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约束下的苦难与超越:高学业成就农村青年的求学史分析论文

特别企划

从农村出发:高学业成就农村青年教育经历与成长体验研究

(三)地方配套和企业自筹资金难以到位。许多基本建设投资都是“拼盘”项目,即由中央和省级基建投资、市县地方财政配套、项目单位自筹资金构成。但在申报预算时,地方由于财力不足,往往只想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做项目,而中央和省级审批时往往未充分考虑地方配套和单位自筹资金方案是否可行,能否落实,致使许多项目由于资金不足导致工程停滞、烂尾。

2.1 3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情况 随手术难度的加大,A、B、C 3组的平均手术时间逐渐延长,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的平均术中出血量也逐渐增多,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 选题策划、主持编辑/杨守建

资源约束下的苦难与超越:高学业成就农村青年的求学史分析

□ 李 飞 杜云素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农村籍高学业成就青年的求学史分析,发现原生家庭的资源匮乏致使农家子弟的求学史充满苦难体验,如社会流动路径单一加剧了学习压力,家庭教育资源不足窄化了学习路径,社会地位弱势制约了社会网络建构,上行社会比较弱化了学业追求自信,家庭资源竞争加重了学业追求的心理负担。然而苦难也激发了农家子弟与命运抗争、追求自我实现的主体性,使他们形成了不竭的学习动力、坚强的学习意志力、高度的学习自主性和强烈的共同体意识。农家子弟的求学苦难史有其深厚的社会根源,并随着社会变迁而有所不同。80后农家子弟在义务教育阶段经受更多苦难,90后农家子弟则在高等教育社会流动功能弱化的背景下深受“读书无用论”之痛。

关键词: 农家子弟;高学业成就;资源;苦难

一、导 言

现代社会中,教育在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中占据重要位置。一方面,教育是个体实现向上社会流动的主要渠道,这对社会下层成员而言尤其如此,教育因此具有促进社会流动和社会公平的重要功能;另一方面,教育也是社会中上层成员努力维持家庭社会地位,阻止代际向下社会流动的必要条件,在此意义上教育是社会阶层再生产的工具。教育正是因此而在不同阶层的不同诉求面前被社会成员所普遍重视,只是受社会结构的制约,出生于社会下层家庭的青少年在通过教育实现向上社会流动的过程中,面临更多的艰辛与不确定性。处于社会下层的家庭所拥有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等不足以保障其子女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即使倾其家庭所有资源,仍与社会中上层家庭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往往使得下层家庭在教育上的投资难以获得确定性的回报。有研究指出,在 1978—2008年的30年间,高中和大学升学机会的城乡不平等有扩大趋势[1]。农村学生不管在高等教育数量获得还是质量获得方面均处于相对劣势[2]。这种充满艰辛与不确定性的苦难历程在农村学生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客观地讲,这种印记的影响是多层面的,它既影响了农村学生教育地位的获得,又形塑了其个性特质。本文试图通过对农村籍高学业成就青年(下文简称农家子弟)的求学生活史文本进行分析,探析原生家庭资源对农家子弟的教育影响。

近年来,已有不少研究开始注意农家子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其中既有对某一类情感的分析,如对农家子弟“懂事”的研究,认为懂事具有多重意涵,包括爱、理解、疼惜、自立和回馈[3];对农家子弟苦痛的分析,认为那些成功获得高教育成就的农家子弟体尝到犹如过山车一般的刺激与苦痛,而那些未能获得高教育成就的农家子弟则用一生背负了制度之重[4];也有对农家子弟情感世界的全面勾勒,认为既有被排斥的边缘感、片面发展的苦恼、陌生和疏离,也有自立的快乐、因高学业成就而生的骄傲、对底层人的关切甚至改变的雄心[5]。还有研究发现,劳动阶层父母的言语活动有其独特的教育力量,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即子女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容易被忽略[6]。相比于大量的定量研究,这些质性研究开启了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一个崭新视角,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去理解农村原生家庭对个体心理、行为与成就的影响。本文选取已经取得高学业成就的农家子弟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原生家庭的资源匮乏是如何与农家子弟教育经历中的苦难体验发生关联的,农家子弟又是如何从苦难中激发生机、磨炼意志,从而获得高学业成就的。

这样一个简单的游戏,让我不仅收获了快乐,还深刻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我为我们的团队感到自豪,也为自己坚持不懈的精神点赞!(指导老师:徐露)

社会学对苦难的研究可追溯至涂尔干关于自杀的经典分析[7]。社会学之所以对苦难抱以浓厚的兴趣,在于社会学认为体现在个体身上的苦难有其深刻的社会性,通过剖析个体化的苦难,能够洞悉社会结构的症结。因此,苦难议题能够很好地将个体与社会、行动与结构联结起来,从而破除二元对立的矛盾。布尔迪厄的《世界的苦难》是当代西方社会学关于苦难研究的代表作,他探析了社会苦难的表现形式,分析了社会苦难的政治根源,即新自由主义改革带来的资源分配不平等,从而指出了社会资源分配与个体苦难的关系[8]。威尔金森则明确界定了苦难的内涵,认为苦难是经验中发生的殒亡丧失、孤独无助以及个体性异化,由沮丧、焦虑、内疚、耻辱、厌倦以及悲痛等情感组成[9]。相对而言,中国学者对苦难的实证研究还比较少,个别学者对土地改革中的农民诉苦[10]、农民工的苦难[11]等进行了解读。

