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本质的公理化方法阐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公理化论文,本质论文,方法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00(2011)01-0007-05
修回日期:2010-12-17;录用日期:2010-12-20
自从有了体育,就有了对体育的思考,有了对体育是什么的不同回答。人类为什么会有体育,体育的本质是什么,体育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诸如此类关于体育本质的问题一直是体育理论界探寻的问题,也是我国体育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1-2]。因为对体育本质的研究直接关系到体育理论表述的形态,进而影响着人们的体育观念与行为,而运用公理方法对体育本质进行考察,将为我们提供一个阐释体育本质的独特视角。
1 公理方法及其意义
所谓公理是指“在一个演绎系统中不需要证明而作为出发点的初始命题”[3]。公理方法起源于古希腊,欧几里德几何是第一个公理化体系。公元前3、4世纪之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在总结前人积累的几何知识基础上,根据一些公认的原理(公设)和假设的前提(条件),把形式逻辑的公理演绎方法应用于几何学,运用他所抽象出的一系列基础概念和公理,把前人已有的几何学知识充分收集起来加以系统化,从中抽出那些最简单、最基本、已被无数经验事实所一再证实了的命题,作为不证自明的公理或公设。再由此出发,以严格的逻辑演绎方法,循序渐进,由简及繁地引出几何学的全部定理,并为之提供了精辟的逻辑证明,从而完成了数学史上的重要著作——《几何原本》。《几何原本》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它是用公理法建立起演绎数学体系的最早、最成功的范例[4]。
由此看出,公理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有其客观依据,是在大量事实材料和一些零散理论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再经过逐步抽象,舍去众多非本质的东西,抽象出最简单、最本质的内容而确立起来的。“作为科学研究,公理化已成为一种趋势,科学需要公理化的语言”[5]。公理方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思维方法,在整个人类思想史上是一项最伟大的成就,在自然科学领域得到广泛运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科学问题处理的普遍技巧,乃是一种在科学领域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方法,公理化思想日益成为各门学科研究的指导思想之一”[6]。随着人们对公理方法的认识,公理化方法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中也得到广泛运用并处于理论的最高层次。它体现在人们对某一现象所持有的可以达成共识的观念或态度,它是高等抽象的陈述。
体育公理和其他学科中的公理一样,是被人们承认且不需要加以证明,即“不言自明”的基本命题。它反映了体育中最一般、最本质的规定(如体育的本质特征是什么、体育的存在价值在哪里、人为什么需要体育等)。公理法在构筑体育理论体系时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公理方法是总结和表述一门学科知识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关于整理科学理论知识结构的方法论,它是建立整个理论系统的逻辑前提。对于科学研究而言,任何一个学术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基础理论的支撑,离不开一套规范的概念语言和公理的约束。公理反映了描写对象最一般、最本质的规定和该学科的特点。在一门学科中只要明确了公理,那么基本概念也随之明确。第二,公理方法是一种关于整理科学理论知识结构的方法论,它能实现体育理论的综合,能使体育理论体系更加严密,增强体育理论的说服力,利于人们的接收和掌握;还能加快体育理论知识的发展速度,可以揭示体育学科系统或其分支的内在规律性,从而使体育理论更具系统化、逻辑化。第三,公理方法有助于学科结构的简单化。而简单程度是理论自身完善的一个主要标志,正如何云峰所说:“当然真理性标准不起作用的时候,简单性标准往往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7]。因此,深入认识体育公理,对于正确认识体育本质以及体育学科的内涵与定位,并用来指导体育实践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四,体育公理的探索对于正确处理体育与竞技、体育与教育、体育与游戏、体育与美学、体育与健康等的关系有着积极意义。如建国以来,在学校体育中,由于我们缺乏对体育完整的认识,在不同时期体育的某个功能被重视,因而曾出现过“体质本位”、“技术本位”、“竞技本位”、“快乐本位”、“终身本位”等不同的体育教育指导思想。当我们用体育公理来认识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的时候,或许会对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
