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基于双响应面的地铁车辆底架稳健优化设计论文_田佳

北京中车长客二七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2433

摘要:本文以地铁车辆为例,对不锈钢车辆底架的制造工艺要求和方法进行简要分析,并在双响应面的指导下,对车辆底架进行稳健优化设计,主要包括模型构建、变量筛选、优化设计以及优化结果等方面。优化结果显示,该稳健性设计精度较高,经过稳健优化后,使纵梁碰撞稳健性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双响应面;地铁车辆;优化设计

引言:在车辆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对车辆安全构成威胁,建立稳健的车体耐撞结构显得十分必要。在碰撞安全设计过程中,稳健性设计属于其中重要内容,本文在双响应模型理论的指导下,以地铁车辆为研究对象,对车辆底架稳健性进行优化,力求使车辆的安全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1.不锈钢车辆底架制造工艺

1.1工艺要求

地铁车辆底架主要包括端底架、主横梁、波纹地板、边梁等方面构成;在工艺要求方面,底架长度的公差应为(+6,+12)mm,半宽公差应为±2,对角线不超过8mm,波纹地板平面度不超过5mm,枕中间距离公差为(+4,+10)mm;底架组装流程为:横梁组装、底架装配、手工弧焊接、数控点焊、正面附件组焊、波纹地板铺装、底架翻转、组焊与交验。

1.2制造方法

在不锈钢车辆底架钢结构制造过程中,存在诸多制造难题,包括底架横梁吊装孔偏差、司机室地板变形、波纹地板存在焊缝等等。对此,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制造工艺进行解决。

(1)对于底架横梁吊装孔偏差问题,首先应对横梁焊接变形问题进行有效控制,在横梁位置增加补强筋,通过工装设置反变形,使横梁的变型量得到有效控制;调整主横梁,通过机械与火焰调修相结合的方式,使横梁直线得以修正,保证其不超过1.5mm,为了避免因调修问题导致横梁尺寸发生改变,应首先采用机械调修,再采用火焰微调的方式来实现。当底架骨架成形后,再对横梁直线度进行检测,利用火焰进行微微修正即可;

(2)对于司机室地板变形问题,应通过优化结构的方式解决,地板变形多发区为开孔位置和梁间距较大的地板处,上述位置因缺乏边缘约束和下部支撑出现变形。在结构优化中,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增加下方支撑梁位置,使支撑梁与地板紧密衔接,通过强化下部支撑控制地板变形;另一方面,采用与开孔尺寸相同的环形补强板,在开孔四周进行焊接,以此来抑制开孔边缘出现变形;

(3)针对波纹地板焊缝问题,主要采取的工艺方法为:将波纹板放置在底架中,并将波纹板两侧中心放置在底架中心线的位置上,利用工具将端部进行固定,对中间位置进行调整,使其朝着底架中心处聚拢,以此来矫正直线度,使地板焊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1]。

2.基于双响应面的底架稳健优化设计

2.1模型构建

针对双响应面模型优化设计问题,国外学者DING提出采用加权平均方差的方式,使均值与方差的作用突显出来,构建以下优化模型:

式中,T代表的是响应期望均值;xU代表的是变量x的上界;xL代表的是变量x的下届;代表的是响应均值;代表的是响应方差;代表的是权重系数,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

在产品设计时,变量波动不但会传递目标函数,同时还会增加约束函数波动,如若忽视这一现象,则会使设计解难以符合变动后的约束函数,导致设计失败。在下图1中,S1代表的是常规优化、S2代表的是稳健优化,从该图可知,当考虑约束函数波动情况时,S1成为不可行解。对此,在稳健性设计过程中,应将约束函数波动融入其中,对其实施稳健性设计[2]。

图1 常规优化与稳健优化对比

在不确定因素分布规模明确的情况下,可通过约束函数使其逐渐服从正态分布,采用数学推导的方式对函数方差进行求取,从而得到新的约束函数,如下:

