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国际化道路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农业论文,道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必须重视中国,中国也必须关心世界。世界经济一体化已经和正在把不同类型的国家纳入农业国际化轨道,面对农业国际化共同趋势,如何把握中国农业发展方面,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本文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一、中国农业国际化产生机理
农业国际化是对农业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进行配置上的转换,按着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地域分工,并据此整理和重组国内农业资源,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和产品的国内国际市场双向流动,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以实现增加农产品供给和农民增收这一双重目标。中国农业国际化产生具有必然性。
(一)农业国际化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趋势 九十年代,集团化、区域化和国际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运行的主旋律,与此相适应,世界各国农业呈现出谋求区域合作,创造比较稳定的外部条件,促进农业发展,开放农产品市场,降低保护程度,发展农业国际化趋势,特别是随着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实施,促使各国调整其农业政策,鼓励生产者依托自身的资源和经济优势发展优势项目,参与农产品国际市场的地域分工,走农业国际化道路,从而获取分工的利益。中国农业不可能游离于国际大家庭之外,但由于国情决定中国农业国际化应具有自己的特色。
1.中国是一个大国,大国的农业国际化与小国不同,小国的农业国际化,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对农产品国际市场的影响都不会太大。作为一个大国,中国的农业国际化,农产品的进出口与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成正相关,以小麦为例,凡是中国大量进口的年份,都是国际市场价格较高的年份,就是说,中国对小麦的大量进口,促动了世界小麦价格的上升。但这决不能说,中国不能走农业国际化道路,相反却恰恰表明,中国更需要农业国际化,因为只有在农业国际化过程中,中国的大国优势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其不足的要素和产品才能得到补充。
2.中国是一个大国,也是一个处于体制变革和经济转型中的发展中大国,使得中国农业国际化更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中国农业国际化的速度和方式要与中国的体制变革和经济转型相适应,要有利于中国社会经济两个转变的实现。
(二)农业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目前谋求加入也界贸易组织(WTO),并从1996年4月1日起,进口关税税率从35.9%下降到23%,削减配额商品约30%,从1996年12月1日实行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自由兑换,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外贸体制的改革等都标志着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谋求经济国际化的努力。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国民经济的国际化必然要求农业国际化。但农业国际化不同于其它产业国际化。
1.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最重要的商品,特别是对中国这样一个耕地资源匮乏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我们不但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考虑国内农业资源配置,还要按照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这一规律办事,必须把粮食供给建立在中国自己农业的基础上,要从政治的高度看待中国的粮食问题。这就意味着中国可以无视比较优势原则的作用吗?当然不是,有效而合理的作法应是在农业国际化过程中把握开放闸门的节奏和推进速度。
2.农产品供求符合蛛网模型,生产周期长价格波幅较大,农产品国际市场信息不全,这就要求在中国农业国际化过程中,政府要协调好国内国际市场,制定和实施有关政策法规,维护农产品进出口秩序,对农业国际化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调控。
(三)农业国际化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中国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低成本的农业劳动力,走农业国际化道路对于克服中国自然资源短缺,基础设施落后,农业投入不足,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而有效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过程,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1.农业国际化可使中国根据农产品供应状况和实际需求,利用全球农产品生产和贸易来补足和保证中国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提高国内居民消费水平。
2.农业国际化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国内资源配置效率,增加社会总产出,亦即增加社会总福利。同时,可以减轻政府财政补贴,促进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并通过初级产品的加工出口来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获取农产品国际市场的高额利润回报,增加农民收入。
由此可见,农业国际化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共同趋势,是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推进中国农业国际化进程,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是中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唯一正确选择。
二、中国农业国际化模式选择
面对农业国际化趋势,借鉴国外农业国际化经验,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确定中国农业国际化模式。
(一)国外农业国际化的经验农业国际化在世界上已出现端倪,大体上可分为四种模式:
