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来,随着于电力体制的改革,电力设备维护也逐渐的在走进市场,原来只有电力部门专门负责设备维护的情况先已经改变,电力设备制造业也开始着手进入到这一部分。而且设备的制造商对于设备的设计和缺点都非常的了解,以及有保证的证备件来源,常常在接设备维护合同时占有有利的地位。状态维护最重要的是根据设备现有的工作状态,结合状态监测的手法,为设备的健康作出诊断,以便我们能抓住最好的保养周期,提高养修的技术含量。而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平稳工作,避免设备工作时受损是设备状态维护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110kV;变电站;日常维护;管理
引言:电气设备是变电站的核心设备,也是维系变电站正常运转和工作的基石,其地位十分突出。包括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等在内的各种电气设备,需要加强日常维护、保养和管理,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升设备的使用效能。因此,要加强变电站电气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1、加强巡查、维护与有效管理,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转
各种各样的设备是电力系统的基础硬件,也是变电站工作的基石,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设完整的电气设备管理机制首要的工作就是健全设备的巡查、排查与维护制度,加强管理,提高效率,切实保障各类电气设备的正常运作,将设备可能出现的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无论是电力线路、电气设备还是电力信息通道,都要通过健全管理细则来加强管理,在定期、定性的巡查、巡视与检验中找出问题,尽快解决,其一般性的规定或制度包括如下内容:
(1)要检查杆塔是否倾斜,有无裂纹;横担及其他金具有无锈蚀,螺栓是否缺帽、松动;绝缘子有无脏污、损伤、裂纹和闪络痕迹。
(2)要仔细排查导线有无过紧、过松的现象,刀闸导线接头是否良好,有无过热打火现象等。
(3)要检查拉线有无锈蚀、松弛、断股和张力分配不均等现象。此外,线路保护区的竹木、违章建房等是否清理、整改到位等问题,也是巡视工作的重点内容。
(4)要仔细检查电气设备的外观是否清洁,油漆是否完好,有无锈蚀,接地是否良好,油量是否充足,充气、充液设备无有渗、漏油、气、液的现象,封垫严密性及有无受潮现象等。
现象,封垫严密性及有无受潮现象等。
2、加强电气设备的人工管理,提高人工与技术手段的结合度
针对变电站电气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机制的建设一方面是各类制度的完善,另一方面则涉及具体的人、事、物,即职工的日常工作与机器设备、信息化平台的有效运用。在变电站内部开展的电气设备管理、巡查与巡视,既要加强人工操作,更要运用信息化平台、电子技术等手段。比如,变电站的设备安全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完整的制度与机制的保障。通常来说,发电厂设备要实施24h监督、巡视和管理,对于工作人员的时间,精力要求很高,以变电站设备的日常巡视和管理为例,做好日常工作,需从如下2个方面人手:
(1)加大设备日常维护的力度,预防出现遗忘、错误保养等问题,同时将设备的保养工作同员工的奖金挂钩,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从而调动员工的维护热情,真正将设备保养工作落到实处。(2)加大设备的日常检查力度。应制定专业人士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同时记录好检查的内容,包含设备平时的工作情况、工作时间、维护的方法及次数等,从而当设备发生问题时,方便维修人员更了解设备,精确找出事故原因,予以处理。(3)关于技术手段的运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电厂设备巡检管理系统可以解决人工巡视和管理的问题,确保定时对设备按计划巡查,方便真实记录设备状态和相关数据;同时,系统可对巡检数据、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准确的统计分析,对设备进行建档、建图管理等。所以,有效运用人工和技术手段,是电力系统日常巡视与管理机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4)应加大对设备管理从业者的监管力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设备的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都需要熟练掌握设备的基础性能,依据设备的具体情况,结合企业的真实状况合理制定保养及维修规划,同时对维修与维护活动进行科学监管,防止出现资金浪费的问题;(5)创建完善的设备维修、维护标准。不断改进并健全数据的统计,针对设备的出入情况、运转情况等进行详细登记,保证一机一册,有据可循;(6)定期对设备的管理从业者、维修从业者进行培训。从而提高从业者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
3 健全管理设备制度
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在做某件事之前,必须要做好准备工作。而做好电气设备的检修与管理工作,增加其使用年限就是变电站得以正常运行的准备工作。其中,第一步要完成的就是有关条例规范的完善工作,同时还要分门别类电气设备的主要类型,从而更好的制定条例规范。以下是几点应遵循的原则:
(1)生产设备辅机(包括电动机等在内)的运转与维修必须要和主机保持同步。同时,各个辅机也要保证始终处在正常状态,从而更好的发挥出其辅助作用。
(2)电气设备和主机生产设备的巡检、维护周期要保持相同。
(3)电工要同时负责电气设备的运转和维修。
(4)电气设备管理隶属于设备管理,必须要在维护的基础上实施定期的大中修维护管理。
(5)电气设备的大中修周期应定为1次/年,而相关的检修章程和具体流程需要根据已有计划进行。
(7)如果电气设备出现了突然性或偶然性的故障,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内实施应对对策,从而杜绝故障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总而言之,仔细整理并分门别类变电站的电气设备是其今后正常运转的基础内容,而规范体系的构建则能够为其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的保证。 3.电气设备的维护管理
4.电气设备安装完成后,一定要定期进行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持续完好,保证电网能够安全、高效运转,否则若后期维护管理工作不到位,极有可能造成整个电力系统的大面积停运。电气设备的维护管理,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检查维修设备,提前发现安全隐患,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对于发现的设备缺陷问题,要仔细记录、及时上报,尽早消除障碍,确保设备运行不受影响。在检修时,为了减少停电检修的次数,先观察设备问题是否能够进行带电作业,之后再慎重决定进行停电或带电作业。为了提高检修质量、减短检修工期,要给检修人员提供先进检修机具,并结合先进工艺方法,确保检修工作安全。运用先进科研成果进行系统化的监控管理,比如无线监测技术,相比预防性试验,无线监测系统采用高灵敏度传感器采集运行中设备绝缘劣化信息,可以把某些预试项目无线化,使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综合诊断得到实现,也促使了电力设备周期性检修不断向状态检修过渡[4]。
总结:综上所述,变电站电气设备维护与管理水平的提升必须要以相关体系的规范与应用为基础,还要兼顾到其他工作环节,例如技术的引入等。如此一来,才能够实现变电站电气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而管理效率也才可以获得提高。电气设备的高效维护与及时管理是其得以顺利运行的前提条件,所以必须要重视电气设备的检修和管理,从而保证变电站功能的正常发挥。
参考文献:
[1] 韩晓霞,李莉,麻海燕等.关于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研究[J].机电信息,青海电力,2006(01):33-34.
[2] 胡勇志.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变电站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1(12):43-45.
[3] 张焱.分析变电站电气设备检修的必要性与实践措施[J].科技创业家,2013(14):47-49.
[4] 邹献奎.发电厂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的必要性与实践[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04):67-68.
论文作者:迟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30
标签:设备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变电站论文; 工作论文; 有无论文; 状态论文; 现象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