本研究的资料获取主要基于自传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传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成为社会学众多转向的一种。相比于实证主义的研究传统,它关注个人经历、历史与文化之间的交互作用,重视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传记研究者寻求人文主义的路径,较多关注被边缘化的人群,努力表达他们的呼声,并挑战支配性的假设,建立一个更为公正的社会秩序[12]。结合本研究探讨的主题,自传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能够更好地审视农家子弟的教育过程,洞悉其隐藏的情感体验及其背后的社会结构因素,从而有助于深入理解农村家庭的教育行动逻辑。

本研究用最高学历取自于“211”或“985”大学来界定高学业成就,邀请了30名已经获得高学业成就的农家子弟,从家庭对求学影响的角度,以成长叙事的方式,撰写3000字以上的《求学生活史》。最终成功收回27篇,共约10万字。需要指出的是,作为质性研究,本研究追求的是个案本身的典型意义,而非统计学意义上的代表性。同时,这些调查对象虽然是研究的客体,但实际上作为高学历青年,他们的自我书写都带有不同程度的反思,尤其是那些文科背景的农家子弟,他们在反思时都自觉不自觉地带入了学科视角的剖析。在此意义上,这些研究对象本身也是研究的主体,参与了本研究的分析过程。调查时还通过问卷收集了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表1显示了统计结果。文中自传材料的编码方式是性别+序号,其中男性编码为M,女性编码为F。

表1:个案基本情况

二、资源约束下的苦难体验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逐步构建了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农民在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流动都受到了极大限制。大多数农民终其一生只能生活在狭小的村庄范围内,只有极少数农民能够通过升学、招工、入伍等形式进入城市,进而实现向上社会流动。改革开放之后,城乡流动的限制逐步被打破,进城务工虽然能带来收入增加,但并没有显著提升农民的社会地位。因此,教育在相当程度上仍是普通农民实现向上社会流动的最可靠途径。然而农村教育质量的普遍低下,以及家庭资源的匮乏决定了这一路径必然充满着诸多艰辛与不确定性。从本研究收集的资料看,几乎所有的调查对象都意识到教育是改变人生以及家庭命运的最重要乃至唯一路径。正是如此,注定了农家子弟在满怀梦想的同时又被种种苦难所包围。苦难主要源自原生家庭的资源匮乏,使得他们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无法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

1.社会流动路径单一加剧了学习压力

农家子弟深刻地意识到教育是自己实现向上社会流动的唯一路径。这意味着他们要突破“胜败乃兵家常事,悲喜乃人之常情”的基本规律,自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无形中给农家子弟幼小的身躯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压力是一把双刃剑,适度的压力对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但过大的压力则会起消极作用[13]。过大的学习压力使农家子弟心理上经历了残酷的煎熬。这种煎熬深藏于潜意识,但在人生关键时刻则会从潜意识里跳脱出来,影响自己的能力发挥。从资料看,被访对象中有7位在中考、高考等关键时刻没有发挥出应有水平,要么无奈地接受事实,进入一般的高中或大学继续学习;要么选择复读再次挑战,而再战能够顺利进入理想学校的也不多。

或许是因为肩负太大的期望和压力,导致每次关键战役(一次中考、两次高考)都惨败而归。事实上,这三次考试我基本上都严重失眠。(M-03)

第一年高考,还是没有发挥好,没有上重点线,最终被某师范学院录取,但是我没有去报名,而是选择了复读,第二年照样没有考好。(M-15)

2.家庭教育资源不足窄化了学习路径

现代社会,学校教育的理性目标是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统一[14]。要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需要家庭的全力支持。各种兴趣爱好的培养和学习辅导都需要经济投入和家长参与。然而,由于家庭经济、文化资源的全面劣势,农家子弟大多以“智”为核心,即以升学为目标展开自己的学习,而在“智”以外的诸多方面则难以兼顾而不得不舍弃。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n 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 Simulation for Power Grid Planning and Design LIU Weixiong,CAO Xianglin,HUANG Qingyun,CAI Zexiang(19)

高中时进入的是实验班,同学的整体素质普遍高于我,不仅仅是学习能力,德智体全线碾压。很遗憾的是,这件事从进高中的第一天起,一直到离开高中那天从没有改善过。(M-11)

上述案例中,M-19虽然自认为是“当时的思维没想到艺考这条门道”,但实际上结合他哥哥让他由理科改为文科以确保考进重点大学,可以推断家人不会赞同美术这条艺考道路。因为从家庭教育投资逻辑看,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确保进入最好的大学才是最重要的,美术兴趣毫无价值。与此同时,很多农家子弟都如M-11一样感受到了自己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与城市学生的巨大差距。最让人心痛的是,农家子弟逐渐意识到这种劣势并不在于他们与城市孩子先天禀赋的差异,也不在于自己不够努力,而在于自己从小就缺乏足够的学习资源与机会,而这又跟其家庭出身紧密相关。

初中时期,是我对课外阅读极有兴趣的阶段。然而,因为家里很穷,我很少能看到什么课外书。在初二那年,从同学那里借到了一套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西游记》,居然在一个周末不吃不喝躲在一个角落读完了。那种读书的感觉,此后再也没有经历过。(M-15)

市重点学校大部分都是城市里的孩子,农村学生并不多。大家都是在优越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见识也比我广得多,很多我从未听说更未曾见过的东西,他们每天都能拥有,比如说手机和电脑。城里的同学假期可以回家上网查阅资料,听课,而我有时候需要在网上填材料什么的还要走几里路去有电脑的人家借用。(F-13)

可见,在天赋差异难以区别,而大家又同等努力的情况下,家庭资源在教育竞争中的作用开始凸显。这种家庭资源对学习路径的限制一直延续到高等教育阶段,甚至贯穿了农家子弟整个求学生涯。如F-14自述“想去学点其他专业的知识,比如报个双学位,但是由于经济压力大没学,想报兴趣班没报,想去看世界没去”。

