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下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聂景爱
(广州民俗博物馆,广东 广州 501800)
摘 要: 现在我国正启动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保护传统文化传承人以及文化生态实验保护区等各方面不断创新实践。文章就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从文物搜集方法、文物文化展览、博物馆建设与发展进行论述,指出新时代下博物馆对民俗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要求。
关键词: 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建设;民俗文物
近年来,《国家宝藏》的播出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热切关注,国内九大博物馆的加入让国民甚至世界对中华文化及中国博物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然而当前国内的民俗文物管理处于无序状态,民俗博物馆作为主题博物馆便应运而生,它回应社会各方面的迫切希望,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相关的业务指导,并与有关机构部门合作,组织力量迅速地对流散的民俗文物进行调查、记录、收集和抢救。面对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文章将从文物的收集与选用方法、文物文化展览与宣传以及馆内建设和发展等方面展开论述,力求达成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讲故事”。
1 博物馆基础情况
1.1 传统博物馆难以建设
传统博物馆依靠原有古建筑群或新建馆舍进行文物收藏或展示,然民俗文物本就种类繁多,一般的展区面积难以完成文物收藏的全面展示,而原有古建筑群的保护和修缮也给博物馆的建设与管理带来不少难度,由此可见博物馆场所建设困境重重。与此同时,民俗文化的本质可看作为情景各异的特色文化故事,而民俗文物的展示本就以生动有趣地传达民俗文化故事和传递文化中的传统精神为宗旨。故民俗文化的展示要求博物馆系统布置、精心策划,系统完整地塑造特定化的展览场景。这对博物馆的展览场所可塑性要求较高,普通的、一成不变的传统展区并不能完成多重情景的展示。
博物馆人才队伍组建尚不完备,文博专业的兴起至今已近十年,当前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不足,在博物馆布展策划或文物修复保管方面缺乏专业新技术的支持。因此,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专业人才的加入,包括相关文博专业人员、新科技展示技术人员、新媒体宣传者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相关展览技术和文物维护技术日新月异,给博物馆展览带来了新思路,文博工作者应运用新形式,给观众带来新内容,创新文化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1.2 传统博物馆难发展和收藏
文物的真正价值并不是仅限于有形的实物本身,而在于与之相涉的一系列人类活动及人类智慧。民俗文物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其魅力和真正价值体现在其所承载的民俗文化所还原的不同历史背景下一系列人类活动和各方面人类智慧,即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时代性特征。
当今社会,传统民俗文化遭到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强烈冲击,旧背景下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与新时代、新社会产生碰撞,不少具有优良传统的民俗文化陷入窘境,在现在的社会文化环境下濒临消失。此类传统民俗文化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在相关物质载体损坏和文化技艺失传。这使博物馆在收集相关藏品时频频受挫,难以形成完备的传统民俗文化展览。如此窘境不但使博物馆难以完成文化保护、收藏、展示、研究的任务,更让博物馆难以丰富和完善已有的文化展览,也难以完成濒临消失或已无传承的民俗文化的收藏、保护工作。
但在升学考试中,我们往往只有10至15分钟的演奏时间,所以炫技与音乐性两方面的平衡就至关重要,这就是为什么贝多芬《降E大调第二十六奏鸣曲》(“告别”)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因为在短暂的开头里,有慢板、快板、双音等诸多技术点,一目了然。这也是为什么诸如李斯特《奥伯曼山谷》之类的作品并不适合考学,尽管我个人非常喜欢《奥伯曼山谷》,但在极长的时间里,其技术点及音乐形象鲜有转变。
