和填充级配料进行处理,因为常用的模袋材质多为尼龙、聚丙烯等,模袋的“变形能力”可以使其适应多种的形状的溶洞,有利于溶洞的堵塞,所以模袋灌浆法中的模袋具有很强的耐磨性,模袋中装有的水泥砂浆互相挤压的过程中,能够使水分流走,剩下水泥及沙土,因此降低了水泥砂浆的含浆量,提高了砂浆的凝结速度,从而提高溶度阻塞作用。一般情况下,采用填充级配料进行处理是因为填充级配料多为水泥、粗砂及砾石。填充级配料的时候如果使用砾石的情况没有好的效果,也能利用粘稠度较高的水泥冲灌级配料,水泥冲灌在级配料的材料和数量应该灵活掌握,既可以是200kg,也可以1000kg。
三、水利工程灌浆施工过程中的几个注意要点
1、科学配比灌浆浓度
浆液是水利工程灌浆施工中的基本物质载体,其浓度的高低会对工程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倘若浓度过低,将会导致地基的防渗能力和固结能力降低;而若浓度过高,则会导致浆液流动不畅,致使浆液无法均匀进入细小裂缝,也会导致地基的固结能力下降。为此在具体施工时要科学配比灌浆浓度,一方面对地基裂缝吸收浆液的速度进行实际记录,并根据裂缝的空间大小算出浆液饱和度,另一方面在注浆过程中要遵循先稀后稠的原则,并根据具体施工状况对浆液的浓度做出调整。
2、做好灌浆保护
灌浆完成后,混凝土强度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才能达到预定指标。在这之前,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灌浆质量受到影响而降低。灌浆保护时间通常为一个月左右。在这期间,还要进行必要的检测、检验,最常用的方法为水压试验。同时要辅以其它检验手段,以提高检查结果的可靠度。一是要认真查验工程施工原始数据,特别是要做好灌浆记录的分析。二是要通过检查孔对灌浆胶结状况进行检查。每个检查孔都要通过压水试验,对于帷幕灌浆,还需要检查钻孔的数量。孔径检查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其中帷幕灌浆检查孔直径不能超过110毫米,固结灌浆检查孔不能超过140毫米。压水试验要遵循相应的技术标准,通常采用三段法进行试验,正式试验前要对钻孔进行冲洗,以保证实验时水流量稳定。
3、强化水利工程灌浆施工质量控制
灌浆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工程质量,在竣工后的二十八天内,进行仔细的检查和压水的试验,采用特定的方法观察岩芯的胶结情况,鉴定灌浆施工的质量。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得到有效的数据,互相印证,对灌浆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价。在蓄水前,按以下顺序检查灌浆的质量:首先,仔细认真的检查工程的历史资料,研究分析灌浆资料;其次,要有检查孔,对帷幕和固结灌浆要钻取岩芯及观察其胶结的情况,全部的检查孔都要压水的试验,帷幕灌浆要检查钻孔的数量,按藏浆孔总数的十分之一布置及检查孔径应小于11厘米;固结灌浆按二十分之一布置及检查孔应小于14厘米。最后,对钻孔进行压水试验时,必须按照单孔压水试验操作规程来进行,通常分为三个压力阶段进行,为了获得稳定的流量,在试验之前应用相当于1.5倍左右的设计水头的压力来进行压水的冲洗,吸水率数值在规定范围内的,就证明灌浆符合规定的要求。
四、结语
综上,灌浆施工是一项复杂系统而又多变的综合性较强的过程,不仅要有先进的施工理念,还要根据工程结构合理实施灌浆工艺操作,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选择不同的基础灌浆技术,选择合适的基础灌浆技术,或是把多种灌浆技术相结合,争取使每种基础灌浆方法在施工的过程中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冬梅.《水利工程的灌浆施工技术》[J].河南科技,2010(18).
[2]邓兆云,杨慧芬,杜威.浅析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J].大科技,2012,34(7):187-189.
[3]杨春丽.基础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36-38.
[4]肖鑫,贾秋宇.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8(35):188-199
论文作者:梁进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岩溶论文; 地基论文; 浆液论文; 技术论文; 水泥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