3.社会地位弱势制约了社会网络建构

学校是除家庭之外个人早期社会化的重要场域。在学校,个人除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会在日常的同辈交往、师生交往中习得各种社会规范,构建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然而,出生于农村家庭的青少年,他们想参与到各种社会网络中去,却发现自己由于资源、能力等各方面的限制往往难以自如地展开社会交往,以致在人际交往中处于被动和弱势;而这种弱势不仅制约了农家子弟社会关系网络的合理建构,甚至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人生遗憾。

他们(父母)相对简单、狭窄的人际关系,也让自己能够从父母那儿学会的人际交往能力有限。(F-02)

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宽裕,也很少参加同学聚会。还记得我第一次在大学过生日,还是宿舍同学AA制,想想除了感动,更有一种不好意思的感觉。(M-15)

人际关系处于被动型,会珍视好友,很少主动出击。(M-05)

只愿和自己相投的人来往,嫉恶如仇。(M-06)

这里F-02明确指出自己难以从父母那里习得人际交往技能,家庭的文化资本匮乏直接影响了农家子弟的文化资本积累。M-15则指出了经济条件对其社会交往的限制。后面两个案例反映了农家子弟人际交往的共性特征,即不够积极主动,塑造了被动型社交人格,也不善于跟不同类型的人交往。让农家子弟更为痛苦的是,不利的社会地位有时还限制了亲密关系(这里主要指爱情)的建立。他们要么将爱情需求深埋在内心,要么在爱的表达上不太主动。从心理防御机制看,这种隐藏是一种出于自尊的自我保护行为。

我钟情于我同学,但我必须把情感深深地隐藏起来,不让自己分心,直到本科毕业,我都没有向我钟情的人表白。……旁人说我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别人才瞧不上我呢。这些话很伤我的自尊心。(M-04)

不能说一定是家庭导致的,但以前跟父母讲的时候,喜欢这么归因。父母问我为啥大学期间不谈恋爱,我有时候会说,谈恋爱需要花钱,而我开销不起。如果别人这么问我,我就不会这么说。(M-18)

家庭资源约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农家子弟社会网络的建构,影响其学业追求的自信,但也因此促使农家子弟走向自立自强,养成学习自主性。目前对学习自主性的认识还未统一,Candy认为学习自主性包括自己安排学习的能力、形成独立判断和自决的能力、决定自己观点的能力,以及在给定的知识领域为自己立场辩护的能力[19]。不少研究发现,学习自主性与学生的学业成就呈正相关[20]。从本研究的个案材料看,在资源匮乏的家庭环境中农家子弟从很小就开始养成了独立自主的学习和生活态度。高度的学习自主性是农家子弟之所以能够获取高学业成就的又一重要因素。

4.上行社会比较弱化了学业追求自信

家庭资源和城乡教育的巨大反差将农家子弟置于明显的社会比较之中。由于农家子弟及其家庭的弱势地位,他们经历更多的上行社会比较。而常常与比自己强的同辈群体比较,农家子弟的性格难以得到自由发展,他们大多偏内向,缺少自信,不少人有自卑心理。首先,家庭经济条件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通常农家子弟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本身难以得到有效满足,而在义务教育还没有免费,高中尤其是大学学费高昂的时候,他们还经常面临欠学费的窘境。这使得农家子弟在学校场域中难以自如地融入到同辈群体中,甚至不自觉地感到被歧视。诸多的资源限制导致的苦难体验,最终也弱化了农家子弟对学业目标追求的自信。

我觉得我有点自卑,不自信。比如看到别人穿着好看的衣服,会很羡慕;高中时,大夏天太热,没有像样的短袖与凉鞋,还是长布衫和布鞋,特别热。这样的环境下,好多事情都会放不开,特别是你不容易突破自己。在一些重要场合,我就会过度紧张。研究生复试的时候,虽然我初试第二名,但是太紧张了,导致没发挥好,没考上心仪的学校。(M-18)

对那个阶段的我而言,最难受的莫过于贫穷的伤疤被当众揭露,自己却又无力反驳。我记得那个时候最害怕学校催缴学费,因为每次催缴都有自己的名字,自己属于那种比较敏感的人,还曾经因此而自卑过,与周围的人相比总有不自信的感觉。(M-21)

其次,与城市学生巨大的学习差距密切相关。农家子弟在乡村学校时出类拔萃,但当他们进入县城或地级市更好的学校时,突然发现比自己优秀的学生实在太多。如前文所述,这种差距不仅仅体现在学习成绩上,而且全面体现于德智体美等诸多方面。曾经的荣耀与光环很难重现,这使得他们倍感自卑。

巨大的差距让我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我的学习成绩虽然在镇上算优秀的,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市里的人才数不胜数。我不再是老师眼中的优等生,成绩一直上不去,甚至还有下滑的趋势,我越来越对自己没有信心。(F-13)

随着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其被逐渐运用到企业内部管理中,基于这一情况,企业传统审计方式遇到了新挑战。在此背景下,为保持与时俱进,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充分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电子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不仅能够有效推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而且可以有效推动企业内部审计逐渐转变为电子化审计,进而达到显著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执行力的目的。

5.家庭资源竞争加重了学业追求的心理负担

农村家庭资源的有限性往往使得家长在教育投入时很难兼顾所有子女。因此,在资源约束下,父母通常不得不让部分子女终止学业,集中资源投入到1~2个学习成绩更好的子女身上。看似理性的抉择却带来了持久的伤害。尽管这种痛苦由全家人一起承受,但无疑不同角色所体验到的痛苦是有差异的。父母对辍学子女有难言的内疚。被迫辍学的孩子纵然能够理解父母的抉择,但可能抱憾终生甚至对父母或坚持学业的兄弟姐妹怨恨一辈子。而幸运地继续学业的子女,不仅背负了对父母、对辍学兄弟姐妹深深的愧疚之情,还肩负了改变辍学兄弟姐妹命运的使命,而这进一步加剧了“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心理负担。本次调查中9位青年都有类似的痛苦经历。