总之,体育公理是整个体育理论系统的逻辑前提或概念框架,是证明其他命题的起点,它好比是体育理论大厦的建筑基础。正如有学者指出:“公理是探讨我们的地基打在哪里”[8]。
2 体育公理
2.1 自保公理
体育何以能存在?从体育的起源来说,体育是为了适应人类社会生活需要而形成的产物。自保是人的本性,人的未特定化与人的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以及人的结构特征和生理机能特点,使体育成为人类自我保护的重要手段。
体育是人类有意识地进行自我保护的活动,这就是体育的自保公理。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呈现多种多样不同层次递进的,人类作为一种高级的生命存在形式,有5种层次的需要:(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爱与归属的需要;(4)美的需要;(5)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9]。在这5种需要中,前2项为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离开生存需要,其他需要则无从谈起。生命是美好的,对生命的珍视和热爱是人最低层次的追求,它代表的是大多数普通民众的意愿。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爱护生命,捍卫生命是人的本能,防御和攻击是求生的需要。
在野蛮时代,人类祖先主要依靠自身器官去获取生存材料,并用自己的身体去适应环境。当代生物人类学家格伦(Arnold Gehlen)的研究工作从生物学的角度提示了人的先天自然性与文化习得性之间的必然联系。格伦认为,人是一种生物学意义上未完成、未确定的动物,与其他动物相比,其最根本的区别是人在生物学上的“非专门化(unspecialization)”及“匮乏性”特点。这表明,人与动物在本能上有着巨大的差别。这种人类的原始特性表现在生理机制上的未特定化、反映机制上的未确定化和生存功能上具有不完备性。人类为了生存,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就必须需要快速地奔跑、敏捷地跳跃和准确地投掷等本领,需要勇敢品质,而“勇敢需要力量,力量需要体魄,体魄来自锻炼,锻炼必需体育。这就是希腊人的逻辑与培养勇敢的途径。”[10]也恰恰是这个特点,形成了体育,并构成体育富有发展生命力的前提。正如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体育源于人的“自保冲动”[11]。
在文明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的智力劳动逐步取代体力劳动,从而出现身体的片面发展、体质的弱化、健康水平的降低……可以说人类在征服自然的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也日渐疏远。“人越是远离自然,反而越是感到自身作为自然存在物的可贵”[12]。现代社会,脑力劳动者在劳动力人口构成中的比例日趋加大。这种生活方式的变化,对人们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致使整个人口中出现了“肌肉饥饿”、“运动不足”等现象。正如马克思分析工业大生产导致人的本质的“全面异化”时指出:“由于劳动被分成几个部分,人自己也随着被分成几个部分,为了训练某种单一的活动,其他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能力都成为了牺牲品。”[13]这些无疑都要求人类要回归其自然属性本源。
所谓“人的自然化”,其核心就是回归自然,恢复本性,弘扬本能,激励自由,张扬欲望就是人格灵魂不受污染或从污染的文明大网中找回那个净洁的本我。而在维护人类正常身心功能,防止和补救物种倒退这个意义上,体育运动则是最大的“人的自然化”。我国近代教育家严复主张造就“力、智、德”三育全面发展的真国民,抵制重文轻武的旧教育,主张德、智、体三育并重。严复的这种保种主义的体育思想具有“强种强国”、“强化体质”、“优生保健”的丰富内涵,体育锻炼可以弥补生产劳动给人体造成的片面发展,补充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成的运动不足。它为人类的发展进化、遗传变异提供了外部条件,使人类能健康地繁衍下去。体育通过促进人的自然化来铸造人的本质,“体育的本质就是人的自然化。”[14]正因如此,使得体育成为人们有意识地进行自我保护的活动,也显示出体育自保公理的价值所在。