在当前大数据环境背景下,数据资源在各个行业及领域内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被越来越重视,在政府部门同样如此。在目前政府部门发展及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政府数据的作用及价值也越来越重要,而数据开放式实现数据应用及价值的重要途径及保障。因此,作为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应当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积极实现政府数据开放,从而使政府数据资源的利用率提升,使其应有价值能够得以更充分发挥。
测序通过检测相应血型的基因序列并进行比对,可直接证明患者是否为稀有血型。虽然耗时较长,但它可用于验证基因分型筛选的稀有血型。例如:国外报道过K0基因是Kel基因同一种突变的纯合子或是两种不同突变的杂合子。国内发现1例K0表型的献血者,其基因为Kel基因第7外显子的无义突变和Kel基因第3外显子的移码突变的杂合子,从序列层次证明该献血者为K0稀有血型。
2 博物馆发展应突出地域特色
民俗文化是动态的,是人们生活中凝结的智慧结晶。面对时代发展和文化的消失,博物馆应做好记忆工程。民俗博物馆需要营造生动活泼的氛围,以积极的态度研究民俗活动和文化,借鉴优良文化,开发新文化,弘扬民俗历史和精神,举办一些譬如玩具展、节日展、工艺现场参与展和播放民俗文物纪录片等特色活动。
民俗文物种类繁多、内容宽泛,远远超过于历史文物。民俗博物馆作为主题博物馆,更应仔细斟酌藏品征集事项,突出地方性、专业性、独特性,紧紧围绕博物馆的业务方向和宗旨,最大限度地利用馆内的库房容量、资金、人力等有限资源展现收藏展品的文化价值,凸显博物馆的自身特色。对于民俗博物馆而言,不必过多在意建筑规模,而一定要在收藏品上精心挑选,多收藏各类文物,多创新展览形式,使观者对某一类或某一地区文物有更生动形象的认识,百看不厌。
纠错订正要结合个人情况,真正做到个性化,针对性反思问题.有些学生在纠错时没有结合自己的真实情况进行深入思考,仅仅将错题及其答案抄录在纠错本上,再写上几句不痛不痒的总结反思就草草了事了,这样的纠错不具有针对性,不够充分,没能找出藏在错题里的个性化问题,在将来复习时不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检查学生的纠错情况,帮助其学会分析真正的问题所在,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让学生能够真正通过纠错自我巩固、自我总结、自我提升.
3 博物馆应加强民俗文物的征集
事实上,民俗文物区别于历史文物,并非埋藏地下而是散落民间,并非数量稀少而是种类繁多且数量庞大,故加强民俗文物的征集,除了在观念上同等重视物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外,还应精挑细选,积少成多[1]。
3.1 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征集
新时代的新文物文化宣传方式更应与新媒体、新科技接轨,利用新的展示形式宣传民俗文化,传承和保护民俗文化。如《国家宝藏》作为一档文物纪录片以电视纪录片的形式,将文物带出博物馆,走进人们的生活,成功宣传了博物馆文物及其历史文化背景,传承了文物中蕴含的精神。而各地博物馆也纷纷以新的形式宣传馆内藏品及当地文化,鼓励各地游客以新形式讲述自己与文物、博物馆的故事,从而进一步达成博物馆的文化建设目标和精神建设目标。
民俗文物有利于帮助人们了解各地习俗的发展变化、社会生活与文化状况等,是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民俗文物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经济活动和相应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又深刻反映了社会上层建筑制度文化和意识形态。
3.2 重视与民间力量的合作交流
民俗文物多为私人占有,散落民间收藏和旧货市场也有不少,因此搜集民俗文物应该重视调查与合作,与人多交流,关注民间收藏。博物馆有不少研究型的专家学者,懂文物又有丰富经验,是抢救民俗文化遗产的坚实力量。博物馆应该主动与相关科研机构、高校的研究力量和群众文化馆及民间收藏家、艺术家等合作,更广泛搜集近代民俗文物。参与民俗文化的田野普查、考察、记录等研究工作,并用摄影、录音、录像等现代科教手段,记录、保存本地区的民俗活动,举办各种特色主体民俗展览,出版相关的学术著作。
结果表明,随着水样悬浮物含量的增加,过滤与不过滤两种处理方法测定结果相对偏差逐渐增大,如果样品消解后不过滤,会严重影响测定结果,尤其是悬浮物含量高的样品;过滤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1.5%~104.7%之间,符合方法质控要求(80%~120%)[1]。
3.3 严厉整顿收藏市场的不良风气
