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_实践教学论文

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_实践教学论文

高等专科学校开展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职论文,教学模式论文,高等专科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高等专科学校开展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正在向现代工业化国家迈进。当前,我国经济建设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由于大批成熟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的引进,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科学技术可以引进,而先进的科学技术所需要的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不可能靠引进来解决。企业员工素质不高,必然制约企业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从国外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所走过的道路和目前我国企业的职工队伍现状来看,通过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为企业经济技术乃至整个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无疑是我国高校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对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在改革中进行内部结构调整,实现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职业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近几年来,随着我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急需在高中或在中等职业教育基础上,接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即知识含量高、懂业务、会管理、能操作,善于把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直接运用于基层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实用型人才。我校进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既是主动适应这种需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又是顺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抓住发展机遇的重要举措。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某些观念的困扰,我国许多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多年来采用的基本上是一种“压缩本科”型的教学模式,未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低不成,高不就”,不能满足基层企业单位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需要,亟需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高等职业教学模式改革试验,借鉴高职教学模式的某些优势,也是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专科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因此,进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经辽宁省教委批准,1995年我校承担了省教委重点科研项目《高等专科学校开展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试验研究》。为支持这一教学改革项目,省教委专门批准我校增加40名招生计划指标,用于高职教学模式改革实验。我们以95级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的一个教学班作为教改实验班,在省教委的支持下,在省职教所专家、学者的指导下,进行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和理论探索。1997年,省教委又批准我校进行四个专业的高职教育试点,使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规模不断扩大。

二、明确高职培养目标,是进行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

高职培养目标是高职属性的具体化,也是其社会功能的直接体现。高职培养目标,突出反映了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专科教育的区别,集中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各种特色。明确高职培养目标,既是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起点,也是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依据。因而,明确高职培养目标至关重要。

借鉴世界各国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总体来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确定为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的特定职业(岗位)第一线的高级实用型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按照社会特定职业岗位的需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这一根本性质,决定了确定高职具体专业的培养目标时,必须从生产、服务和管理岗位第一线的实际需要出发。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1995年举办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高职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班时,采用职业分析的方法,确定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高职实验班的培养目标。我们首先组织教师深入锦州商业大厦、锦州旅社、沈阳凤凰饭店等大中型旅游饭店企业,了解他们对旅游饭店管理专业人才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确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职业岗位的业务工作范围,依此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并进一步具体化为人才培养规格。

通过职业分析,我们将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高职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班的培养目标确定为: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必备的旅游饭店管理理论基础,会饭店服务技能操作,熟练掌握饭店经营管理技术、方法及策略的高级实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旅游饭店的经营管理工作。

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具体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除思想政治素质、心理身体素质要求外,主要包括:具备饭店前台、客房、餐厅服务技能;初步具备饭店会计核算技能;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具备本专业领域内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掌握成熟、规范的饭店运转与管理技术,具有在饭店硬件齐备的情况下组织饭店运转的能力;掌握饭店市场营销原理与实务,具有较强的获取旅游客源市场竞争优势的能力;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具有一定的分析、把握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并藉此为饭店经营管理决策服务的能力。毕业前获得客房、餐厅服务高级技术等级证书。

三、制定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计划,建立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是进行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

教学计划是体现办学指导思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设计,是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具体体现,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因而,高职的专业教学计划十分重要。它决定学校能否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高职人才,是进行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经过实践和探索,我们认为,在制定高职教学计划时,应以“能力本位”为指导思想,以“目标分解”为主要手段,以建立“教学模块”为关键环节,以确定课程体系为最终归结。

1.以“能力本位”为指导思想。能力本位就是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以应用为目的,从培养目标的职业能力要求出发,将有关课程内容有机地综合起来,组成新的课程模块。为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摆脱原来课程设置的束缚,打破原来的学科体系。例如,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的“饭店公关与营销”这门课程,就是将原来饭店公共关系学和饭店营销学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重新组合到一起的。从根本上说,能力本位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中心,确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职业能力作为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因此,能力本位是制定高职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体现在教学计划的各个方面,是教学计划的出发点和归结点。

