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路桥与港航工程学院 南京 211188
摘要:前期,已完成校园GPS控制网建设任务,并分析解算出12个校园GPS控制点坐标,达到项目研究所的预期效果。但笔者认为,建成后的GPS控制网,对于工程测量的课程教学及相关任务具有广泛的意义。
关键词:控制网;实践教学;应用
一、前期研究成果介绍
学校位于东经118 °54′04"至118 °54′47",北纬31°54′43"至31°54′59",平均海拔17.3米,学校占地面积855.829亩。建成后的校园GPS控制网分布于整个校园,在校园的各个场地从事测量活动,都有较为系统的数据支撑。
图1 校园GPS控制网点位示意图
14个GPS点围绕校园的四周和主干道分布,其中A2、A4点为已知GPS点,JM1至JM12为布设的GPS控制网点。在做GPS控制网规划时,对点位多次进行现场勘查并结合《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和《城市测量规范》的要求进行选点。
通过GPS静态外业测量,内页数据分析处理,GPS网平差,得出研究的数据成果。
二、研究成果的应用性分析
研究成果对于促进测量课程的改革、丰富数字测图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参加各项技能竞赛的训练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撑、增强学生社团“测量技术交流协会”的整体认识等等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促进测量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更新
《工程测量技术》作为路桥与港行工程学院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一直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道路勘测设计》作为一门专业课程,也应用了相应的测量基础知识。目前,这些课程的建设也注重理论与工程建设实际的紧密联系。众所周知,在大多数道路、桥梁、隧道、港口、码头等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均离不开日趋成熟和方便快捷的GPS测量。结合目前GPS相关的教学内容,笔者罗列了已经开设和可以开设的GPS测量教学内容。
在以往的工程建设领域,控制测量大多采用全站仪导线测量的方法。随着GPS应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控制测量部分被GPS静态测量所取代。2014年,河北承德水务局和五一四测绘有限公司通过一项“GPS静态控制测量精度与全站仪控制测量精度对比”研究表明:“GPS静态控制测量达到全站仪控制测量精度,在地形复杂的地方可以优先选用GPS控制测量。但GPS以其精度高、速度快、费用省、操作简便以及无需通视、全天候作业等优良特性为控制测量提供了更多的方便,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测绘工作中,尤其是在各种等级的控制测量中。GPS技术已基本取代全站仪控制测量而成为主要测量手段。”
为此,在今后的测量教学工作中,可以根据建成的GPS控制网开设如静态测量部分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实践操作可以选取其中任意的3-4个点为1组,模拟工程建设中所遇到的GPS静态测量部分。任课教师可以以本次研究成果为参考答案进行分析讲解。
(二)丰富《数字测图》课程的教学内容
《数字测图》是路桥与港行工程学院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旨在提高学生对数字测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对工程测量知识的补充和拓展。对于测绘专业学生来说,数字测图是一门专业课程。
建成后GPS控制网中的点标识和坐标测量数据,可用于全站仪导线测量、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二等水准测量、地形图的数字化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教学。
(三)为学生参加各项技能竞赛的训练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根据GPS控制网分布划分更多的测区
“1:500数字测图项目”是学生国赛和全国交通行业指导委员会竞赛而设立的项目。对于学校非测绘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一直是一个弱点。主要原因在于1、对数字测图内容缺乏系统的认识2、技能操作练习场地的局限性。为此,学生在比赛时对遇到的实际问题缺乏灵活性。以国赛“1:500数字测图项目”为例,要求“测图面积大约为200m╳150m,通视条件良好,地物、地貌要素齐全,难度适中,每个参赛队2个控制点和1个检查点;对于测区内GPS卫星定位仪不能直接测定的地物,需要用全站仪测定。”
由于校园GPS控制网点位布满整个校园,在实际操作训练时可以将学校划分为若干测区,选取测区附近的任意3个点作为已知点,进行系统训练。这样,在不同的测区,可以测量不同的地物、地貌,提升选手的技术水平,促进参赛学生学生对测图内容的掌握和提高对测图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在校园地形图测量时,一般测区内涵盖房屋、内部道路等常规地物,除此之外,不同测区会有不同的地物,可以为参赛学生提供外业测量和内页绘图训练使用,以提高测量国赛和行指为比赛的训练效果。
(四)更好地推进学生社团“测量技术交流协会”工作的开展
测量技术交流协会成立于2015年,是学院的一个学术类社团组织。目前,社团内大部分为2017级新生,本学期尚未开设测量课程,社团结合计划安排,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测量技能的兴趣爱好,从而为下学期专项技能训练作必要的准备。社团为各类竞赛参赛学生的选拔提供基础保障。针对社团内学生数学基础薄弱、书写划改不规范、对测量基本知识的不了解等情况开设基本技能训练;针对动手能力差、操作不规范不熟练等问题开设专项技能,当然专项技能训练项目会参考学校的技能大赛项目、全省的测量竞赛项目、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指导委员会竞赛项目和国赛项目,同样为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作积极准备。下面,本人汇总出社团训练中可以融入本次研究内容的项目。
三、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基础工程建设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就对工程测量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所优秀的专业技术类院校,测量课程教学必须紧贴工程实际,逐步更新传统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于GPS技术的掌握水平。《基于校园GPS控制网建设的研究》项目基本完成。完成后的项目已建立永久性大地控制点,使得教师在检查学生测量成果时具有较为准确的数据,以公正合理的判定学生成绩。
参考文献:
[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2]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张红华,孙江,赵威成.矿山测量,2009(5).
[3]控制测量中GPS静态测量的应用探析[J].王纪晓.科技传播.2015(09)
[4]道路工程测量教学改革探讨[J].杨建光.教育与职业.2016
作者简介:
赵 远(1981.4—),男,江苏宿迁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与港航工程学院,实验师;
注:基金: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基于校园GPS控制网建设的研究》(项目编号:JQ1501)
论文作者:赵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测量论文; 学生论文; 校园论文; 项目论文; 地物论文; 教学内容论文; 数字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