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品德心理结构的社会心理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心理论文,品德论文,结构论文,模式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93(2000)02—0151—07
在强调素质教育和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改进和加强品德教育的问题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深入研究品德心理结构是指引我们有效地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依据之一。
长期以来,我国许多心理学家致力于对品德心理结构问题的探讨,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心理结构模式。继潘菽教授提出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方式的三因素结构模式之后,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品德结构学说,概括起来大致有因素构成说、功能结构说、系统结构说和态度结构说等几种不同的结构学说。这些结构理论力图从不同的角度寻找品德心理结构的基本模式,进而发现进行品德教育和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
(一)因素构成说
因素构成说认为品德心理结构是一系列彼此联系的心理因素构成的统一体,即个体的品德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心理因素构成的。但究竟由哪几种基本因素构成,则看法不同,从而形成“三因素论”、“四因素论”、“五因素论”、“六因素论”等观点。“三因素论”认为,个体品德结构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构成的统一体。这种观点强调了认识、情感和行为习惯在品德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主张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去培养人的品德。“四因素论”将品德心理结构看成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统一体。它与“三因素论”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补充了意志这一要素。这种观点是目前我国教育心理学领域中比较流行的观点,也是大家普遍接受的。它要求我们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入手,去考虑品德的教育和培养问题。“五因素论”在“四因素论”中增加了道德信念这一因素,把品德心理结构看成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统一体。这种观点强调了道德信念在个体品德结构中的核心地位。“六因素论”把个体品德结构看成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动机、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和道德评价的统一体。这种观点又给“四因素论”增加了道德动机和道德评价两种要素。上述结构理论符合传统心理学的“三分法”观点。但也有人认为它们存在明显的缺陷:1.重视品德心理现象(因素)的分析,忽视品德结构的内在运行机制的揭示;2.重视品德表层结构的描述,忽视品德深层的探索;3.重视对品德结构线性的、静态的分析,忽视对品德结构作立体的、动态的考察。
(二)功能结构说
功能结构论是章志光教授提出的。他及其课题组把品德心理结构划分为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和定型结构三个断面或维度,并认为这种结构与宏观的社会环境和微观的群体环境(包括人际关系、教育方式)发生关联或相互制约时,就构成了一个包括品德机制在内的大的社会动力系统。品德的“生成结构”是指个体从非道德状态过渡到开始出现道德行为或初步形成德性时的心理结构,具体表现为个体获得道德规范的行为经验,产生是非感,形成道德行为的定势或习惯的过程。品德的“执行结构”是指个人在道德性生成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有意识地对待道德情境,经历内部冲突、主动定向、考虑决策和调节行为等环节的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及其结构。它既是表明个人日常处理道德问题时的一般心理空间状况,也是说明简单的道德性向品德形成过渡的一种形式。品德的“定型结构”是指个体具有品德(道德品质)的心理结构。道德行为可以是情境性的,也可以是倾向性的。前者更多受外部特殊情境及内容不稳定因素驱使而发生,因而不经常,不一贯;后者则不同,它是内部由于先期影响而形成的某种比较稳定的品德心理结构,即定型的表现,所以带有恒常性。上述三种心理结构是品德形成过程中相继出现的不同形式,但又是彼此包括、相互渗透的统一体。如果前一种结构的形成为后一种结构的出现作好了铺垫,那么后一种结构的形成则是前一种结构的因素、序列的发展和功能的跃进。该结构重点在于解释品德形成的动态过程。
(三)系统结构说
该理论是由林崇德教授提出的。他认为,品德心理结构是由三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构成的系统。
1.品德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关系系统,即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系统;
2.品德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活动的关系系统,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品德心理特征系统;
3.品德的心理活动和外部活动的关系及其组织形式系统,即品德的定向、操作和反馈系统。
以上有关品德心理结构问题的探讨,都是在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可称之为品德心理结构的普通心理模式。