2.以“目标分解”为主要手段。为了制定好教学计划,必须将每个高职专业的培养目标再具体分解成若干个子目标。这些子目标是根据职业岗位的各项职责提出的,而每项职责又包含若干项任务。我们把完成职责的能力叫综合能力,把完成任务的能力叫专项能力。一种职业能力是由若干项综合能力组成的,而一项综合能力又是由若干种专项能力组成的。每一综合能力或专项能力的形成,又都需要特定的理论知识。上述目标分解和职业能力知识的分析工作,应由熟悉职业岗位的专家、教学管理人员以及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委员会,经过共同讨论来完成。讨论的结果需列出一张反映本职业有哪些岗位及职责,每一职责需要哪些业务能力,培养这些业务能力需要哪些理论知识的职业能力知识分析框图。这张框图就是我们制定教学计划的基础和依据。例如,我校制定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高职实验班教学计划,进行目标分解时,采取了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要明确职业岗位。为此,学校安排教师调查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职业岗位情况,用文字形式描述下来,以便明确培养目标。经调查分析明确:国内大中型饭店、宾馆的岗位(岗位群)主要有总台、客房部、餐饮部、销售部、财务部、公关部、人事部、设备部等。

其次,分析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即将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各主要岗位)中,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全部分析出来。这是一项关键工作,是教学计划制定的基础。经调查讨论认为,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学生未来面向的职业岗位之一是餐饮部经理,而餐饮部经理作为饭店中级管理者,其岗位职责主要是对餐饮部的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和监督,向总经理负责,并与其他部门经理作好必要的横向沟通与配合。其中组织职责的任务主要有按工作计划和部门经营目标搞好部内人员分工和组合,将任务明确下达给厨师长、餐厅领班、服务员、引座员等,对他们进行考核,兑现奖惩……等。经过讨论明确各专业岗位职责与任务后,形成图表及文字材料,将各专业岗位职责与任务明晰、具体地描述下来,以便开展下一步工作。

再次,进行能力与知识分析。即在前述工作基础上,分析出为顺利完成职业岗位各项任务,所需要的能力与知识。这项工作由从社会聘请的水平较高的职业专家,与校、系教学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代表共同完成。各专业岗位所需知识与能力的分析结果,要形成知识能力分析框图和文字说明,并确保以任务为中心来加以排列,以便于贯彻课程设置以能力为导向,理论知识以必需、能用为度的原则。

3.以建立“教学模块”为关键环节。职业能力知识分析图产生后,由教学人员根据框图中培养每一专项能力的要求选择教学内容,确定课程,设计教学模块。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必须坚持以能力为导向,打破原来的学科体系,以职业分析确定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为基础,以职业所需的成熟技术和管理规范为主;要坚持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并特别注意实践性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环节的同步配合。尤其是在强调专业能力的同时,绝不能忽视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确定后,再根据教学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分类组合成教学模块。这种教学模块中既有知识传授,又有技能培训;有的则要形成专门的理论教学模块或技能训练模块。课程模块的组成有几种情况:可以将几个同类的模块组成一门课程,如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的饭店会计与财务课;也可以是一个模块组成一门课程,如饭店设备管理课;还可以将几个不同知识技术内容的模块按培养职业能力的需要,按新的原则,结合成课程,如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的饭店公关与营销课。

4.以课程体系为最终归结。谭程及课程模块产生后,则需进行课程体系的确定。在建立课程体系时应研究课程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遵循教学过程要循序渐进的原则;需根据各课程及课程模块之间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关系来加以顺序排列。课程体系的建立要打破三段式的传统模式,一般可设计四条课程线;第一条线是综合素质课,主要是必需的政治理论课和文化基础课;第二条线是掌握职业岗位技能必需的基础理论课,主要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专业基础课;第三条线是职业岗位必需的基本技能课,即核心专业课;第四条线是将基本技能应用于岗位各种实际工作的应用能力课,主要是单独开设的实践课。将各种教学模块按教学规律排列起来,就可确定课程体系,基本完成教学计划的制定工作。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突破口

