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尤其在高层建筑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火灾防控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为了提升高层建筑的防火救灾能力,必须对高层建筑的整体情况加以了解,尤其是消防安全的相关状况。接着在消防的设计环节进行完善,消防系统的深入完善作为高层建筑设计的重点内容,对高层建筑的安全意义重大。文章重点阐述了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给相关单位一定借鉴。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设计;管理;问题;对策
1导言
高层建筑不断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完善,成为高层建筑设计的重中之重。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的不断发生,不仅危害到建筑物的整体设施,还对人们的生命安全财产造成威胁。因此文章以高层建筑消防设施建设为研究对象,提出相应的消防管理措施,提升建筑物的整体消防安全。
2高层建筑消防的特点
2.1高层建筑层数较高,管道结构复杂
一旦发生火灾,蔓延扩散的速度相对更快。理论与实践均表明,随管道井高度增加而增加的风速,是导致灾情扩散的主要因素。风速在管道不同高度的速度有所区别,其中距地面1Om处的平均风速约为3m/s,距地面30m高度的平均风速约是9m/s,60m处为12m/s,而100m处为18m1s,304m处更是高达60m1s;空气在火灾发生时处于水平对流状态,烟气及火的扩散速度大约保持在0.3m/s的水平;而当火势增多、燃烧剧烈时,空气运动转变为热对流状态,该条件下的烟气扩散速度显著提升,接近0.8m1s,同等情况下,烟气在楼梯间或管道井的垂直扩散速度则在3mls-4mls之间,显著高于水平扩散速度。
2.2高层建筑疏散距离长
高层住宅建筑疏散的整体距离较长,因此一旦发生灾情,疏散的速度慢、效率低。高层住宅建筑主要通过电梯完成上下出入,这也是居民习惯的进出方式。而在发生火灾后,电梯的保护功能开启,执行切断电源操作。此时,居民唯一的逃离途径就是楼梯间。在较大高度的竖向楼梯间中,根据我国现行的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标准,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必须在特定楼层范围内设置避难层。一般情况下,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宜大于SOm,并且避难层的楼体外观将显著区别于普通层,便于识别和救援。
3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高层建筑结构造成救援难度比较大
竖向高度大的高层住宅建筑,内部结构和功能划分更加复杂,无形中会加大起火风险。一旦火灾发生,人员撤离疏散及消防灭火存在较大困难,消防措施难以覆盖整个火灾区域,灾情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与其他灾情相比,火灾的危害性和破坏性更大。
3.2人员救援问题
发生火灾的高层或超高层住宅建筑,人员疏散和逃离面临着极大困难。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疏散时间长。尽管高层住宅建筑对每层住户数量都有所限制,但实际中却很少有高层住宅建筑按规定设置了避难层,人员疏散逃离的距离过长,总体上需要更长的逃离时间。二是疏散手段有限。高层住宅建筑几乎以电梯为唯一的上下工具,普通电梯并不具备相当程度的防火、防水等功能,一旦发生火灾就会自动停止运行。此时,紧急通道和楼梯间则成为人员撤离疏散的唯一通道。人员拥堵及其他不确定风险因素,无形中会影响人员逃离的速度和成功率。尽管国内外有部分高层建筑设计了楼顶停机坪的功能,但这一功能设计的要求较高,适用性和可行性较差,并不能有效覆盖大多数高层建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消防设施保养不到位
从现代高层建筑消防设施建设的现状分析来看,高层建筑平均完好率不足50%的消防设施,一些高层建筑小区的物业管理对建筑消防设施的投入力度不够,且相关的管理及保养制度不完善,一旦遇上火灾等事故的发生很容易引发人员疏散不利,造成人员伤亡的现象发生。
4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及管理措施
4.1疏散楼梯和楼梯间设计
楼梯及楼梯间作为高层住宅建筑最主要的疏散通道,其设计的科学性和通畅性是影响疏散效果的最主要因素。一般要求:第一,楼梯间的结构要充分符合安全疏散的空间要求,保持结构的统一与稳定,避免袋形走道导致拥堵;第二,楼梯间的位置最好位于防火分区的两端,有利于双向疏散,提高撤离效率;第三,楼梯间位置尽量靠近建筑外墙,尽量采取自然通风和采光,降低烟气等对视线的影响,提高撤离速度,同时方便消防救援人员从外部展开营救工作;第四,尽量确保疏散楼梯的位置固定,避免因为位置变动或者不统一,提高了同行难度。特别是商业建筑、公共场所,由于大多数人员对其内部结构了解不足,对楼梯及楼梯间的位置缺乏足够了解,就会由于寻找楼梯耗用宝贵的逃离时间,降低安全逃离的可能;第五,地下及半地下建筑的楼梯间,尽量通过防火隔断与建筑底层进行隔离,并且安全出口尽量直接通往楼外。
4.2疏散走道设计
疏散走道连接起房间内部与疏散楼梯、或者楼梯与安全出口,是人员室内撤离的主要走道。在建筑发生火灾时,疏散走道是人员撤离、向外运动的首要途径。一般要求:第一,路线明确简短,尽量保持直行,切忌由于弯曲、转折结构的存在影响疏散通畅性,甚至导致人员恐慌;第二,避免门槛、台阶、管道等走道突出物,尽可能提高疏散撤离的速度;第三,走道的结构和装修。由于疏散走道是高层火灾时人员撤离的关键环节,能够为人员第一时间提供安全空间,因此必须具备高水平的耐火性与稳定性。走道地面、墙体、顶棚的设计及用料,必须满足《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技术标准,并且不同部位之间的空隙要充分填实,提高走道整体结构的可靠性。
4.3消防电梯设计
在高层住宅建筑中,电梯是人们使用的必备工具,消防电梯的意义在于,能够让消防人员短时间快速到达火灾现场,这是专供消防人员使用的特殊电梯类型。我们知道,当发生火灾时,普通的客用、货用电梯,都因为电力韵切断而终止使用,如果消防人员只能依靠安全通道攀登到火灾现象,那么最佳的救火、救援时机很容易错过,而消防设施又有着相当的重量,消防人员可能在没有抵达现场的时候,就已经将力量消耗殆尽。所以说,高层建筑必须有电力独立的消防电梯,而且要确保消防设备能够被运输,这是高层救火的基础。
4.4注重消防设备的维护管理和保养
高层建筑消防设备投入使用之后,一般都要有定期的配套制度,它包括结构安全制度、设备更新制度等,更为重要的是消防设施制度,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由于只有当火灾发生时,消防设施才会发挥作用,安全时期很少用到,因此平时出现问题也不易察觉,然而如果有问题未加察觉和解决,那么等到真正需要的时候不能发挥作用,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现在高层建筑普遍采用的排烟设备、火灾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消火栓和消防水泵等消防设施,在平时就应重点对其进行检查维修,确保责任到人,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记录并加以排除,确保消防设施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结束语
总之,高层建筑已经成为现代住宅楼建设的主要趋势,因此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至关重要。文章重点论述了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在提升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基础上,对人们的居住安全及生命安全意义重大。希望通过文章的论述,给相关单位一定借鉴。
参考文献:
[1]曹玉龙.超高层住宅设计的技术对应措施研究[D].湖南大学,2013.
[2]蔡丽敏.高层建筑消防供电照明防火设计与研究[D].长安大学,2014.
论文作者:汪少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0
标签:高层建筑论文; 楼梯间论文; 人员论文; 建筑论文; 走道论文; 火灾论文; 高层住宅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