初中的时候,由于家里供不起两个孩子读书,我和弟弟必须一个人辍学。其实弟弟的成绩也不差,却因为我而只能放弃读书,这让我很揪心。我亏欠弟弟,一辈子也还不清!我告诉自己,必须努力学习,因为我的肩上还担着弟弟的希望。(M-04)

学生学习完“植物激素调节”后,进行探究活动。由于该活动开放性较大,因此教师可提前1~2周布置任务。学生自行组队分工,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然后设计探究方案。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探究不同浓度2,4-D对柳树枝条生根的影响的方案:

我作为男性,且成绩略微好一些,姐姐因为我而最终在读完初中后就终止了学业。……这件事成了我父母日后心头难以抹去的伤疤和愧疚,当然也成了我个人当时、现在和未来所需要面对的愧疚。(M-11)

我姐初中毕业以后,因为家里实在太困难,就主动提出了辍学出去打工供我读书。因为这事,我妈天天在家哭。而且我姐还耽误了婚姻大事……她不想因为(婚姻)这件事耽误为我挣钱读书,所以一拖再拖,还因此遭到了很多闲言闲语。(F-17)

我在初中阶段特别迷恋美术课,可惜的是,由于美术不在中考的范畴之内,自己当时的思维也没想到艺考这条门道,只知道一条道走到黑地参加中考,然后参加高考。等自己上大学的时候,想重新拾起儿时曾经的特长时,也只能零零碎碎地买些山水画的书在那瞎折腾罢了,也算是彻底告别了延续美术细胞的这条门道。(M-19)

综上,我们基本勾勒出农家子弟求学之路的艰辛,这种艰辛在物质上体现为各种生活资源、学习资源的匮乏,在精神层面则体现为各种绵绵不绝的痛苦体验。而且,仔细分析他们的自述,可以发现各种苦难会相互衍生。如M-18在自述个人自卑心理时,指出自己在重要场合就会过度紧张,还因此导致在研究生复试中失利。M-04陈述对弟弟辍学的愧疚之情时,指出自己为此不敢分心,专心学习,直到本科毕业都没有向钟情的人表白。M-15则因为自卑心理而没有参加大学社团的活动。如此种种,足见苦难一旦产生,其自我繁殖能力之强。

三、资源约束下对苦难的超越

受制于原生家庭的资源匮乏,农家子弟在教育过程中感受到苦难对其成长的种种压制。不过,痛苦也是生命的动力之源。痛苦最显著的意义在于磨炼意志,激发活力,砥砺行为[15]。苦难激发了农家子弟与命运抗争、追求自我实现的主体性。他们在苦难中逐渐发展出应对机制,最终成功适应学习竞争,获得较高的学业成就。对于他们而言,苦难的价值在于“知道痛苦才知道真正的不痛苦”。仔细剖析他们的自传资料,可以发现这些农家子弟之所以能够获取高学业成就,与其在苦难中形成的持续稳定的学习动机、坚强的学习意志力、高度的学习自主性以及强烈的共同体意识紧密相关。

1.不竭的学习动力

作为生活一部分的苦难,它时刻提醒农家子弟正视资源的有限性,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去创造无限的价值。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深处不利的社会结构环境,农家子弟往往在很小的时候就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教育的意义就在于消除痛苦、增进幸福[16]。农家子弟早早明白了学习对于自己消解苦难、寻求幸福的深远意义。从资料看,农村生活的苦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农业生产的辛劳及其低回报。农家子弟大多会在学习之余参加家庭的农业生产,正是在此过程中,他们深刻体验到了农业劳动的辛苦,也正是在这身心劳累中他们坚定了读书的信念,希望以此改变命运。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我应该是从小学开始逐渐有了自己的认知和理解,才慢慢由内而外地知道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换句话说,在我的认知中,我几乎是把这句话和懂事画等号。(M-12)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致电瑞华所,试图了解当时瑞华所与天成控股的沟通事宜,以及天成控股在这次审计完成后不再续约的原因。瑞华所答应接受采访后,记者发出采访函。数日之后,瑞华所又拒绝了采访。

资源匮乏使得农村家庭难以为子女提供足够的学习机会与资源,一些子女甚至因此而辍学,这种心理上的苦痛弥漫在全体家庭成员身上。但这种苦难也将家庭成员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有研究者称之为“命运共同体”,并认为这是劳动阶层获取教育成功的核心力量[21]。本研究的资料显示,几乎所有农家子弟的原生家庭关系都很和谐融洽,家人之间互相扶持、同舟共济。

二是家庭在农村社会网络中的边缘性地位。不少个案在自传中说到农村复杂的利益纠葛,以及家庭在其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而种种排斥和不公平对待对农家子弟的心理产生了直接的负向影响。这也让我们更加真实地认识农村这一熟人社会的全貌,其虽有温情脉脉的一面,但究其实质,仍是以经济社会利益的竞争为底色,只是在法治不健全的农村,宗族、家族,乃至黑恶等不同势力均在这一场域中共舞,也以此存在着种种不公平的社会事实。对于部分农家子弟而言,家庭在这复杂的权力之网中往往是受压制的一方,而且这种受辱在当时还没有办法摆脱,只能任由其不断地发生。这种创伤虽然会随着时间而消减,但却永远镌刻在其脑海中。发奋读书也就成为农家子弟作为弱者“争口气”的唯一途径。