与此同时在我国心理学界也有些研究者试图从态度学习的角度上,对品德的心理结构做出新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的邵瑞珍教授和皮连生教授在他们编著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的观点,把品德教育和态度学习的问题联系在一起。笔者也曾在1988 年6月的《中国教育报》上发表过《试论态度与思想品德教育》一文,试图转换一种角度,从态度问题入手去解决品德教育的一系列问题。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反复思考,笔者越来越感到将普通心理学的品德心理结构模式转换为社会心理学的态度结构模式,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邵瑞珍教授和皮连生教授在他们的著作中强调了态度与品德之间的密切关系,但并没有重视品德心理结构模式的转换问题。邵瑞珍教授认为:“通过对态度与品德两个概念的定义及其构成成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两者所涉及的问题基本上是同质的,有时我们甚至难以把两者严格区分开来”。[1](P184 )皮连生教授看到了态度与品德的关系,但他特别强调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他认为:“第一,两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所涉及的范围大,包括对集体,对他人的态度,对劳动,对学习的态度,对物品的态度,对本人的态度,等等。这些态度有的涉及社会道德规范,有的不涉及社会道德规范。只有涉及道德规范的那些部分的稳定的态度才能被称为品德。第二,价值(或行为规范)的内化程度不同。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等认为,因价值内化水平不同,态度可以从轻微持有和不稳定到受到高度评价且稳定之间发生多种程度的变化。他们认为,价值内化的最低水平是‘接受’(或注意)。价值内化的稍高一级水平为‘反应’。价值进一步内化,达到‘评价’阶段。价值内化的最高水平是个体的价值标准的‘组织’。通过组织克服各种不同价值标准的矛盾和冲突,最后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即价值性格化)。上述价值内化的各级水平也就是态度变化的水平。但只有价值内化达到高级水平的态度,也就是价值标准经过组织且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稳定态度才能被称为品德。”[2](P192)正因为这两个原因, 使他们未能考虑到将品德的心理结构模式彻底转换为态度结构模式。
为了实现品德心理结构模式的转换,即从普通心理学模式转换为社会心理学模式,我们首先应当弄清结构模式的含义。所谓结构是指由几种要素以一定的方式有机地联结在一起且具有特定功能的动态系统。所谓结构模式是指基本的结构形式。态度是由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行为倾向构成的有机系统,是一种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或心理倾向性。这与“三因素”的品德结构学说所强调的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行为因素三者的统一,在本质上是同质的。如果要区别的话,态度经常被看作是浑然一体的心理结构,而后者则是三种因素的累加,每种要素只能单独叙述。既然我们希望将品德的心理结构看成是有机的整体,就应当把它作为一种态度来把握。态度与品德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把品德的心理结构视为一种态度,能更深刻地揭示品德心理结构的普遍本质。
关于价值内化程度的问题,只要我们用动态的、生成的观点看待品德的形成过程,就会清楚地认识到它与态度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是完全一致的,也经历“接受”、“反应”、“评价”、“组织”等一系列阶段。当皮连生教授在品德学习问题上引进态度概念之后,实际上已经不自觉地实行了品德心理结构模式的转换。这正如他所说的:“由于态度和品德有时难以严格区分,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两者所涉及的是同质的问题,所以下面的讨论对两者不作严格区分。”[3](P193)
笔者在从事品德心理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尽管普通心理学的各种品德结构模式,一再强调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统一,强调各阶段和各系统之间的渗透,但是在揭示品德形成和变化的规律时,又不得不分头叙述各个要素的发展和变化过程,很难把知、情、意、行等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当我们把品德的态度结构模式和普通心理学的结构模式进行比较之后,就会发现两者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
1.普通心理学的结构模式中,知、情、意、行等几种心理要素是并列杂陈的,很难形成一个整体概念;态度结构模式中的知、情及行为倾向则始终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即真正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2.普通心理学诸模式的要素很不确定,有三因素、四因素、五因素和六因素之分,这说明该结构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或不确定性,人们很难确定哪一种更优越;态度结构模式突出了它的基本要素,有明显的确定性和不随意性。
3.普通心理学的各种模式试图从结构要素、结构形成过程、结构功能系统等方面揭示品德心理结构的本质和特性,但是每种结构模型只能突出一个方面,给人心顾此失彼、繁杂零乱的感觉;态度结构直截了当,一开始就抓住了品德心理结构的核心和本质,具有逻辑上的严密性和简易性。
4.将普通心理学的品德心理结构模式应用于品德教育的实践中去,显得头绪繁多,内容割裂,难以操作,而且各要素之间的交叉重复很多;态度结构则比较简单、具体,易于操作。
如果让我们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普通心理学的诸模式提供给我们的是普通心理学的零件或一组又一组的精心组装的半成品,而态度结构模式所提供的是结构与功能都比较完整的机器。
