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地区竞技体育与国民经济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民经济论文,灰色论文,地区论文,竞技论文,我国西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07)02-0013-04
1 引言
近些年,我国西部地区的总体经济状况保持着持续、稳定、快速的增长态势(表1)。竞技体育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国民经济作为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同时竞技体育又能促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实现西部地区竞技体育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体体育事业与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所以有必要对我国西部地区竞技体育与国民经济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从而清晰地认识到在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为我国西部地区竞技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基于此,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1987—2005年我国西部地区竞技体育的发展进程进行系统分析,探讨影响我国西部地区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以及各经济因素相对于竞技体育发展的关联程度,以便为我国西部竞技体育宏观发展提供相应的数据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我国西部区域的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10个省、市及自治区。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从2005年中国江苏第十届全运会官方网站(http://www.10thgames.org.cn/zh-cn/data/)获取西部地区10个省、市及自治区第6~10届全运会的奖牌总数(代表竞技体育水平);从《中国统计年鉴》(1988,1994,1998,2002,2005)中获取影响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主要经济指标:GDP(亿元)、第一产业(亿元)、第二产业(亿元)、工业(亿元)、建筑业(亿元)、第三产业(亿元)和人均GDP(元)。并参阅有关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的专著和科研论文,结合目前灰色系统理论在体育科研领域中的运用实践,对本文的结构和内容体系进行设计。
2.2.2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2000和SPSS11.5对所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汇总,并对相关计算结果进行检验。
3 影响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经济因素的选取及其分析
3.1 影响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经济因素选取
本文根据研究的需要,将我国西部地区竞技体育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通过函数式(1)表现出来。
Y=F(a,b,c,d,e,f,g)(1)
在(1)式中,Y为我国西部地区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即历届全运会的奖牌总数);a为国内生产总值(GDP);b为第一产业产值;c为第二产业产值;d为工业产值;e为建筑业产值;f为第三产业产值;g为人均GDP。
3.2 影响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经济因素分析
3.2.1 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社会上层建筑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竞技体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应属于社会上层建筑事业范畴之列。因此,竞技体育的发展也必须以经济为基础,必须符合经济基础的基本理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改变影响竞技体育发展的各种因素和推动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基础性作用。
3.2.2 第一产业
建国以来,我国第一产业产值一直保持着持续、健康、稳定的增长,为我国人民从事其他行业提供物质生活基础,是人民从事其他行业的前提条件。它既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确保地区人民物质生活的重要基础。因此,第一产业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条件。
3.2.3 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建筑业)
按照三次产业结构划分,国民经济是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构成,其中第二产业又可细分为工业和建筑业。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第二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大,其影响力相当显著。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我国的体育用品业、体育旅游业、体育服务业及体育建筑业等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从而促进了第二产业产值的增加,为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使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成为可能。
3.2.4 第三产业
竞技体育是体育事业的一个分支,体育事业又是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竞技体育发展得好与坏,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近些年,体育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新兴增长点,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力自然不容小视。因此,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不仅可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且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使我国竞技体育在合理的产业结构布局中不断适应新的竞技需求,不断提高竞技水平。
3.2.5 人均GDP
人均GDP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出居民的生活质量、消费结构及购买能力等。人均GDP越高,人们参与体育消费或体育锻炼的可能性就越大,体育人口或准体育人口的规模也将越来越大,从而可进一步推动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壮大。竞技体育的发展必须以群众体育为根基,人均GDP对群众体育的影响作用,也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竞技体育。
通过上述对影响竞技体育的主要经济因素进行分析表明,本文所选择的经济指标都具有代表性意义,能全面反映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状况,而且这些经济指标都从不同角度作用于竞技体育事业,因此研究认为本文所选指标是有实际研究价值的。为使计算分析过程更加简明,本文把竞技体育的发展进程作为母序列,表示我国西部地区1987—2005年间历届全运会所获得的奖牌总数;其中以主要经济指标作为子序列,按顺序分别记为
4 竞技体育与国民经济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4.1 灰色关联分析法
灰色关联分析法是一种比较客观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根据因素之间发展的态势来衡量因素的相关关系,从而揭示事物动态相关特征与程度。它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程度就越大,反之越小[1]。
灰色关联动态分析的建模步骤如下:
4.2 计算灰色关联度
根据上面的分析,影响我国西部地区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X[,i],如表1所示,其中因素个数i=1,2,…,7,各因素的样本含量k=1,2,…,5。现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我国西部地区竞技体育与国民经济进行系统分析,运算分析过程叙述如下。
4.2.1 绝对关联度的计算
4.2.3 综合关联度的计算
通过对上述两种关联度排序结果的分析发现,两种关联度的排序结果完全不一致,主要是由于绝对关联度是从绝对量的关系着眼考虑,而相对关联度是从各时刻观测数据相对于始点的变化速率着眼的。基于此,为了克服上述两种关联度排序结果的不一致,本文最终采用了综合关联度计算方法,该方法是综合了绝对量的关系和变化速率的关系之后考虑的,因此其计算结果具有较强说服力。根据公式计算综合关联度,本研究认为各经济影响因素与竞技体育之间的绝对量关系以及各经济影响因素与竞技体育之间相对变化速率关系同等重要,因而取θ=0.5,则公式转化为:
,计算结果参见表6。
5 结果分析
由上述分析结果可知,灰色综合关联度的排序依次为,即影响我国西部地区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各主要经济因素的重要程度依次为
。也就是说,在影响西部地区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7个主要经济因素中,第一产业对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最大,人均GDP对竞技体育的影响次于第一产业,其它经济因素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工业、建筑业、国内生产总值(GDP)、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一结果与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实际较为吻合,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决策者提供了依据。相对于东部和中部而言,西部尚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国内生产总值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第一产业来实现,多数产业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总体产值较低,说明第一产业对竞技体育的影响程度最大这一结果也比较符合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实际。从理论上讲,第三产业对竞技体育的影响程度应该是较大的,因为第三产业与竞技体育在多方面保持着密切联系,但我国西部地区的第三产业对竞技体育的影响程度却最小,这可能与西部地区第三产业产值严重滞后于东部和中部有关。目前,西部地区的总体产业分布结构为二、三、一(表1),但也有相当多的地方仍保持着传统的产业布局(一、二、三),这些经济发展现状必然对竞技体育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进一步推动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增加人民的经济收入和提高生活质量,不断优化产业分布结构,是实现我国竞技体育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