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思路:中小学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_心理健康论文

调整思路:中小学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_心理健康论文

调适心态:中小学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中小学教师论文,心态论文,需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小学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中小学教师的主体素质全面、和谐、自由、持久的发展过程。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是影响其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心力因素,因此,健康的心理品质、优良的心理状态,成了教师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

一、调适心态的紧迫性

在现实教育活动中,不论是教师个体还是教师群体,或多或少还存在着“心理不适”、“心态不良”的现象。它削弱了教师自我发展意识,降低了教师自我发展能力,减缓了教师自我发展速度。因而,在教师成长过程中,调整心理、调适心态,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教师的功利心态,使自身的发展不全面、不持续。在社会转型期,面对扑面而来的商品变幻与货币的流淌,一些教师的内心世界进行着个人取向与社会取向、外在功利与内在精神的冲突,其价值观念向物质利益全面倾斜,其发展定位放在了升职、晋级上,表现在一些教师仰慕权势,千方百计地寻找“成功”的捷径。他们不是在教书育人上下功夫,而是在疏通上下级关系上卖力气,以博取领导的好感,期待“教而优则仕”;另一些青年教师则把全部精力放在“挣文凭”、“拼学历”上,“证书”、“职称”一旦到手,便“大功告成”,这些教师虽有发展的意识,但偏离发展的方向。

2.教师的封闭心态,使自身的发展不广阔、不强劲。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有些教师对教育人际交往日益淡薄,视野狭窄。他们善于思考,勤于研究,但又常常担心他人走在前面,因而不与他人交流,不与同事合作,造成心理闭锁。封闭心态的教师有两种倾向,一种是自负型,对于同事的经验不屑一顾,认为自己的“本领”最强,从不汲取他人的经验;另一种是自卑型,认为同事的经验都比自己的好,且不露声色盲目模仿,在他人取得成功时,他的内心却又忌恨与不满,虽从不正面流露,但内心企求通过他人的失误使自己高于别人。这些教师因为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力,虽有潜在的自我发展意识,但缺少“良好的发展动机”,因而发展空间狭窄,发展后劲不足。

3.教师的盲目心态,使自身缺失发展意识,缺少发展动力。一些教师习惯于上课、批改作业,欣喜于“课能上”、“书能教”,游走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空间,自我进取、自我完善、自我赶超的意识不强,使自身的发展徘徊于“起始”状态;另一些教师曾有过发展的愿望,但在遇到工作、生活的压力后,缺乏抗挫能力,“知难而退”,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自身的发展停留在原阶段不能攀升。

二、调适心态的必要性

调适心态的目标就是要达到心理健康。

1.心理健康的标准:一般地说,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

区分心理是否健康,还没有一致公认的标准。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定:(1)具有正常的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是与周围环境取得动态平衡的基本因素,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加速自我成熟。(2)具有健全的人格。人格健全的教师通常表现为:性格开朗,襟怀坦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爱生、爱校、敬业、乐业;有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学生观,为人师表,诲人不倦;信心坚定,意志顽强,顺境不傲慢、逆境不消沉等。(3)具有健全的自我意识。行事有主见、有原则,对自己的能力、优缺点等作出恰当、客观的评价,能不断地更新、完善自己。(4)具有积极稳定的情绪。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恰当地表达和控制自己,反应适度,行为有序,保持良好的心态。安详稳妥地处理学校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不愉快现象。(5)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具备了正确的荣誉感、名利观;理解他人、尊重他人;能够接受对方,有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6)具有心理与行为的和谐统一性。一个人的认知、体验、情感、行为等在自身是一个完整和协调的统一体。这种统一是确保个体具有良好社会功能和有效地进行活动的心理基础。

2.教师健康心理状态对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健康的心理,能够激励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追求。正确的职业观能鼓励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并把教师工作从“职业”层次提升到“事业”层次去追求、去发展。