中国当前盛行收藏,不同于文人雅士的收藏圈,已走向群众性的收藏浪潮。随着社会发展,数量庞大的民俗文物消失速度极快,而民间收藏家的工作挽救了大量的民间文化,辅助了文博工作者的收藏,在保存民俗文化遗产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当前收藏市场仍出现许多伪作之举,如伪造样品、收藏学会乱发证书、个别专家乱开证明等,行为极其恶劣。博物馆在关注民间收藏的同时要坚持指导民间收藏,并尽量将其纳入工作范畴,好的要支持鼓励,坏的要指导帮助,假的要坚决斗争和取缔,与各执法机关积极合作,振兴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4 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博物馆在筹建和规划主题或展区时,必须以反映本地民间原生态的活动和文化作为宗旨,重点关注地区民俗的独特性。收藏的价值体现在对传统历史或文化的记录,一套藏品的价值体现于凝结了劳动人民的生产技艺,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起居习惯和审美意识,一事一物可表现生活习俗、文化风尚。
民俗就像我们生活中不能脱离的机体一样,文化要素也属于整个文化系统,不能独立存在。这并非说民俗文物的实物本体一旦从文化系统中剥离出来就会立即毁灭,而是说其隐含的文化意义丧失了。这就要求博物馆在空间、人力和经费允许的情况下,组合展示优先于单独展示,原件展示优先于模型展示,动态展示优先于静态展示,双向互动式展示优先于单向灌输式展示,尽量让展览还原出民俗文物所处的原生态场景,使观者在空间、时间和人三个维度上对民俗文物获得连贯性认识,传达更多的文化信息。让普通观众在经过生动且系统的参观后,收获更多完整信息,印象更为深刻[2]。
博物馆以文物收藏展览为基础,是保护、收藏、展示、研究民俗文化遗产的重要机构。一直以来,大多数博物馆在收集民俗藏品中更关注物质性的实体文物,而忽视了非物质性却又极具特色和价值的无形文化遗产的征集,主要指民间音乐、民间技艺、民间文学、民间工艺等。对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顾此失彼,要全面理解保护民俗文化遗产的意义,关注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民俗文化遗产的记录、收集、保护、研究。
对于民俗文物藏品而言,其保护和利用贯穿在文博机构的日常工作中。显然,这超出了文博机构的日常工作要求,是一种过于理想的状况。但即便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我们也必须正视民俗文物藏品的保护和利用,使民俗文化遗产在博物馆得到最妥善的保护,馆内最好能通过图文尽量交待文物的文化背景,解读其文化内涵,使民俗文化遗产在博物馆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充分发挥博物馆的职能。
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过程中,企业应当以管理会计为基础对财务制度进行完善。比如在企业进行预算管理时,可以动员各个部门进行预算编制,然后由财务部进行具体的审核,通过审核后进行具体的执行,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应当做好监督工作并及时反馈。
5 新时代对于民俗文化遗产保护的展望
新时代,中国立志于发展文化强国,坚定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对民俗文物的研究不单单是民俗文化传统的积累,还应该与时俱进,为新时代的新创造提供经验,这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中国民俗学的研究正不断发展,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相关的民俗文物研究、学科建设、民俗学和文物学仍然薄弱。相关专业性人才队伍的组建迫切需要学科建设的深入发展,同时与民间团体的合作交流,也为中国民俗文化遗产的保留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当前民俗文物研究相对滞后,弱化了社会对民俗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客观上加速了原先处于自然生态中民俗文物的流失和消亡,严重地破坏了民俗民间文化的生态体系。博物馆素有保护、收藏、展示、研究文化遗产的优良传统,在当代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博物馆将发挥重要作用。藏品是博物馆的文化根基,一个博物馆的社会地位和价值与其藏品数量和质量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博物馆对待藏品应以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从而实现藏品价值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坚持“无保毋用,用非不保”[3],在无法保护藏品的情况下不可提出利用,在利用藏品时加强科学保护不可放松。总而言之,在保护中完成对藏品的利用,在利用中重视对藏品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宋兆麟.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保护[J].中国历史文物,2009(5).
