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小学语文撇读教学的认识_新课标论文

对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小学语文撇读教学的认识_新课标论文

对新课标指导下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文论文,指导下论文,小学语文论文,新课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第七届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一堂由浙江教师王春燕执教的略读课《猴王出世》引发了小学语文界对略读课文教学长达一年的关注和讨论,而且讨论至今还在延续。这种讨论一方面说明人们开始认识到略读课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长期以来大家对略读课文教学的忽视。

一、正确认识新课标指导下的略读

新课标在第二学段提出:“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的要求;在第三学段提出:“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的要求;在第四学段提出:“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本次课改从小学三四年级就开始对略读提出学习要求,一直到初中阶段达到能够熟练地运用,既显示了略读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性,也体现了略读学习是一个连续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新课标的教学建议中谈到:“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新课标评价建议对略读、浏览的评价是:“评价略读,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由此可见,略读和浏览都是扩大阅读面和增加信息量的基本阅读方式,目的在于从所阅读的材料中调查和寻找与自己学习、生活、研究有关的资料,摸清某一方面当前最新的动态和需要注意的一些东西。这类阅读可以用较快的阅读速度通览全篇,吸取其精华,获得其旨趣。因此,评价学生的略读能力和浏览能力,应把重点放在阅读方法和由此获得的信息量上,不能从语言的品味、思路的展开、写法的探究等方面去考虑。另外,评价学生的略读能力不能仅把评价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内和校内,还应放在校外,放在社会生活中。这样就能有效地沟通校内外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的课程资源,有助于落实新课标中阅读总量的要求。

二、准确把握略读课文的教学功能

略读课文是学生运用所学阅读方法,进行独立阅读的良好范例,是实施略读课文教学的载体,在新课程实施中担负着重要的教学功能。

(一)巩固迁移功能

正如新课标对略读课文的性质定位,略读课文教学对巩固、迁移精读课文中的方法承担着重要作用。在单元中略读课文都紧随精读课文后,人教版教材总以一精一略或两精两略形式编排,正好体现了略读课文的巩固迁移功能。比如人教版四(上)第一单元,学生在精读课文《观潮》《鸟的天堂》中学习到写景文章的特点:即抓住景物特点写,并掌握了阅读写景文章的阅读方法,在学习后面的略读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和《火烧云》时,就可以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这样的实践,使学生熟练掌握阅读方法,不仅能在略读课文中迁移,而且迁移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

(二)丰富单元主题内容的功能

新课标指引下的现行语文教科书都是以单元主题来组元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单元中的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补充和丰富单元的主题内容,共同完成单元的教学目标。比如,冀教版教材六下第三单元的主题是“走近老舍”。本单元按照时间的顺序安排了六篇课文,截取了老舍一生中不同阶段代表性的文章进行介绍。首先是两篇精读课文《我的母亲》和《济南的冬天》,体裁都是散文,语言平实而优美,让大家初识散文家老舍;随后安排了略读课文《骆驼祥子》让读者了解小说家老舍;接下来安排《养花》和《母鸡》两篇精读课文让读者又认识了富有生活情趣的平民老舍;最后一篇略读课文《我了解的老舍先生》从别人的视角侧面介绍老舍。如果没有这两篇略读课文,尤其是最后一篇,学生则无法认识到老舍在不同人,尤其是人民大众心目中的位置。单元最后的综合练习中还安排了阅读链接材料,分别从儿子和挚友的角度介绍他们眼中的老舍,这些都可以作为略读材料,使学生对作家老舍的了解更深入,更全面,这样的编排方式丰富了单元主题的内容。

(三)训练专题学法的功能

叶圣陶先生对略读课文教学曾有过相关论述:“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习了例子,指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现行语文教科书中略读课文的编排特点是精读课文在前,略读课文紧随其后,与叶老的略读思想非常一致。在这种编排方式中,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在题材、体裁、甚至结构写法上,都有许多相近或相同之处,不但在内容上可以互相补充,而且在学法上也可以互相照应。例如,人教版六上第一单元组的四篇课文,采用精读与略读一一对应的方式编排,题材上同是写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体裁上都是游览性的散文,行文中都有大量的“联想”和“想象”,描写手法上都有大量的比喻或拟人,单元后面的口语交际·习作也围绕“联想”和“想象”组织编排,将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口语交际和习作有机结合在一起,针对“联想”和“想象”进行专题训练,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略读某一类课文的方法,对于专题写作也很有帮助,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四)沟通课内课外的桥梁功能