农耕生产,对水源要求格外高,尤其盛夏,水源稀缺,左邻右舍经常因水源问题争吵打闹。我父母比较本分与世无争,但人善被人欺,村里几个恶霸总是欺负我父母,所以从小我就背负很大的心理压力,当然也是我前行的动力,梦想早日成才,带我父母到大城市生活,远离贫穷愚昧势利的农村。(M-03)

我父母特别温和,邻居总是欺负我们,把我家的大片山林占为己有,直接去我家山上砍树卖,还总是毁坏我家田地里的庄稼。我爸妈问了一句,反倒遭受他们的毒骂。以我爸妈的性格,肯定吵不过他们。申请村里调解,他们人多,我们家同组的亲戚也不帮我们说话,没有成功。看到父母的遭遇,面对这种不公平,我更意识到读书的重要,只有通过读书,才能为父母争一口气,让父母去城市里享福。(M-04)

可以说,农村生活的苦难给予了农家子弟刻苦学习的原动力。虽然这种原动力有可能会产生难以承受的学习压力,但不可否认正是苦难激发了他们生命的潜能,让他们在不利的社会结构中争取到相对满意的学业成就,进而奠定向上社会流动的坚实基础。虽然有研究指出,相对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更大[17],但就农家子弟而言,恰巧是这种强烈持久的外部学习动机成为其获取高学业成就的一个促动因素。下面是M-04的一段自述,他在中考时因分数与县城最好的高中相差几分缴纳了一笔巨大的费用。家里因此而举债,家庭生活水平也由此一落千丈。他如是陈述这一段经历:

从此,父母在家里就吃田地里种的青菜、萝卜和土豆。玉米是我们那里的主食,父母都没得吃了。那年过年,家里没有年猪,凑不足十碗菜。我十分心酸,七尺男儿哭了一宿,发誓一定要发奋读书,回报父母。我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做操的时候,去食堂的路上,甚至闭着眼做眼保健操的时候,我都在背英语单词。每晚熄灯之后,我用手电筒在被窝里做物理题。经过一年的努力,我的学习成绩从入校时的全校倒数第八,排到了全校前十名。(M-04)

M-04最终顺利考取了一所“985”高校,进入该校一个全国排前三的专业。在这里我们见证了底层农家子弟的拼搏历程。这些家庭资源不占优、小学初中成绩不占优的农家子弟硬是通过个人顽强的奋斗赶上了城市的孩子。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农家子弟都能像M-04一样通过努力重新进入优等生行列,考取“985”高校,但整体上他们的成绩都有了显著提升。这是苦难中最大的快乐与荣耀。

2.坚强的学习意志力

我已经有很强的努力动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让自己的成绩提上去。……高中的求学生涯,让我形成了这样一个思维习惯:我只是个普通人,但是自己还是一个比较努力的人,我的出路也只有努力一途而已。(M-15)

在父母的身上你能够感受着勤劳、俭朴、坚韧、老实,能够感受到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他们对待生活的那种态度多少都会对自己性格的养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F-02)

爸妈这种对困难生活的抗争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教会了我不要轻言放弃,所以我才会有两次留级经历,我承认失败,但也不放弃追求成功。(M-25)

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染上的这个游戏瘾。但自己知道终结它的原因在于,万一我没考上高中,那么我真的可能就得去搬砖和拎灰桶了。而这件事情也就发生在我初三的上学期。(M-19)

教育资源不足固然不利于农家子弟在学习方面的全面自由发展,但这种苦难体验反过来也激发了农家子弟顽强的意志力,这突出地体现在学习意志力方面。学习意志力对学生学业成就的促进作用已经为实证研究所证实[18]。正是在强大的意志力支撑下,农家子弟克服各种苦难,最终攀登到教育金字塔的上层。本次调查的27个个案自传里面很多都有个人意志力方面的叙述。

上了大学,我有了基本的挣钱能力,就自力更生,努力学习、打工挣钱。我有时候想,大学时候之所以那么刻苦地学习,很大程度是冲着那些奖学金去的,学习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自己谋生的一种手段。(M-21)

上述5个个案中,F-02和M-25两个案例表明农家子弟个人坚强的意志力很大程度上深受父母的影响,正是父母面对苦难的坚忍不屈、勇于承担的行为激励着他们在求学道路上永不言弃。M-19则表明农家子弟在求学过程中虽会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但却能够抵制不良环境的诱惑,其原因在于苦难激发了他们的求学意志。M-15反映出努力奋斗、坚忍不屈已经成为很多农家子弟获取成功的不可或缺的人生经验。M-21则表明大学期间农家子弟也表现出了坚强的意志品质,通过努力学习,兼职打工,尽可能地减轻家人负担。

需提及的是,苦难在磨砺意志的同时,提升了农家子弟的抗逆力,塑造了他们良好的社会心态。他们能够坦然地面对困难,也更加珍惜生活。如M-03写道“我一直认为我最大的优点就是善良、博爱、宽容、与世无争,虽然这让我经常吃亏,但我总是问心无愧,遭遇任何困难总能心态平和而坦荡。我自认为在日益浮躁而功利的社会,能做到这点我很自豪”。

3.高度的学习自主性

总之,父母不仅没有强大的社会关系网络直接传递给农家子弟,也无法通过文化资本再生产对其人际交往能力进行训练,甚至连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物质基础都难以提供。这不仅限制了农家子弟社会关系网络的规模、密度和异质性,还加剧了农家子弟求学过程中的苦难体验,增加了农家子弟获得学业成就的难度,因为他们在困难面前可能获得更少的社会支持,可能有更多的孤独和无助体验。

