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现代水利工程建设处于发展时期,为农业灌溉、防洪、发电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为人们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使部分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生态理念,总结前人的经验,学习先进的技术,提高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水平,保障生态环境少遭、免遭破坏。
关键词:生态理念;水利工程设计;运用
1生态理念在水利施工中的特点
1.1自然理念
何为生态思想,它最基础的特点是自然性。而所谓的自然性,具体来讲就是要重视自然的发展特点,不能与它的发展规律相背离。我们都知道,在开展项目建设工作的时候,或多或少的都会对所在区域的生态带来一定的负面干扰,所以在前期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这个点,要尽量降低干扰力度,确保项目能够和所在区域的环境相统一。具体来讲,作为设计工作者,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必须要深入实地认真考察所在区域的环境特点,确保方案不会和环境相冲突,尽量将影响降低到最小,切实把自然理念融入到项目之中。
1.2可持续发展性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提出的重要战略目标,水利项目建设工作是一项造福于广大群众的基建工作,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经济进步这个永恒的需求,同时还要认真分析当前的建设工作对于后代发展有没有不利点。通过合理的使用生态思想,确保项目发展和环境进步保持一致。具体来讲,在项目中融入生态思想指的是在项目建设的时候合理发挥出所在区域的环境的优点,在确保所在区域的生态不受干扰的前提之下,切实体现出项目的存在意义。
1.3社会性
对于水利项目来讲,它有着非常明显的公益特征。比如它能够有效对抗洪涝灾害,能够利用水利产生电能,能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所需的水源等等。所以,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体现出社会性特点,为所在区域的群众创造福利。
2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设计措施与设计标准较少
生态水利工程有着非常明显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特定性和地域性。目前,关于生态理念的设计措施与标准均较少,很多设计措施的实际可操作性不强,这是由于我国对生态水利工程系统投入研究无论在经济上还是人力与物力上均不足而造成的。
2.2合作机制与合作机会存在不足
一方面,我国水利工程的相关设计者,对水域的特点大部分不是很重视,对蓄水的规律也不很熟悉,致使开展设计工作时,无法把生态理念融入设计之中。另一方面,在整个工程的可实现性研究与管理影响评价机制工作均开展较晚,有相当一部分工程设计的环境影响评价,都比可实现性研究晚,有的工程干脆没有开展环境影响评价这项工作。我国关于水利工程环境影响制度,到目前为止还不够完善。环境评价单位往往重视业主等方面因素,对生态服务的目的通常考虑不够,根本无法满足生态效益的需求。此外,生态科技人员与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共同合作的机会不多,加上彼此之间缺乏沟通,直接导致了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得不到体现。
2.3传统水利与生态水利不能协调一致
在相同水域之中,生态理念下的水利工程设计,需要与传统水利工程相互协调,通过对传统水利工程进行不断改进与优化,才能满足生态环境的需求。生态理念下的水利工程与传统水利工程是不能分开的,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对后者影响很大,因此必须促使生态理念下的水利工程与传统水利工程相互协调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运用
3.1在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河道的改造工作
河道改造作为我国水利工程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的河道改造管理工作。这就需要首先确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严格按照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确保河道的长治久安,不仅实现经济利益还保证安全性。比如说在进行改造河道的过程当中要坚持和生态平衡的理念,可以通过对岸边的保护以及水量的疏通,同时加强周边的绿化环境等工作有计划的进行河道改造,能够使得我国的河道更加的安全而且建设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促进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优质高效。
3.2做好堤岸建设
堤岸建设也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项目,所以在堤岸建设过程当中也必须要保持生态理念。这就需要在建设之初改变传统的知识理念,对该地的经济发展指标进行正确、科学的评估,这样才能够建立一个科学的生态环境,全面保护评价体系以及方案,然后根据该地区的生态指标以及环境的综合状况进行堤岸建设,实现经济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发展,有效的避免一些破坏环境以及以获取短期利益的水利工程项目。尤其是在堤岸建设之初一定要考虑到周边的自然环境并且对环境进行全面的考察,将自然环境因素纳入到的堤岸建设的设计当中来,有效地加强对堤岸建设的安全性以及自然的保护性。
3.3培养出我国高素质的水利工程设计人才
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当中,为了践行生态理念,必须要加强对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的环保素质以及专业技能。只有提高了设计人的水平与素质。才能够真正的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化。比如说:水利设计部门管理人员要充分的认识到专业素质对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加强团队设计提高培训的质量,不定期的进行生态评价以及环境保护的培训等工作,切实增强设计人员的生态环保理念以及专业素质,才能够使得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更加的科学、高效规范,最终形成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有序发展。
3.4加强生态功能与水利工程功能相结合
在对水利工程进行设计过程中,需要对设计实施生态功能的动态平衡,对相关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保证整个水利工程建设是在生态理念下进行实施的,并严格按生态度标准执行,如此才能使得生态环保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3.5实现经济性与安全性统一
生态理念下的水利工程建设具有一定复杂性与系统性,需要对经济性与安全性等方面进行重视,从而保证整个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持久性。安全性是指水利工程设计要达到一定的标准,该标准能防止、抵御外来恶劣环境的侵蚀、破坏等。依据地质学的相关专业知识,水利工程设计时,要对河流分布、流向、及被当地恶劣的气候条件所侵蚀情况等进行全面考虑,还要对工程使用周期进行论证,使得整个设计方案具有合理性、科学性与发展性。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巨大,影响的因素特别多,通常采用投标的方法,选择出最佳设计方案进行现场施工。
4结论
水利工程建设作为我国基础设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所需的一项民心工程,必须要努力的进行开展,但是值得注意的就是水利工程的修建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这就需要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秉承生态理念,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生态的破坏,这样才能够使得水利工程建设更加符合民心民意,并且促进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实现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总之,在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充分的保护自然,遵守自然的发展规律,坚持生态理念,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勇.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4(9):239-240.
[2]林威.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小水电,2015,6(7):133-134.
[3]张所壮.生态化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0(16):210-211.
[4]姜云保.水利工程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应用[J].江西建材,2016,23(3):123-124.
论文作者:张馨玉, 唐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生态论文; 水利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理念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工程设计论文; 环境论文; 《建筑科技》2017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