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昆山 215332)
基金项目:2018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时代公共事业服务平台构建的探索”,编号:201812078001Y
摘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公共事业服务工作的内外部形势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如何利用公共资源和网络平台对公共事业服务工作进行改革创新,提高公共事业服务工作整体水平,成为有关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新时期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影响,要对公共事业服务平台的构建进行系统的分析,促进公共事业服务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在简要分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建设公共事业服务平台要求的基础上,对具体的平台建设措施进行了适当的分析,希望能够全面发挥公共事业服务平台的重要作用,改善我国公共服务资源分配不合理、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实现公共服务产品的创新,为公共事业服务工作的协调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公共事业服务;平台建设
新时期随着信息技术在公共事业方面的应用愈加广泛,我国公共事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构建了更为系统的服务产品体系,对公共事业工作整体发展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对公共事业进行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明确认识到在个别公共项目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为公共事业服务工作的稳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所以新时期应该加强对“互联网+”时代公共事业服务工作的重视,积极探索服务平台的构建,争取能够通过合理应用服务平台,解决公共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全面提高我国公共事业的发展成效。
一、互联网+”时代公共事业服务发展现状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基于对公共事业服务进行改革创新的现实需求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在公共事业建设方面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我国在推进公共事业服务改革发展方面已经做出了相应的实践探索,并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公共事业整体服务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但是在对公共事业服务工作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系统探究后,仍然能够看出在实际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问题,会对公共事业服务工作的优化创新造成严重的阻碍。具体分析,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公共事业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集中体现:
其一,事项上网跟不上,在开展公共事业服务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上网事项审批方面的内容,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大量群众关心的公共事业服务事项没有上网,网络平台上办事信息准确性和实用性不足,甚至会出现明显的信息错误问题,导致群众办事效率受到严重不良影响。
其二,流程优化跟不上。在全面推进公共事业服务网络化发展的过程中,网络事项一般都将线下工作流程作为蓝本,甚至照搬线下工作流程,没有突出网络时代办事规律和特点,流程优化效果不够理想,不仅没有对服务工作加以优化,甚至会增加办事的繁琐程度,不利于各项服务的贯彻落实。
其三,信息共享跟不上。现阶段在开展公共事业服务的过程中,办事系统之间还并未实现业务协同的目标,各部门所需办事材料往往会出现重复提交的情况,甚至在一些偏远的地区,一个办事窗口又多台电脑,并且每个电脑都运行不同的系统,无法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不仅会增加工作量,还会导致工作效率不断的下降。
其四,平台联合跟不上。在探索公共事业服务网络化发展的过程中,部分地区将实体服务和网络服务割裂开来,办事流程和主要的办事规则不同,无法实现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的无缝衔接,各项工作的运转也存在障碍,导致在线服务质量偏低,与公众的期望存在较大的差距。
所以应该客观认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公共事业服务发展现状,在系统分析当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制定更为科学的改革方案,构建能够提供高效服务的公共事业服务平台,加快公共事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为社会大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二、“互联网+”时代对公共事业服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受到“互联网+”时代的影响,政府部门在组织建设公共事业服务平台的过程中,面临的社会形势发生了变化,国家为了更好的提供公共事业服务,对公共事业服务平台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综合考察多方面要求深入推进服务平台的建设,才能增强服务平台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为我国公共事业服务工作的科学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从国家政策角度进行分析,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新时期应该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府服务”建设,促进各部门工作之间信息数据的共享,为居民和企业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
在公共事业服务方面,要加强对“互联网+公共服务”的探索,积极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转型发展,通过服务平台的构建促进各项工作效率的全面提高。具体而言,在探索服务平台建设的过程中,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工作要求:其一,平台建设过程中要关注公共事业以及产品影响力的扩大,加深群众对公共事业和产品的了解,进而在群众的支持下促进公共事业和公共产品的转型,提高公共事业和公共产品的影响力,逐步促进我国公共事业服务工作的科学化发展。其二,要对公共产品的类型进行分析,在统筹分析我国社会大众公共产品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对各方面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完善,引入多模式的服务和多类型的产品,使群众的需求得到满足,在开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也争取得到群众的支持。其三,要推动公共事业的多元化发展。在对公共事业服务平台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从公共事业的多元化发展入手进行分析和研究,按照社会需求的变化对公共事业服务项目进行科学的调整,争取能够联合社会的力量对公共事业的发展进行优化,在社会组织的配合下探索公共事业的多元化发展,为社会大众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促进服务质量和效果的进一步提高。如此,按照新要求对公共事业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总体方向加以明确,能够增强平台建设的综合效果,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公共事业服务工作的现代化建设夯实基础。
