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明传播看中东的帝国文明--读“奥斯曼帝国”_奥斯曼论文

从文明传播看中东的帝国文明--读“奥斯曼帝国”_奥斯曼论文

从文明交往看中东的帝国文明——《奥斯曼帝国》读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帝国论文,奥斯曼论文,读后论文,文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1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 —5564(2001)01—0001—02

黄维民博士的新著《奥斯曼帝国》(世界帝国丛书,三秦出版社2000年版,28.7万字)面世了。该书由著名世界史学者、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彭树智教授作序,序中对文明交往理论和帝国与文明交往作了系统、独到、富于启迪的论说。黄维民博士原系彭树智教授的博士研究生,专攻土耳其史,著述颇丰,而这本近30万字的、装祯精美的《奥斯曼帝国》就是他多年研究的结晶。

奥斯曼帝国位于中东地区,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地处东西方之间,囊括了信仰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等宗教的十余个民族,是近东最后一个大帝国。这个老大帝国延续了600年, 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即原拜占廷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显然,奥斯曼帝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是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波斯和拜占廷文化的继承者,它的历史丰富多彩,要叙述清楚这样一个帝国的历史并非易事。细续黄维民的著作,笔者概括出奥斯曼帝国历史的如下特点:

第一,奥斯曼土耳其民族是一个文明开化具有跳跃性的民族。奥斯曼人原为突厥人的一支,居于中亚草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他们的社会组织是部落,信仰是万物有神论,价值观是血亲复仇、同族复仇。7—10世纪,突厥人逐渐进入中亚、西亚地区,接受了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关于只有一个万能真主的观念,人类平等和兄弟情谊的教义,使突厥人过去的那种愚昧落后的精神面貌完全革命化了。”(第11页)11世纪,阿拉伯的阿拔斯王朝正处于衰落中,塞尔柱突厥乘机在阿拉伯的心脏地带建立了塞尔柱帝国,从而奠定了从波斯至小亚的突厥人霸权。14世纪,奥斯曼突厥人崛起,终于在西亚北非的广阔地带建立了一个规模空前的大帝国。如果没有丰富的阿拉伯、波斯、拜占廷文化遗产的滋润,奥斯曼人是不可能成就如此伟业的。

第二,奥斯曼文明发展的历史是文明交往的历史。这与第一点密切联系。由于位处三洲四海之地,居扼丝绸之路要冲,所以近东历来是文明荟萃之地,有众多的民族和宗教,从而为奥斯曼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例如,在奥斯曼的军队中有许多欧洲的工匠、炮手,帝国的商人、金融家、手工业者多为希腊人、亚美尼亚人、犹太人、阿拉伯人,帝国的米勒特制度(每个非伊斯兰社团均保持其宗教和社会生活的独立性)即来源于阿拉伯帝国,而宏伟的东正教堂也为巍峨的奥斯曼清真寺提供了启迪。因此,奥斯曼文明是以东方文明为主、吸纳了西方文明的文明,是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相交叉的文明,它对于近代西欧的发展也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帝国的生机来源于交往,而它的僵化也源于逐渐形成的自大和由此而来的交往的缺乏,因此而有帝国后期的改革和革命。

第三,伊斯兰文化的主导地位。伊斯兰教发源于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人,由此形成光耀千古的阿拉伯帝国。在奥斯曼帝国建立之后,土耳其人很快学会了伊斯兰文明的诸多内容,如它的经济制度、教育体系、司法制度、宗教制度,等等。不仅如此,奥斯曼帝国还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远胜于阿拉伯帝国的大帝国,承袭了哈里发称号,组建了一支使欧洲人闻风丧胆的强大军队,灭亡了拜占廷帝国,其军事、政治、经济成就超过了阿拉伯人,奥斯曼帝国成为伊斯兰文明的代表,在欧洲大陆,它的军队以圣战的名义横扫巴尔干和南部、西部欧洲,加齐(信仰武士)成为帝国军队的传统。但是,帝国通过米勒特制度,对非穆斯林民族进行统治,执行一种宽容的宗教政策。

