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今核心素养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重心。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从激活学生创新潜能、师生愉悦交往、求异思维训练、学生观察思考等过程中培养较有成效,如果这样,在教学实践中能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 创新能潜能 愉悦交往 求异思维
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四十三次提到教育,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展创新教育,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成果,将中国推向世界前台。因此,国家要发展就必须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靠教育。所以,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性人才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下面谈一谈我在地理教学实践中的一些观点和做法,以求各位老师指导。
一、创新意识的培养
马斯洛说:“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非其成就……”。根据中学生具有的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等特点,教师应让学生感到进行大胆想象、智力冒险是合理的,并且有意识地提示学生成为创新性人才。以讨论、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各抒己见,想人之所不想,闻人之所未闻,做人之所不做,从而优化学生的创新心理环境,激发他们想象的冲动。每节课,都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去大胆地想、问、辩、演。通过一段时间磨合,大部分学生能在老师引导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促使学生内心产生了积极效应,从而转化为创造性和内驱力,激活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和创新性。
二、让创新潜能在创新情境的营造中激活
每位学生都具备潜在的创新才能。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各种有效的诱因和情境,如从现实生活中组织背景材料、语言描述、电视短片、自演短剧等手段方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地图的三要素》一节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图的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范围大小及内容详略的关系,课前拍摄三张图幅相同的家人照片:脸照、半身照、全身照,以供课上用;准备三张图幅相同的地图:中国地图、山东地图、劳店镇地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课上,找出照片,我提出问题:1.哪张照片的实际范围最大?生答:全身照;2.哪张照片最能看详细脸上的白发和皱纹?答:脸照!最后,我告诉学生:脸照的比例尺最大,全身照的比例尺最小!在先拍全身照再拍半身照后拍脸照的过程中,逐渐放大的是什么?答:人!我说:错!是比例尺!我拿出准备好的地图,告诉学生,地图在这三方面是一样的道理!自制学具、生活中的材料,为学生提供创作出新的平台,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让创新火花在师生愉悦中绽放
愉悦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适宜的“气候”和“土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蹲”下来与学生做伙伴,把学生看作主观、能动的学习创造的主人,真正对学生的见解给以尊重,即使想法离奇、不合理也不能简单地否定,要耐心引导,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教学氛围。在讲《高新技术产业》时,因我们生活在新科技时代,我就启发学生谈观点。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他们踊跃发言:“网上购物、网上银行……”、“新材料、新医药……”;有的提出意外的观点:网上诈骗、盗窃私人信息、现代战争等一些负面现象。最后我做总结:高新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正确运用高科技,会对人类起积极作用;如果违背法律和道德使用高科技,则会阻碍社会进步!
四、求异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催化剂”
教师要充分挖掘一切有利因素,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按不同思路思考问题,寻求更多的解决方法。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地理教学中,教师应鼓励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有学生在《认识地球》一课中提出:教材上低、中、高纬度区的划分描述有误。原文“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地区……”,我认为此处不妥!实际上,低纬度区范围为30°N-30°S之间,30°、60°纬线是分界线,不属于任何纬度区!按教材内容理解,让大家以为赤道(0°纬线)是纬度区的分界线!我给予积极肯定,表扬了这种大胆而可贵的探索精神!
2.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教师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所有权威不是知识的终点,任何知识都会被突破。在“经纬网地图”一节课中,教材上有篇对话“格陵兰岛:我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澳大利亚大陆看上去比我小得多!”一名学生提出新看法:格陵兰岛在高纬度区,经线间距向极点收缩。文中平面图经线由弧线变为直线,靠近北极的经线间距拉开,导致格陵兰岛面积失实!教材拿来与澳洲大陆进行对比,这对我们初始学习者很不适宜,它增加了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难度,这位学生大胆挑战权威的结论是难能可贵的!
五、让创新能力在观察思考生活中培养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地理。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现实生活,使他们主动去探究地理。这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也能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水平,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潜能的升华。
总之,要让每个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得到发展,就需要每位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培养“人人善问”的习惯,激发“人人求新”的欲望,提供“人人动手”的机遇,达到“人人创新”的目标!这样,才真正能使每位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建国栋梁。
论文作者:牛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月总第28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学生论文; 创新能力论文; 格陵兰岛论文; 比例尺论文; 地图论文; 地理论文; 潜能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月总第28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