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这一环节的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影响高职培养人才的质量。岗位针对性很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区别之一。因此,要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实现高职培养目标,必须把突破口选在实践性教学上。开办高职实验班以来,我们在逐步完善各个教学环节的同时,着重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狠抓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并以此为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突破口。

1.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

(1)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所占课时比例,保证实践教学学时。 我们通过改革课程设置,按照高职特点选择理论教学内容,压缩理论教学学时等措施来增大实践性教学学时在总学时中的比重。如95级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高职实验班的实践性教学学时与理论教学学时之比达到1∶1左右。我们之所以这样安排是为了能够使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上岗前的岗位技能训练,较好地掌握专业技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2)单独开设实践课,单独考核。 实践课是把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用边讲边练的现场操作方式进行授课。它是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技能的基本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和培养职业意识、养成良好职业习惯的重要措施。在教学安排上,实践课主要以模块形式按实践单元组织教学,学习安排上也相对集中,便于边讲边练。例如95级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高职实验班单独开设餐饮服务技能训练、客房服务技能训练等系列职业技能训练实践课。这样不仅便于组织教学和安排考核,充分利用有限的实训设施,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学生听完教师讲解,看过教师示范,能够马上动手操作,有利于迅速掌握实践技能。我们认为有条件的高职专业都应充分利用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单独设立实践课,自成体系,单独考核。

实践课的另一个特点是有自己的专业教室(或模拟实习室)。如95级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高职实验班在本专业的模拟客房中进行客房服务技能训练。1997年学校建立了教贸餐厅做为食品营养与烹饪专业高职班的专业教室,几门烹饪工艺操作训练课都可以在这种专业教室里上。教师在专业教室讲解、示范后,学生即可进行训练。专业教室的建立,使高职教学的授课方式明显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根本的改变。

(3)单独制定专业技能训练计划。 为使实践性教学的各个环节落到实处,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除单独制定总体的专业技能训练计划外,还应在涉及实践环节较多的课程教学大纲中单独列示课程实践技能训练计划,在计划中明确指出某一课程及该课程涉及的有关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这样,不仅确定了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专业技能标准——总的技能训练目标,还有阶段性的实践教学安排,内容包括各个阶段的实践教学目标、训练内容、考核标准等。制定独立的专业技能训练计划有利于保证实践教学效果,它将成为高职实践教学的特色之一。

2.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实验教学和校内模拟实习环节的质量控制。 在以往的校内实验教学和模拟实习过程中,有的学生不重视这一教学环节;过去用期末一次测验决定实验课的成绩,也造成学生不注重平时实验。为了使实验教学和校内模拟实习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采取了建立实验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的作法,基本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一作法的核心,就是认真抓好学生平时实验和模拟实习管理,建立平时实验的量化考核标准。学生做每个实验或模拟实习项目后,教师都按考核标准进行评分,得出平时每个实验或模拟实习项目的量化考核成绩,并以一定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平时实验成绩不及格,则该门课程总成绩不得评为及格。此外,还通过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实验室管理、改善实验条件、提高实验教师指导水平等,形成校内实验教学和校内模拟实习的质量控制体系,来确保质量标准的实现。