2.2 自足公理
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把人的需要对象分为“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15]。如果说自保是人的生存需要的话,那么自足则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人类对体育的一种享受需要和精神需要。自足就是游戏的本质或根本性质,体育的魅力就在于富载强烈的娱乐性,它是人们喜爱体育的最重要的原因。
体育是人的自由自足的活动,这就是体育的自足公理。
体育带有游戏本质属性的观点,已为许多学者所认同。在一定程度上说,体育就是形式化的游戏。德国体育学者笛姆认为:“从广义上说,竞技运动就是游戏;从狭义上说,竞技与运动是有组织的身体性游戏”[16]。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没有娱乐性的体育就不称其体育,体育是一种“乐生要素”,而不是“谋生手段”。
什么是游戏?斯宾塞说:“当我们上升为高等动物后,我们发现,时间与精力并没有完全被用于满足直接需求。由于每一个具有智力的生物都服从这一条规律,即当它的器官停止活动的间隙比通常时间长时,就变得格外易于活动。于是,当环境准许模仿时,对器官活动的模仿也就轻而易举地代替了真正的活动。”[17]斯宾塞对游戏作了生物学的解释:高等动物在谋生之余尚有剩余精力。在不需要从事谋生的休闲时间里,高等动物的闲置不用的器官就会自发地倾向于运动。荷兰学者胡伊青加对游戏(这里我们把游戏作为文化娱乐的一种,也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描述性的定义是:“游戏是一种自愿的活动或消遣,这种活动或消遣是在某一固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的,其规则是游戏者自由接受的,但又有绝对的约束力,游戏以自身为目的而又伴有一种紧张、愉快的情感以及对它‘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意识。”[18]在胡伊青加看来:“一切游戏都是一种自愿的活动,遵照命令的游戏已不再是游戏,它至多是游戏的强制性模仿。”[18]康德对游戏的基本定性是自由,他对游戏的基本看法是:游戏是与谋生劳动相对立的自由活动。劳动以谋求外在事物为目的,这种活动受制于外物因而是不自由的,而游戏并不谋求外在事物。因而,在不受制于外物这一点上,游戏是自由的。与康德一样,德国哲学家席勒的基本游戏论也是自由论,即将游戏看作是自由活动。席勒将生命活动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劳动与游戏;其中,劳动是因物质资料的缺乏而引起的生物体谋求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生)活动,而游戏则是由生命力的过剩而引起的生物体对于生命力的自我表现与自我欣赏活动。
体育是“以增进人的健康和娱乐为目的,以人体运动为基本手段的一种给人以生命感悟的、丰富的身体活动和审美体验活动,是生命活动的展现和人的本原力量的凸现。”[19]轻松愉悦和自由自足是人们对体育的通常感受。正如顾拜旦在体育颂中所说:“啊!体育,你就是乐趣!想起你,内心充满了喜悦,血液循环加剧,思路更加清晰。你可使忧伤的人散心解闷,你可使快乐的人生活更加甜蜜”。
2.3 竞争公理
体育的鲜明特点是什么?体育现象尽管十分复杂,体育的形态、性质、目的、内容、方法及组织形式尽管千差万别,人们对体育的解说尽管见仁见智,但任何体育都存在一个共同的基本特点,即竞争性。“竞争与合作一样,是人的一种特性,是人们之间最基本的交往形式,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20]。
竞争是体育的鲜明特点,这就是体育的竞争公理。
人类的发展历史也就是一部竞争史,不论是在商界、科研界,也无论是国与国、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竞争,正当的竞争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而体育恰恰是在公平、公正的条件下,排除种族隔阂和政治干预的一种体现人类竞争行为的非对抗性的竞争和高境界的竞争。世界各国不同种族的人们相聚在五环旗下,本着和平、超越的原则同场竞技,遵守着共同的规则,这也许就是奥林匹克的魅力所在。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超越精神,是人的本质和力量的展示,也是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整体而存在的人类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更是体育的竞技特性所展现的无穷魅力。体育与竞技虽有区别,但没有竞争,就不成其为体育,“如果从体育的概念中剔除竞技的含义,就如同从细胞中摘掉核一样,剩余部分也许不会再有意义了。竞技,以体育的面目出现,表现着人类最赤裸裸的形象。”[21]竞技是体育得以产生、发展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条件。“体育的竞争性特点是任何文化活动难比拟的”[20]。
