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论文_廖锦荣

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论文_廖锦荣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置业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1458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关注建筑工程质量,逐渐加大了对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要求。因为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工程质量的好坏,它在企业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建筑企业赖以生存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以发现,以往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法较为单一、传统,已经无法和当前建筑行业发展需求相符合,所以,制定合理工程管理控制措施,提升管理水平,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涉及到多方面内容,工作起来难度较大,对此,建筑企业需要加大重视程度,不断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和新的管理方法,在控制施工目标和提升管理水平的基础上下功夫,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问题;解决方法

1 建筑工程管理的原则

目前,国内的建筑工程,除公益型项目之外,大部分建筑工程实施前必须经过可行性研究评价和经济效益评价后才能被确定下来。然而,经济效益是评价项目成功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众所周知,在进行工程管理过程中,工程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质量安全得不到保证,经济效益为零。其次才是工程成本和工程进度控制。经济效益在表面上与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进度目标要求是矛盾的对立面,但是,通过运用合理的工程管理手段,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进度控制是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工程本质而言,在实现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目标的同时,变相的实现了建筑工程的经济指标,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就更加的凸显出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其次就是科学管理和标准规范化管理的原则,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工程设计不同,受到其所处环境以及从事作业人员综合素质的限制,在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方面存在着欠缺,因此,在对建筑工程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要本着科学、标准化的原则。通过秉承科学、规范化的管理理念,实现建筑工程市场以及施工的科学和规范化发展,全面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水平。

2 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旦管理出现漏洞,对建筑工程是毁灭打击性的,经济效益更无从谈起。然而,目前正在施工的建筑工程,多少都存在着管理问题,只是严重程度上的不同而已。因此,若想有效的改善这一问题,一定要对管理现状进行了解,这样才能有针对性提升管理控制力度,具体如下:

2.1 管理制度的缺失

在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经常有管理结构和人员设置不合理的现象,主要是没有根据建筑项目特点和实际情况对项目进行分解,从而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划分,这样对其管理工作的展开是非常不利的。同时,前期的勘察力度不够,也会影响工程项目的展开,例如:因相关单位前期勘察不够全面,从而导致后期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的反复调整,从而影响了进度,增加了人力、财力的投入。另外,从建筑工程建设单位的角度来说,经济效益的提升往往是最重要的。对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管理的效果。

2.2 缺乏高素质人才队伍

部分建筑企业往往忽视人才队伍的建设,不能聘用素质较高的专业人员,从而使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低,无法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且一些建筑企业为了缩短工期,一味的压低施工造价,采购不合格的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使用不合格的施工机械设备,导致质量不能满足相关规范和合同要求,从而使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性降低。同时,部分企业不能对施工人员进行阶段性专业知识与先进技能的培训,无法引导施工人员掌握相关知识,在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下,无法为其树立正确的责任感,也不能提高施工人员的思想道德素养,导致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降低。

2.3 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随着BIM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越来越多的国家将BIM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应用到建筑工程中。例如英国政府明确要求2016年前企业实现3D-BIM的全面协同。韩国政府计划于2016年前实现全部公共工程的BIM应用。在北欧,挪威、丹麦、瑞典和芬兰等国家,已经孕育Tekla、Solibri等主要的建筑业信息技术软件厂商。而中国BIM的发展预期远不如上述国家明确乐观,但BIM发展趋势已经明朗化。通过应用BIM可以排除90%图纸错误,减少60%返工,缩短10%施工工期,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015年,中国政府正式公布《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把BIM和工程造价大数据应用正式纳入重要发展项目,由此可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势在必行。

3 建筑工程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3.1 改进管理方式,加大管理力度

在建筑工程中,工程管理人员自身的责任较大,他们与工程质量安全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寻找质量控制的措施。(1)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管理部门需要派遣专业人员,全面监督施工现场,以便寻找现场中存有的隐蔽性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确保施工的开展。(2)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明确讲述经常出现问题的解决方式,并且加以预防,防止再次发生。另外,不管制定出何种类型的管理方法,都要在满足国家规定要求的基础上进行。(3)加大和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力度,合理控制施工中运用的各项技术,如果在施工中级阶段出现问题,必须想办法完善,必要的情况下重新开展施工,以便保证工程的安全性。

3.2 完善建筑工程的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建筑企业应保证在各个环节的管理中,都具备完善的制度,让管理工作可以有章可循,使管理体制充分的发挥应有的作用。具体的措施如下:(1)企业应采用系统化的管理理论,完善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在建筑企业的内部,设置管理机构,并授予管理机构相应的权利,保持各个管理机构的独立性,对管理人员的素质定期的考核,让管理人员掌握专业的管理知识,并且是管理机构有利于企业内部的正常运行,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具有积极作用。(2)建立责任制,明确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以及享有的权利,这样员工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工作任务,同时,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每个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责任心。(3)建筑企业应设置相应考核制度,具有明确奖惩制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性,从而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

3.3 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

建筑企业应该在原有的建筑工程的管理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满足现有的管理需求,具体的管理技术的创新有独立创新,以及用合作的方式来创新,还可以通过引进,来实现管理技术的创新。例如:企业可以在管理的过程中,很多企业都抛弃了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在使用派发传达式,而是引进了Primaver-aP6软件,通过这个软件,建筑企业可以对管理工作进行良好的控制,这个软件具有完善的进度计划,并对管理费用、资源有明确的管理手段,这都为建筑工程提供了管理手段,提高了建筑企业的管理效率。

3.4 提升一线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建设

在建筑工程的管理中,一线人员十分关键,必须要加强管理,也要加强对管理队伍的建设,使整个团队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从根本上,提升管理水平。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应对一线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相应的培训,让管理人员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让一线工作人员学习相应的施工技术,在工作中,能够站在专业的角度来工作,不能仅依靠以往的经验。目前,很多建筑项目都是新兴的,以前还未曾出现过,如果管理者只是凭借以往的工作经验,那么管理的效果肯定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相关知识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培训工作也能强管理团队的合作能力,个人的管理能力是不足以抵挡庞大的工程作业的,因此,要强化管理队伍的合作意识,使其进行合作式的管理,各尽其职。不仅如此,还要定期考核,只有不断的完善相关知识,才能保证施工质量,而考核是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最好的检测。同时,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在不断的改变,一些传统的管理方式早已被淘汰,管理人员也需要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利用良好的工程管理体系结构,并且将管理控制措施深化到建筑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中,以此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保证的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以及建筑工程良好的经济效益。这对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毛鑫. 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其控制措施[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00030.

[2]周春生. 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探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1):00163.

[3]张普. 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探讨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00168.

论文作者:廖锦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1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论文_廖锦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