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事业也随之在发展,一些新的教育观念也在被广泛传播。并且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学模式被提出和应用。一些旧的课堂模式在逐渐被弃用,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才是目前的课堂模式。这就需要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提问能力;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良好,综合实力的提高,对于教育的认识不断加强,这就使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需求,而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这就使得对于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中不能仅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以及他们提问的能力,这样能够对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理解程度有比较好的把握,更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一、改变传统的教师灌输知识的模式
要想构建学生敢于和乐于提问的课堂环境和氛围,教师就要转变旧有的理念。随着社会发展以及思维的开阔性,教学的理念比较多元化,这就使得要进行整理和综合,从而能够吸收其中的有益成分。教师要打破旧有的灌输知识的模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才能让学生进行探索,从而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才有问题可提。这样能够激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如在学习《认识图形》时,教师并没有按照传统的模式对内容进行讲解,把控相关的知识点,从而解决一些练习。而是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是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学生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同时学生发现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样子比较相近,但是为什么叫法不一样的问题。这时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给出了解释,这是因为它们都属于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这样就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增强课堂的活跃氛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外部的环境和氛围能够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想要让学生提出问题、会提问题,这需要时间和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在教师在平常教学过程中进行耐心的引导,慢慢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好奇心会比较强烈,教师应该利用这些特性,使课堂气氛能够活跃起来。在这种外部条件的感染下,才能够使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提出自己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做为课堂的主体参与到课堂中。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个体能力差异有所了解和掌握,对于不同层次学生提出的问题都应该进行鼓励,这才能够打破学生的顾忌,使得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分组,从而进行交流和探讨,这样也能够创造良好的提问环境。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信息来提出相关的问题。一个小朋友拿了15元钱,另一个小朋友拿了10元钱,还有一位小朋友拿了两元钱。这时,学生就可以进行提问,哪位小朋友的钱最多,比第二和第一分别多多少。先建立这种课堂氛围,为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创造良好的外部氛围,使得学生树立提问的意识,从而进行自主学习,积极进行探索。
三、耐心进行引导,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能力
由于小学学生年龄的限制,其认知能力以及思维模式都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他们的想象力却比较丰富,好奇心与求知欲比较强烈。这就造成了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问题。在这个时候,教师要积极进行引导,并且保持耐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从而增强学生自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使得学生能够把握到问题的关键,使学生能够将问题阐述明白和清晰,有利于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扬民主的意识,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能力。如在学习《时、分、秒》中,有学生提出为什么要用时分秒来表达时间。教师并没有责怪他提了与课堂无关的问题,而是回答说这是为了对时间进行掌握和把控,从而能够对相关的生活以及生产活动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同时,教师说那么你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吗?学生都回答知道,1分等于60秒,1时等于60分。这时有学生提问,那么如何计算时间差呢。这就问到了关键的地方,教师重点对这个地方进行讲解,而由于是学生自身提出的,所以关注度都会比较高,这能够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果。
四、结束语
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当前发展的要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和课堂质量。
参考文献:
[1]覃武伦.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对策[J].新课程·小学,2016(1).
[2]牛克忠.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J].情感读本,2016(32).
论文作者:刘小蓉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3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6
标签: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这就论文; 自己的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3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