竞争将伴随体育的发展而发展,竞争的出现,为人们争强好胜心理提供了必要的表达方式。在体育活动中,如果没有合适的竞争渠道,体育运动就不可能以如此的规模和气势进入社会生活。竞争不仅在竞技运动中得以体现,而且在全民健身中也能得到体现。正如有学者指出:“事实已经证明,用‘体质教育’排斥竞技运动不是一个好思路。有人总是喜欢将‘体育’与‘运动’截然对立起来,在反对竞技运动的功利目的,特别是在反对现代竞技运动的种种丑恶现象的时候,把作为体育手段的运动项目随脏水一起泼出门外,这是不应该的,是一种文化的自我封闭”[22]。当然,竞技的异化必将使体育走向反面,从而抑制人们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竞技体育积极的一面,弘扬竞技体育美好的一面,在体育中既要保持竞争的积极因素,又要还竞技的游戏本原。
2.4 美学公理
体育展开的方式是什么?体育以身体作为审美的基础、标准和尺度。顾拜旦的诗作《体育颂》中把体育看作“天神的欢娱,生命的动力”;把它比作“照亮黑暗的晨曦,培育人类的沃地”;认为正是体育给人类带来健康、美丽、刚毅、勇气、高尚、智慧、尊严、荣誉、甜蜜、乐趣、公正与无私以及拼搏和奋进。马克思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23]这表明,人是在追求美的过程中追求着自己,构造着自己,体育成了人类对于生命力的自我表现与自我欣赏活动。
人以美的方式来推动体育的发展,这就是体育的美学公理。
这一公理的公认度可以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体育与美育往往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原始的体育活动经常与娱乐或艺术活动是一体的。而真正的欧洲艺术传统,特别是以希腊艺术为根源的欧洲艺术,它们与体育的关系,简直就是孩子与母亲的关系,是体育孕育了伟大的希腊艺术,是奥运会启迪了艺术家的匠心。从文化性质与功能上说,体育与美育有许多共同之处。首先,体育与美育都以活动本身为目的。其次,体育与美育是人的身心全面投入的活动,体育以身体教育为主,促进着全身心的协调发展。美育以情感(心理)教育为主,促进全身心协调发展。第三,体育美的表现形态是丰富多彩的。人之美,本质上就是人的身体美,体育因美而受到人们的喜爱,身体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形式、体育能够给人以美的容貌和身姿,使人变成一种最具魅力的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尼采才指出:“世界上只有人的身体才是最美的”,其中“最优秀的公众性的身体,乃是世界的尺度[24]。”
体育作为一种审美活动,“需要给身体实践的多样性以更重要的关注,通过这种实践,人类可以从事对自我认识和自我创造的追求,从事对美貌、力量和欢乐的追求,从事将直接经验重构为改善生命的追求。”[25]这种追求既能刺激人的勤奋慷慨,带来生活的美好向上和生机勃勃;还能通过对美的感悟去完善人性,教化文明,推动经济文化繁荣昌盛,促进优雅的民风民俗大放光华;解放人类久被禁锢的身体,释放久被束缚的激情,丰富长期单调的灵魂,让生命尽情享受宇宙赋予的自由;使人类生活日益变得温馨及合乎本性。
2.5 生长公理
人为什么要通过体育来培养?体育为何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人的“自然力、种子、胚芽是潜存于人身上的,是尚未开发的,或是尚待发展的”。“就像地里有了种子可以去浇灌、施肥和栽培一样,那是因为人身上已有种子,已存在胚芽”[8]。体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生长,其本质是人的发展,也就是说,体育的过程就是发掘人的天性、潜能以及潜在价值的过程。
人的潜能通过体育得以开发,这就是体育的生长公理。
