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飞良
宁乡市人民医院 湖南宁乡 410600
【摘 要】目的:探讨对接受生化检测的患者在检验前实施质量控制的临床影响。方法:以2018年5月~2019年5月于我院接受生化检测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所有患者开展严格的检验前质量控制,1周后进行初次生化检测;随后对照组不再接受干预,观察组则继续实施检测前质量控制,1周后两组患者接受二次生化检测,比较两组患者两次的生化检测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初次生化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两次生化检测结果有较大幅度的变化,两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两次生化检测结果较为稳定一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验前质量控制应用于生化检测中对于检测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可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为患者病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采纳和大力推广。
【关键词】生化检测;检验前质量控制;检测结果; 准确性
生化检测是医院常用的一种检测手段,生化检验结果是医生对于患者病情判定的重要依据[1],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医生诊断的准确度,因此生化检验的准确、可靠意义重大。为了提高生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2018年5月~2019年5月于我院进行生化检测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入院时对所有患者开展为期1周的严格的检验前质量控制,1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初次生化检测,做好检测结果的记录:(1)患者保持正常的饮食习惯,在此期间严禁进食大量的高糖、高蛋白、高脂肪食品,不要过量饮酒、抽烟,不要熬夜,保持心态平和,情绪不要大起大落。(2)严格遵循生化检测前的要求:生化检测前8小时要保证严格空腹,不能进食和大量饮水;在采血样时,要至少提前15分钟到场,不要做剧烈运动,情绪要稳定好。(3)严格规范血样采集操作:确认患者的状态是否适合采血[2],询问患者的姓名、病室号、床号、检验时间、病情、是否进食等,观察患者的血管情况,确认可以采血后方可实施采血操作。采血时要检查环境是否洁净,光线是否满足要求。采血人员要按照规定洗手,带好口罩。叮嘱患者保持好仰卧位姿势,在患者的静脉选择合适位置,在穿刺部位的肢体下方摆放好一次性治疗巾,在穿刺部位上方约6cm的位置绑扎止血带,止血带的末端一定要向上,嘱咐患者握拳、不要紧张;使用碘伏在所选穿刺点周围5cm处仔细消毒。用一只手的左手大拇指绷紧患者静脉下端的皮肤,并固定好,另一只手拿着采血针,使采血针针头与患者的皮肤呈(15-30)度[3]、斜面向上沿着静脉上方或者侧方刺入皮下,再沿着静脉走向推进,看到有血液采出后再顺着静脉推进一点,将蝶翼用胶带粘贴固定好。采血针的另一端是与真空管相连接的,在采血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血液流速,当达到所需的采血量时,把针头反折,取下采血管封好。把止血带松绑解下,嘱咐患者松开拳头,使用干棉签在患者穿刺点的上方轻轻按压,将枕头快速拔出,嘱咐患者或者家属按压好棉签,保证穿刺点不再出血。核对标本标签内容无误后粘贴在采血管上,撤去治疗巾。(4)血样送检:血样采集完成后,按照送检要求在规定时间内送达检验科,送检过程中避免用力摇晃或者碰撞血液标本。(5)严格生化检验操作:生化检验人员使用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AU2700)对所采集到的血液标本进行检测,操作方法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6)定期开展对生化检测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不仅要从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大方面进行专业、详细的教导,还要增强生化检测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培养生化检测人员高度的责任心。(7)成立专门的督导小组,不定时对生化检测人员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8)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教育,讲明检验前质量控制的原因和重要性。
随后对照组不再接受干预,观察组则继续实施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方法同初次生化检测前,1周后两组患者接受二次生化检测[4],做好生化检测结果的记录。
1.3观察指标
分别统计两组患者两次的生化检测结果,相关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空腹血糖和三酰甘油,并完成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完成数据处理,以χ2和t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如果检验结果为P<0.05,则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初次生化检验结果比较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初次生化检验的结果,可以发现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含量、空腹血糖含量和三酰甘油含量相近,两组差异性不显著(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生化检测是临床上常用的诊断辅助手段之一,可以诊断人体主要系统的功能,为医生诊断疾病提供一定的参考。如果生化检测结果不准确,会给临床造成误导,给诊断治疗带来较大的难度,甚至会导致误诊或者漏诊,延误患者的病情治疗。
从本研究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检验前质量控制是保证生化检测结果准确的前提。经过严格的检验前质量控制的300例患者的初次生化检测,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没有大的区别,表明了两组患者的健康状态相当,排除了所选研究对象的个体差异性对生化检测结果可能造成的影响[5],确保了两组间的可比性。之后的研究中,对照组不再接受质量控制,可以自行选择任何食物,可以喝酒、抽烟,也可以剧烈运动;而观察组则需要按照之前的检验前质量控制方案继续接受干预。从结果来看,对照组患者二次生化检测的结果和初次生化检测的结果相差甚远,说明了这两次生化检测结果都可能是不准确的,不具有可使用的临床价值;而观察组二次生化检测的结果和初次生化检测结果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两次生化检测的结果是稳定的、一致的,可靠性高,能够为医生诊断疾病提供重要的依据,具有非常大的临床价值,是可以使用的。这说明了检验前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当然,这里所指的检验前质量控制是包括多方面的[6],既包括采集血样前患者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也包括所采集到的血样的高质量,因此我们的质量控制是从这两个大的方面开展的。
为了使患者在生化检测时能够有合格的、良好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我们在让患者保持正常饮食习惯的基础上,严禁进食大量的高糖、高蛋白、高脂肪食品,这是因为这些高糖、高蛋白和高脂肪食品进入人体后,会分解成为较小分子的葡萄糖、氨基酸和甘油等,这些小分子物质能够进入人体的血液当中[7],并且在短期内不会被排泄,如果这时候采集患者的血样进行生化检测,检测结果中的血清白蛋白、血糖、三酰甘油含量就会偏高,这并不代表着患者有高血糖等相关疾病,如果医生拿到这样的检测报告,就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实际上这些都是暂时的,一段时间过后,待体内的上述分解产物排出体外后,各项生化检测指标就会下降。过量饮酒、抽烟,熬夜,情绪不要大起大落等会消耗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使得血压中的血清白蛋白、血糖、三酰甘油等含量下降,但是经过几天的恢复后,含量会恢复至正常水平,如果在此期间进行生化检测,则检测结果会显示含量偏低,会误导医生的诊断。通过对照组患者两次生化检测结果巨大的差异,即可得出生化检测前身体和精神状态对于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巨大影响。
