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分层教学、复习、课程模型
引言:
初中生物复习课是一种有别于新授课的独立性很强的特殊课型。它不像新授课所具有的开放性、舒展性和充分的个性发展,其更侧重于确定性、收束性和统一性,更注重于实战考虑。因此,对之开展研究以把握其规律性是十分必要的。现实的状况是,存在着愿望与志趣不协调,操作与预期不配套的尴尬局面。教师不会上也不愿上复习课。因而要对复习课的模型研究十分必要。
一、分:分层教学、按需给题、重点关注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无论是复习课、亦或是新授课,课堂分层都是需要牢牢记在教师心中的主要教学。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教学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原则。而分层的依据不能过于单一。多角度多标准的分层会有利于学生的高效学习。
分层原则:
1、以青岛市初中生物结业考试等级划分标准为蓝本,根据生地总成绩进行成绩的级部排名,按照30%、30%、25%、25%分为四个层级
2、将每个层级上下5%的学生划入边缘重点关注的层级中进行重点关注
3、将后10%的学生单独划入急需提高生的层级中
4、根据基础知识考查为主的题目错题情况划分出扣分较多的学生划入需要基础夯实的一组
5、根据能力运用考查为主的题目错题情况划分出扣分较多的学生划入需要能力夯实的一组
6、根据学生假期上交作业的及时情况、完成度、自主学习情况划出需要敦促及时跟进的一组(与成绩无关,与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自觉性直接挂钩)
7、横向对比生地名次等级、若出现跳等级情况,则将生物低于或高于地理的同学列为组合内偏科的一组
8、横向对学生语数英排名、第一组合成绩与生地等级。对应主课和第一组合位于一类重点高中的学生应达到A,重要高中学生应达到B,否则列入偏科学生的分组。
9、横向对比学生每次考试排名,排名上升或持续下降的划分为状态上升或下降一组。
二、量:题量足、转换快、密度大
初中生物复习课的主要特征就是体量大,与此同时体量大也是复习课的第一特征。充足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真正记牢知识点,而明确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在做练习时效果事半功倍。通过做习题,不仅可以达到检验预习的效果,更可以通过做复合学情的习题来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把握与理解。正所谓多不如精,事实证明,经不起实践考验的传统题海战术是非常不科学的,多练通过精挑精简的题目才是最有效的。
三、联:前搭后联、举一反三、左顾右盼、触类旁通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士进行举一反三是非常重要的。以较为简单的例题为解题的起点,引导学生用相似的解题思路解决全新的题目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点。老师也需将知识前后串联起来,前搭后联,有利于学生系统的复习初中生物学科相关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升 :归纳方法、提升规律
归纳方法、提升规律为复习的核心,是最重要、最关键之处。复习的成功与否就看此环节。
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是教学的目的之一。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抓好各学科基本概念和规律以及实验技能的教学。在教学时给学生强调分析解题过程,建立合理的学科情景,选用恰当的学科规律和方法等。但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讲与练的过程中,对各类习题分类归纳、提升规律。
在生物教学中,经常用不完全归纳法,即从研究对象的一些特殊情况出发,归纳出全部对象的一般结论,如性质、法则、公式等。由于这种推理方法比较直观,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用归纳的方法,向学生揭示规律,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这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五、实:教学目标要实、教学手段要实、教学策略要实、教学内容要实
1. 教学目标要实
计划要周详,量时而行,量力而行,制定的计划要尽可能完成,既保证复习效益,又不失信于学生,不可朝令夕改,随意而为,随兴而为。
2. 教学内容要实
1)要切实。教师要熟知生物考试动向和出题类型,精心选择复习内容。此重任必须由教师完成,不可让学生代劳
2)要真实
是教材的要点,是教学的要点,也是考试的要点。不可随主观好恶决定复习内容。教师不擅长的、不喜欢的未必不是考试的要点。
3)要扎实
让学生记住、记牢是原则。动脑是关键,动笔是根本,有所依凭(PPT、练习纸)是制胜的法宝,只动口是轻浮的表现。要想做到这一点,须记住“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生物教学的备课要做好各方面的精神、知识和物质准备。
3. 教学策略要实
1)设计从实际出发的教学安排
2)提倡师设生答(写)的“设对式”学习方法
3)结论要砸实砸劳砸死
4.教学手段要实
三个必备:
1)必备PPT投影片;
2)必备练习纸(学案);
3)必备笔记本(学生)。
5. 教学时间要实
1)分秒必争。
2)多一费字不说;无谓解释不做;组织调适活动不进行。
3)教师要大气、精力集中,保持适度威严。
六、确:计划明确、结论准确、答案精确
1. 计划明确
纵横法
2. 结论准确:
注意区分新授与复习课型对结论的些微差异。新授课是开放性的,课堂形态提倡学生小组讨论、各抒己见、保持阅读个性,思维方式是发散性的,结论可以是多元的;复习课形态是收束性的,思维方式是集中性的,答案讲究准确性。另外,方法是可以多样的,但结论一旦确定,并要保持它的固定性和准确性。
3. 答案精确:
结论的得出主张排他性和唯一性。对于书本旧知,在精准的原则下,要力求知三答一,明二保一,避免似是而非、含糊其辞;反之对于新知,要训练学生尽可能多地答出要点,而非在一个点上多下笔墨。
论文作者:宋梦秋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学生论文; 结论论文; 教师论文; 方法论文; 高效论文; 层级论文; 归纳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