(2)校外实习环节的质量控制。 校外实习环节是培养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实际操作能力最有效的环节之一。为了搞好这一环节的教学,我们针对学生毕业后在岗位上的实际工作需要安排实习环节,并加强质量管理。从原则上说,按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应当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走出学校大门,到职业岗位现场,在现场技术、服务和管理人员的直接指导下,边干边学。但是鉴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现场实习的实践教学方式遇到诸多困难,尚需逐步解决。所以从总体看,校外现场实习教学目前还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尽管如此,我们在高职教改实验过程中仍努力开展对社会的联系工作,力争提高现场实际操作在整个实践教学中的比重。为了保证来之不易的校外实习环节的教学质量,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单位领导和管理、技术人员的配合下,我们采取“三结合”的方法,进行学生校外实习质量的考核。这种方法的要点是:学生实习岗位所在部门的主管领导要根据日常考核情况进行鉴定和评分;学校派出的实习指导教师要根据抽查考核情况进行鉴定和评分;实习学生本人要进行自我鉴定和评分,并写出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要由实习岗位所在部门领导和学校指定的教师共同评分;将上述三个方面评定的分数,按规定权重加以综合,即为学生校外实习的最终考核成绩。

(3)对学生进行年度技能考核。根据“专业技能训练计划”, 95级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高职实验班和1997年扩大高职改革范围后的各个高职专业每年都对学生进行年度技能考核。各专业首先制定出每学年学生应达到的专业技能标准,学年末按照标准对学生进行综合技能考核。例如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每年对一年级学生进行的年度技能考核内容是总台服务技能、饭店英语交际技能与人际沟通技巧;二年级技能考核内容是客房服务技能、餐饮制作与服务技能;三年级技能考核内容是饭店服务综合技能,通过项岗实习环节进行考核。进行年度技能考核,有力地促进了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技能训练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高职培养目标的实现。

3.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物质保证。

(1)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校内实习基地是根据教学计划, 模拟现场岗位实际,配置相应的实验、实习设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技能训练的场所。在校外实习遇到困难较多的情况下,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对于完成专业技能训练计划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十分重视高职实验班和高职试点专业的校内实习基地建设。为了搞好高职实验班和高职试点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在为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投资十几万元建立模拟客房的基础上,1997年又筹集了近40万元资金,建设了四个高职试点专业的综合模拟实验室、高档次的语音实验室和集教学与生产经营于一体的烹饪专业专业教室——“教贸餐厅”。综合模拟实习室装备了大屏幕电视机、录放机、网络服务器,以及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多台,并准备购置多媒体演示仪、大屏幕教学投影仪等现代教学设备。实验室和校内模拟实习基地的建立,逐步改善了学生技能训练的条件,为综合技能训练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保证了高职实验班的高职试点专业实验课和校内实践教学任务的完成。

(2)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就是选择适宜专业实习的生产或经营服务现场,利用现场设备等条件,结合现场生产、经营或服务实际业务,进行综合技能训练。在积极建立校内实习基地的同时,我们也抓紧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例如,为了搞好95级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高职实验班的校外实习环节教学,我们积极与省内企业合作,先后建立了若干个校外实习基地,如盘锦金宝度假城、辽阳银梦大酒店、锦州大厦宾馆等,基本解决了我校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高职实验班校外实习的困难,保证了校外实习环节的教学质量。

五、改革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是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

两年来的高职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进行高职教学模式改革,虽然要以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为突破口,但理论课教学改革是一个更为关键的重要环节。不改革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高职的实践性教学就没有保障,新的教学体系就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要从根本上打破传统学科型、知识型教学模式,必须抓住理论教学改革这个关键,下大力气进行课程建设。这是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难点,也是高职教学模式改革不可逾越的阶段。