其次,如果血液样本采集操作不规范,也会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在血样采集前没有做好洗手、戴口罩等消毒措施,没有保证干净、合适的采血环境,则可能会造成血液样本的污染,从而降低生化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血液样本采集完成好,要做好标记,仔细核对标签信息,包括姓名、病房号、疾病等信息,确保每一个血压标本和每例患者是正确对应的,避免血压标本混淆而造成的生化检测结果错误。标记完成后要尽快送检,送检过程中要保证血液标本的完好性和有效性,不能因为误操作等理由而损坏血液标本,或者因为剧烈晃动使血液标本中的红细胞等破碎[8],从而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血液标本送达后,检测人员要及时完成检测,对于不能及时完成检测的血液标本,要按照规定的条件贮存,保证其有效性和完好性,避免因贮存不当而影响检测结果。送检人员要熟练、规范地操作自动血液分析仪,并及时、准确地将检测结果记录下来,避免记录错误造成的影响。
检验前质量控制需要所有检验人员、血液采集人员以及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因此对其进行宣教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患者按照检验前质量控制的要求严格执行,保证良好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检验人员拥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娴熟的专业技能,才能在每一个环节保障生化检测的质量。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可使其意识到检验前质量控制对于生化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作用,才能够主动配合质量控制措施。对检测人员的培训教育是保证高度责任感和过硬专业技能的前提。
综上所述,检验前质量控制应用于生化检测中对于检测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可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为患者病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采纳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刘隆剑.临床生化检验前及检验后质量控制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0):1372-1373.
[2]左铁军.检验前质量控制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4):92-93.
[3]方大鹏,陈俊莲.检验前质量控制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9(01):59-60.
[4]龚文.浅析解冻温度对生化干粉质控品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6,15(01):17-18.
[5]符志学.探讨检验前质量控制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5,1(15):131-131.
[6]杨艳丽.标本溶血对部分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及预防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1):33-34.
[7]王彦秋.浅析生化检验血液标本前质量控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5(18):36-37.
[8]孙冉,黄辉.标本放置时间对部分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7):115+117.
(上接第105页)
3.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为88.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4.讨论
生命网是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网[8],是指以医院为基础,通过对患者普及疾病相关知识并定期随访,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9,10]。本研究应用基于生命网指导下的健康教育,研究结果显示,护理1个后,观察组患者SAS及SDS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患者,SAQ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结果说明基于生命网指导下的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学习更多的疾病相关知识,树立信心,由于患者心理负担较重,本研究对其进行开导,鼓励患者抒发情绪,从而明显降低患者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同时,健康教育使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活习惯,坚持按时服药,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中尚存在诸多不足,研究中样本量较少,观察时间较短,尚需要大样本,长时间的进一步验证,另一方面试验中对患者数据统计、分析时存在较大的人为误差,均需要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综上所述,生命网模式的健康教育在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闫现华.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5,37(10):1584-1586.
[2]吴立华,周英艳,黎金花.循症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6,27(17):2922-2924.
[3]李玉华,蒋建萍,李月红.综合心理干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状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2):47-49.
[4]蔡津津.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的效果[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5,24(2):204-206.
[5]郑容梅.优质护理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辅助干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4-7.
[6]蔡伟萍,赵坤,康然,等.生命网健康教育模式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5):37-38.
[7]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4):295-304.
[8]陈媚,刘艳茹,吕英慧,等.“生命网”流程在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健康教育.2017,33(1):78-81.
[9]刘俊娥,邢凤梅,王淑英,等.基于“生命网”的延续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能力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8):1444-1447.
[10]蒋芬芬,费红.“生命网”模式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促进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9):25-26.
论文作者:熊飞良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生化论文; 患者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两组论文; 标本论文; 血液论文; 血样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