三、“互联网+”背景下公共事业服务平台的构建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为了能够对公共事业服务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就必须加强对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视,并从多角度对服务平台形成全新的认识,构建科学的服务系统,力求能够对各项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凸显平台价值,支撑我国公共事业服务在新时期的稳定发展。
(一)“互联网+”时代公共事业服务平台设计思路
在对“互联网+公共事业服务平台”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对设计思路进行明确,突出设计重点,为平台系统的构建提供良好的支持。
首先,要对平台建设方面的六个关键点加以明确,即要将“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驱动力;要将跨区域、跨层次及和跨资源的综合服务作为核心思想;要将为群众提供服务便利作为切入点;要将开放、创新、共享理念的应用作为支撑;要将新兴产业的融合以及创客空间的建设作为培育点;要将服务运营体系的完善作为基本保障[1]。
其次,要对四个设计理念进行确定,其一要重视管理的集约化建设,即在平台建设方面,要将集约化思想融入到站群建设、资源管理、服务管控等多方面,增强服务平台建设的科学性;其二要基于开放化的思想探索平台的建设,保证认证系统、应用系统、数据系统、运营系统的开放性;其三要探索全员创新服务,各项资源服务要面向全社会实现共享,并在创新增值的基础上促进服务的多元化创造,彰显服务创新效果;其四要重点研究服务的个性化,设置个性化的用户主页,并按照用户需求制定智能化的用户感知,保障服务平台的应用价值。
最后,服务平台的建设要突出五个特点,即管理方面要形成云端化模式、运营方面要引入全面化思想、资源方面要实现标准化目标、采编工作要落实一体化理念、搜索方面要彰显智能化特征。
(二)“互联网+”时代公共事业服务平台架构
在具体设计公共事业服务平台的过程中,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影响,应该将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等作为支撑,将数据的共享和服务的整合作为平台建设的重点,在明确总体设计思路的基础上,构建智慧政府公共事业服务管理模式,促进平台作用的发挥。具体对平台架构进行分析,如图1在公共事业服务平台上,能够实现对政府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聚集,并借助统一开放的共享公共事业服务平台,实现对部门合作、区域合作和层级合作的跨越,有效处理公共事业服务方面信息孤岛问题,使群众多方位和多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在实际应用平台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电脑PC端以及手机移动端实现全平台覆盖,真正为政府部门和群众打造交流数据池,使公共服务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
图1
1.互联网+公共事业服务平台系统架构。在建设服务平台的过程中,贯彻落实开放、连接的工作理念,遵循共享工作原则,将政府部门的数据管理和为居民提供统一的服务作为核心,构建如图2所示服务平台系统。
图2
2.互联网+公共事业服务平台业务实现。服务平台对政府公共事业服务涉及到的各部门服务事项进行了整合,并与现阶段已经建成的服务中心、资源交换中心以及便民服务中心实现无缝对接,在电脑和手机的支持下实现全面覆盖,构建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综合服务系统。对业务实现进行具体的分析:
其一,统一服务入口。平台能够在统一的交互门户网站为群众提供统一的公共事业服务门户(图3),对用户的日常业务服务进行整合,进而构建一体化的服务系统,真正将用户作为核心构建网上交流信息服务平台,使政府部门公共事业服务信息应用和共享水平都得到全面提高[2]。
图3
其二,服务汇聚。服务平台对一定区域范围内居民和企业所有线上办事服务应用进行了整合,并且能够为居民和企业发展提供多项公共事业服务方面的行政审批和在线办理工作,也适当的接入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等,将互联网服务和传统服务有效联系在一起(图4)。
图4
其三,公共服务信息空间。在建设公共事业服务平台的过程中,平台架构方面还设置了信息空间,能够在实名制身份认证下对个人关联信息进行整合,进而构建完善有序、逻辑统一的信息空间(图5),能够有效促进个人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图5
其四,可持续化发展。在平台建设工作中综合应用微服务和微应用等多种类型的技术,突出平台的信息化建设效果,使公共事业信息服务能够适应互联网应用碎片化、业务更新快的要求,各项业务也实现了变化和重组(图6),可以促进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
图6
其五,个性化服务。在公共事业服务平台上,能够对用户不同时期的差异化需求进行分析,按照需求的变化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公共事业服务内容(图7)。同时在整合数据的基础上还能对用户的办事范围、行为习惯等做出相应的判断,提高平台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能力,真正将用户需求作为核心对服务平台系统进行完善。
图7
(三)“互联网+”时代公共事业服务平台的应用价值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应用公共事业服务平台能够促进公共事业服务工作的全面优化开展,为我国公共事业服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其一,在平台支持下,能够构建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的服务模式,政府公共事业服务水平会进一步提高,对我国公共事业服务工作的全面优化创新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其二,基于一个平台的支撑,对各项公共事业服务进行汇聚,在平台上实现对各项服务内容的综合办理,服务效率和覆盖面会进一步提高和拓展,使用户需求得到满足[3]。其三,在平台上设置统一的服务入口,能使传统服务方面多入口、办事繁琐的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真正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为群众接受公共事业服务创造便利。其四,能对居民和法人办事流程进行简化,在信息互动的情况下,一次提交信息可以在多方面得到使用,综合服务效果会进一步增强,对全面提高公共事业服务水平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加强对公共事业服务平台的建设,能够突出平台建设和发展的整体成效,为公共事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加快我国公共事业的网络化和现代化发展总体进程。新时期,结合十九大精神的指引,在全面推动公共服务事业优化发展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平台建设的重视,并与时俱进的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对公共事业服务平台进行完善,保证能够真正发挥出服务平台的重要作用,全面提高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整体效果,真正为社会大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庆华."互联网+"时代社区生活服务平台构建研究[J].软件工程, 2017, 20(10):36-39.
[2]谭家乐.“互联网+”时代下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17.
[3]李倩.“互联网+”休闲体育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6(12):144-145.
作者简介:刘平朕(1998-),男,江苏南通人,硅湖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国际商务专业2017级学生;
陆晓娟(1981-),女,宁夏吴忠人,硕士,硅湖职业技术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副教授,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课程教学与研究工作。
论文作者:刘平朕 陆晓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4/4
标签:公共事业论文; 互联网论文; 服务平台论文; 时代论文; 工作论文; 平台论文; 过程中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