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问题及其诊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教学论文,高中英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课程改革已随着一系列课程标准的颁定和教材的编写走进课堂,正在越来越多地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限定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但在推进新课程当中,教师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比如,如何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才能符合新课程需要呢?笔者根据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结合下基层进课堂的实际收获,谈谈新课程中普通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现象
笔者就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①)unit One-unit Five的课堂教学进行调研。通过听课和学生交谈的方式,发现普通中学教师和重点中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极为相似。如Unit Five的课文Reading-ELLAS'STORY教学为例。
步骤一:教师在交代本节课要学习ELLAS'STORY后,就要学生将书翻到词汇表。教师按顺序挑出部分词汇进行讲解。
步骤二:词汇讲解后,教师交代学生根据Comprehending练习1、练习2、练习3的要求快速阅读全文,然后,进行核对答案。练习1和练习3的答案基本上是老师口头出示,而练习2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是学生一起回答,二是叫几位学生起来回答。
步骤三:学生随着课文录音的节奏,从课文第一个句子看到最后一个句子。而后,教师就要学生按练习4的要求进行分组讨论练习中的两个句子并用自己的话进行解释。
步骤四:要求学生找出课文中含有定语从句的句子。而后,教师要么叫学生出示寻找的句子,要么就直接告诉这些句子所处的地方。
步骤五:教师基本上按语法书文字向学生解释本课定语从句的特点。之后,也不管学生听懂多少、理解多少,就指挥学生做起书中的练习题。练习题的讲评方式大部分教师做法相似,就是一边看题一边和学生一起做题。
步骤六:学生随着教师回到课文后,教师就抽出部分语言点进行讲解。
步骤七:下课铃响时布置统一性的课后作业。
注:作业讲评的时间安排有的是在一上课就处理,有的是在下课前处理。讲评的方式一种是教师按题号的顺序抽出个别题点评;一种是教师问学生“这大题有不清楚的吗”,有学生提出就回答,没学生提出就接下题。
二、这些现象所引发的问题
1、这些现象说明了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的感悟只限于表层,由此引发的问题就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没有理论的支撑。没有了理论的支撑,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就难能取得好的效果。
2、不切合实际的教学步骤,在极短的时间里不但使绝大部分学生刚上高中时的那种激情消失殆尽,而且畏惧高中英语的学习。
3、类似这样的教学模式用在学生群体素质低于重点中学学生群体素质的课堂教学中,其必然导致教学绩效的下降,学生的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两极分化的时间提前——高一上期半期考前,学困生人数就明显增加。
4、课后作业取材形式基本上是“拿来用主义”——使用现成印刷品,作业的布置形式也基本上是“军队形”——强调人人一样。这样的作业取材和作业的布置形式,导致了学习好的学生要花时间去做他们已理解的知识点,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同样也导致学困生要去啃那些超出他们能力之外的作业,使他们越做越没兴趣,越做抵触情绪越强。
5、尽管高考试卷中弱化语法,但不等于不学语法。语法搞不清楚,又如何能学好一门语言呢?教学中弱化语法教学的行为,只会导致学生学不好英语、怕学英语。类似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是造成高中学困生人数只增不减的又一原因。
6、类似这种学生参与的课堂模式,表面上看是新课程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实质上对新课程理念的曲解。类似这样的课堂模式,实际上是往往为少部分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平台,受益是他们,而大部分学生仅仅是他们的陪客。这也是造成高中学困生人数只增不减的又一原因。
三、问题解决的对策
1、潜心学习,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作为一线的教师除了参加培训外,更要花时间自我认真研究有关新课程的论著、文章等,及时吸取他人的感悟。作为一线的教师要明确“改革既是对传统的批判过程,也是对其改进的过程。在课程改革中坚持传统的优良因子,改革传统中一些不合理的成分,是一个具有方向性的根本问题。”(注:曹宝龙:《试析课程改革中的几个问题》,《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第7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观念是教学行为的前提和基础,任何教学行为都是在一定的教学观念指导下进行的,没有合乎时代的教学观念,也就没有符合时代需要的教学行为。目前,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感悟不深、教学观念转变滞后才导致课堂教学行为的盲从性。
2、正确认识课堂教学行为的“中心论”。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对课堂教学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批判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好像中国自解放以来的教育是失败的,失败的罪魁祸首就是“以教师为中心”,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行为就是挽救深受苦难的中国教育的。
作为新课程具体的实施者一教师,应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两个中心论”。不能将自己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所积累的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益处的教学方法完全抛弃,而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所教学生的群体素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机的运用“两个中心论”。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既有“以教师为中心”的成分,也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成分。以任何一个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注定是行不通的,其结果只能是失败的,是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就拿Unit Five的课文Reading-ELLAS'STORY词汇教学为例:①为了使学生更好理解课文句子的意思,就必须在课前布置好预习生词工作。对某些近义词或相似词等,教师还应布置学生互相查询、互相探讨。应清醒认识到脱离词汇学习的方式是不可能学好语言的。因此,作为教师应重视每课生词的教学。②教师要有目的、有步骤地将词汇教学融入到课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语境的环境下更好地理解词汇的用法,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词。
这种词汇的教学形式,是早已被长期教学实践证明的好方法之一。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不要过多地考虑“两个中心论”,只要你的教学方法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心理学,就是正确的。
3、正确认识“还学于生”。笔者在基层听课时,常常遇到这样的课堂情景:课堂上学生或三、五人成组在“探究”教师布置的问题,或一个个争抢着回答问题,或一个小组接着一个小组上讲台表演(实质是在背诵台词)。课堂的气氛热闹的很,好像是“还学于生”。可下课后找一些中下层次的学生了解这堂课学到什么时,大部分的脸上是一片茫然。这种的课堂模式显然说明了教师对“还学于生”的误解,是“本领恐慌”(注:郑金洲:《参与教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还学于生”,是指课堂教学中改革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还学于生”是新课程的一大特点,是使得课程、课堂回归学生本体的重要改革举措。那么,在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的基础上,课堂教学如何1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还学于生”呢?仍然以Unit Five的课文Reading-ELLAS'STORY中定语从句教学为例:首先,在课前布置学生以合作的形式共同研读书中Appendices中的Grammar——定语从句,并在课文里找出含有定语从句的句子;其次,在课堂上让学生将找到的定语从句展现给大家,同时要求大家共同寻找其规律性;第三,教师应引导如何判断在什么情况下需用“prep+which…”结构;第四,分组做课堂专练题。分组时既要控制人数又要有学优生和学困生的搭配。
4、正确理解和应用任务型教学。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已对英语任务性的定义、应遵循的原则及设计任务性教学应注意的要求等作出精辟的解说,这不重复。那么,如何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正确应用任务性教学呢?如何在发展学生基本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如Unit Five的课文Reading-ELLAS'STORY阅读设计为例:
任务1:课前要求学生以合作形式阅读全文,回答每一自然段教师设计的问题,并归纳各自然段的中心意思。这个任务的设计,不仅能有效促使学生从语篇层面上理解课文,把握中心,又能训练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还能培育良好的交际能力。
任务2:课堂上,在听完全文的磁带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出示各自课前预习的成果,师生共同诊断,形成统一的意见。此设计有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环境,有利于培育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任务3:学生随着磁带播放的节奏,再次阅读全文后,分组用教师给出的关键词进行文章的改写,改写的长短不做硬性的要求,下课后上交。这种设计既能及时巩固重点词汇、语法、句型,而且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