第四,奥斯曼帝国是一个以军事扩张为基础的帝国。奥斯曼突厥人是一个尚武的草原游牧民族,善于骑射,勇猛骠悍,而部落的习俗是强调勇敢无畏、血亲复仇、崇尚劫掠,这对于它创建帝国起了很大的作用。另外还有两点原因。第一,对伊斯兰教的虔诚信仰。由此,尚武风俗和对战利品的喜好与维护、传播信仰密切结合起来,形成了加齐传统,这足以解释为何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帝国的扩张矛头主要向着异教徒居住的巴尔干、而非同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地区。其次,突厥人的帝国传统。突厥人似乎偏好建立世界性的大帝国,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天职,在奥斯曼人之前的塞尔柱突厥人可以作为一个例证。因此,在帝国中奥斯曼人的主要职业就是军事、行政和宗教或农牧,而工商、金属、手工业等行业则交给了被征服的民族。

但是,帝国的强盛也孕育了它失败的因素。奥斯曼崛起的时代,正当西欧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西方从东方吸收了营养,迅速形成了新的社会经济模式,开始对外扩张。而奥斯曼本身,则固步自封于传统文化的辉煌,无意向异教敌人学习;军事、科技逐步落后,造成经济发展水平下降,对外战争优势不再,帝国的领土为欧洲列强一块块蚕食;以采邑为主的经济体系逐渐解体,而导致兵源缺乏,税收流失,尤其是著名的近卫军从英勇善战的军队沦为享有特权、不精军事、兼事手工业的臃肿之旅,顽固地反对社会进步;奥斯曼听任发展中的工商业掌握于基督徒少数民族手中,从而丧失了对新兴的资本主义的控制;对外征战的失利,使加齐们失去了用武之地和重要的经济来源,加剧了国内的社会政治动荡。奥斯曼,这个曾经令欧洲为之战栗的庞大帝国,终于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落,而被西方人称之为“西亚病夫”。

面对帝国的衰落,有识之士开始思考,他们的答案是学习西方,首先是军事技术,因为帝国的传统文化和政治体制仍然是优越的。于是有连绵百年的现代化改革,有“郁金香时代”和“坦齐马特时代”,改革从军事逐渐向教育、艺术、经济、政治、司法发展,习习欧风开始吹拂辽阔的帝国,给它注入生机。现代化改革的特点是它的不间断性,因此,奥斯曼帝国早期的改革以加强中央集权为特点,这在当时朝纲崩坏、经济解体的情况下完全是必要的,但以巩固君主专制为目标的现代化到一定时期就倒向它的反面,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然对象。在1908年革命中掌握政权的青年土耳其党人,在内政外交方面过于软弱,仍然迷恋于维护奥斯曼的老大帝国,并因此将帝国绑在德国的战车上,终于在世界大战中沦为战败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凯末尔革命,最终使土耳其脱离了帝国主义的束缚,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国家,实现了共和,从而为进一步的现代化铺平了道路。

黄维民的著作,以优美的文笔,清晰的叙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帝国的崛起、强盛、衰落及其凤凰再生,这一历史进程向历史学家们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本书已经作了一个系统而独到的阐述,例如奥斯曼文明兴起及其特点、奥斯曼文明的来源、奥斯曼的政治经济体制、奥斯曼时期的伊斯兰教和米勒特制度、奥斯曼文化的特色、奥斯曼的现代化改革等。当然,圆满解决这些问题仍有待时日,但本书已经完成了一项基础性的工作,这正是它的价值所在。

另外,本丛书是国内第一套世界帝国丛书,它填补了国内史学界的一项空白,不仅如此,丛书的特点是它的语言晓畅,通俗易懂。因之对于一般读者也不失为一套普及世界历史知识的好书,尤其是曾经被西方诬蔑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了解在大陆另一端的奥斯曼的兴衰史和改革史,对于我们增加历史知识、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显然具有一定积极的现实意义。

[收稿日期]2000—09—15

标签:;  ;  ;  ;  ;  

从文明传播看中东的帝国文明--读“奥斯曼帝国”_奥斯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