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县中医医院 422100
【摘 要】目的:探讨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常规血脂检验的临床作用。方法:在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8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择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共58例,对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血脂检验,记录检验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受检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与对照组受检者相比,均明显偏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对照组受检者相比,均明显偏低,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常规血脂检验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且具有一定的预测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常规血脂检验;临床作用
根据对我国冠心病患病率的调查,近年来我国冠心病发生率增长较为明显,主要是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具有较大的关联。而由于冠心病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加强对冠心病的诊断,实现尽早发现和尽早治疗[1]。而根据相关研究可知,血脂水平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为此,本次研究对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常规血脂检验的临床作用进行了探讨,并选择冠心病患者58例和健康体检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详细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8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择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共58例。观察组患者中包含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43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06±3.74)岁,且据满足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冠心病诊断标准[2]。对照组受检者包含男性38例,女性20例,年龄在40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83±3.52)岁。排除炎症感染患者、肿瘤患者、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全身系统性疾病患者等。利用计算机统计学软件对两组受检者的基本资料(性别构成、年龄分布)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
1.2 检验方法
两组受检者均严格依据检验人员的要求在晚上8点后禁食,并于第二天清晨在空腹的状态下接受静脉抽血,检验人员将采集血液放置在真空管中,分离血清。对两组受检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1和脂蛋白B进行检测,其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采用氧化酶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采用直接检测法测定;脂蛋白A1和脂蛋白B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检验人员需要严格依据相关标准及说明书操作规范进行检验,同时做好以其设备的监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3 观察指标
记录检验结果(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1和脂蛋白B)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对于本次研究所记录和统计的数据,均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进行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标准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受检者血脂检验指标水平比较分析
分析表1可知,观察组受检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与对照组受检者相比,均明显偏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对照组受检者相比,均明显偏低,P<0.05。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血脂检验结果比较分析( ±S)
3 讨论
临床研究可知,导致发生冠心病的主要原因包含可改变因素和不可改变因素,其中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及运动过少等均属于可改变因素,另外冠心病发生还与幽门螺杆菌、巨细胞病毒等感染有较大的关联[3]。上述各项引导因素中,血脂异常作为可改变因素,加强对患者血脂水平的检验,做好对患者血脂的控制,对改善冠心病症状具有较高的作用[4]。本次研究对常规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受检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与对照组受检者相比,均明显偏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对照组受检者相比,均明显偏低,P<0.05,表明冠心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脂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偏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心血管疾病作为对人类危害作为的疾病之一,在当前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人类生活习惯也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人群习惯不健康生活状态,导致冠心病发生率不断提高,而冠心病又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为了确保有效控制冠心病的发作,加强对人们健康状况的评估具有重要性,其中血脂作为人体内脂肪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若人体发生血脂水平异常,则其发生冠心病的几率也会明显的增加。一般人体总胆固醇高于或等于6.22mmol/L,三酰甘油高于或等于2.2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或等于4.14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或等于1.55mmol/L或低于1.04mmol/L,均提示改受检者血脂异常,而根据国内外研究可知,血脂异常属于导致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此时患者应当接受进一步诊断和治疗,预防冠心病[5]。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诊断中实施常规血脂检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作为预防和控制冠心病的患者治疗方案的重要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吴贤宏. 常规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医学信息,2015,10(41):336-337.
[2]刘慧. 常规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4):71-71.
[3]胡志红. 常规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医药,2016,29(17):00321-00321.
[4]熊文娟,路永环. 常规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医药卫生:全文版,2016,29(3):00023-00023.
[5]侯井艳. 探讨常规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6):00108-00108.
论文作者:谢庆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8
标签:脂蛋白论文; 冠心病论文; 血脂论文; 胆固醇论文; 患者论文; 常规论文; 甘油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