1.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源过剩出口型模式。美国国内农业资源的生产能力过剩,具有生产谷物、棉花、大豆等农产品的耕地资源优势,选择节省劳动的技术路线,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谷物、棉花、大豆等生产项目,通过制定双边协定、长期协定、加工再出口计划、出口促进计划促进谷物、棉花、大豆出口,谷物出口量占生产总量的40%左右,占国际市场谷物交易量的20%左右,棉花出口占生产总量的50%以上,占国际市场棉花交易量的25%,大豆出口量占生产总量40%左右,占国际市场大豆交易量的70%左右。对自身不具有比较优势的热带作物产品美国也进口。
2.以日本为代表的资源短缺隔离型模式。日本农业资源短缺,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为了保证基本口粮安全,日本对大米生产采取了进口限额这一非关税壁垒手段,使之与国际市场隔离,放弃大米生产占用资源的效率,使得大米价格持续上升,最终达到国际市场价格的7—8倍,而对其他农产品则实行自由贸易,在征收关税后自由流入,开放了这部分产品的国内资源以提高效率。
3.以荷兰为代表的资源转换外向型模式。耕地资源短缺而贫瘠的荷兰扬长避短,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利用国际资源通过在世界各地采购便宜的饲料原料,大力发展畜牧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出口,荷兰农业被称为工厂农业,60%的最终产品销往国外,其中2/3经过加工。
4.以以色列为代表的资源不是补充型模式。以色列建国后曾追求实现农副产品的自给,其结果是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长期大量进口。七十年代以后,以色列调整农业政策,按着比较优势原则对国内资源进行重新配置,根据其耕地少、土地贫瘠和严重缺水的特点,较大幅度缩减了粮棉的生产,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水果、蔬菜、花卉,通过出口具有优势的水果、蔬菜、花卉等高收入产品赚取外汇,用于进口谷物、糖等农产品。
(二)中国农业国际化的原则 中国农业国际化,应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不能照搬国外农业国际化模式,中国农业国际化应遵循以下原则:
1.保证基本口粮自给原则。中国农业国际化按照比较优势原则配置国内农业资源,必须兼顾中国的粮食安全,立足自力更生的基点上解决12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2.坚持运用商品经济的原则。要按照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的要求,紧密地结合国内市场和资源优势,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克服国内基础设施落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产品转换率,增加农民收入。
3.农业国际化推进“渐进性”原则。中国作为一个体制变革和经济转型的发展中大国,考虑中国农业现状,农业国际化的推进速度和开放闸门的节奏只能是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
4.农业国际化“调控性”原则。政府在农业国际化过程中的职能是预测市场变化趋势,发布市场供求信息,制定和实施有关农业国际化政策法规,有效引导和调控农业国际化。
(三)中国农业国际化模式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农产品供求总趋势是供给小于需求,处于体制变革和经济转型的发展中大国,与美国、日本、荷兰、以色列等国情况不同,农业国际化模式显然是有差异的,但不排除某些地区、某些品种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采取类似的模式,具体来说,中国农业国际化模式应考虑以下几点:
1.农产品国内市场开放程度。农业国际化,农产品有进有出,这是一个必然趋势。从世界总体看,世界粮食贸易的依存度呈不断提高的趋势,1995年与1960年相比,粮食出口依存度由9.2%上升到14.1%,粮食进口依存度由8.7%上升到13.6%,中国粮食出口依存度自1988年到1995年8年平均为1.9%,进口依存度8年平均为3.1%,进口依存度最高年份是1995年为4.4%,最低年份是1993年为1.6%,出口依存度最高年份是1993年为3.0%,最低年份是1995年为0.2%。粮食贸易进出口依存度各为多少比较适当,目前尚无国际标准,国内学者对此看法也不相同,一种主张进口依存度控制在5%以内,一种主张控制在10%以内。我们认为,在保证基本口粮自给的情况下,粮食进口依存度控制在10%以内比较适宜,这是因为,中国地域空间较大,北粮南运不如南进北出在经济上更有利,在提高出口依存度的基础上扩大进口依存度对粮食安全是没有风险的,且可以更有效地按比较优势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优势商品结构。同国外比较,由于生产条件和生产力水平的差别,中国粮食类作物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经济作物类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以小麦、棉花为例,小麦进口价格高于国内36.0%,棉花高于国内40%,因此,中国经济作物类农产品具有比较优势。粮食和畜产品及加工品比较,加工品、畜产品具有比较优势,以猪肉、玉米、猪肉罐头为例,玉米出口创汇价格高于国内4.1%,猪肉高于国内14.2%,猪肉罐头高于国内28.6%,所以,中国应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畜牧业,逐步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延长产业链。就种植业内部而言,玉米进口价格高于国内价格93.3%,大米高于国内价格53.5%,大豆高于国内价格26.9%,小麦高于国内价格36.0%,最具有比较优势的是玉米与大米,其次是小麦和大豆。考虑中国12亿人口吃饭必须立足国内,为了保证基本口粮供给,中国应借鉴日本的经验,对基本口粮大米和小麦与其它农产品相分离,对大米和小麦实行高价保护,采取配额和许可证限制其进出口,对其它农产品则通过关税调节,实行自由化贸易。
3.农业国际化地区格局。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资源禀赋结构、劳动、资本和技术差异较大,使得各地区不同品种的投入产出效益有很大差异,各地区有自己的优势,农业国际化模式应具有地区特征。东部地区在确保必要的粮食尤其是大米生产基础上,依据其具有区位、资金和技术优势,可以考虑借鉴荷兰、以色列的经验,实行进口玉米,利用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出口附加价格高的肉类产品和农副产品加工品;中部地区是中国商品粮食较为集中产区,具有粮食生产优势,尤其是东北地区,玉米大量过剩,可以考虑借鉴美国的经验,积极参与东北亚经济圈的国际合作,大力出口玉米;西部地区在保证粮食生产发展的同时,可以考虑借鉴以色列的经验,以发展经济作物为重点,特别是优势明显的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名特优产品,如贵州的桐油、黑糯米,云南的烤烟,新疆的瓜果等,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适当从泰国、越南等国进口粮食补充区内不足。