1.理论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在理论教学改革中,我们坚持理论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岗位能力知识结构的客观要求所必需、够用为原则,讲岗位能力培养之所需,够用即可。一是专业课要注意课程的实用性和以应用为中心的综合性,而不是把理论知识的渗透、交叉面搞得很宽。我们根据高职职业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确定专业课教学内容应以传授成熟技术和管理规范为主,以讲授实用理论、与专业技能关系密切的应用理论为主。二是基础理论课根据专业学习要求开设,以能满足职业岗位的需要和够用为度,围绕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综合、删并。根据“必需、够用”的原则,对于与专业岗位能力培养关系不大的课程做大幅度调整,有的删繁就简,有的全部删去,同时结合培养实际能力的需要,相应增加一些新课程。例如,在高等数学课的讲授中,大量简化数学理论推理、公式证明过程方面的内容,加强数学模型应用方面的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正确处理广度和深度的关系。在广度上,应包括本专业大专知识素质的基本内容,并能覆盖本专业主要岗位高中级职务应知应会的全部内容,而不是涉及知识面越宽越好,应防止理论课程体系过于庞杂;在深度上,各门课程要以大专水平的基本要求为基准,注意加强针对性与实用上的精深,应防止在理论上作不必要的探讨甚至钻“牛角尖”。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各专业都要开设实用外语、应用文写作和计算机应用等综合文化素质培养所需的课程。我们期望学生毕业后,首先能较快地适应本专业的岗位实际工作需要,同时能有一定的发展“后劲”。

2.加大理论教学模式改革的措施。

为搞好理论课教学改革这一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以课程建设为手段,采用了科研立项的管理方式。1996年,学校制定了《关于教学改革立项的暂行规定》,对理论课教学改革进行了规范化的立项管理。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立项在进行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由学校正式下达教学科研任务,并相应资助教学改革研究经费。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课题组接受任务后,要进行如下工作:根据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研究本课程在实现培养目标中的作用,与前续及后续课程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明确课程内容,制定教学大纲,编写讲义教案、教学指导书、考核标准、考核办法及相应习题集,最后由学校课程建设委员会组织验收。1997年,基础部高等教学课程建设改革项目通过学校验收。改革后的高等教学课注意了与相关专业课程的衔接,大大简化数学理论推导、证明,突出在职业岗位中的作用,针对性、实用性强,经过两个教学周期的试用,尽管计划学时有所减少,但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3.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职业技能训练的关系。

在进行理论教学模式改革中,我们应注意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职业技能训练的关系。既要克服片面强调学科系统性,脱离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实际需要,盲目扩大知识面,使课程设置越来越杂的倾向;又要防止轻视理论,以为高职就是技能培训的错误认识。要根据不同专业具体实际,分别确定公共课、专业课和实践课在总课时上的恰当比例,不搞一切切。例如,我校97级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高职班实践实习课时占总课时的50%以上;对外贸易业务专业高职班实践实习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则不到40%。

六、总结经验,把高职教学模式改革逐步引向深入

我们通过两年多的高职教学模式改革初步实践,在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明确高职培养目标;制定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计划,建立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高职教学模式有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但是必须看到,我们的高职教学模式改革实践还有不少问题,存在不少困难,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1.要切实转变对于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认识,一些干部和教师的思想认识问题,需在今后的改革实践中进一步加以解决;

2.结合具体专业对高职培养目标的认识有待于深化和具体化;对高职培养目标的表述和把握需要更加准确和更具有可操作性;

3.高职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应更加细致、周密,更好地吸收社会、企业界人士参与,并随着高职改革试点工作的逐渐深入而不断完善;

4.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还有薄弱环节,如专业技能训练计划的制定还不够全面;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文件的建设还很不完备;建立和巩固校外实习基地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年度专业技能考核坚持不够普遍;

5.理论教学模式改革从内容到方法都有许多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高职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中进一步组织科研“攻关”,力求得到更好地解决;

6.教师队伍建设距离高职教学模式所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7.适合高等职业教学模式需要的教材建设刚刚起步,任务还很艰巨;

8.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的对照、对比资料积累不够及时、不够完备;等等。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和实践中,我们要认真研究和解决高职教学模式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逐步完善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各项措施。通过开展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改革,为我省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收稿日期:1997年10月27日

*本文系辽宁省教委1995 年重点科研项目《高等专科学校开展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试验研究》的中期报告(摘要)

标签:;  ;  ;  ;  ;  ;  ;  ;  ;  

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_实践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