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户县西安济仁医院神经外科 710300
摘要:目的:对早期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中的预防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118名参与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9例,观察组5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的概率。结果:观察组患应激性溃疡发生的概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就是应激性溃疡,这一病症不光会使患者的病情出现反复或加剧,也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寻找有效的途径预防应激性溃疡是目前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一项重点工作。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治疗方式是使用抑酸药物和胃黏膜保护药物,以质子泵抑制机最为常见[1]。但是抑酸药物的使用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使用的方式。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胃黏膜和机体的良性改变,对预防应激性溃疡有积极的作用。本次研究中针对早期肠内营养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探讨,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118名参与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9例,观察组59例。对照组患中,男性31例,女性28例,年龄在17岁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47.43±17.84)岁;观察组患中,男性33例,女性26例,年龄在16岁至79岁之间,平均年龄(48.31±16.23)岁。两组患者受伤的原因包括外物砸伤、高处坠落、交通事故、摔伤等。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原因等一般数据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营养支持:所有患者在受伤后第四天进行胃管留置工作,进行胃内容物的抽吸工作,确定患者不存在大量胃内容物潴留,确定患者没有应激性溃疡等状况,为患者进行鼻饲温水,并根据情况逐渐改变患者的的食物。
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所有患者受伤后的24小时内进行胃管的留置工作,并连接负压袋,如果患者胃内抽出的胃液显示正常,从开始将小米米汤糊通过鼻饲给予患者,每2小时鼻饲1次,每次含量约为100ml至150ml,鼻饲结束后给予患者50ml温开水,每天晚上22:00结束鼻饲,直到第二天早上6:00,患者如果没有表现出异常反应,则在48小时后将食物改为混合饮食,并逐渐增加剂量,例如豆浆、牛奶、蔬菜汤、鸡蛋汤、果汁等。同时给自动加热型营养液。营养液的温度保持在40℃左右。在进行喂养时,将患者的头部垫高30°左右,在每次喂食前先对患者的胃液进行抽取,如果患者胃内容物残留量大于100ml。则暂时停止喂养2小时至4小时。
1.3观察指标
鼻饲后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检查,每日检查患者的胃液潜血、大便常规和潜血。如果连续三次检查结果都呈现出阳性,则代表患者伴有应激性溃疡。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卡方对其予以检测,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2.结果
经过治疗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出现应激性溃疡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应激性溃疡泛指手术、创伤、休克、严重全身性感染时所产生的急性胃炎,一般伴有出血症状,近些年来应激性溃疡发生的概率症在不断上升,给患者的治疗增加了困难[2]。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如果出现应激性溃疡,会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从而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需要有效的预防应激性溃疡,从而保证治疗的有效性。
抑酸药物是目前常用的预防应激性溃疡的方法,但是同样会伴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有较大的可能导致肺部感染,因此需要寻找更加有效的预防应激性溃疡的方法[3]。近些年对于早期肠内营养的研究逐步深入,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以将患者胃液稀释,使胃粘膜受的刺激减少,从而形成一层有效的保护膜,使胃粘膜的保护功能可以正常运作,从而防止胆汁反流,这对预防应激性溃疡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全营养素的配方比较接近人体血液组成,其中各省的有效成分更适用于人体生理需要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受伤后急性应激情况下,会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的情况,导致胃黏膜血管强烈收缩,从而易损害胃粘膜,若患者长期昏迷而无法进食,则会导致患者出现早期机体应激物质分解亢进,机体会呈现负氮平衡。患者全身代谢会呈现紊乱状态,糖耐量会下降,而蛋白质会被分解,从而导致营养缺乏。通过早期营养支持,可以刺激胃粘膜生长,并中和胃液,保持胃内pH值维持在正常水平,有效防止应激性溃疡。而传统的营养支持方法优于肠道内的静息菌群处于失调的状态,因此肠粘膜有所萎缩,所以无法很好的预防应激性溃疡。本次研究中,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仅有15.2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由此可见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降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
结语:
综上所述,采用早期肠内营养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有利于患者的后续治疗,值得继续深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包贇,邱炳辉,李青,等.早期肠内营养预防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研究[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6,23(3):133-135.
[2]赵建疆.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观察[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6,30(3):230-231.
[3]杨金理,欧小晶,冯志铁,等.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多因素回归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6):141-143.
论文作者:王迺明,焦文强,赵战飞,杜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9
标签:患者论文; 颅脑论文; 性溃疡论文; 营养论文; 损伤论文; 胃液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