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度市古岘小学 266700
摘 要: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素质: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注重自主探究,品尝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 信息技术教学 有效性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要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结合,在学习中提倡研究性学习,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网络为展示平台,将其他学科与信息技术学科进行整合,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小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知识、技能却兴趣不大。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1.游戏入门,自觉学习。小学生爱玩游戏,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激发学习兴趣,将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计算游戏、拼图、赛车等游戏,这些富有童趣的游戏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学生在忘情地玩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把指法练熟了,弄懂了很难理解的回车键、空白键、换档键、光标键、退格键、功能键的作用与使用。由于游戏中巧妙地设置了一些障碍和关卡,迫使学生去理解键盘上的一些键的功能与使用,这样他们就在无形中学会了键盘的使用。
2.学科整合,促进学习。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要利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教学《信息的下载》时,教师结合语文课《音乐之都维也纳》播放有关维也纳的文字、图片的PowerPoint幻灯片,再结合数学课中的《年月日》播放有关年月日知识的电子报刊,学生通过观看,了解了学习信息下载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想学的感情。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能够唤起学生原始的学习动机,自觉地进行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教学Word时,可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用计算机进行作文创作、修改等;教学画图软件时,让他们配合美术课,进行实际的绘画;在教学上网时,结合自然、语文、社会等学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完成其他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信息技术教学要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的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保持学生的学习情趣。
1.创设氛围,鼓励学生。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总会存在着担心、畏惧等心理倾向,部分胆小的学生因此产生了压力。要使全体学生均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就必须鼓励诱导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如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特设一个“今天我来当老师”的环节,将学习信息技术课成绩好的学生与学习成绩较落后的学生结成“帮扶对子”进行互助,通过组际竞赛、男女生分组比赛、优秀作品展示会、大显身手等活动形式使学生参与其中。
2.创设情境,积极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媒体来创设、优化教学场景,借助美好的事物的演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的欲望,使学生在学习情境中产生探究学习的动机,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
三、注重自主探究,品尝学习的乐趣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解决实际中碰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己主动获得知识技能,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
1.引导学生多动手,从实践中领会方法。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体验。如在“画图”软件中,教师讲解了矩形的画法,那么其他椭圆和圆角矩形就不必再讲解了,从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其它两种图形的画法。所以说,大胆放手,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鼓励创新,发展学生兴趣。创新是永恒的主题,信息技术就是要鼓励学生创新,要做到与众不同,发展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信息技术中留给学生创造的空间有许许多多,如“画图”中的自由创作、“Word、PowerPoint”中的电子作品创作……这些都是学生进行创新的范围,在评价时也要灵活多样,注重能力方面的评价。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除了进行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一定还要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教育学生负责任地规范使用计算机,使用正版软件,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不浏览不良信息,不沉溺于虚拟空间。
总之,信息技术课程容量大、任务多,信息技术教师要时刻注意激发、保持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练习,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论文作者:史泽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10月总第2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31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兴趣论文; 小学论文; 知识论文; 学科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10月总第2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