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西县建筑工程公司 529800
摘要:市政工程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桥梁,是发展城市经济的重要元素,能为人们带来生活便利,利于城市的和谐发展。对于市政工程项目而言,为保证市政工程的运行质量,必须强化对施工各个阶段施工技术的有效管理,注重施工技术的有效约束,严格控制施工工艺与工序,可大大提升市政工程项目的应用效果与质量。为此,本文就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的技术管理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市政类工程项目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性设施,其关乎着城市的形象,也对人们的日常出行构成很大的影响,为了提升市政工程的利用价值,应加强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规范与管理。因此,在市政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以质量管理为重要前提,加强对施工技术的严格管理,对技术所涉及到的各类参数予以严格约束,制定科学、有效施工技术方案,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重要前提。
一、市政工程施工技术实施所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
就目前市政工程而言,其属于城市发展的基础,关乎着人们的日常出行,如市政道路、桥梁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立足于长远焦虑,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注重施工技术的应用,保证技术操作的科学性,遵循科学性原则,是施工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与条件[1]。施工技术必须与实际的工程项目类型相互联系,进而决定相关的施工类型、施工技艺与操作技能等,以提高项目施工质量为重要前提,严格控制施工技术。
2、经济性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遵循经济性原则,就是最大限度的达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将资源消耗情况降至最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及时落实经济性思维,严格控制施工技术,减少市政工程的成本支出,进而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技术管理人员必须始终秉持着节约的理念,加强对消耗严重环节的管理,强化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能充分贯彻与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战略[2]。通常情况下,市政类工程的规模较大,项目支出大,对于当地政府乃至相关单位是一项重大的经济支出,为了减轻负担,提高项目的经济价值,必须遵循经济性的原则,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禁止出现资源浪费现象。为了提升市政工程的实施效果,应在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实现造价控制,制定切实有效的技术操作方案,是现阶段市政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3、环保性
现阶段,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峻,工业化生产、机动车尾气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等会产生大量的垃圾,环境污染问题变得愈发严重。在市政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灰尘、垃圾等会充斥着施工现场,环境质量下降[3]。面对当前问题,必须加强对市政工程建设环境的保护,遵循环保性的原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运行的重要要求。在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各阶段技术管理的开展,应强调环保性、经济性与科学性的有效结合,最大程度的实现对土地资源、电力资源与水力资源的节约,还要降低环境污染系数,是市政工程运行的重要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的技术管理措施
1、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
对于施工技术管理而言,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工作也非常重要,其决定着后续的施工技术操作质量。第一,为保证施工技术的规范性实施,应实现权责的明细化,明确各个部分相关人员的责任与职能,将技术的相关责任予以落实,形成技术负责人员的结构优化。总技术工程师、主任工程师以及专职工程师等各个级别的责任都要落实到人头[4]。第二,应建立完善的各阶段技术管理机制,借助技术管理制度来约束相关的技术人员与技术操作流程。在技术管理制度中,应设置图纸审核技术制度,市政工程工程规模大,持续时间长,且施工技术操作复杂,会大大提高图纸绘制的难度系数,再加之图纸对施工技术的影响很大,且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与依据性,必须谨慎行之。因此,应加大图纸审核力度,一旦出现图纸更改的情况,必须保证有相关负责人的签字、批准与盖章才可以执行变更方案。前期应做好竣工与验收阶段的技术管理,应组织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对整个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检查,积极组织预验收工作,及时填写竣工的相关报告单,以最终提交总结书。在施工前期,技术管理人员应具备足够的专业意识,建立严格的技术交底制度,是保证工程项目健康有序运行的重要前提。施工各个阶段的技术管理工作,应强化对图纸、工艺、标准与材料的严格约束,依据前期的技术操作标准开展市政工程的施工工作。
2、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
施工过程是强化技术管理的关键环节,其决定着整个项目的实际技术水平,利于技术管理的不断开展与深化。在技术管理实施的过程,必须保证图纸绘制的规范性与合理性,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图纸中的相关参数进行设计,前期必须对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核与检查,施工人员若发现图纸中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应及时与设计人员取得联系,且要向上级部门汇报,对相关的施工方案进行及时的修改。建立严格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强化施工技术的规范性执行,是保证施工项目质量与安全的重要前提。此外,应加大对市政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查,提高建筑工程的养护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以图纸为重要前提,保证材料的科学性使用,并对材料成品的合格指数进行逐一的检查,是决定技术操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保证施工开展的规范性,应在施工现场开展技术记录,技术管理的工作记录应从施工开展之前就开始,一直持续到工程结束。在技术管理的历史记录中应包含与质量管理、安全事故与设备故障等相关的内容,可作为重要的施工档案资料,可为施工技术的规范性开展提供重要前提。
3、竣工阶段的技术管理
市政工程项目竣工时,必须要开展严格的检查,必须保证工程项目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能有效减小误差,利于竣工的不断开展。在施工现场中的具体技术操作,必须对其所产生的实时数据与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做好工程进度总结,进而形成完整的档案资料文件。竣工阶段,相关工程师或作业层经理必须将施工阶段的技术材料与档案,由监理人员进行审查,是保证技术操作规范、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都对施工技术有所影响,为保证市政工程的项目质量应从各个阶段着手,对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的约束与管理,建立更为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强化技术管理的责任分配,注重设计图纸与方案中关于技术的审核与校对,建立严格的施工日记机制,做好竣工与验收处理,为施工技术的规范性管理提供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童鑫刚.深度探讨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技术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2,07:210+256.
[2]程佳雯.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技术管理研究[J].门窗,2013,12:69.
[3]张夏威.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的技术管理分析[J].山西建筑,2015,27:236-237.
[4]杨良春.浅析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技术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4,13:58.
论文作者:敖永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4
标签:技术管理论文; 市政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阶段论文; 技术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图纸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