学生将精读课文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在略读课文的学习中运用和实践。久而久之,文章的理解能力就会提高,阅读的速度也随之加强,为独立阅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后续学习中会逐渐形成能力。所以,略读课文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略读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一文,课前提示“我们读了两篇外国的短篇作品,再来了解两部外国长篇作品。先阅读整部作品的梗概,了解大意,再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说说从中知道了些什么,还可以摘录精彩句段,写写心得体会。如果有条件,可以找来整部作品读一读。”课后又用“小泡泡”的形式出现:“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人?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我读了整本书,觉得汤姆刷墙那一段很有趣。”意图十分明显,就是引导师生通过学习一课书进而阅读一本书,将课文学习的有效空间引向课外阅读的广阔空间,最大限度地增加了阅读量。

(五)文体的拓展功能

在单元学习中,略读课文除了侧重于单元主题内容的拓展,还尽量向学生展示不同的文学样式。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语言艺术”为主题:精读课文有文言文《杨氏之子》和现代文《晏子使楚》,这两篇文章通过巧妙回答、机智应对的人物语言,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精妙和威力;两篇略读课文则安排了剧本《半截蜡烛》和相声《打电话》,让学生接触这两种生活意味浓厚的文字样式,初步了解剧本、相声的特点,感受语言的魅力。通过不同文体的学习,拓宽了学生阅读的范围,还有利于教师指导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方法,无形中提高了学生文体的应用能力。

当然,略读课文的教学功能不仅仅列举的这些,作为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中略读课文的教学功能,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略读能力。

三、全面了解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现状

(一)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的误区

1.略读课文精讲,精雕细刻

略读课文无论从内容,还是语言上看,篇篇文质兼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确难以割舍。有些教师不理解略读课文担负的教学功能,不管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一律精读精讲,从字词到篇章,从语法修辞到思想感情,面面俱到,精雕细刻。所以老师们总说课时不够,完不成教学任务。

2.略读课文不讲,放任自流

听课调研过程中,翻阅学生课本,发现学生课本上略读课文篇目几乎没有学习过的痕迹。了解得知,略读课文老师一般都不讲,以学生自学为主或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自主阅读。学生阅读效果如何,不得而知。虽然有的老师将略读课文放在课内完成,但是往往让学生随便读几次就草草了事,学生读懂了什么就汇报交流什么,教师很少指导和总结,出现“教而不教,读而未读”的结果。还有的老师因为考试不考,干脆翻过不讲。

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是与教学研究的趋势有关,目前大部分公开课只重视精读课文的研究,致使很多老师把略读课也上成了精读课。二是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关。为了更深入、全面地了解教师对略读课文教学的理解和认识,我们在石家庄市所辖24个县(市)区的150名小学语文教师中展开问卷调查。

(二)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调查结果

1.教师对新课标中略读的理解和认识不到位。8%的教师不清楚略读在哪个学段提出;30.9%的教师对提出略读的目的不清楚;41.4%的教师不知道新课标对略读的评价建议是什么。

2.教师对教材中略读课文的理解和认识不清楚。教师对教材中何时出现略读课文不清楚,有54人选错答案,占40.9%;对于每单元出现两篇略读课文的时间两个版本的教材是不同的,人教版是在四年级上学期开始,冀教版出现于五年级上学期。但是不管使用哪个版本的教师,选错人数都超过选对人数,选错人数平均为60.5%,占比非常高,可见教师缺乏对教材的整体把握,不能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

3.教师对略读课文教学的性质把握不到位。对于略读课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64.8%的老师认为指导不用过细。但是27。7%的教师认为略读课文可以上成精读课;43.5%的教师认为略读课文教学与精读课文的教学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对于教学过程中字词、阅读方式的选择基本能达成一致,以理解意思为主、以默读为主,占90.2%;在回答小学略读课文教学应该主要关注的方面时,只有29人选取了B选项(要注重内容的整体把握,不应注重语言的品析、思路的展开、写法的探究等),仅占21.97%;有73人选取了A选项(不仅要注重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还应注重语言的品析、思路的展开、写法的探究等)占55.3%,远远超出选B选项的人数,如此多的老师不知道略读教学应该关注的重点是什么,难怪略读课被上成了精读课。

