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高效栽培模式有哪几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效论文,几种论文,银杏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银杏生态分布范围较广,适应性较强,在暖温带、亚热带都能正常生长。我省属于银杏生长适宜区域。
银杏喜欢在湿润的环境条件下生长,是需水量较大的树种,不耐干旱。在土层深厚、疏松、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和壤土,银杏生长快、产量高、种核大、寿命长。
银杏优良品种主要有:大梅核、大佛手、洞庭皇、佛指、多珠佛手、宽基佛手、天目长籽、洲头大马铃、金华垂枝大佛手、七星佛手、海洋皇、安银一号等。
根据栽培目的不同,有多种栽培经营模式。主要有:矮化密植丰产园、农田防护林及“四旁”种植、叶用林、珍贵用材林等。
矮化密植丰产园。选择较好的立地条件,采用嫁接苗造林或先定植2~3年实生小苗,再嫁接,需配置3%~5%的雄株作授粉树。实施早期密植,后期逐步疏伐或移植的密度控制方式。初植密度以2~3米株行距较为合适,每亩100株以上,随着树体的发育,逐步调整为株行距3~4米、4~6米、6~8米的永久性银杏丰产园。
叶用林。选择土质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溪滩地、园地,实施高密度定植,集约化管理,以采叶为经营目的的栽培模式。采用株距0.4~0.8米,行距1.0~1.2米的宽行窄株距定植。并实施定干、摘心等修剪技术及高肥培管理技术,种植第2年采叶,第3年亩产干叶可达200公斤以上。
珍贵用材林。选择立地条件较好的中、低海拔山地或溪滩地,以培养珍贵用材为目的栽培模式。每亩定植100~300株2年生实生苗,因雄株生长量比雌株大,所以最好选用雄株造林,并适度肥培,培养主干,按用材林培育管理。
银杏从秋季落叶后至翌春发芽前的整个休眠期都可以栽植。我省秋季栽植伤根当年便可愈合,次年土壤变暧后根系先生长,成活率高,缓苗期短,生长较好。
银杏苗栽植,要求穴大、施足基肥、浅栽。深翻改土是银杏早实丰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深翻时间以秋季果实采收后并结合秋季施基肥为好。深度以银杏主要根系分布层稍深为度,一般为60~80厘米,沙壤土土层厚可适当浅些。深翻方法分深翻扩穴、隔行深翻和全园深翻3种。深翻扩穴一般从幼树定植后第二年秋冬季起,连续3年扩穴。在树冠的外测0.5米处挖深、宽各0.5米的环形沟,逐年扩大,直到株行间全部深翻为止。大树可在行间距树干1.0~1.5米处、开沟,分年隔一行翻一行,这样伤根少、对树体发育影响不大。深翻时把表土、心土分开放,先将表土、杂草、绿肥、栏料等放入底层,心土换到上部。扩穴要在定植后3~4年内完成。
适宜间种的园地应采用大行距、小株距的栽植方式。比较理想的间种作物是豆类、花生等有固氮能力的矮秆作物,其次是比较耐荫、生育期短的蔬菜、药材等经济作物。
大肥适水是银杏早实丰产的基础。银杏特别喜欢“粗肥”,尤其是土杂肥、堆肥、人粪尿、厩肥、饼肥等。根据树龄和立地条件,常采用开环状沟、条状沟、放射状沟施肥。环状沟施肥是在树冠投影外侧,挖深20厘米、宽40厘米的环状沟,施肥后覆土,这种施肥方法适用于幼树。条状沟施是在树冠外围两侧(东西或南北方向)各挖一条施肥沟,沟的深度和宽度各为40厘米,沟的长度依树冠大小而定,条状沟的方向可隔年轮换。
联系电话:0571-86757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