式中,K代表的是常数,在取值方面根据所需可行性概率而定,通常取值为3;代表的是约束函数均值。

2.2变量筛选

通过稳健性分析可以看出,如若材料特性中存在诸多不可控因素,则势必会对峰值碰撞响应产生较大不利影响。假设初始屈服极限为正态分布,用x1表示纵梁盖板材料特性,x2代表翼板中的材料特性。选取纵梁板的厚度,将其当作可控变量,对其进行稳健性优化设计,明确最优厚度组合,使峰值碰撞力方差处于最小状态。在梁板厚度分析中,将其当作确定值,用A来表示,假设厚度的取值范围在1.0mm到2.5mm之间,翼板厚度用B来表示,假设厚度的取值范围为0.5mm到2.0mm之间。

在梁板料特性与厚度形成的变量空间中,将拉丁超立方抽样方式引入其中,从中采集20个样本点,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的方式,从样本点中进行取值计算,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样本点进行拟合,构建出包含不可控变量、可控变量相结合的二阶多项式,忽视不可控变量中的二次项。对响应面模型精度进行调整,使其与纵梁的峰值碰撞力、吸能、平均碰撞力等相互适应[3]。

2.3优化设计

在稳健优化设计过程中,优化目标为车辆碰撞力方差最小化,约束条件为吸能超过16.5KJ,平均碰撞力超过63KN,峰值碰撞力超过110KN,从而构建稳健优化模型如下:

min

s.t.

采用Matlab进行优化计算,经过多次迭代计算后得出最优解。当的数值为1.618mm、的数值为1.405mm时,纵梁峰值碰撞力的响应方差达到最小。对纵梁翼板的厚度进行调整,使材料特征能够与正态分布规律相符合,将翼板的厚度设置为1.6mm,将盖板的厚度设置为1.4mm,对前纵梁进行稳健性分析,结果为:吸能数值为16.712KJ,平均碰撞率为63.256KN,峰值碰撞率为106.524KJ;其他参数的优化结果为的数值为0.231KN、的数值为0.00268、代表的是0.0289、的数值为0.00201KJ2、的数值为9.484KJ2、的数值为63.263KN、的数值为106.564KN。其中,代表的是是平均碰撞力标准差、代表的是吸能容差系数、代表的是峰值碰撞力容差系数、代表的是吸能方差、代表的是峰值碰撞力方差、代表的是平均碰撞力平均值、代表的是吸能平均差。

从上述数值可知,纵梁碰撞吸能、平均碰撞力方差系数较小,具有较强的稳健性。虽然峰值碰撞力的方差较大,但容差数值较小,且与材料特性的容差数值更小,因此峰值碰撞力响应可有效抵御材料特性产生的波动。从稳健性分析可知,优化后的峰值碰撞力方差较小,这说明在双响应面中进行稳健优化可使精度得到显著提升,最终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2.4优化结果

以纵梁的峰值碰撞力为例,对优化之前和优化后的稳健性结果进行对比可知,在优化完毕后,纵梁峰值响应平均值与优化前相比有所降低,降低数值为106.546KN,降低比率为3.54%,标准差降低35.17%,容差系数降低32.79%,方差降低57.95%。从优化结果可知,纵梁峰值响应波动有所降低,稳健性得到显著提升。此外,在平均值、标准差、容差系数、方差等方面也均发生改变,具体为:在稳健优化之前,平均值为110.464,标准差为4.749,容差系数为0.0430,方差为22.554;在稳健优化之后,平均值为106.546,标准差为3.079,容差系数为0.0289,方差为9.484;稳健优化提高水平为,平均值为3.54,标准差为35.17,容差系数为32.79,方差为57.95;经过稳健性优化后,纵梁碰撞力响应分布与优化前相比有所好转,在优化之前,纵梁质量为2.41kg,经过稳健优化后,质量降低2.33kg。

结论:综上所述,车辆在生产和使用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很容易对其碰撞安全性构成威胁,对此应将不确定考虑其中,开展稳健性设计。通过本文稳健性优化可知,该稳健性设计精度较高,纵梁碰撞稳健性得到显著提升,对车辆安全使用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崔杰,张维刚,常伟波.基于双响应面模型的碰撞安全性稳健性优化设计[J].机械工程学报,2018,47(24):97-103.

[2]贺新峰,于德介,肖枚清.基于响应面的结构疲劳寿命6σ稳健优化设计[J].汽车工程,2017,36(3):368-373.

[3]李玉强,崔振山,陈军,等.基于双响应面模型的6σ稳健设计[J].机械强度,2016(5):690-694.

论文作者:田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探讨基于双响应面的地铁车辆底架稳健优化设计论文_田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