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发展战略的文化思考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中国企业发展战略的文化思考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中国企业发展战略的文化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企业论文,发展战略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当年之所以放弃熟悉的化工专业,到美国学习管理科学,是因为我意识到,中国的科技要发展,而管理更需要发展。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说得好:即使每个人都是珍珠,如果没有一条线把它们串起来,就不能成为一条项链,这条线也许不值多少钱,但若没有这条线,所有的珍珠就是一盘散沙,这条线就是管理。企业文化是一种适应新时代管理需要而产生的管理理论、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

一、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1.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

我国即将加入WTO,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这个挑战具有深刻的含义。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们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国外先进管理,但从另一方面来讲,游戏规则都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的经济安全、甚至国家主权都会造成一定威胁。从更深的层次来讲,西方也希望通过经济全球化输出它们的文化和价值观念,通过经济全球化来实现文化全球化,进而实现政治全球化。西方有些人有一种文化优越感,认为他们的文化和价值观就应该是全世界的标准,所以他们要通过经济全球化来输出他们的文化和价值观,进而达到政治全球化。

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就应该把包括企业文化建设在内的中国文化建设问题放在重要的战略高度来认识。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交往的内容会越来越多,范围也会越来越广。对于西方的文化,我们要有选择地吸收,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无论从国家发展角度考虑,还是从加强企业管理角度考虑,企业文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知识经济的发展,一是表现为知识工作者价值的提高。作为生产第三要素的“劳动者”的情况在当前不断变化,蓝领和白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知识工作者越来越多,每一个层次的劳动者不可能像20世纪初福特公司那样,一个汽车生产流水线7882个工序,每个工人只操作一个工序就可以了,而必须要使每个知识工作者本身有一定决策能力,必须要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这样的话,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高度认同的企业文化,就不能使他们每一个决策都服从于整个企业的目标。二是知识经济的发展缩短了时空的距离。一个跨国公司会在世界上许多地方建立企业,这种时空的距离会通过网络和通讯而缩短。在这样的情况下,若再因袭传统管理方式是根本不利于企业发展的。那么靠什么来管理呢?要靠统一的价值观、统一的精神来实现跨时空的管理。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非常重要的方式。我们必须适应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文化管理的新形势。

3.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是当前国企改革的需要。

当前,国企改革问题的关键决定于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即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进有退;第二层次是企业产权结构的调整,即股权多元化;第三层次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四层次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从管理角度来讲,国企改革在当前重要的问题就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没有竞争力,就无法生存下去。

那么如何提高竞争力?第一点是企业内部要有凝聚力。而企业内部的凝聚力靠什么?靠文化。以前我们许多企业忽视这个因素,过分依赖政府,所以被称作“干部能上不能下,职工能进不能出,工资能升不能降,福利能增不能减,企业能生不能死”,致使国有企业没有凝聚力,没有活力。要提高凝聚力实际上就是要把企业所有者、经营者、专业人员、职工的目标、价值观念通过企业文化联系起来。

第二点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要靠品牌。当前国内对品牌有个肤浅的认识,似乎品牌就是商标。决定品牌价值的绝不仅仅是商标,而是商标后面支撑这个品牌的企业核心能力和企业文化。没有企业的核心能力和企业文化,这个品牌只是虚的。如麦当劳这个品牌,后面就有强大的文化支撑。麦当劳的食品和环境设计,就具有文化匠心。中国都是独生子女,小孩爱吃麦当劳,即使父母不愿去,也要带子女去,等小孩长大后,已形成对麦当劳的兴趣,所以又会带他的下一代去吃麦当劳。可见,麦当劳公司是有其深刻的文化支撑的。我们中国许多名牌之所以树不起来,就是对文化支撑重视不够。最近一个材料显示,世界上60个名牌中,中国一个也没有,这是非常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

二、21世纪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向

1.21世纪企业战略被提到重要地位,企业战略目标设计也在发生变化。

企业战略目标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最重要的是经济增长和利润提高,就是企业本身利益的最大化。80年代以后,由企业短期利益的最大化变成企业长期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比如,美国的网络企业,它当前是亏本的,但投资者很感兴趣,因为投资者是看中网络企业的将来,是看中企业的长远价值,而不是企业短期的利润。所以,企业本身利益最大化已从经济增长和利润提高变成长久广泛的价值追求。由此看来,企业本身的目标设计也在发生变化。Amazon网上书店,1998年营业额是2.93亿美元,亏损6000万美元,但它的股票在美国股市上是名列前茅的,这是因为大家看中了它的未来。