一是有利于推进民风民俗建设,稻田养鱼养鸭具有一定开放性,需要当地具备良好的民风民俗才能够确保鱼苗、鸭苗不会失。二是有利于推动城乡经济共同发展进步,当下人们对于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稻田养鱼养鸭能够满足城市居民对于田园风光的需求,因此稻田养鱼养鸭有利于吸引大量城市游客来乡下进行观光旅游,促进观光农业发展。

我的父母对我的教育从来都是自由的,他们对我从来都很放心。正是因为父母给我的这种自由和信任,让我可以选择自己的喜欢做的事情。我的父母是很本分、自力更生的农民,所以我从小受的教育就是自立自强,不要依靠别人,不要给别人添麻烦,我也确实很独立。(F-14)

其次,出于尽早回报父母的愿望,农家子弟也会尽可能地想尽办法缩短求学周期或者降低学习费用,在此过程中农家子弟懂得了为了家庭共同体的发展,个体妥协乃至自我牺牲的价值。如F-14因学费较贵而放弃选修双学位,M-15则坦陈“在初三那年,我不想考高中,而是直接考一个中专,比如××师专,早点出来工作,以减轻家里的负担”。

相对于其他家长,爸爸妈妈给我的关心比较少,不会给我频繁地打电话也不会给我很大的学习压力,一切顺其自然。可是也正因为这样,在高中三年,我对自己的事情有很大的选择权。选择学文科还是学理科、选择去哪个城市上大学、上哪所大学都是我自己决定的,我也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F-10)

Q:近年来,VOCs治理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热点,二二〇七工厂作为行业先锋企业之一,在绿色印刷方面有何行动?

二、三年级之后,父母对我的学习基本上没有怎么管了。……越往后(父母)对学业的直接关心与帮助就越少了,力不从心。……几年之后,偶尔提起我的文理科选择,母亲会表达出“我感觉你就是怕压力大,在逃避”的意思,但是这样的话,在我选文理科前她并没有当着我面说出来过。(F-02)

我的家庭经济条件在亲戚中属于垫底的,不管是我父亲这边还是我母亲那边。我母亲那边,……在我读研读博期间,几个舅舅在当地实际上算得上非常有钱,结果反而和我们家的关系没那么亲密了。我父亲这边,……我家最后反而最穷,所以她们(父亲的姐姐妹妹)很是瞧不起我们家,经常冷嘲热讽的,也没给过我们家什么帮助。这样一种情况,让我从小就养成了不爱求人的性子,觉得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求人不如求己,只有自己立起来了,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这大概也是支持我一直读研读博的原因之一吧。(F-17)

“你的父亲,”她又说,“是一件外套。那个时候,他穿着外套来到我们家,就是睡觉也不脱下。一天夜里,我鼓足勇气伸出手在那件外套上一摸,发现里面什么也没有。直到多年之后我才弄清事情的真相。”[2]

这么多年读书,我的父母从没有在学习上要求过我,说你要好好学,考第几第几,或者说要向别人家的孩子学习。一些决定,也几乎尊重我的意见。……我和我弟弟的家庭学习氛围相对比较轻松,爸妈几乎没有太多的要求,也没过大的压力。我也觉得这样环境下我能够发挥自己。(M-18)

上述5个个案的自述清楚地呈现出农家子弟在学习方面的自主性,从中也可以窥探出农家子弟之所以能够养成学习自主性的原因:一是父母教育子女要自立自强。其内在的缘由虽未过多阐释,但从个别案例如F-17的陈述看,与较差的家庭经济条件密切相关。经济条件差意味着“穷在闹市无人问”,有时还受亲戚朋友的歧视。二是父母给予了较大的自由空间。这与农家子弟自小就很懂事,父母不用操心有关;与父母没有能力指导学习密切相关;也与时空限制有一定关系,比如父母外出打工,或者家庭离学校太远,等等。其中,懂事是最主要的原因。父母对孩子背负的压力心知肚明,因此当小孩已经很懂事的时候,父母本能地认为不应再对孩子提出太多要求。正如F-02的母亲当年在孩子做学业抉择时,对孩子的压力感同身受,才会不忍心对其表达“我感觉你就是怕压力大,在逃避”的意思,最终尊重孩子的自我决定。正是在父母无条件的接纳、宽容与信任下,农家子弟才能够客观地衡量自身能力并选择合理的学业发展道路。高学业成就农家子弟父母的这种宽容的教育方式并不是纯粹的放养式教育,他们能够体验到父母的信任与期望。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理解与支持,正如M-04所言“父母对我的学习其实是很关心的,但他们不会说出来,只是心里惦记着”,让农家子弟能够更加坚定地前行在求学的道路上。

4.强烈的共同体意识

我从小就体会到种田的不容易。小学三年级左右,我就开始帮着家里干活了,当时种棉花,而棉花对劳动力要求又比较高,天气好的时候,开得比较多,但天又多变,所以一开就必须赶紧摘。我和弟弟就在放学后,下地找棉花,摘回来的棉花,晚上就开始剥,有的时候剥到十一二点,累的直打瞌睡。这么辛苦,但是棉花的收益却不高,好的时候才两三块,家里种的地又不多。一年辛辛苦苦,赚的钱,除了日常开支,基本没有剩余,特别是一些化肥等,还要赊账。碰到大事了,根本拿不出积蓄,左右为难。而读书不一样了,有了知识,你有更多的选择,你可以不再务农,可以进工厂,进企业,你的收入也不会像务农一样仅仅维持温饱。所以,对农家儿女来说,读书是改变命运的主要出路。(M-18)

