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人才人事理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事论文,同志论文,理论论文,学习邓小平论文,人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見组成部分,深入学习、系统研究人才人事理论的发展过程、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创造精神,是新时期人才人事工作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
古往今来,治国安邦,人才是关键。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邓小平同志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对人才人事工作有过许多重要论述。尤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改革开放的重要阶段,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科学地分析新形势下人才人事工作的新任务,提出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十个方面:
(一)关于人才人事工作的战略地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始终关心、重视人才人事工作,把它同党、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相联系,把人才人事工作摆到了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保证的战略地位。他强调机会难得,人才难得,并指出,“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不是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对不对,而是缺少一大批实现这个路线、方针的人才。道理很简单,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没有大批的人才,我们的事业就不能成功。”要保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二)关于党管干部的原则
党管干部是干部队伍建设的一条根本原则,是实现党的领导的组织保证。邓小平同志指出,“党要管党,一管党员,二管干部”。他强调,对执政党来说,党要管党,最关键的是干部问题,因为许多党员都在当大大小小的干部。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是关系到维护和保持党的执政地位的大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三)关于人才人事工作的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而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和劳动者素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学说,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论基础。从这个著名论断出发,他反复强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依靠和骨干力量,要求“全党和全社会都要真正尊重知识,真正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这些重要论述成为新时期人才人事工作要遵循的指导思想。
(四)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方针
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干部队伍,是新时期干部人事工作要牢牢把握的关键问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根据新时期新任务的要求,科学地总结了我国干部队伍建设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提出干部队伍要实现“四化”。邓小平同志强调,革命化是前提,在这个前提下,干部队伍要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是干部队伍建设的方针。江泽民同志总结了全党落实干部“四化”方针的经验,提出了“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新要求。
(五)关于选贤任能的标准和要求
邓小平同志指出,选贤任能也是革命。这场革命不搞,不只是四个现代化没有希望,甚至可能要亡党亡国。他提出必须遵循的标准和要求:一是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要选政治上好的、有马列主义修养的人;二是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三是要有好的作风,要全心全意为人民忿务,深入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敢说真话,反对说假话,不务虚名,多做实事,公私分明,不拿原则换人情;四是选人视野要开阔一些,不要只是看到周围熟悉的一点人,总是在原来一些人中打圈子;五是要解放思想,打破框框,不要求全责备。
(六)关于人才的发现、培养和使用
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人才的发现、培养和使用,把人才作为资源,强调“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并阐述了很多深刻、精辟的观点:一是作为领导者成熟的标志。他指出,一个人才可以顶很大的事,没有人才什么事情也搞不好。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二是要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杰出的人才。人才是有的,要破除论资排辈的思想,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三是把培训和使用作为培养的重要内容。要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人才,只有大胆使用,才能培养出来。四是要开一条路出来,让有才能的人很快成长。邓小平同志还反复强调要改善科研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并提出自己要当科研人员的后勤部长,以激励各级领导干部为人才的成长,为人才多出成果做实事。
(七)关于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搞好领导班子建设,是邓小平同志倾心关注的一件大事,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邓小平同志始终把领导班子建设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从班子建设的重要,选什么样的人进班子,班子要有核心,要选准一、二把手,注意整体结构,加强班子年轻化,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等多方面进行论述。
(八)关于大胆使用优秀中青年干部
邓小平同志十分关注接班人的选拔,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富有时代特点的理论观点。第一,强调培养使用中青年干部选拔接班人的紧迫性,指出这是一个战略问题,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问题。第二,明确了努力目标,提出干部年轻化,指出哪一天中国出现一批三四十岁的优秀的政治家、经济管理家、军事家、外交家就好了。第三,强调接班人一定要选准选好。第四,强调要为中青年干部的成长创造条件,要打破老框框,破除旧观念。要打破那些关于台阶的过时的观念,创造一些适合新形式的台阶,要注意从基层培养锻炼,逐步提到领导岗位。第五,中青年干部接班,最重要的是接老同志的坚持革命斗争方向的英勇精神的班,接艰苦奋斗的班,这样才能使我们党的事业代代相传。
(九)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邓小平同志一贯注重制度建设,他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他从新时期的新特点出发,从健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高度,全面科学地总结我国干部人事工作的经验,深刻尖锐地分析了种种弊端,提出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邓小平同志指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是要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要对各级领导干部(包括选举产生、委任和聘用的)职务的任期,以及离、退休,按照不同情况,做出适当的明确的规定,并提出要逐步从制度上、习惯上、风气上做到能上能下。
(十)关于加强干部队伍的管理和监督
邓小平同志全面论述了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和监督的一系列重要观点。第一,要加强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第二,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做到职责分明,赏罚分明。第三,要加强干部交流。第四,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要加强。第五,要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第六,要反对腐败,搞廉洁政治。第七,特别要注意加强管干部的部门。
邓小平同志新时期人才人事理论十个方面的内容,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大胆探索、改革创新的科学精神。这十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环环相扣,回答和解决了新时期人才人事工作的主要问题,是抓好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建立相配套人事管理体制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