健康的心理,能够促进教师潜能的最大开发和利用。人的潜能在类型上包括智力的、创造的才能、体能、耐力,也包括道德的成熟、情感的表达、组织与社交的能力。研究资料表明,人的大脑潜能,目前已发挥的可能只占大脑潜能的10%。一个人的潜能是否得到更多发挥,往往取决于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所处的社会地位、工作环境,特别是他自己的主观努力等。那些出类拔萃的优秀中小学教师,与其说有巨大的潜能可供开发,不如说因为巨大潜能得到更多的开发和利用。每个中小学教师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每个中小学教师自己又都是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开发与利用的主体与对象。积极进取的心态可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潜能的开发。

健康的心理,能够为教师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提供强劲的动力。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给人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人类必须不断学习、终身教育才能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体,更需接纳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点,加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行列,使学习成为终身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有相当的自制力、刚毅力、抗挫力,树立坚定的信心,在学习中持续发展。

健康的心理,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20世纪中叶逐渐发展起来的理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涵义主要包括:(1)正确的观念系统。即教师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先进的教育理念,从而产生一系列科学的教育行为。(2)完善的教育知识系统。它主要指认知层面的知识、意愿层面的知识、运作层面的知识,这三个层面的知识对教师自身的成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伦理与心理人格系统。突出强调健康人格,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三个系统构建和完善的过程,它是渐进式的,是阶段性的。教师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坚定的信心,健全的自我意识都将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三、调适心态,促进教师持续发展

调适心态,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就是要让教师悦纳自己、和谐人际关系、从容应对各种压力,使他们持续发展。

1.让教师悦纳自己,促进自身向理想自我发展。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说明“自知之明”对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及其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个人心理健康心态适应的基本要求。

自知,就是教师能正确自我审视、自我评价,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因此,教师应努力从多方面、多渠道了解自己,积极从周围的环境中收集有关自我的真实反馈信息,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习惯。

要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不但要真实地了解自己,还必须接受自己、悦纳自己,必须能坦然地面对自己的一切,不轻视自己,不自暴自弃。教师之所以产生心理问题,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对自我缺乏恰当的认识。一种人认为现实的自我不完美,因此,讨厌并拒绝接受现实中的“自我”。他们想创造一个虚幻的理想的自我来代替现实的自我,结果却弄巧成拙,使自己的心理受到更大的伤害。一种人是过分夸大自我形象,认为自己是非常了不起的,高高在上的,他们目空一切,狂妄自大。这样,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就会遭人厌恶,到处碰壁,造成更深的自我伤害。因此,要努力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形成良好的自我形象。

要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形成良好的自我,就要求个体必须接受现实中的自我,必须处理好现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的关系。并向理想自我发展。

2.让教师协调人际关系,实现群体环境中的自身成长。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彼此之间的交际关系。在社会生活当中,每个人都有交往的需要、合群的需要,通过互相交往,增进彼此的情感交流,在群体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使其有归属感和安全感。人际关系紧张的教师,很难得到他人的客观评价,在教师群体中处于消极、被动,甚至压抑的境地。协调人际关系,使教师个体主动融入教师群体,并随群体的发展而和谐发展。

3.让教师从容应对压力,把压力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要面对压力,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压力,并努力学会驾驭压力的技巧,唯有这样,才能保持心理健康,适应多样的教育环境。

第一,形成“压力免疫”。在应付压力之前,首先要对压力有明确的认识和接受态度,认识到对压力产生的反应不是个性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而是人人都会体验到的正常的心理现象。同时,教师应深入了解压力及对压力反应的特点。这样可以更好地觉察压力所引起的身心变化。其次,老师要学会对自己所处的情境进行积极的控制和评价,形成对压力情境的理智反应。从而避免单纯依靠个体本能的心理防卫机制对压力进行忙乱而无效的应付现象的发生。

第二,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压力既有消极的作用,也有积极的作用,压力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教师应从有利的方面看待压力,对压力的情境作出积极主动的反应,认真回忆和吸取过去的经验,考虑多种变通方法,做有益于事态发展的事情,这样就能有效地应对压力,消除压力,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变压力为动力,发展自我,提升自我。

标签:;  ;  

调整思路:中小学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_心理健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