4.农业国际化市场准入问题。既保护国内农业和农民,防止受国外农产品较大冲击,保证基本口粮自给,又能充分利用好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农业国际化市场准入方式。(1)多边协定。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与世界各国达成多边贸易协定,在遵守多边协定的前提下,中国可以加强“灰色区域”活动,充分利用各种“例外条款”来扩大和保护自己的利益。(2)双边协定。借鉴日本在泰国建立大米生产基地的经验,中国应充分考虑利用周边(如俄罗斯、泰国)及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的土地资源和过剩农业生产能力,弥补中国农业资源之不足,通过双边协定在中国境外建立饲料及工业用粮食生产基地。(3)构建区域经济圈,在区域经济圈内开展农业合作。一是构建东北亚经济圈。以联合国的东北亚图门江三角州开发计划为蓝图,包括中国的东北、日本、韩国和俄国的远东,以及朝鲜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在这一经济圈内,中国东北的玉米、畜产品可流向邻近的韩国、日本,韩国、日本的先进农业技术中国可以引进,可以考虑在俄国远东地区建立饲料及工业用粮基地;二是构建中国西南部、缅甸、泰国、越南及邻近国家经济圈,在这个经济圈中,中国西南部短缺的粮食可由泰国、越南提供;三是构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中国大陆的“中国经济圈”,中国通过进口饲料,利用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向澳门、香港出口高附加值的畜产品和加工品。
综上所述,中国农业国际化模式可概括为:基本口粮和其它农产品分离,兼顾效率与粮食安全,有限制地开放国内市场,粮食进口依存度控制在10%以内,实行有差异的各具特色的农业国际化区域格局,选择多边协定、双边协定、区域经济圈等参与国际市场分工,尽可能出口,适度进口,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农产品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
三、中国农业国际化政策建议
为推进中国农业国际化进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农业资源配置转换,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实现增加农产品供给和农民增收双重目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制定实施提高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长期发展战略 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也应该看到,农业中一些制约因素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特别是农业投入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农业经营规模狭小,劳动生产率低,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能力弱。为此建议:
1.较大幅度增加国家财政对农业投入比重,由目前占国家财政预算4%左右提高到8%左右。加大农业贷款力度和规模,积极利用外资,鼓励大型企业集团投资农业,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业的产业升级,逐步向高附加价值产业推进,使我国农业结构在整体上提高素质和效益,提高中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应变能力。
2.强化农业科学研究,切实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力度,由目前占农业总产值的0.25%提高到1%,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协作攻关,加快农业技术引进,提高农业科研水平,力争在新品种、耕作栽培技术、化肥利用率、农业生物工程等农业高新技术上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下大气力加速农业技术推广,建立健全农业推广体系。培养农业科技人员,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文化和技术素质,推动“科教兴农”、“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3.建设一批出口商品生产基地,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深化农产品外贸体制改革,加强内外贸的衔接和协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进出口体制有了很大改进,但原体制中的行政多头管理,内外贸脱节和企业垄断的基本格局尚未根本改变,远不适应中国农业国际化的要求。因此建议:
1.国家对大米、小麦、玉米、大豆和棉花进出口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统筹大米、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的进出口贸易,建立大米、小麦、玉米、大豆、棉花国家贸易体制,在粮食进出口企业中实行名副其实的代理制,变企业垄断为国家垄断。
2.对上述作物以外的经济作物和畜产品等采取以加工业、外贸出口企业为龙头组建大型农产品出口集团,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出口经营模式,吉林德大公司的经验值得推广,德大公司采取公司加农户形式,为农户家庭经营和国外市场结合找到一种好形式,1995年出口创汇5380万美元。
3.除对大米和小麦等基本口粮实行配额和许可证控制进出口数量外,对其它农产品逐渐取消非关税配额和许可证制度,辅之以关税控制进出口数量。
(三)强化政府职能,建立宏观调控体系 推进中国农业国际化进程,决不是放开国内市场,必须发挥政府职能。为此建议:
1.处理好粮食安全与提高效率的关系。对基本口粮实行保护,以粮食安全为中心,对其他农产品以效率为中心。在此基础上,加强对中国农业的保护,据朱希刚等人测算,中国1993年和1994年农产品生产者补贴等值是一26.54%和-8.27%,这与美国粮食生产者补贴等值30%、日本的68%、欧共体的39%相差很多,因此,中国要采取生产补贴政策,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进一步做好进出境农产品检疫工作。要特别重视进出境农产品质量和卫生、防疫,无论是种子或果实、加工制品,都要严格地进行监督与检查,防止细菌或病毒入境,危害中国农业生产和人民健康,要增加检疫人员,更新检疫设备,改进检疫手段,提高检疫水平。
3.加强农产品国际市场情报工作和农业国际化法律法规建设,当前应抓紧制定《反倾销法》、《反补贴法》和《进口管理条例》,培养一支高水平的执法队伍。
标签:农业论文; 中国农业论文; 农产品论文; 国际市场论文; 比较优势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玉米补贴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三农论文; 小麦论文; 玉米论文; 棉花论文; 大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