人们在探讨品德心理结构的问题时,只所以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结构模式,主要与模式倡导者的研究领域和知识经验有关,用心理学的语言来描述,即各人的心理定势不同。普通心理学各种模式的提出,是长期从事普通心理学研究的心理学家对品德问题研究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它为我们揭示品德心理结构的心理要素、品德结构的形成过程以及品德结构与功能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为我们从其他不同的角度研究品德结构的问题提供了参照对象和重要依据。我们提出品德心理结构的态度模式,即社会心理学模式,是想变换一个角度,从另外的视角去探讨品德结构的心理实质,用心理学的语言来描述,这是一种格式塔的转换。为了给这种新的品德结构模式争得更大的生存空间,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实行这种转换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
从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方向上看,它的研究正朝着突破已往研究范式的局限,即突破普通心理学概念体系的束缚,朝着与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相衔接、相交叉、相融合、相借鉴的方向发展。这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种总的趋势。美国心理学家索里等人编著的《教育心理学》,就突出了社会心理学理论和知识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另外,在人们倡导素质教育的同时,人格心理学的内容在教育心理学中的地位也显得越来越突出。科学研究本来就是人们探求真理的过程,因此,打开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同一个对象,有助于推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现代科学都非常重视对事物基本结构模式的探讨。这是因为对事物结构的揭示,不仅意味着对事物本质的把握,也有助于对其形成变化规律的全面掌握。有的研究者曾概括出弄清事物基本结构的6 种功能:一是有助于对事物进行全面、深入和有效地描述。因为它揭示了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及其联系的方式。二是有助于对各种相关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因为它集中地反映了产生各种相关现象的内在原因。三是有助于对活动的效果和影响做出判断和评估。因为它从总体上把握了事物的各种趋势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四是方便于对有关过程进行监测。因为它对有关过程的本质和特性都有明确的了解。五是有利于对事物的发展进行科学的预测。因为它可以从总体上掌握事物的变化趋势。六是有助于揭示结构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信息传输和加工转换机制。因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结构系统或事物本身就是一种与外界环境相互联系的动态开放系统。正因为了解事物的基本结构具有这些重要功能,所以人们才致力于去研究和探索事物的基本结构。
人们对于某种事物基本结构的认识并不是一下子完成的。一种称得上科学的结构模式不仅要正确反映构成该事物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而且应当具备以下6种功能。 当我们仔细探讨和分析前述各种品德心理结构模式时,品德的态度结构模式除了具备我们前面讲到的整体性、确定性、简易性和易操作性等特点之外,它也明显地具备一个科学结构系统所应具备的6种功能。
1.从态度模式出发,有利于对人们的社会品德进行全面、深入和有效地描述,也有助于揭示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等心理因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影响。不再把它们看成某种各自独立的心理过程。
2.品德的态度结构模式有助于对品德问题与智力、能力、气质和性格等问题相互关系的陈述,也可以对品德与人生态度、政治态度的关系陈述清楚并做出合理的解释。
3.从态度形成和变化的规律出发,可以对品德形成和改变过程做出科学的说明;从态度的功能上也可以对品德的功能和作用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估。
4.从态度形成和改变的过程考虑,也可以对人们品德形成和改变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测。同时,我们还可以区分出品德形成中的程度变化和性质改变的问题。
5.从态度形成和改变的规律和基本趋势入手,也可以对品德发展的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甚至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虚假态度产生的原因和品德上的欺骗现象。
6.态度本身是一种与外界环境互相联系的动态开放系统,这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品德系统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信息传输和加工转换机制,特别是社会文化信息对品德的模塑作用以及现实生活环境对个人品德形成的巨大影响。
以上6种功能是任何一种普通心理学模式所难以全然具备的。 这里我们绝不想低估各种普通心理学的品德结构模式对品德研究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其中有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动机、道德需要和道德行为问题的研究,都可以归属于态度结构的某个基本要素之中,成为某个要素的一项内容。有关品德发展过程、功能结构和系统结构的论述均可以纳入态度结构的形成和运行系统之中,使其表现得更为简洁和明快。即使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逻辑简单性原则不仅是人们追求的目的,也是科学选择的重要依据。态度结构模式要比其他模式简单得多。
