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学校,会义不容辞地扛起这面责任大旗,从小就对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怀进行引导和涵育。在此,笔者以历史课为例,简单分析了如何在中学历史课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渗透 爱国情怀 历史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让广大青少年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作为历史学科中的中国古代史,其中爱国主义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在此笔者作一分析。
一、中国古代悠久灿烂的文明史是培养中学生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径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在黄河流域,半坡的先民们就开始种植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在距今7000到6000年,在长江流域,河姆渡的先民们开始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可见,我国的农业文明已经超过7000年的历史,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先民们种植的粟和稻,时至今日依然是人类主要的粮食品种。先民们还发明了原始的畜牧业和手工业,尤其是他们发明的蚕丝织布,使中华民族被誉为“丝的国度”和“丝的民族”。四五千年前的尧、舜、禹时期,是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这时我国已开始迈向人类文明时代。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从来没有间断。我们是世界上唯一古老而历史又从未中断过的国家和民族。曾经辉煌一时的古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于2000年前就趋于黯淡;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文化被来自中亚的亚利安人扫灭;创建过太阳金字塔的玛雅文化,也衰败于中美洲的丛林;光焰万丈的希腊文化,则被罗马所取代;罗马文化又因日耳曼蛮族入侵而毁灭殆尽……唯有中国文化,却在坎坷跌宕中延绵发展,始终没有中断,成为世界史上“连续性文化”的典范。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从夏商周三代,经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到宋元明清,上溯几千年都可以找到历史的依据和根源。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具有文字的国家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直到今天信息化社会,中国的古文字并没有变成死文字,它一直绵延流传下来,演变成现今通行的汉字。根据历史记载,中华文化在无数个世纪中连续辉煌,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具有无与伦比的延续性。世界其他文明古国的文化,都出现过大幅度“断层”,甚至盛极而亡。唯有中国文化,历尽沧桑,饱受磨难,经久不衰。这是一种“自强不息”的文化,值得我们后代为之骄傲、为之自豪。我们应当珍惜这份文化遗产,让她发扬光大。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可进一步激发中学生的民族情怀和自豪感,帮助他们树立起爱国主义的坚定信念。
二、用中国古代的辉煌成就增强中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文明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其内容包括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古代中国不仅孕育了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艺术家、科学家、史学家、军事家等等,而且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经典著作。这份丰富的文化遗产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财富。
纵观中国历史,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指南针的发明;在1800年前,发明了造纸法;在1300年前,发明了刻版印刷;在800年前,发明了活字印刷。上述四项,世界上称之为中国的“四大发明”。这些充分说明中国古代曾经是世界上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国家。当然,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浩如烟海,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的远不止四大发明。例如,我国古代以计算为主的数学成就,被马克思称为“最妙的发明之一”。《九章算术》已被证明在当今现实生活中仍然具有巨大的科学推动作用。它的计算方法,不仅能证实世界上许多新的科学成就,而且还是一些新的学科的促进力量。今天,科学家们重新认识了我国古代人民建筑长城和修筑大运河的建筑技术,得出了许多方面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的结论。在其他方面,如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医药学、交通、冶炼铸造、酿酒、制漆等等,都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另外,中国古代的辉煌成就还体现在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方面。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我们的祖先在世界上最早培育了水稻、粟等农作物,并于春秋战国时形成了农家学派。公元前256年,李冰修筑了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此后,出现了郑国渠、六辅渠、白渠、芍陂等许许多多的水利灌溉工程。古代的农具多种多样,并且不断得到改进,农业由粗放型向精耕细作转化,其中出现了贾思勰等著名的农学家和《齐民要术》等不少的农学专著。早在3700多年前,中华民族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商代司母戊大方鼎的铸造,表明我国古代的青铜制造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春秋中期开始采用冶铁技术,比欧洲要早1500年。在商朝时,我国就出现了原始瓷器,随着原料和烧制技术的不断改进,到汉代时瓷器生产已进入成熟阶段。此后便出现了柴、钧、汝、哥、定等五大名窑以及瓷都景德镇,中国瓷器大量外销,我国被世界誉为“瓷器之国”。
与此同时,中国古代的精神文明同样辉煌灿烂。劳动人民和无数的哲人先贤以其丰富的精神文明成就,不断充实着世界思想文化宝库。
总之,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我国灿烂的文明历史都是当今激发中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二卷)。
[2]冯天瑜 中国文化史纲[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论文作者:洪小斌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0月总第19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中国论文; 中国古代论文; 文化论文; 历史论文; 爱国主义论文; 先民论文; 我国论文; 《教育学》2019年10月总第19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