4.略读课文教学的课时和步骤。关于略读课文教学的课时数,56.8%的教师在略读课文教学时占用一课时完成,大多采用三个步骤:学生自读——讨论——总结。43.2%的教师略读课文教学占用两个课时,教学过程与精读课文教学一样,初读——精读——品读,语言文字、写法修辞面面俱到,每一项都认认真真完成。

(三)略读课文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师对新课标中的略读缺乏正确的理解

课改虽然进行了几年的时间,但是对于新课标理念的培训,大多是在课程改革初期。当时的培训,对于培训者来讲也处在学习、吸收的阶段,难以进行深入思考,培训的结果可想而知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自认为对于新课标已经很熟悉了,没有继续培训的必要了,正是这种思想,导致广大一线教师对于课标的理解和认识始终停留在课改初期的肤浅认识上,没有继续深入研究,认真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尤其是略读,新中国成立几十年后首次在课标中出现,如何定位,如何实施,令一线教师更是不知所措。

2.教师对略读课文教学本质认识不清楚

很多老师把略读课文教学上成一种变式的精读课——缩略版的精读课,失去了教材略读课的应有之意。其实略读课文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只是一个保底的工作,“快速”阅读应纳入教学者的视野,激发学生的略读兴趣才是略读课文教学时更应关注的。略读课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孩子独立阅读的能力,促使孩子进行自主阅读,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阅读视野。

3.教师对略读课文的教学功能缺乏正确的认识

略读课文在培养学生略读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材编写者在编排略读课文时赋予它很重要的教学功能。比如,在内容上与精读课文互相补充,丰富单元主题的内容;在阅读方法上将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在略读课文中加以实践,进行巩固迁移;将学生的阅读视野由课内引向课外,由单篇文章转向整本书,践行着沟通课内课外的桥梁功能;文章体裁除了精读课文中常见的记叙文、散文等,略读时认识戏剧、相声等文体,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可以说,略读课文担负着和精读课文同等重要的教学功能。但是很多老师对略读课文教学功能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从教学的角度深入思考略读课文教学担负的教学功能,致使略读课文教学存在很多误区。

4.教师自身缺乏相关的阅读理论

我国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中,除了学科知识的相关课程,还根据师范教育的特点,开设了教材教法、教与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相关课程,但对于语文教育来讲,开设相关的阅读理论课程的学习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几乎所有的师范院校中都没有开设类似的课程,致使师范生的知识结构不健全,再加上后续的培训和指导也没有相关的内容,使得阅读教学始终徘徊在内容学习的层面。教学实践中的阅读策略和方法的指导只是蜻蜓点水,不能进行系统深入的指导。

5.关于略读的相关研究匮乏,未能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新中国成立几十年后的时间,由于略读的概念从未在语文的教学大纲中出现,所以相关的理论研究相对精读就少了很多,使得略读教学理论研究非常薄弱。许多有影响的语文教育专家也把研究的重点集中在精读课文教学等其他方面,致使许多教师没有可参考借鉴的文献资料,真正切实可行而又行之有效的略读课文教学的操作方法也就无从谈起了。

6.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理念影响略读课文教学的性质

长期以来,人们对课堂阅读教学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教师的“教”上,认为精读课文教学才能显示教师的教学水平。很多大型的公开课活动中,教师都在极力展示自己教学的功力,竭尽全力地出彩,竭尽全力地吸引听课人的目光。但是我们忘了语文课应该是读书课。语文课的大部分时间,应该是师生各自在那里读书,各自品味书中奥妙。阅读是思考,是一种内功,而我们的评价却导向外扬。尽管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教学”的重点是学生的发展,是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略读课文教学更突出学生的自学,但是这种对课堂教学落后的评价方式也影响了老师们进行略读课文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略读课文教学误区产生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的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原因。为了探求略读课文教学的方法,构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我们在分析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对略读课文教学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

原标题:对新课标指导下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再认识

标签:;  ;  ;  ;  ;  

对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小学语文撇读教学的认识_新课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