首先,尽管资源匮乏,但父母都极尽可能为子女创造学习条件,而这些都为子女所切身体会,尤其当实在不能为子女改善学习条件时,父母与子女的情感就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如M-21所述“还有一次哥哥姐姐上高中回家,因为穿的布鞋被雪水浸透,脚都被冻伤了,母亲流着眼泪去商店赊了两对防水的棉鞋。当时她作为母亲看到孩子受罪的那种内疚感,我一辈子都忘不掉的”。

在此基础上,运用SPSS24.0软件,进行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空间距离、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与各客源市场客流量增加值的相关性(表6)。从表6可以看出,空间距离是影响节假日期间客源市场客流量变化的主要因素,空间距离越远,客流量增加值将越小;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数量对客源市场客流量变化的影响并不明显,在本研究中未通过相关性检验。

2.2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2例(5.00%),对照组8例(20.00%)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1.14,P<0.05)。

此外,农家子弟在兄弟姐妹间也构建了休戚与共的共同体意识,不少农家子弟还将这种强烈的共同体意识延续到自己小家庭成立之后。如M-18和M-21的自述:

我和我弟弟是双胞胎,我俩从小一起长大,一起上学,感情很好,到现在买衣服,买鞋,都会问问对方,多买一件。跟我哥关系也很好,我很疼我小侄女,回家总是买东西,买玩具。我们弟兄仨感情都很好,有事情都商量着来。(M-18)

家庭的环境、共同的学习经历锻造了我们兄妹间的深厚感情。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我在人生当中其他任何地方都体会不到的。我们三人没有因为家庭的琐事、父母亲的事情闹过矛盾。我们三个人有专门的QQ群、微信群,有事都是商量着办,亲情在我们三人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M-21)

当然,从表现形式看,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乡土社会中父母和子女间的情感总是持保留态度和向内收缩[22]。农家子弟及其家人都不太善于将内心的情感用话语或肢体直接表达出来,其多是在日常点点滴滴的行为中呈现出来。在这看似平淡的日常互动中,他们真切地体会到彼此的理解与支持。若干年后这种资源约束下形成的共同体意识还将成为农家子弟融入社会,冲破不自信、不善交际等自我缺陷的精神力量,如M-18所述“家庭环境使得我能够安贫乐道,养成了节俭的品质,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追求物质刺激,在人际关系上与人友善,珍惜别人对你的好,工作上互帮互助” 。他们也因此更加懂得感恩,回报家庭共同体乃至社会共同体。如M-21写道“这些年来,我一直不曾忘记自己是一个从哪里来的孩子,不曾忘记自己应该奔向何方。……我感恩帮助过我的人,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也都做到了毫不犹豫地全力以赴;我感谢这个社会,让我幸运地走到了今天,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点事情”。这无疑成为农家子弟一生的宝贵财富。

四、社会变迁与苦难的差异化呈现

本文通过分析27位高学业成就农家子弟的求学史文本,深入剖析了原生家庭的资源匮乏对其教育的影响。总体来看,在不利的社会结构下,农家子弟备受苦难压制,但苦难生活的历练也增强了他们的适应力。他们从苦难中汲取了源源不断的人生动力,最终实现了人生超越。压制与适应成为农家子弟求学苦难中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压制体现了农家子弟求学苦难的社会结构根源。在迈向现代化的征程中,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农家子弟原生家庭各种资源的缺乏压制了农家子弟的教育成长空间。但农村生活的苦难也激发了他们的能动性,促使其不断挖掘潜能,最终打破不利社会结构的影响,获取文化资本的提升,以及向上社会流动的机会。在此,我们见证了结构是如何制约个体行动的,也见证了个体是如何集聚资源,凝聚力量冲破结构束缚的。个体与社会,行动与结构由此实现了联结。正如F-13总结的“求学路上有艰难、苦涩、自卑、汗水、泪水,也有拼搏、坚强、独立,更有对所有支持我帮助我的人的满满的感恩之心”。

作为微观的质性研究,本文的相关发现验证了教育社会学宏观定量研究的相关结论,比如发现家庭匮乏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对学生成长的不利影响。本研究的分析对象是已成功获取高学业成就的农家子弟,他们确实从苦难中走了出来,苦难因此成为人生财富,对其成长发挥了正功能。但不可忽视的是,新中国以来教育机会的城乡差距存在,农村学生在学业成就获得方面一直处于不利地位[23]。现实中,能够从苦难中顺利走出来的农家子弟仍是少数,因此对于更多没有从苦难中走出来的农家子弟而言,苦难仍是厚重的。

个体的苦难有其社会根源,而且伴随社会结构的变迁折射在个体身上的苦难也会有不同体现。本次调查的27位农家子弟,15位是80后,12位是90后。两代人所处时代的最大区别在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所经历的苦难也因此有所不同。首先,90后的孩子其家庭所面临的经济限制要比80后小很多。在90后成长的过程中,国家逐步降低最终在2005年取消农业税,并实行农业补贴,同时加大了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投入。九年义务教育全部免费,实行“两免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得到全面推广。由此,90后农家子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经济困境得到有效控制,他们所经受的经济困难比80后要小很多。本次调查的80后个案中,不少有过义务教育阶段欠学费的苦难经历,也有兄弟姐妹在义务教育阶段就辍学,但这些在90后身上均没有发生。

但这并不意味着90后的发展机遇一定优于80后。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的城乡差距一直在持续扩大,而高中升大学阶段升学率的城乡差距在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实施后也逐渐扩大[24],一流大学中农村大学生的比例不断下降[25]。这意味着,相比80后,90后农家子弟在与城市青年的学业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局面。这其中固然有城乡学校教育质量差距较大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源于农村家庭与城市家庭在子女教育投入上的巨大差异[26]。因此,相对而言,原生家庭资源的匮乏对90后农家子弟的学习影响要比80后大得多,他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进入优质高中和一流大学。

