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是顺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拓展思维深度和广度,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情感人格,为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学生 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9)06-011-02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化学教学的功能,不能仅仅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更应该在学习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习、生存及做人的道理。初中阶段是重要的过度阶段,是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形成的重要时期,初中化学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方式相对比较单一,不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了轻视心理,从而致使教学效果不佳。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难以估量的推动作用,更是实现新课改目标、培养祖国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策略
1.充分地挖掘化学教材探究性内容
在探究性学习中,要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化学的参与和体验,主动发现问题进行探究,就会增强探究的活动能力。化学知识都是现实生活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推理而来的,因此所有的课题都可以从现实生活中让学生进行尝试探究性的学习。通常来说,一个课题包含着很多其他的课题,在每个课题学习是教师创设良好的情境,在合适的环境中,学生密切的联系现有的实际生活,进行化学实验的探究。例如,在学习氧气的制法探究时,教师就可以严格地按照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验证、得到问题答案的方法来进行探究实验.在原有的化学知识基础之上,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那么可不可以利用沸点不同来分离氧气?学生在经过讨论之后,就可以进行实验验证,每一组的实验中方法肯定都有不同,首先要进行氧气的制取,学生就要掌握使用的原材料、反应装置、反应条件、收集方法等,对于氧气制取中的催化剂的性质和概念也要有所了解。经过这样的探究学习之后学生就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大胆假设验证问题。例如,在进行空气的成分探究时,学生非常好奇我们每天都接触的空气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这个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后自己设计化学实验,在实验室条件配备的情况之下,可以允许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探究,较后让学生比一比哪一组的探究结果更加准确。
2.突出学科特点,加强观察能力的培养
心理学认为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感知活动,是启迪智力的门户,也是智力活动的基础。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要想使学生真正学好化学,这需要学生认真精细地观察或亲自动手操作。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从培养观察能力做起。
中学化学教学中观察力的培养,主要是贯穿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无论哪种类型的实验,教师都要尽力使反映问题的主要方面成为学生感知的对象,特别是对那些现象贫乏,一瞬即逝,而又是显示本质性的内容,教师更要使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懂得"观察什么"、"怎样观察"。例如,在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大多数学生只观察到足以引起兴奋的现象――发出耀眼的强光,而常常忽视本质现象――白色固体物质的生成,其实,前者并不是揭示问题的本质现象,而后者才是实验目的要观察的主要现象。同时要注意防止学生用头脑中已有的印象代替应该真正观察到的直观材料,另外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不要束缚其观察的空间,否则,将导致教师一味的指到哪里,学生看到哪里,从而使学生观察缺乏主动性,不但束缚了思维力,想象力的发展,那就谈不上培养什么学生的创新能力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实验能力的培养
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是作为学生探索发现、验证知识的手段,实验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情境,使学生自身的智力、能力、意志品质获得尽可能多的发展,化学实验在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学会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较熟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崇实、求实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学作风,实验研究的科学方法,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具有特殊意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应从以下四方面努力。
第一、培养使用仪器和药品的能力。使用仪器和药品的能力是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功,必须学好、练好,要利用一切可以动手练习的机会,如分组实验、随堂实验、课外小组实验以及由同学们自己安排的家庭小实验。因为只要是亲手做的实验就必然会涉及到仪器的使用和药品的取用,只有这样,才可以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第二、实验基本操作的能力,中学化学实验中涉及到的基本操作主要包括溶解、振荡、搅拌、加热、过滤、倾倒、蒸发、结晶、溶液的配制、仪器的配制及气体的收集等。这些基本操作要达到"学会"和"熟练"的程度,都需要经过有计划、有步骤、反复多次地练习和实践。
第三、实验设计的能力,实验设计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设计的实验方案要充分注意到"现象明显、操作方便、程序合理、安全可靠"这一基本要求。
第四、实验记录和总结的能力,实验的记录主要用于学生的独立操作的实验活动中,学生的分组实验则是让学生独立操作、获得技能的最主要的途经,做实验时,引导学生坚持做到"四带"和"四勤",所谓"四带"即"带书、带笔、带记录本、带预习报告"。所谓"四勤"就是要勤动手、勤观察、勤记录、勤思考。记录观察时,一定要记录真现象,凡实验不成功的要把实际情况记录下来,查找失败的原因,重做,反复做直到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填写实验报告时不能弄虚作假。
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创造力也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未来社会需要更多的创造型人才。人人都具有创造能力,只是程度高低不同而已,创造能力能通过教育和训练予以提高。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有意识地使用创造教育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从而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②注意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性特点,培养学生善于对已知事物进行怀疑和再思考,能够打破习惯性思路,提出几种另外的解决问题的办法。③注意联想能力的培养。由于化学学科知识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能力。④注意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中,让他们有机会充分施展才能和创造性。
5. 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化学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运用相关知识对简单化学进行综合分析,并制定出解决方法;二是将问题解决的对策和功能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并做出合理的解释。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化学事物敢于发问,进而才能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带着问题对化学知识进行探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思维引导的同时,还应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与灵活度,对相同的化学问题可以提出不同的看法,但必须用科学的语言进行解释,而不是为了教学成绩去用固定的模式解决化学问题,封闭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理想的教育是能给学生自学、创新、锻炼的机会或环境、平台,是唤醒每个学生自我改变、主动发展的意识,是解放每个学生内在的求知渴望、学习力量,它以极大的耐心和智慧培育学生的自我反省、自我纠错的能力,它带给学生巨大的独立思考、探索知识、克服困难内在的思维快乐,它使每个孩子包括后进生获得自信和尊严。我们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教法与学法的辩证关系,按循序渐进的原则,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舒丽珍. 浅谈化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速读.下旬》.2015.09
[2]邓明. 浅谈化学教学中对中学生的能力培养.
《读天下》.2018.04
论文作者:沈乐平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化学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现象论文; 思维论文; 操作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