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与生长。人是一个生命体,具有生存、发展与适应的能力,而人的发展是一个出生、成长、成熟的动态过程。体育的“育”实际上指的是教育,含有“培育”、“养育”、“抚育”之意。所谓“儿童的教育就是在生活中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水分、食物和爱护’;教育的任务就是教给儿童‘成人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技能。”[26]健康不能消极地“维护”,而要积极地“促进”。体育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人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这种潜在的东西是有价值的,故而需要引发出来。懂得了体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体育应该做什么事。追求真理、传承知识、教人求真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而求真需要求知,体育作为一门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同样具有一套科学的知识结构与体系,体育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对体育基础知识的教学,不善于引导学生去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不去追求一种真实的体育,那么,也就失去了求真,它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因此,体育在促进学生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质和求真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体育不仅应关注健康素质的提高,更应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应重视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而且更应关注构建体育与现实生活的融合。
3 体育公理体系构成的理论依据
如果采用公理方法来诠释体育的本质,就可以发现自保公理、自足公理、竞争公理、美学公理、生长公理构成了认识体育本质的基石和基本体系(见图1)。它们从人的求生、求趣、求胜、求美、求进的本质特性出发构成了一个认识体育本质的有机整体。
3.1 体育公理以人性理论为基础
体育的公理追求,既根源于人的发展,又取决于人对体育的特殊要求,因为体育是人的本质的展现,体育离开人既不可能存在,更不可能发展,人的存在是体育存在的前提,欲理解体育的本质就必须将体育理解为“人”的体育。所以,体育只有还原在关注“人的生存”这个基点上,才能寻找到体育本体的根。
图1 体育公理体系结构图
3.2 体育公理以人的需要为参考系
体育的产生在于满足人的需要,因为只有人才模仿、才表现、才游戏、才有形式的冲动,也只有人才有球类、田径、体操等。也就是说,只有人才需要体育,需要美。而这种需要包含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见图2),它是从基本健康需要到高级的愉悦、审美需要逐渐上升的过程。随着社会和人的需要的发展,人总是在不断地创造新的体育形式。
图2 人的需要理论
3.3 体育公理以教育理论为载体
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具有文化传递的重要功能;体育运动对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对培养人的进取精神、奋斗精神、敏捷反应、创造精神、勇敢精神、团结合作精神、运动风度、民主精神等方面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4 结论
(1)寻找体育公理,近似于研究体育本质的逻辑起点问题,它来源于对已有的某一知识领域所有规律的筛选和比较,从中找出更为基本和原始的规律作为其他规律的出发点。“公理”作为构成体育本质的“前提”,同时也提供了一个阐释体育本质的独特视角和一套规范的概念语言。
(2)公理方法提供了一个认识体育本质问题的角度,为体育本质的阐释奠定了基础。自保公理、自足公理,竞争公理、美学公理和生长公理构成了认识体育本质的公理体系,它使体育理论体系的建构有了基础和根据。
(3)公理是反映基本概念关系的判断,对一门学科来讲,公理方法是能促进和推动该学科理论创立的重要方法,体育公理可以促进体育理论的综合,能使体育理论体系更加严密,可以揭示体育学科系统或其分支的内在规律性,而使系统化、逻辑化,从而有利于人们的接收和掌握。
(4)体育公理以人性理论为基础,以人的需要为参考系,以教育理论为载体。体育本质的公理方法阐释对于全面、正确认识体育本质具有显著的普遍性意义,有助于我们认识体育这种特殊现象,形成对体育的整体认识,追寻作为体育统一性的普遍适应性;寻求体育本质的终极解释;探索体育意义的终极价值。
采用公理方法对体育本质进行阐释是我们在探求体育科学化进程中所做出的初步尝试,这种尝试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对体育公理的认识越深入,对体育本质的理解就会更加清晰与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