本文从矿区地质特征入手,系统分析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物质来源,总结出该区的成矿规律,为深、边部找矿提供思路。

另一方面,当高校扩招,越来越多的农家子弟进入非一流大学,尤其是当他们毕业不能获得理想职业时,弥漫的“读书无用论”则又开始刺激农家子弟。这一现象在80后农家子弟读书时就有所体现,但在90后读书时表现得尤为明显,而这也给90后农家子弟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和苦恼。下面是两个90后农家子弟的典型案例。

有一次我的婶婶跟我说,“现在外面读书,一年得花好几万吧,安安稳稳地找份工作嫁个人多好,别人带娃了你还在读书”。(F-10)

后来我听说我一个大我两岁学法学的表哥,也是读的普通本科,因为没过司考最终只能进工厂和其他低学历的人一起做工。我没有歧视工人的意思,只是觉得一个大学生,读了那么多年的书,最后一点用都没有吗?我越来越怀疑以后的路,不知道该不该继续读下去。(F-13)

上述两个案例在中考时通过自己努力幸运地成为极少数进入市重点高中的农村学生,但由于与城市学生的差距过大,虽然经过努力成绩逐步得到提升,但最终只考取了普通本科。他们在本科阶段真切地体会到“读书无用论”对自己的冲击,而应对策略则是考研进入“211”大学。然而这种选择能否真的带来预期回报,却还未可知。“读书无用论”常常被批评者指责为过于世俗功利,因为读书的价值并不仅仅是金钱所能衡量的,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农村社会弥漫的读书无用的担忧,本质是对通过教育能否实现向上社会流动的忧虑。因此,问题的症结在于,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在萎缩,这才是可怕的。农家子弟不怕苦、不怕累,怕的是当自己站在高等教育的金字塔时,仍然发现人生希望渺茫。正如廖一梅在《悲观主义的花朵》中所写的:“在生活里你可以随意伤害我,我无所谓,但是你不能碰我的梦想。”“读书无用论”否认了教育对于消除人类苦难的意义,它将农家子弟长久以来建立的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彻底击垮,使其放弃面对苦难的主观能动性。近年已有研究表明,农村大学生“农民工化”趋势愈来愈明显,表现为经济收入少、福利待遇低、心理状态不良、身份认同危机等[27]。信念垮塌不仅仅是因为个人没有实现向上社会流动,还在于无法兑现反哺家人的承诺,相反,在毕业后的相当长时间内还要从原生家庭不断地汲取支持。当下中国的教育改革必须直面这一问题,在保障教育起点公平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保障教育结果的公平,如此才能保留底层农家子弟通过教育实现向上社会流动的希望,否则农家子弟的苦难将不再是“苦尽甘来”,而将是“苦难中的绝望”。

参考文献:

[1]吴愈晓.中国城乡居民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及其演变(1978—2008)[J].中国社会科学,2013(3):4-21.

[2]王小红.基于教育社会分层视角的农村学生社会流动与教育选择[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66-71.

[3][22]程猛,康永久.从农家走进精英大学的年轻人:“懂事”及其命运[J].中国青年研究,2018(5):68-75.

[4]程猛,陈娴.“读书的料”及其文化意蕴[J].基础教育,2018(4):22-28.

[5]程猛.农村出身:一种复杂的情感结构[J].青年研究,2018(6):64-73.

[6]熊和妮,王晓芳.劳动阶层家庭语言的教育力量—基于农村大学生的叙事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47-55.

[7]郭于华.作为历史见证的“受苦人”的讲述[J].社会学研究,2008(1):53-67.

[8]布尔迪厄.世界的苦难:布尔迪厄的社会调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9]孙飞宇.对苦难的社会学解读:开始,而不是终结[J].社会学研究,2007(4):207-217.

[10]吴毅,陈颀.“说话”的可能性—对土改“诉苦”的再反思[J].社会学研究,2012(6):146-171.

[11]郑广怀.社会转型与个体痛楚—评《中国制造:全球化工厂下的女工》[J].社会学研究,2007(2):211-227.

[12]鲍磊.社会学的传记取向:当代社会学进展的一种维度[J].社会,2014(5):174-205.

[13]舒晓兵.管理人员工作压力与工作效率的影响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6(3):44-49.

[14]李桢.从“类哲学”看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13(9):213-217.

[15]贺金剑,李景春.关于痛苦的人生哲学追问[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951-956.

[16]高德胜.教育与痛苦[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2):1-11.

[17]郭衎,曹一鸣.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影响的深度解析—基于大规模学生调查的实证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9(3):62-67.

[18]胡咏梅,唐一鹏.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哪个更重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1-55.

[19]Candy P.Reframing Research into “self-direction” in Adult Education:A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M].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1987:18.

[20]熊川武,柴军应,董守生.我国中学生学习自主性研究[J].教育研究,2017(5):106-112.

[21]熊和妮.命运共同体:劳动阶层教育成功的家庭机制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6:214.

[23][24]李春玲.教育不平等的年代变化趋势(1940—2010)—对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再考察[J].社会学研究,2014(2):65-89.

[25]黄梅芳.重点高校农村生源比例降低成因与解决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4(4):93-96.

[26]秦春华.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为何上不去[N].光明日报,2015-09-08(13).

[27]孙文中.教育流动与底层再生产—一种大学生“农民工化”现象的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16(4):211-219.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促进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7BSH094)的成果]

李飞: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工作系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副教授

杜云素:长江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杨守建

标签:;  ;  ;  ;  ;  ;  

资源约束下的苦难与超越:高学业成就农村青年的求学史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