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板块占据了较多的时间。阅读对于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以及语文素养的提高都具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初中语文新课标中要求语文教材文本的选取应该具有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且须文质兼美、风格多样、兼顾各种体裁。作为珍贵的语文教学资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文本优势,挖掘文本内在品质,进行情感与思想上的熏陶。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学形象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5-4197(2018)05-00122-01
引言
文学形象在语文作品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整个语文作品的精髓,作者会将自身的情感完全寄托到其中的人物当中,只有对其精髓进行把握,才能更好的了解到文章所要传递的情感。这对我国语文教学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想要提高我国语文教学事业的水平,就要让学生们对作品的形象进行分析,评价该语文作用,依据学生们个性发展要求,进行教学方案的制定,尽可能的利用我国先进的教学设备以及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们进行知识的学习,考察学生们对文学形象的挖掘能力。
1.通过阅读来揣摩人物形象
阅读是学生们用来感受人物内心主旨的一种方式,可以有效的把视觉上的感受感化为听觉上的感受,把毫无生气的文字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文字,运用阅读的方式,控制好整体的节奏,来传达整体语文文章中心的主旨,感受人物的心理变化,然后在利用自身对文章作品的理解,来塑造出一个文学形象。朗读能把将作者想要传达出的内心感受进行整合,通过想象来感受文章的魅力,老师们要适当的引导学生们对文章进行深入的阅读,赋予文章一种新的生命力。
2.说一说,感知文学形象
“课标”提出:阅读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语文课堂除了语言的赏析、积累外,还应当重视归纳、总结、辨析等思维的训练。“说”出文学形象的过程就是对文本进行加工的过程:分析、归纳总结、合作探究,总结文学形象的内涵。“说”是思维的进一步深化、明确化。学生在钻研文本、主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3.写一写,体悟文学形象
将作品中的形象与读者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也会加深对文学形象的领悟。《丑小鸭》是一篇众所周知的童话,多数同学小时候都听过或看过这个童话故事,喜欢童话中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美丽结局。进入初中阶段再读这篇童话,应当要读出童话中的新意。课前在学生搜集安徒生的生平、写作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丑小鸭》这篇童话就是作者安徒生的真实写照:出生在贫民区,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经过无数磨难才走上了梦想之路。丑小鸭就是安徒生,安徒生就是丑小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丑小鸭”,于是我萌生了通过写作联系自身来感受“丑小鸭”形象的想法。为了能顺利写出体会,我引导学生先走进文本,走近丑小鸭的遭遇和不屈的追梦过程。我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把你自己当成是丑小鸭,细细阅读课文,用第一人称说出你的心情和体会。很多同学说出了如下一些体会:“我感到孤独无助”;“我是多么地丑,连猎狗都不想来咬我了”;“虽然母鸡讽刺我,我仍然坚守自己的梦想,我决定要出去走一走,无论我是饿死还是冻死,我都要去闯一闯”;“那些天鹅是那么美,我已深深爱上他们,无论如何,我一定要飞向他们”。在说的过程中,同学们把自己和丑小鸭紧紧联系在一起。我再引导大家回顾自己的生活体验,写片断作文《丑小鸭与我》。很多学生写出了自己与丑小鸭的经历相似的心路历程:曾经被不理解、不认可,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如:刚上初中的我也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写一本历史小说,我跟好朋友罗青说了自己的梦想,他说:“你这种单细胞生物还想写小说,别作白日梦了!”别的同学听说了,也都嘲笑我,可我没有放弃梦想,我顶着嗤笑的“大风”,迎着讽刺的“霹雳”,认真读历史,学历史,终有一天,我会实现自己的梦想,让他们刮目相看!在写的过程中,大家把自己代入到故事里,实现了与文学形象的高度融合,这是一个审美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学形象再造和内化的过程。
4.演一演,感受文学形象
初中生有很强的表演欲望,尤其是初一的学生。表演是一个综合调动表演者各个方面能力的过程,趣味性强,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形象。在表演中,表演者要揣摩人物的表情、语气,要想象人物的动作,要设身处地想象自己就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这样才能更真实、贴切地将形象展示出来。表演者还要考虑如何与观众沟通,怎样让自己的语言、动作被观众理解。必要的道具准备也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孙悟空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形象,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小圣施威降大圣》是节选自《西游记》第六回的一个片段:文章生动地呈现了孙悟空和二郎神打斗的经过,两人斗智斗勇,各显神通,紧张中透着诙谐,语言妙趣横生,孙悟空和二郎神的形象也呼之欲出。为了贴近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表演的环节,让大家把二人打斗的情节演出来,学生都跃跃欲试。学生对孙悟空和二郎神的形象非常熟悉,就没有做人物形象的铺垫,直接进入文本。
总之,在进行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时,需要注重对文学形象的挖掘,依据以及的生活状况,对其自身的情感进行分析,让学生们可以积极主动的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掌握好有效的语文学习方式,在阅读语文文章的过程中,要深入的对其内容进行分析,感悟其中的道理,挖掘出文章隐藏的任务形象,注重形象的把握过程,完善学生们的阅读方式,构建出一个高效的语文学习课堂,感悟文章,提高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们的见识,开拓学生们的视野。
参考文献
[1]李文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教育研究——以沪教版语文教材为例[J].学周刊.2017(23).
[2]袁聚坡.浅析初中语文中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J].学周刊.2017(25).
[3]胡春梅.文本特征:书册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以《小王子》教学为例[J].语文建设.2017(13).
论文作者:朱秀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5月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形象论文; 丑小鸭论文; 自己的论文; 学生们论文; 文学论文; 语文论文; 安徒生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5月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