[2]聂景爱.民俗博物馆的收藏研究与展示之我见[J].神州民俗(学术版),2012(4).
[3]滕瑜华.浅谈民俗文物藏品的保护和利用[J].中南民族大学(人文社科版),2006(S1).
◆资讯◆
桐梓人牙齿形态研究新进展
《人类进化杂志》日前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邢松与西班牙同行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桐梓人牙齿形态。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显微断层扫描(micro-CT)、几何形态测量、非测量性状对比等重新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贵州桐梓发现的4颗古人类牙齿进行了综合形态学研究。研究发现,桐梓人牙齿形态相对直立人表现出进步趋势,但仍然较现代人原始,代表过度类型的古老人类。
桐梓人地点位于贵州桐梓县九坝乡(现为九坝镇)白盐井村的岩灰洞,1972年、1983年,古脊椎所张振标、王令红、张银运、吴茂霖、郑绍华等在此开展野外调查发掘工作,共发现6颗人类牙齿。根据原思训、沈冠军等对地层中次生碳酸盐以及伴生动物牙齿的铀系年代测定显示,桐梓人生活在距今约17-24万年前,属于中更新世晚期。
式(8)中qj为广义坐标,即q=(θ2,α1,α2,α3,α4);W、U、P分别为系统的动能、势能和耗散能;Fj为广义外力.折页机构的动能、势能和耗散能分别为
研究结果显示,桐梓人门齿粗壮,保留有粗壮的舌侧结节和指状突,颊侧近远中方向的隆起程度中等;上第一臼齿齿冠外轮廓形状近似长方形。这些特征使得桐梓人与直立人接近,而与现代人区别明显。然而,在上第三前臼齿的齿冠外轮廓上(颊侧明显宽于舌侧),桐梓人又与晚期人属成员(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接近。总起来看,桐梓人牙齿形态特征处于原始和进步相结合的镶嵌状态,属于过度类型的古老人类。
东亚中更新世 “非直立人”的分布区域遍布中国南北(40°35’ N-24°41’ N),与直立人有很大范围的重叠;生活时代集中在10-26万年前,基本能够衔接当地直立人和早期现代人。从时间跨度和地域分布来看,他们很可能属于当地直立人的后裔,在演化过程中慢慢丧失部分原始特征。当然,为了证明这一点,还需要寻找共同属于他们两者的特殊性状。当然,目前也不能排除桐梓人等东亚中更新世“非直立人”独立于直立人演化序列之外的可能性。
尽管桐梓人等东亚中更新世“非直立人”表现出许多进步的牙齿特征,但这些进步因素并没有将他们与晚期人属成员(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中的某一人群联系起来。因此,桐梓人等东亚中更新世“非直立人”可能代表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演化序列上的某一阶段,也或者是属于平行于他们两者之外的第三类群。最近,系统测年显示尼安德特人的姐妹群-丹尼索瓦人的生活时代跨度从中更新世晚期到晚更新世(20-5.5万年),与东亚中更新世的“非直立人”在时间上有很大重叠。不仅如此,全基因组测序也发现,东亚现代人群携带丹尼索瓦人基因,这可能暗示丹尼索瓦人或其祖先曾经广泛分布于东亚大陆。这些线索是否能将桐梓等东亚中更新世晚期的“非直立人”与丹尼索瓦人联系起来呢?我们依然需要更多形态和分子证据来支持。(来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作者简介】 聂景爱(1969—),男,本科,湖南怀化人,文物博物馆员,研究方向:文物与博物馆研究。
标签:民俗文化遗产保护论文; 博物馆建设论文; 民俗文物论文; 广州民俗博物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