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中运用心理护理干预联合健康宣教对癌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论文_方立沙

(宁夏医科大学心脑血管病医院 宁夏银川 750011)

【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中运用心理护理干预联合健康宣教对癌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添加心理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分析不同护理服务后的患者癌痛与生活质量差异。结果:在癌痛程度、焦虑程度与生活质量等评分上,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82.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中运用心理护理干预联合健康宣教对其癌痛有显著的改善效果,同时可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关键词】肺癌;心理护理干预;健康宣教;癌痛;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4-0026-02

肺癌属于我国例临床高发性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该疾病病程相对较长,容易引发患者焦虑、恐惧以及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甚至由于相关治疗会带来患者不良反应,尤其是癌痛会导致患者强烈的身心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通过研究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分析运用心理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后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最小年龄为37岁,最大年龄为69岁,平均年龄为(53.6±3.9)岁;肿瘤分期中,Ⅲ期者29例,Ⅳ期者11例;文化程度中,初中及以下者为28例,高中为8例,大学为4例;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13例;最小年龄为38岁,最大年龄为67岁,平均年龄为(51.2±5.2)岁;肿瘤分期中,Ⅲ期者26例,Ⅳ期者14例;文化程度中,初中及以下者为24例,高中为11例,大学为5例;所有患者在基本的年龄、性别、病情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添加心理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具体操作如下:

1.2.1心理护理干预 患者由于长时间治疗与疾病的危险性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与恐惧感,相关情绪会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而影响效果与治疗感受[1]。需要针对患者综合情况做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通过家属与患者沟通来了解患者性格、社会角色、知识结构、家庭状况,从而做针对性的心理安抚切入点设置,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提高对护理工作的配合度[2]。要配合一定音乐疗法与放松训练,让患者做好注意力转移,得到心理与生理上的放松状态,降低内心压力,从而调整情绪。让患者多参与沟通交流,较好的宣泄情绪与排泄内心压力,多听音乐,多参与娱乐活动。同时做好家属的心理建设,避免家属不良情绪与态度对患者构成的心理压力,让家属成为患者心理支撑,构建舒适的家庭环境。可以提供必要的成功案例做现身说法,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信心,避免消极情绪的蔓延。

1.2.2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需要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做形式与内容的设置。形式上可以通过电视视频、书面材料、口头沟通或者新型网络社交平台电子文本(微信、QQ等平台)等方式来进行[3]。内容上要做好基本的疾病知识、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的说明,避免患者对疾病与治疗存在误解而导致治疗的不配合与质疑。要让患者对疾病与治疗有基本性的了解,积极支持与认可治疗工作的开展,能够及时有效的将疾病恢复情况反馈给医护人员,从而有效的配合相关治疗工作的开展,提升治疗效果,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1.3 评估观察

评估观察两组患者癌痛程度、焦虑程度与生活质量等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满意度采用百分制问卷调查表进行,90分至100分为很满意,80分至89分为基本满意,不足80分为不满意范围,满意率=很满意率+基本满意率。癌痛程度评分运用NRS数字分级评分法,0至10分范围,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分数越高代表疼痛越严重。生活质量评分采用QOL评分表,其中包括对患者睡眠、饮食、精神状态、面部标准、日常生活、疼痛等情况做细致评分,总分为60分。焦虑程度评分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展开,总分为60分,分数越高代表情况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17.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癌痛程度、焦虑程度与生活质量等评分情况

如表1,在癌痛程度、焦虑程度与生活质量等评分上,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两组对比,P<0.05

3.讨论

心理护理干预与健康宣教主要是影响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认知层面与心理层面的状态,提升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同时让患者有更为轻松的治疗过程,最后达到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相关工作是否考验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观察能力与沟通能力,需要有效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才能推进两项工作的开展。因此,护理人员日常要注重沟通能力与患者心理知识的了解,提升工作的顺畅程度。

【参考文献】

[1]周广美,张慧,韩淑艳等.支持性心理干预对癌痛病人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12):1457-1458.

[2]王彩丽,王春妃.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支持对老年肺癌患者癌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7):4893-4895.

[3]陈汝桂,黄桂连,李小梅等.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心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肿瘤药学,2014,(6):473-477.

论文作者:方立沙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9

标签:;  ;  ;  ;  ;  ;  ;  ;  

肺癌患者中运用心理护理干预联合健康宣教对癌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论文_方立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