我们主张采用品德心理结构的社会心理学模式,还因为品德问题本身就是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问题。社会心理学家不像普通心理学家那样,非要把人们的心理活动分为几种心理要素,而是强调了心理活动的整体性。一开始,他们就把态度问题看成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的课题。甚至有人曾将社会心理学定义为研究态度的科学。社会心理学的这种观念实际上是对普通心理学的元素主义倾向的扬弃,是对系统论思想的推广和弘扬。态度本身就是一种由三种基本心理要素构成的有机的动态开放系统,态度结构中隐含着动机、信念、需要、意志等基本要素。心理学中把性格定义为“某种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这也使态度和性格之间的关系非常清楚。特别是在社会心理学中,有关态度问题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并且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一旦将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迁移到对品德问题的研究之中,将它们应用于品德教育的实践中去,就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新的启示和帮助。
事实表明,社会心理学中有关态度问题的思想、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已经被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引入了品德问题的研究和品德教育的实践之中。例如,李伯黍教授等编著的《教育心理学》教材中,谈及品德教育的方法问题时,已经吸收了有关态度研究的许多成果。特别是皮连生教授对品德问题的研究实际上已经突破了普通心理学的心理结构模式。遗憾的是他没有明确肯定品德心理结构的态度模式的科学性和重要性,没有强调实行这种模式转换的意义和作用。
总之,我们认为,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特别是品德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深入开展有关品德心理结构模式问题的讨论是必要的。特别是引进社会心理学的态度模式,一定会给品德结构问题的研究和品德教育途径、方法的改进提供许多新思想、新理论、新途径、新工具、新方法和新的支持。它会帮助我们突破普通心理学的狭隘眼光的限制,使人们耳目一新,开辟出进行品德教育的新天地。
四
我们从教育实践的角度看,态度形成与改变的理论会给品德教育的实施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1.态度形成过程的“三阶段”理论认为,人们对某种事物的态度形成过程,大都要经历“服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如果我们留神一下孩子们的品德形成过程,就会发现它也经历着这样的三个阶段,即从对父母教育的服从到认同,再到内化。
2.态度功能理论认为,人们的态度一般有着认识判断功能、自我防卫功能、环境适应功能和价值表现功能等。这些功能的存在,使人们的态度不会轻易地改变。如果想要改变人们的某种态度,使之形成一种新的态度,就必须考虑到新的态度是否能够更好地帮助人们实现已有态度的各种功能。特别是当已有的态度执行着自我防卫功能时,它是难以改变的。例如在纠正孩子说谎行为的过程中,说谎的态度继续执行着防卫功能,那么所有的教育方法将会是无效的。只有当我们帮助孩子解除了防卫机制之后,消除了他的心理压力和对立情绪,才可以使其彻底改变说谎的不良习惯。要培养一种良好的道德品德,也应该重视发挥优良品德的基本功能。这种思路是其他品德结构模式难以提供的。
3.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与认知系统的关系非常密切。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为我们了解态度的动摇和改变问题提供了新的指南。在品德教育中,特别是不良品德的矫正中,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引起对方的“认知失调”,再为其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增加新的信息,促使其已有认知结构的变化。海德的“平衡理论”则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揭示了个体态度与态度对象及第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它有助于我们了解一个人的品德态度和其家长、朋友及伙伴的相应态度的关系。
4.行为参与理论告诉我们,态度的形成不仅是认识模式改变问题,行为的参与或角色的扮演往往有着潜移默化的特殊作用。因此,我们在品德教育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实际行为参与的作用。我们可以有意地设置和创设一些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品德的形成过程是态度学习的一种,社会强化作用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这方面的学习中,斯金纳的强化学习理论有重要的作用。班杜拉的社会观察学习理论又突出了提供学习榜样的重要作用。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家庭、学校和课堂教学中,向孩子们提供何种榜样,直接影响着其品德发展的方向和结果。家长、教师和英雄模范人物的良好榜样以及榜样人物的真实性、榜样行为的可操作性等,都是品德教育中应当重视的问题。
6.学校中的品德教育主要是通过信息沟通的方式和途径实现的。态度形成和改变的信息沟通理论也为我们成功地、全方位地揭示了影响态度改变的各种因素的作用。它从信息发送者、信息接收者和信息传播的途径和方式等方面着眼,展示了相关因素的变化和特点对接收者态度变化的实际作用,这为我们有效地灌输各种道德原则和宣传道德规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之,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有关态度问题的研究内容很多,成果非常丰富。如果我们能够自觉地实现品德结构模式的转换,不排斥和拒绝有关态度问题研究的积极成果,而是接纳和吸收它们,并把它们应用到品德教育和品德培养的实际工作中去,不仅会帮助我们提高品德教育的效率,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存在于品德教育中的各种误区。这样可以极大地丰富品德教育的基本理论,扩展教育的途径,发现与创造更多的手段和方法,帮助解决品德教育中的低效问题,为品德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品德素质的事业是一项艰巨的历史性工程,它需要德育界同仁的共同努力。笔者希望本文能够促进和实现品德心理结构模式的讨论和转换。当然,实现这种转换并不排斥对其他结构模式研究结果的吸收,反而会为其研究成果找到更恰当的位置。
收稿日期:1999—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