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堂不仅仅是教师的,还是学生的,把属于学生的那一部分还给他们,那我们的课堂将是良好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课堂。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效果;地理思维;终身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9-086-01
2017年新一轮课程标准推出,山东省的高考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已从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再现的双基为主导,向考查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转变;从过分强调学生掌握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向以考查学科主干知识为主转变;从强调理论学习,向考查学生关注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转变。在这种背景下,笔者在多年高三地理教学实践中,听取多数学生的意见,反思每节课的教学效果,边实践、边思考、边改进、边总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高三地理复习课模式。
改变课堂模式,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一、精讲多思。-------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
课堂时间紧,教学任务多,专题复习不必追求面面俱到,向45分钟要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在专题复习中要抓好“讲、练、评”这三个环节。
1、“讲”的过程中注重知识点的归纳与总结
专题复习中,教师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尤其重要。二轮专题复习决不能搞成一轮复习的翻版,根据二轮专题复习的目标任务,课堂上更需要教师精讲。经过讨论,我形成初步的专题复习课堂模式。即在课堂上,利用前5至8分钟通过小测的形式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以讲练结合的形式对知识点和做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反映出来的情况进行适当的点拨。接着,为了让学生更好掌握解题思路,会进行知识迁移,课堂反馈练习必不可少。例如,用08年高考36题中刚果河水文特征的分析,得出河流水文特征的规律,即分析河流的水量、径流量的变化、含沙量、结冰期、凌汛、水能、航运价值等。然后让学生自己利用规律分析亚马孙的水文特征,从而达到了巩固的效果。在讲解内容上大胆取舍,大胆跨越,打破章节,重新整合。如讲国土整治时,我就把同一类问题精讲一个,让学生学着分析其他几个,从而达到讲一个,归一类得一法。
2、规范的定时训练
专题训练的广度、深度、强度应比一轮复习更进一步。为了提高成绩,我采用了“1+1”模式。即每周一次文综模拟训练;每周一套(含5组一天一组)单科训练。命题上我改变过去的“一刀切”、“一题练”的做法,在优化命题上下功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命题我注重新情境、新条件、新问题的设置,注意以“陌生”考“熟知”的训练。在学生练得时候我严把时间关,定时定量,即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也为高考做准备。高考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好者得分高,文综很多学生感觉时间不够用,做不完,因此在平时训练中注重做题速度和准确度是十分有必要的。高考中要想文综得高分,选择题得分高是基础。我正在准备选择题定时训练材料,每天让学生练一组老师精心组合的11道选择题(高考地理就是11道),限时20分钟,争取让学生通过定时训练,把握好考试节奏,做题又快又准,为高考打下坚实基础。
3、精评习题,提升能力
评讲习题时,我力求做到:“三讲”、“三不讲”、“五尽量”、“六动”、“三讲”——评讲知识的联系,一般是把与此题相关知识内在的规律与联系交给学生,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讲思路,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讲方法,授予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手段。
“三不讲”——学生一看就会的习题不讲,学生能自己学会的知识不讲,教师讲了多数学生也不会的课上不讲。
“五尽量”即尽量让学生自己观察;尽量让学生自己思考;尽量让学生自己表述;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尽量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六动”动手做、动脑思、动耳听、动眼看、动口议、动笔写。
二、关注热点,提升综合能力
在新课改模式下,“应用”能力不仅是“实用”,更重要、更富成效的是“创意”。高考中几乎所有学科都鼓励和引导考生以创新精神实现知识应用过程中的“创意”,所以二轮专题复习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特别关注以下三点:
1、运用已知知识推出未知知识;
2、凭借考生已掌握的基本知识、形成的基本能力和整体素质去分析解决自然和社会发展中、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
3、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的关系。
与一轮复习以落实书本基础知识为主不同,二轮专题复习更突出社会信息的灌输以及基本理论与社会实际的结合,每一专题我都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作为复习线,重视社会信息的输入,这些社会信息主要涉及到:①与考生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社会实践;②国内国际出现的重大人文事件;③国家改革发展的大政方针;④人类共同关注的自然与社会、经济与政治等领域的热点、焦点问题。
总之,在地理复习课的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有贯彻新课程理念,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才能更好的提高复习效率,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不仅仅是教师的,还是学生的,把属于学生的那一部分还给他们,那我们的课堂将是良好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课堂。
论文作者:彭长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知识论文; 专题论文; 教师论文; 社会论文; 不讲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