仅仅顾及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在21世纪也是不够的,还要考虑顾客利益的最大化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顾客利益在当前非常重要,因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人性化需要,对产品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你不考虑顾客的利益,顾客就不选择你。有人说,顾客手里的钞票就象选票,选票投给谁,决定于企业对顾客的态度。Yahoo 网站之所以这么快获得成功,当然从技术上,从搜索引擎来说,有其领先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其开始就树立一个理念:上Yahoo不收费, 提供的服务都是免费,于是大家都愿意上Yahoo网站。上网人多了, 广告商也就看好它,它的主要收入都来源于广告。现在大部分网站也都效仿这种方法,但在当初,这个观念是很有特点的。

因此,由于企业目标设计的趋势发生变化,一个企业若只考虑本身利益最大化,而不考虑顾客利益和社会利益,这个企业从长远来看是没有前途的。这就要求企业树立创新的文化理念。

2.以人为本。

21世纪的管理核心是发挥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组织形式日益朝着扁平式的灵活方向发展,也将成为学习型组织。在这种情况下,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泰罗的理论认为人是经济人,行为科学认为人是社会人,现在的人对于企业来说,则是决策人。每个人都要有一定的决策机会和能力水平,因而发挥人的积极性就非常重要。

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部分的问题应该说越来越少,艺术部分的问题则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如何提高管理艺术、调动人的积极性,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

创新亦是如此。根据现在的观念,创新不单单是个别人的聪明才智所能奏效的,而是在一个组织内的群体相互作用,相互启发,到一定程度产生一个突发,才能产生较理想的创新效果。其实,创新过程所需要的许多技术都是成熟的,但通过相互作用把它们组织起来就成为一个新课题。从这个角度讲,以人为本非常重要。

3.企业内部要讲和谐、合作,实施和谐管理。

前几年,我国有个权威机构做了一个调查:企业内最大的问题是什么?结论是领导班子不团结。由此看来,和谐管理非常重要,而和谐管理又要靠企业的文化来引领,才能做到。现在国外许多新的创业公司,不是老板炒雇员,而是雇员炒老板,这是文化不认同的结果。

4.要把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紧密结合起来,即把精神层次、制度层次、物质层次结合起来。

其中,精神层次是最重要的,没有精神不行,但精神要变成制度才能巩固,而制度要通过物质形式才能实现,所以,三个层次要紧密结合。

三、如何进一步推进中国企业文化建设

1.提高认识是关键。

当前,企业老总真正把企业文化放在第一位的为数不多,大都关心市场如何,利润如何。我一直认为企业一把手最重要的工作不是管今天的事,而是要管明天的事。如果企业一把手整天管今天的事,忙于应付,就像救火队一样,这个企业搞不好。企业一把手应该是,日常工作做好分工安排,而自己主要考虑明天,考虑企业发展战略。但是,现在企业一把手真正在考虑明天、考虑企业文化建设的太少,因而要提高认识。

政府官员也要提高认识。政府官员到企业了解情况,所关心的也主要是产值、利润、销售额、下岗职工情况等,很少有人去过问企业的文化,不提高认识,企业文化建设就搞不上去。

2.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

我们建设中国的企业文化,不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只用舶来品,是不会适应中国国情的。

我国传统文化有许多精华。如《隆中对》总共才290多字, 却包含着极有价值的战略思想,包括三分天下的战略思想,联吴抗曹的战略思想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讲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这些观点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都非常重要。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不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成了无源之水,就形不成具有中华气派与风格的企业文化。

当然,我们也要虚心学习发达国家的东西,他们在管理科学上确实比我们超前了一步,我们曾丧失过两个历史机遇:一个是1642年闭关锁国至鸦片战争,西方此时正是文艺复兴和产业革命的时候,而我们拒绝对国外的交流与开放;另一个是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此时致力于战后复兴、发展经济、发展管理,而我们在搞“文化大革命”。这两个历史机遇的丧失给我们造成很大损害。所以我们在21世纪不能再丧失机遇,对于西方的东西,我们要认真地去分析、学习,学会扬弃的方法。最近我在主编《世界500强企业丛书》,提出必须要认真研究世界500强。它们之所以会成为500强,固然有客观环境因素, 而管理的主观因素——管理文化的进步也不可忽视。

3.中国的企业文化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要形成每一个企业自己的特点。

企业文化的一个本质特征就在于个性化。当前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多数停留在企业口号上,而企业口号又都趋于一般化,毫无个性,大多是“开拓、进取、创新、求实、团结、奋进”等千企一面的模式,很难反映企业文化个性。文化有个性有特色,企业才能健康成长,才有竞争力。

收稿日期:2000—04—10

标签:;  ;  ;  ;  

中国企业发展战略的文化思考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