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管理探讨_预算编制论文

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管理探讨_预算编制论文

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管理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政府采购论文,预算编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是开展政府采购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实行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制度,运用预算约束的力量来规范政府采购的消费行为,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政府采购制度明确要求,在进行具体的政府采购活动前,先要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政府采购预算是部门预算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将部门预算中可以用政府采购方式购买的商品和服务单列出来的预算形式,它全面反映了部门预算中用于货物、工程和服务类项目的开支情况。近年来,随着部门预算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重要性凸现出来。通过政府采购预算,预知全年采购规模,拟定采购计划,提前了解市场行情,捕捉采购信息,并按采购计划组织实施,可以克服传统分散采购模式下无计划采购的弊端。但由于我国政府采购预算管理起步较晚,尚未形成规范的管理模式,尤其在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环节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制度已经起步,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旧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阻碍其实行和推广。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对政府采购预算还缺乏统一明确的认识。

由于政府采购在我国还是新事物,某些地方和单位把政府采购仅仅当作采购方式的转变,对建立政府采购制度的紧迫性、必要性及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要作用没有形成统一、深刻的认识。而且政府采购对财政资金管理由价值形态延伸至实物形态触动了一些地方和部门的既得利益,因此在个别地方政府采购预算的推行和规范管理的措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抵触。

(二)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方式滞后。

虽然有的地市已将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作为一项单独的内容纳入了部门预算编制范畴,但是很多单位的预算编制仍比较简单,预算支出项目还未按照统一的政府集中采购目录进行细化。使得政府采购工作很难从全局上把握和预见全年政府采购计划,工作时常处于被动状态,政府采购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随意性、临时性、盲目性,造成的主要后果是政府采购预见性差,采购需求不足,政府采购工作只能局限在单位平时的申报环节上,被动地接受市场信息,政府采购“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自然难以全面体现出来。另一方面,由于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力有限,正常的公用经费支出难以保障,导致可供政府采购支出的财政预算安排非常有限,加之单位自筹资金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政府采购效果。

(三)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准备工作不充分。

有些单位编制的政府采购预算缺乏前瞻性,没有全面考虑到预算年度可能突发的各种情况,导致预算执行中调整和追加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极不利于加强预算管理,硬化预算约束。

二、完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几点建议

(一)做好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准备工作。

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是一项细致、复杂、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为了科学、合理地编制好预算,保证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的质量,必须做好预算编制的准备工作。

1.加强培训,增强单位的预算管理意识。财政部门应及时对预算单位进行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的培训,使其熟悉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充分了解采购目录,深化对政府采购政策的理解,正确领会编制预算的有关要求,认真贯彻执行政府采购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高质量地完成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工作。

2.对上年度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归纳总结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和执行方面的经验与不足。财政部门应对预算单位资产情况进行精细化管理,全面掌握各预算单位资产实有情况,督促各单位积极挖掘现有资产的潜力,盘活存量资产。对各单位闲置资产和举办各类大型活动、建立临时机构形成的闲置资产实行“财政公物仓”管理,进行统一收缴、统一管理、统一调配。

3.加强部门内部沟通,实事求是编制预算。预算单位的财务部门、业务部门等相关部门应从单位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地提出采购项目,并进行市场调研、科学论证,落实相应的资金来源。申请财政专项拨款的单位,应从单位实际出发,提出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以避免重复购置,或超标准配置资源等浪费财政资金现象的发生。

(二)规范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程序:“两上两下”。

政府采购预算是部门预算的一部分,其编制程序和时间要求与部门预算基本相同,需经“两上两下”过程完成。

1.“一上”阶段:按照部门预算编制要求,各预算单位根据职能需要和下年度工作计划,编制本部门“一上”预算,依据财政部门公布的采购目录及采购限额标准,对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的项目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将项目名称、采购品目、采购数量、技术规格、预算金额等信息填列在政府采购预算表中,并全面、详细地在相应预算科目中反映出来。基层预算单位编制的部门预算经由主管部门逐级汇总审核后报送财政部门归口业务处室。财政业务处室按照规定会同政府采购管理处室,对单位上报的政府采购预算进行逐项审核。为了统筹和科学配置财政资源,有效盘活和高效利用国有资产,财政部门在现有的存量资产实施统一的调度和配置管理的基础上,根据掌握的实际情况,如果认为某些预算单位提出的采购申请并不必须,或能够从其他部门调剂解决的,可不予批准采购;而对确实需要通过重新购置方式配备的,也必须要从严控制其采购的规模、标准、档次等,严格把好审核关。对预算单位漏报、错报的政府采购预算要提出具体的审核意见;对没有按要求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的,要求重新编制。

2.“一下”阶段:各业务处室在预算处批复预算控制数限额内,确定所管预算单位的预算控制数和预算初审意见,并下达给各预算单位主管一级部门。各部门将财政业务处室初审后的预算控制数和初审意见逐级下发给各基层单位。

3.“二上”阶段:各基层预算单位按照财政初审意见,在预算控制数限额内对预算方案进行修改和调整,并相应修改和调整政府采购预算,并最终由主管部门逐级汇总后报送财政部门归口业务处室。财政业务处室针对“二上”政府采购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应反复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最大限度地使政府采购预算安排更趋合理和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对纳入政府采购确有困难的项目由预算单位出具有关证明,财政主管业务处室提出初步审核意见,报采购管理处室审定。

4.“二下”阶段:财政部门在人代会批准部门预算后的30日内将包括政府采购预算在内的部门预算批复各单位执行。

(三)规范政府采购计划管理。

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规范政府采购计划管理。

方法一:单位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时,应根据事业发展和工作计划,提出具体采购项目的实施时间。政府采购管理部门根据财政业务处室批复的单位政府采购预算,汇总确定各单位具体采购项目的实施时间和实施方法,按规定程序报批后,将政府采购计划批复下达各单位。

方法二:基层预算单位按照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制定详细的政府采购计划。对列入政府采购预算中的采购项目,列明具体采购单位、采购项目名称,采购品目、采购数量、技术规格、预算数额、资金来源、政府采购方式、采购时间等内容,由主管部门汇总后报财政部门审核备案。

(四)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约束。

首先要强化各单位预算约束观念和预算管理意识,政府采购预算一经批准以后,即成为预算执行的依据,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不得任意调整。单位按照预算管理程序调整预算或追加预算的,应当及时调整和追加政府采购预算。未列入政府采购预算、未办理预算调整或补报手续的政府采购项目,不得实施采购。

(五)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改革的配套措施。

一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部门预算编制软件系统,及时更新和细化系统中的政府采购目录等信息,确保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顺利进行,高质量地完成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任务。二是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编制改革。财政部门要从预算编制时间、编制内容、编制格式、项目库设计、预算批复时间等各方面,反映政府采购需求,给予预算单位较为充足的编制时间,为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提供良好的条件。

标签:;  ;  ;  ;  ;  ;  ;  ;  ;  ;  ;  ;  

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管理探讨_预算编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